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新坦克

在和中國工程師的交流中,德國人也曾在中國測試過幾型交流后的產物,這種交流也使得德國人在坦克上得到了很大的進步——至少不會在造出像av7這樣的傢伙了。
毫無疑問的是,希特勒將【虎式】和【豹式】視為壓倒中國坦克的必勝法寶。所以這兩型無論是在設計階段還是在生產階段都處於掖著藏著地步。
「該死。現在該怎麼辦…」
只是因為這次的【巴巴羅薩作戰】極為緊要,所以希特勒才將這兩型坦克拿了出來。一切就和希特勒想的一樣,這兩型坦克的威力的確強大。俄國人引以為傲的t-34完全不是對手,即便是歷史上給德國人製造了大量麻煩的kv-2坦克,在面對虎式88mm坦克炮時的表現也只比t-34強上一些…
「鐺!」
巨大的鋼鐵撞擊聲傳來,陣地上的俄國人隱約間似乎看到炮彈被彈開時的影子。
根據自身的要求。陸軍向國內的兵工廠和汽車廠進行了投標,要求設計一型45噸級的中型坦克和一型60噸級的重型坦克…
由於這裡是真正的戰場。而不是遊戲,再加上幾百米的距離,不可能像遊戲里那樣輕易的瞄準目標□至是精確到炮塔頂蓋什麼的,所以車長也只能瞄準行駛過來的坦克的炮塔和車體的中間部位。
如果說一次還只是湊巧的話,那麼連續兩次如此或許就真的能證明些什麼了。
t-34初次於實戰中登場。在1941年6月22日于格羅德諾(grodno,位於白俄羅斯)附近。其出現使德軍非常吃驚,德軍發現當時其主要坦克遠不及t-34,只有少數大炮可在遠距離擊毀t34,這就是所謂的「t-34衝擊」。
然而在現實中…
這樣的結果,對德國人而言無疑是無法接受的,更何況他們的領導上司還是希特勒這位狂人…
「鐺!」
前者就像是歷史上的黑豹2一樣,至於後者則和虎王差不多…
在豹式和虎式服役的那一天,希特勒是這麼說的…
所以,其實這兩種坦克並不該是在這個時期出現的,然而…
然而真正刺|激虎式出現的卻是俄國的t-34,據亨舍爾一位設計師埃爾溫·阿德勒講:「軍事專家深為震驚,他們發現當時德軍裝甲部隊竟無一款坦克能與t-34匹敵。」
當然,畢竟是新設計的坦克,所以這兩型坦克多少還是有些問題,不過由於軍方捨得花錢,所以問題解決起來也很迅速。
「轟!」
「被彈開了!!!」
事實上德國人能推進的這麼順利,豹式和虎式的表現功不可沒,只不過受限於發動機水平,豹式也就算了,虎式的機動性實在是太差,這也是為什麼直到莫斯科附近虎式才露面的原因…
不過在這個時代,德國人卻開發了另外兩個型號的坦克…
「而且,在情報里也沒提到過這種怪物啊!!!」
就在陣地上的俄國人開始感到有些絕望和圖書的時候,對面那輛坦克里的德國駕駛員卻得意的笑了起來。坦克的車長更是探出車身擦了擦剛剛被打中的正面裝甲,在裝甲上除了幾道白色的划痕外什麼都沒有…
在說話的時候,裝填手已經開始進行填裝工作,所以他的話說完沒多久,炮彈就已經填裝好了。
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德國人也理會到了坦克的真正意義。
在歷史上,由於《凡爾賽條約》的限定,德國人在發展軍備上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最後在和俄國人簽訂了《拉巴洛條約》條約后,這一條件才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尤其是在面對中國的15式中型坦克和16式輕型坦克的改進型號時…
然而在這片彈雨中,那輛坦克卻依然穩如泰山的推進著,而且在它的身後似乎還有更多的坦克在跟進著…
雖然這種交流是有限的,但通過交流還是讓德國人明白他們在戰爭中所設計的av7根本稱不上坦克,僅僅只能被稱作「裝甲車」…
「當我們的豹式和虎式出現在中國人面前時,我真想看看中國人的臉色如何!」
