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武昌

不過雖然這麼說,但馮國璋也有些奇怪。沒錯,國社軍的火炮射程確實很遠,遠到可以將整個武昌城都涵蓋其中。事實上前段時間他們也確實是這麼乾的,只不過最近可能是在儲存彈藥所以停止了炮擊,不過…
等到林夕虹示意自己明白后,操作轟炸瞄準具的秦山倒數道。
剛剛的那輪轟炸,雖然因為範圍的關係沒有炸到多少人,但是被炸到的卻幾乎都是北洋的軍人(戰亂的關係,能跑的多跑了,剩下跑不了的百姓數量還沒軍人多),而且這些軍人絕大多數都是肢體不全的樣子…
「你們確定不是大炮,而是炸彈?」
看看地上的深坑,只有兩架已經這樣,要是來個幾十一百架的話…
雖然俄國陸軍積弊甚多,聲名狼藉。雖然把拿破崙趕出莫斯科的是俄國的嚴冬而不是俄國的陸軍。雖然在克里米亞戰爭中,俄國陸軍曾在自家土地上吃了法、英兩國的敗仗。雖然土耳其在1877年的普列文防禦戰中已經挫敗俄軍,只是後來因為眾寡懸殊而告失利。雖然日本已經在滿洲擊敗過俄軍,但俄軍不可戰勝的神話仍然流傳一時。哥薩克騎兵衝鋒,殺聲震天,兇悍殘忍,在歐洲已深入人心,所以報刊的藝術家們在1914年8月能夠置身俄國戰線千里之外而以令人毛骨悚然的精工細筆刻劃出這樣的畫面。人們對俄國軍隊已形成一個概念,那就是哥薩克加上不虞耗盡的數以百萬計的身強力壯、馴服聽命、視死如歸的灰色牲口。俄國陸軍為數之大,令人咋舌,光是常備兵力就已經達到一百四十二萬三千人,一經動員徵召,便可增加三百十一萬五千人。此外還有一支二百萬人的地方軍和可以徵召入伍的後備力量,因此可供使用的兵員總額就可以達到驚人的六百五十萬人。
「5、4、3、2、1、投彈」
對空襲多少有些固定觀念的馮國璋道,因為集束手雷威力太小的緣故,有一次在國社軍轟炸的時候馮國璋甚至是在戶外看著空軍轟炸的,所以在聽到軍官們這麼說后,馮國璋真的很難想象出了什麼問題。
何況看到轟炸的人也不止是他們,他們根本沒可能騙的到自己。
沒錯,10顆手榴彈捆綁在一起也不過一公斤tnt而已,只能說比37mm步兵炮的威力要強一些,而75mm口徑的山炮野炮哪怕是最輕的也有5、6公斤重。
仔細的觀察了一下這個彈片后,馮國璋朝著周圍的一眾軍官道。
「至少據我所知,國社軍內口徑最大的加農炮也不過是150mm而已,根本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威力吧…」確實,150mm已經算是重炮了里的射程也能將武昌涵蓋其中,不過在威力上…
現在武昌的北洋軍能不崩潰,完全是因為有馮國璋、段祺瑞的勉力維持以及袁世凱這個北方強人在做支撐,萬一要是袁世凱有個三長兩短的話,馮國璋和段祺瑞也只能趕緊拋下軍隊然後讓在北hetubook•com•com京的家眷收拾細軟到租借去躲避一下了…
這個防空點是屍體最多的地方,防空點的沙袋也都被吹飛了十多米遠,不過最驚人的確實那個炸彈的著彈點似乎是在十米開外的樣子…
嚴格的來說,這次空襲造成的損毀面積並不是很大,但是遭到轟炸地區的損失卻是決定性的。尤其是武昌並不是上海或成都、重慶那種到處都是洋灰樓的城市,很多偏僻的地方都是用泥磚搭成的房屋,所以當那8枚炸彈落下的時候,不少平房甚至是被爆炸造成的衝擊波給吹倒的…
