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奧斯汀(Jane Austen,1775年12月16日-1817年7月18日)是一位英國小說家,出生在英國漢普郡斯蒂文頓鎮的一個牧師家庭,過著祥和、小康的鄉居生活。兄弟姐妹共八人,奧斯丁排行第六。她從未進過正規學校,只是九歲時,曾被送往姐姐的學校伴讀。她的姐姐卡桑德拉是她畢生最好的朋友,然而奧斯丁的啟蒙教育卻更多得之於她的父親。奧斯丁酷愛讀書寫作,還在十一、二歲的時候,便已開始以寫作為樂事了。成年後奧斯丁隨全家遷居多次。1817年,奧斯丁已抱病在身,為了求醫方便,最後一次舉家再遷。然而在到了曼徹斯特后不過兩個多月,她便去世了。死後安葬在溫徹斯特大教堂。簡.奧斯丁終身未嫁。逝世時僅為四十一歲。
簡.奧斯丁的五部主要作品詮釋評論了18世紀末英國地主鄉紳的生活。她出版的第二部小說《傲慢與偏見》是她在世時評價最高的作品。她小說中的情節常常反映了女性為追求社會地位和經濟保障而把婚姻作為依靠。她的作品批評十八世紀下半葉的感性的小說,而且她的小說是十九世紀向現實主義轉換的一部分。
簡.奧斯丁的五部主要作品都在1811年至1818年間首次出版。1811年至1816年,《理性與感性》(1811)、《傲慢與偏見》(1813)、《曼斯菲爾德莊園》(1814)和《艾瑪》(1815)使她成為了一個成功作家。她還寫了兩部小說,分別是《諾桑覺寺》和《勸導》,在她去世後的1818年出版。她還開始了另一部小說的創作,但沒有完成就去世了,它最終被命名為《桑迪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