至於後者的重量全重60噸,車組成員5人,車體裝甲為150mm/80mm/80mm,炮塔裝甲為200mm/100mm/100mm,和前者一樣同樣裝有750馬力柴油發動機,主要武器為一門105mml/68坦克炮+一挺12.7mm並列機槍,另外在炮塔頂端同樣有一挺帶有護盾的12.7mm機槍…
如果在數量上有優勢的話,最好的辦法就是仗著t-34自身的機動性。高速移動到那輛坦克的身側甚至是身後去,這樣即便那輛坦克在堅固,短距離內也是絕對沒法防住t-34的76mm炮的——至少在車長看來是如此。
這兩種坦克還有另外兩個名字,【豹式坦克】和【虎式坦克】…
所以這兩型坦克的發動機功率在達到500馬力后已經足夠了,再高的話也沒法提高多少性能…
在歷史上,德國人能在「巴巴羅薩作戰」當中打的那麼順手,完全是因為德國人本身的實力和俄國人渣一樣的水平…
設計更新一級的坦克…
譬如說…
不過在交流的過程中,德國人也認識到了自身的很大不足。
只不過就在德國人設計出像二號、三號和四號這樣的坦克時,在中國15式和16式的改進型都已經服役了…
在戰爭爆發前,由於當時兩國關係還算密切,所以德國國防軍和中國國防軍也曾經做過幾次軍事演習,在演習的過程中德國坦克和中國坦克曾經多次照面,然而讓德國人吃驚的是他們的坦克在演習的過程中根本不是中國坦克的對手,哪怕是當時德國最新服役的四號坦克也同樣如此。
看著時而行進,時而停步射擊,在戰場上猶如閑庭信步的巨大坦克,車長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出了允許在中國進行軍事訓練外,德m•hetubook.com.com國還和中國在許多地方進行了交流,這裏面自然也包含了軍事技術。說到底德國在戰敗前畢竟曾經是一等一的強國,即便是戰後的中國也有需要向德國學習的地方。
在經過了投標后,國內的公司和企業很是進行了一番競爭,畢竟這麼多年過去國內的汽車工業已經很發達了。不過最終還是嚴光擁有的兩家企業贏得了競標——因為當時正準備重新競選總統的嚴光也參与了設計,雖然只是外形設計…
16式坦克的全重為13噸,一台國產水冷v形八氣缸「星速」200馬力發動機。公路速度30公里/小時,越野20公里/小時。武器為20mml/55坦克炮+8mm並列機槍,炮塔及車體正面裝甲為50mm,側身及後部為20mm。
由於最初設計的時候,15式和16式都是參照後世成熟車體設計的,僅僅只是因為發動機技術而使性能受到限制,所以未來的一段時間里工程師們主要是在這兩型坦克上進行改進。
由嚴光參加設計的兩型坦克,前者全重45噸,車組成員為5人。車體裝甲為100mm/60mm/40mm,炮塔裝甲為120mm/60mm/60mm,裝有最新的750馬力柴油發動機,主要武器為一門85mml/71坦克炮和一挺12.7mm並列機槍,另外在炮塔頂端同樣也有一挺機槍…
其實在15式和16式的改進型出來后,國內的工程師們已經根據陸軍的要求開始設計新一級的坦克,畢竟15式的全重只有30噸。換了新的炮塔也不過30多噸。至於16式更是只有10多噸而已…
「不,不可能,不可能看的這麼清楚的,這一定是錯覺吧!」
不過在這項條約的背後卻還有一項密約,根據秘密協議,德國能夠送軍士到俄國受訓。1922年的11月5日,兩國在柏林簽署附加協議,將條款延伸到俄國所控制之烏克蘭、白俄羅斯、喬治亞、亞塞拜然、阿美尼亞與遠東共和國的蘇維埃。
原本的15式坦克全重30噸,引擎為一台水冷v形八氣缸發動機「依斯帕諾·西扎」200馬力發動機,公路速度9-15公里/小時。越野4-8公里/小時,武器為75mml /70坦克炮+12.7mm並列機槍和炮塔上的12.7mm帶護盾重機槍一挺,炮塔及車體正面裝甲為50mm,側身及後部為25mm。
裝填手似乎也不敢相信自己的攻擊是無效的,所以在聽到車長的話後點點頭道。
再加上德國也曾經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設計過坦克,所以在戰後兩國的工程師們曾經進行過許多交流。
唔,雖然最後都被t-34海給淹沒了…