「不過將伊里亞·穆羅梅茨交給中國人?這個決定真的正確嗎?」
當然,國社軍也是有210mm口徑重炮的,不過那個是榴彈炮,雖然威力上絕對要比150mm的加農炮強,但是射程上就有點差強人意了,至少210mm口徑的榴彈炮,還無法涵蓋到武昌城的邊邊角角來…
挨了這麼久的炸,馮國璋對集束手雷的威力還是很了解的。十多米的距離?這個距離集束手雷根本無法對沙袋構成的防空點造成任何威脅。然而看現在的樣子,這個防空點的沙袋卻是硬生生被吹飛的,裏面躲藏的士兵也是在沙袋被吹飛后直接暴露在彈片下的…
南方冬天雖不如北方那麼寒冷,但配合潮濕的氣候后也十分陰冷,所以在南下時袁世凱曾給北洋軍陪了足夠的冬衣。那個北洋軍官看到飛機臨頭時,在指手畫腳的大罵一通后就慢悠悠的朝著一處掩體走去。自北洋軍退到武昌后,不止是國社軍的炮兵,就連空軍也經常飛過來光顧,久而久之北洋軍的人也就對飛機相當了解——畢竟總是飛到自己腦袋上下蛋不是?
就在馮國璋為此而頭疼的時候,飛機上的施莫林和秦山等人卻是在慶賀著,就連瞧不起中國人的謝苗諾夫也是一臉笑容,畢竟剛剛伊里亞·穆羅梅茨確實表現的很好。
當然,我們都知道俄國並不像外表顯現的那麼可怕,但是歐洲人卻並不清楚這一點。何況俄國人在歐戰時的表現也並不是那麼糟糕,至少在對付奧地利人和土耳其人的時候還是經常獲勝的,雖然這和兩者比俄國人還廢有關…
不過因為最近連戰連敗的關係,看到部下這個樣子馮、段二人居然有些慌張,生怕聽到什麼不好的消息——比如說在寵幸了幾個小妾后,身體突然又糟糕起來,現如今已經是卧病在床的袁世凱突然西去的消息…
武昌雖然不像漢口那麼大,但好歹也是湖北的行政核心,也是個有著40多萬人的大城市,就算剛剛空軍的人剛剛轟炸過,那麼點炸彈也不可能讓馮國璋一走出司令部就看到什麼。
「彈片?」
不過等到空軍的飛機離去,馮國璋和段祺瑞也從地下司令部里走出來后——還是沒看見什麼~~~
好在這個時候,一個北洋軍官突然站出來道。
「該死,那些國社軍的傢伙本hetubook.com.com來就很難辦了,沒想到他們居然又弄來了這種東西…」
在伊里亞·穆羅梅茨擲下炸彈后,因為炸彈威力太過異常的關係,這個軍官曾經用望遠鏡觀察過天空上的飛機。那比高德隆飛機大上不少的伊里亞·穆羅梅茨自然是看的清清楚楚。
「很好。」在讓伊里亞·穆羅梅茨飛的更平穩后,施莫林對著負責投彈的林夕虹道。「林,等秦的命令。」
別看這個防空點是用沙袋堆出來的,而且裏面的空間很小,不過沙袋構成的保護層如果只是防禦集束手雷的話是絕對夠用的——可問題如果是用來防禦100公斤級的航彈呢?
「比過去的飛機大上不少嗎?」
「不過,沒想到米哈伊爾說的並不是胡話,那個姓嚴的中國人確實是很奇怪…」
在聽到投彈兩字后,林夕虹按下了按鈕。
「我記得國社軍的炸彈威力沒這麼大吧…」
在武昌城內,李延年對著李純等人如是道…。.。
說實在的,當伊里亞·穆羅梅茨被組裝完成時,施莫林甚至不相信這架飛機能飛上天。畢竟相對於其他體型「嬌小」的飛機而言,伊里亞·穆羅梅茨實在是太過龐大了。但是當伊里亞·穆羅梅茨被4座引擎帶上天時,施莫林卻是最激動的一個,畢竟作為一名飛行員能駕駛這麼一個龐然大物實在是一件讓人興奮的事情——如果飛機上沒有那個討厭的俄國人的話?
