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昀(1724年8月3日-1805年3月14日),字曉嵐,以字行,號石雲、觀弈道人、孤石老人、河間才子,直隸省河間府獻縣(今河北省滄州市獻縣)人,清代乾隆年間學者,政治人物。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曾任《四庫全書》總纂修官。卒諡文達。
紀昀文采超群,與同時代江南的袁枚齊名,時稱「北紀南袁」。
乾隆十九年(1754年),考中進士,入選翰林院庶吉士,歷任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以太子太保、管國子監事致仕。一生學宗漢儒,博覽群書,工於詩歌及駢文,長於考證訓詁,曾任《四庫全書》總纂官。晚年內心世界日益封閉,《閱微草堂筆記》正是當時心境的產物。
嘉慶十年(1805年)二月,病逝,時年八十二,因其「敏而好學可為文,授之以政無不達」(嘉慶帝御賜碑文),謚號文達,鄉里世稱文達公,著有《紀文達公遺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