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凡(1950年3月17日-),本名黃孝忠,中原理工學院工業工程系畢業,曾任職於食品工廠。30歲發表第一篇作品〈賴索〉即獲得時報文學獎首獎,以一鳴驚人之姿踏入文壇。八○年代產量豐富,出版著作如《賴索》、《傷心城》、《反對者》、《慈悲的滋味》、《都市生活》、《曼娜舞蹈教室》、《東區連環泡》等,寫作面向多樣,政治、科幻、都市……,勇於實驗新奇的寫作手法,最為人所知的〈如何測量水溝的寬度〉一般被論者譽為「臺灣後設小說之始」。而九○年代封筆,潛心禪修,此期間出版命理書籍《靈魂密碼》,自稱理解古往今來的人生奧秘,2003年以《躁鬱的國家》復出文壇,王德威稱此書為其「八○年代政治小說書寫的總結」,隔年以諷刺學術界的《大學之賊》再度受到注目。
作家白先勇認為:「〈賴索〉的表現手法,異常突出,完全是現代的,運用時空交錯意識流技巧,將七十年代後期,臺灣都市工業化後,急促喧囂的步調,表露無遺。」
葉石濤曾稱他:「是屬於知性型作家,他已超過了鄉土文學。從現代社會各種活動現象,來凝視人性和行為。他代表了八○年代的創作目標與創作的方向。」他所關注的面向是小說的外在形式和系統理論,其理論是根據現實而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