(請自行想象炸彈掉落的聲音…)
「明白。」說著林夕虹將手指放在了電鈕上,伊里亞·穆羅梅茨是世界上第一種使用電動投彈器的飛機,在配合了轟炸瞄準具后,進行轟炸任務時不但準確而且方便。
「長官,我這裏已經準備就緒。」
然而隨後沒多久,躲在地下司令部的馮國璋他們先是聽到一陣異於往日的爆炸聲,接著沒多久兩三個軍官就跑了進來。
當然,讓馮國璋如此震撼的除了那一大片被衝擊波吹倒的建築外,地上散落的屍體碎片也是原因之一…
不過等到他在軍官們的帶領下走到遭到空襲的地區后,看著眼前的一幕,馮國璋卻是被驚了一下。
可以說,如今的武昌已經是座軍事要塞了。
具有「蒸汽壓路機」稱號的俄國巨人像有魔力一樣的迷惑著歐洲,在軍事計劃的棋盤上面,俄國以其地大人多而被視為龐然大物。儘管它在對日一戰中丟臉出醜,但是只要想起俄國「壓路機」,法國和英國就感到心寬膽壯;而德國人因害怕在他們背後的斯拉夫人而提心弔膽,寢食難安。
就像一個老兵說的一樣。
剛剛那個躲在沙袋後面的被北洋軍官本來以為這次的轟炸很快就會結束,所以在躲在沙袋后的同時也已經做好了出去的準備。只不過就在比往常要劇烈許多的爆炸聲傳來時,他卻突然覺得有一股氣流傳了過來。
在注意到施莫林機組的舉動后,另一架伊里亞·穆羅梅茨上的機組成員也緊跟著投下了飛機上的炸彈—和-圖-書—這一次施莫林他們並沒有專門的作戰任務,所以投彈的話想投在哪裡都可以。
「這是…」
還沒等半空中的軍官想明白這個問題,在落在地面的同時,他也失去了全部意識。
而在機艙內,西科斯基的助手謝苗諾夫雖然對施莫林的敵視心知肚明,但依然興緻勃勃的在飛機上俯覽著位於地面的武昌。
在潛江,漢陽、漢口失敗后,北洋軍雖然減員的很厲害,但至少還是抱有著十多萬軍隊的數量,哪怕其中相當部分都駐防在其他的地方,防備國社軍繞路偷襲,不過在武昌城內還是駐有十五萬北洋軍。
「大人您看,這些是那些高德隆飛機扔下的炸彈造成的,而剛剛的那個大坑則是大飛機造成的,不過那種大飛機很少,八架飛機中只有兩架是大飛機,剩下的都是高德隆…」
「這是怎麼回事?」
在他們看來,防空點需要更新換代了,至少目前這些用沙袋堆積的防空點對國社軍的炸彈而言肯定是有等於無的。
聽到軍官的話后,馮國璋到不相信他們會在這件事情騙自己。
從軍多年,除了歐戰外什麼樣的場面都見過,所以在心驚過後馮國璋就無視了眼前的場景,轉而走到了一個被吹垮的防空點旁。
就在謝苗諾夫這麼想著的時候,飛行編隊已經飛臨了武昌城的正上方。
不過如果在組裝后那個姓嚴的軍閥就將伊里亞·穆羅梅茨轟炸機用於實戰,那麼謝苗諾夫就要想方設法的混上飛機,然後觀看一下伊里亞·穆羅梅茨的實戰效果如何。
「大人,我們親眼所見,這些確實都是飛機擲下的炸彈造成的。」
就在這個時候,對岸的國社軍也已經分別在漢陽和漢口集結,準備對武昌的北洋軍發動最後一次進攻。
西科斯基的伊里亞·穆羅梅茨要超過同時代的任何飛機,這點謝苗諾夫自然是心知肚明。但是伊里亞·穆羅梅茨能不能在實戰中勝任,這點無論是西科斯基還是謝苗諾夫都沒有信心。
