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1949年4月5日-),原名鍾阿城,出生在北京,籍貫為重慶江津,中國當代作家。
據說阿城十二三歲時就遍覽了曹雪芹、羅貫中、施耐庵、托爾斯泰、巴爾扎克、陀斯妥耶夫斯基、雨果等中外名家的著作。中學還未結束文化大革命便開始,高一時學業中斷,到山西省下放插隊落戶,並開始學畫。為到草原寫生,到內蒙古自治區插隊,後去雲南省建設兵團農場落戶。文化大革命結束後,《世界圖書》破格錄用阿城為編輯,1979年回北京市。此後幫助其父鍾惦棐撰寫《電影美學》。此間與父親研討馬克思的《資本論》、黑格爾《美學》《易經》、儒學、道家、禪宗等。
1984年發表處女作《棋王》,引發關注,並獲1984年福建省《中短篇小說選刊》評選優秀作品獎和1983-1984年全國優秀中篇小說獎。
此後發表小說集《棋王》,包括《棋王》《樹王》《孩子王》和六短篇小說《會餐》《樹樁》《周轉》《臥鋪》《傻子》《迷路》。
1985年發表理論文章《文化制約著人類》。
1990年代後移居美國,繼續有作品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