孫思邈

作者簡介
作品總覽

孫思邈(541年或581年-682年),唐朝京兆華原(現陝西銅川耀州孫家塬)人,是著名的中醫師與道士。中國著名的醫學家和藥物學家,被譽為藥王。

生年不詳。出生於西魏,七歲就學,日誦千餘言,北周元老獨孤信稱他為聖童。他精通百家學說,善於談老子、莊周之道,擅長陰陽、推步,妙解數術,兼好《釋典》。

孫思邈從小多病,「湯藥之資,罄盡家產」。周圍的百姓都很貧苦,很多人因為沒錢治病而死去,因此他18歲時立志學醫,終身勤奮不輟。他認為「人命至重,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十八歲之後就「志於學醫」,最後終有所成。

相傳,周宣帝,周靜帝,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曾以高官厚爵與之,都被他婉拒,上元元年(公元674年)他稱病退隱山中,唐高宗以良馬賜之。盧照鄰奉他為師。之後一直隱居王屋山。永淳元年(682年),卒。

孫思邈著有《備急千金要方》,簡稱《千金要方》,共三十卷,二百三十二門,已接近現代臨床醫學的分類方法。他汲取《黃帝內經》關於臟腑的學說,在《千金要方》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以臟腑寒熱虛實為中心的雜病分類辨治法,收集藥方五千三百首。《千金翼方》是對《千金要方》的補編,共有三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