不過雖然施莫林看謝苗諾夫不順眼,但謝苗諾夫卻並不將施莫林的敵視放在心裡。對謝苗諾夫而言這次的飛行僅僅只是看看伊里亞·穆羅梅茨的實戰效果如何罷了,等到測試結束后,自己就要等上客輪踏上返回俄國的旅程…
馮國璋似乎是想到了什麼,在走到一個像是被大刀剁成數塊的屍體旁后,馮國璋找到了一塊像是炮彈彈片的東西…
在聽到飛機引擎的轟鳴聲時馮國璋和段祺瑞並沒有怎麼當回事,因為這樣的轟炸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幾乎每天都要上演個十多次。再加上現在馮國璋他們所在的並不是那個顯眼的都督府,而是另一個並不顯眼,同時也是深埋于地底的司令部內,所以馮國璋和段祺瑞完全不需要擔心空襲的威脅,哪怕國社空軍的人知道他們所在的位置也奈何不了他們,畢竟國社空軍所使用的集束手雷威力實在是太小了。
看著伊里亞·穆羅梅茨上的中國機組成員,謝苗諾和-圖-書夫再次想起了米哈切爾的話…
在8枚航彈外加數十枚集束手雷被扔下的時候,已經自行隱匿到防空點里的北洋士兵們還沒有察覺到什麼不對勁的地方,不過很快…
這下馮國璋到是想明白了,既然飛機大了,那麼可以載的炸彈自然也就大了不少…
「今日萬里晴空,是個適合飛行的好天氣呢。」在兩千米的高空上,擔任伊里亞·穆羅梅茨轟炸機機長的德國教員馬克西米連·施莫林對轟炸機上的其他機組成員大笑道。「林,秦那裡瞄準好了你就按下按鈕。」
機艙內,專門負責觀瞄的秦山大聲道。
沒錯,他們不但親眼見到那些飛機扔下炸彈,而且也是親眼見到那些炸彈發出的衝擊波將周圍的建築全部吹倒,飛射的彈片也將周圍防空點內躲避的官兵撕成碎片…
「對了,大人,這次來的國社軍飛機好像有些不同……嗯……應該說其中的兩架飛機要比周圍的那些過去經常來的高德隆飛機大上不少。」說著這個軍官跑出了30多米遠的距離,指著地面上的一個小坑道。
德國是同盟國的領導者,俄國則是協約國的主要成員國,兩大陣營正處於敵對狀態中,這種情況下德國人討厭俄國人簡直就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何況現在俄國人正在東線戰場上給予德國極大的壓力。
還沒什麼感覺,軍官就看到自己胸口往上的身體部分突然飛了起來,而剩下的那一部分卻在散落著內髒的同時被震飛的沙袋撞飛了出去。
好在跑進來的軍官說的並不是關於袁世凱的事情,而是剛剛的那陣爆炸。
「這個…」
「所以,現在只差各位師長的配合了…」
現場的痕迹在馮國璋看來,不管怎麼看都像是一幅被人用重炮轟擊過的樣子。
想到這裏的時候,馮國璋自己也有些色變。
等到兩架伊里亞·穆羅梅茨轟炸機和六架高德隆飛機組成的飛行編隊飛到軍官頭頂時,這個北洋軍官已經慢悠悠的走進了一個用沙袋堆出來的防空點里。
除了這個軍官外,因為空襲而躲進防空點的其他官兵也有很多,而在航彈落在防空點周圍后,雖然並不是每個北洋官兵都落的和軍官一樣的下場,但絕大部分官兵在航彈的威力下還是非死即傷。
#####
為什麼爆炸在外面而自己在裏面,防空點的沙袋不但會被爆炸的氣流吹飛,而且就連自己也會變成這個樣子?
