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約前281年-前233年),為中國戰國末期韓國的宗室公子,又稱公子非。思想家,為中國古代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認為應該要「法」、「術」、「勢」三者並重,是法家的集大成者。韓非也是先秦諸子百家史料可證中最後一位子學思想人物。其著作收在《韓非子》。
韓非有嚴重口吃,但卻是文筆流暢的優秀作家。
約前255年至前247年間,與同學李斯(後來為秦始皇丞相)一同拜儒家大師荀子門下學習,李斯自覺才學不如韓非。韓非將自己的學說,追本溯源於道家黃老之術,他對老子《道德經》有相當大的研究,著有《解老》、《喻老》等篇。
約前247年至前234年間,韓非多次上書韓悼惠王與韓王安遊說,皆不為所用。《孤憤》、《五蠹》、《顯學》、《難言》等篇著於此時期。之後《韓非子》一書傳到秦國,書中《孤憤》、《五蠹》內容讓秦王政驚為天人說:「唉,寡人假如能夠見到這個作者並與他往來,就死而無憾了。」李斯說:「此乃韓非寫的書。」秦王便以戰爭為要脅,逼韓非出使秦國。
韓非到秦國後,秦王因他的到來而喜悅,但並沒有相信和任用他。李斯深知這位老同學的才華與智慧遠超自己,若韓非受重用自己必然失勢,故害怕秦王政哪天忽然又想重新起用韓非,李斯便與姚賈誣陷韓非,進讒言讓秦王將韓非下獄,李斯又擅自決定在獄中毒死韓非,韓非想要謁見秦王解釋冤情但無法得見,就這樣被害死獄中。過些時日秦王悔悟,派人去獄中赦免韓非,但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