「怎麼回事?除了什麼事?」
這種兇殘的殺傷力,正是軍官們將馮國璋找來的原因。
雖然稍有延遲,不過在轟炸機腹部的彈倉還是很快打開,而在彈倉內掛載著的4枚100公斤航彈也快速落向地面。
「轟…」
雖然謝苗諾夫並沒有到四川去看過,不過嚴光明顯不同於這個時代中國人的舉止還是給謝苗諾夫留下了很深的印象,還有那些在謝苗諾夫看來可以稱得上是歐洲二流水準的陸軍。順帶一提,在謝苗諾夫看來俄國陸軍是一流,與英法等國齊平,奧匈、奧斯曼和_圖_書和義大利是二流,那些在歐洲排不上號的效果是三流,而德國陸軍則是超一流——英法對俄國的最大期待僅僅是在那些吃苦耐勞而且不怕死的灰色牲口身上,至於俄國陸軍的素質?哈~哈~哈~哈~
畢竟現在歐洲雖說戰雲密布,但終究還是沒有真的發生戰爭,西科斯基他們也不可能駕著飛機飛到德國境內進行投彈——西科斯基要是真敢這麼做,第二天絕對會被俄國政府交出來。
一枚75mm的山、野炮炮彈只要不被直接擊中都不會有什麼危險,裝藥量不到一公斤的集束手雷又能算的了什麼?
所以臨行前謝苗諾夫和西科斯基已經商量好,在兩架伊里亞·穆羅梅茨到貨后,如果那個姓嚴的中國人只是用他來訓練飛行員,或者是拆解研究機體的話,那麼謝苗諾夫就儘可能快的回到俄國來。畢竟在獲得大筆資金后西科斯基已經準備對伊里亞·穆羅梅茨進行大規模的升級,這個時候謝苗諾夫這個助理是必須在場幫忙的。
雖說150mm口徑的重炮殺傷力差不多有30到50米,但他通常說的都是彈片的有效殺傷範圍而已,在距離十多米遠的情況下將沙袋吹飛?這個恐怕需要210mm口徑以上的重炮才可以了吧?
「空襲?難不成這次國社軍派了一百多架飛機?」
「別看這些飛機飛的猖狂,我們也確實拿他們沒什麼辦法,但他們其實除了偵查外也起不了什麼作用。那些手榴彈?看著是挺嚇唬人,但十個手榴彈綁在一起也不如一個75mm炮彈的威力大,飛機過來的時候隨便找個地方一躲毛事情都沒有。」
「不過奇怪了,國社軍的炸彈怎麼可能這麼厲害,這已經不是重炮能理解的了吧?難不成國社軍將210mm口徑的加農炮,或者是240甚至是280mm的榴彈炮也給搬過來了?」
#####
這也是為什麼施莫林會看謝苗諾夫不順眼的另一個原因,雖然施莫林是個德國人,但是在中國居住了兩年多的時間后,施莫林已經有點把中國當作第二祖國的意思。事實上不止是施莫林,其他的德國軍官和工程師也差不多都如此,如蘇尼爾這些最早來到中國同時也是最早跟隨嚴光的德國人甚至已經加入了中國國籍。所以當施莫林得知謝苗諾夫上飛機只是想看看伊里亞·穆羅梅茨的實戰效果如何后,施莫林就本能的反感起了這個俄國人,這個時候在加上德俄兩國的關係,施莫林就更看這個俄國人不順眼了。
不管怎麼說,在壓路機的神話破滅前,德國人對俄國人還是很重視的,這也使得德國軍人出身的施莫林很敵視在機艙內充當觀光者的那個俄國人…
如果是潛江之前,看到這幾個軍官這個樣子馮國璋和段祺瑞或許還會訓斥一下子,讓他們知道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是什麼樣子。
就在馮國璋站在那裡拿著染滿了血跡的彈片摸不著頭腦的時候,幾個親眼見到飛機過來的軍官卻站出來證實道。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