在這種情況下,新的設計工作開始了。
然而在這個時代。由於中國和德國間的友好關係,雖然和歷史上一樣德國依然和俄國簽和_圖_書訂了《拉巴洛條約》,卻並沒有像歷史上那樣簽訂背後的那項密約,取而代之的則是中國…
然而這時的俄國紅軍,在經過了戰爭初期的損失后,裝甲力量上已經所剩不多,尤其是莫斯科附近的裝甲部隊更是僅有的幾支。所以現在俄國人哪怕是在數量上也不佔優勢,這個時候如果真的衝上去。也只是自尋死路而已…
再加上新研製的柴油發動機無論是在功率,還是在其他各方面都要優於汽油機,當時的國社政府也沒有財政上的壓力,所以今後所有坦克全部換裝柴油機也就成了理所當然的事情。
所以在設計五號和六號的時候,德國設計師也將這種理念融入其中。
緩速行駛的坦克稍稍停頓了一下后,瞄準了一輛t-34…
然而…
在接受了中國工程師們的理念后,德國工程師們也設計出了幾個型號的坦克。在歷史上受到條約的限制,德國人只能偷偷摸摸的搞坦克研究,可是在中國卻能大張旗鼓的搞,所以像二號、三號和四號這樣的坦克,研製出來的時間要比歷史上早了很多,在性能上和15式還有16式坦克也相差不多。
在歷史上,重型坦克的設計工作在1930年代後期就已經開始,於1937年春季開始研發,開發過程幾經周折。到1941年亨舍爾和其它三家競爭對手,(保時捷,man,和戴姆勒·賓士)分別提交上一款35噸左右,配備75mm火炮的坦克設計方案。然而德軍在總結法國行動中遭遇到夏爾系列和聖莎蒙坦克的威脅后,發現地面防空部隊的88毫米防空炮在一次違規操作中將來襲的20多輛英法聯軍坦克殺的大敗而歸。遂在1938年國會中強烈要求將88毫米炮裝到新型坦克上。
只不過在不沖的話,估計也沒機會再沖了…
和英國、德國設計的坦克相比,反倒是法國的雷諾坦克更符合坦克這個概念——雖然這種坦克實在是太小了。
「不可能的,這種事情絕對不可能的…」這麼說著,車長對一旁邊的裝填手道,t-34一共就4個車組成員,車長是兼職炮手的,也難怪他會這麼吃驚。
這其中,就包括了坦克…
至於性能?
(英國的馬克1型28噸重,德國的av7也有30噸,所以一戰時造出30噸重的坦克不算什麼)
目前為止,這兩型坦克已經開始進入小批量生產階段,在蘇德戰爭爆發后國社政府曾經向俄國出口了一批15式和16式坦克,其實這些坦克就是因為這兩種新型坦克的出現而退役封存的二手貨…
要知道他們現在距離那輛坦克可不近,就算附近的幾輛t-34全衝上去,也只會讓人家挨個點名,更何況在那輛怪物後面還跟著幾輛三號和四號…
「明白。」
在後世某個著名的t遊戲當中,曾經有一句話…
大口徑的坦克炮輕易的掀開了t-34的炮塔,坐在裏面的車組成www.hetubook•com•com員更是當場全部陣亡。
這時車長其實也看出對面的坦克機動性不是很好,所以一路上的行駛速度都很慢——至少肯定不如自己的t-34。別的不提,看看對面那輛坦克的體積就知道。
雖然當時兩國關係還算密切,可是希特勒是絕對不能容忍自己國家的坦克不如其他國家的人,也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在三號和四號坦克完成沒多久后,最新的五號和六號坦克上馬了…
看著似乎要將炮口對準自己的坦克,車長咬牙道。
這兩型坦克如果設計成功的話,別的不提,至少全面壓倒德國的豹式和虎式還是沒有問題的,至於外形嗎…
所以在t-34還沒有面世前,【15改型坦克】已經達到並超越t-34的程度了——雖然這個時間線僅僅只提前了幾年,不過這也算是少走彎路的好處吧。
而在換裝了新的功率更大的發動機后,原有的15式和16式坦克在性能上也得到了一個很大的飛躍。
駕駛著t-34/76坦克的車長看到76炮發射的炮彈被彈開后,有些不可思議的喃喃道。
雖然嚴光並不是什麼軍事專家,但是嚴光對坦克在理念上的理解依然超過了這個時代的許多人,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所以中國在坦克上一直保持著領先的態勢。
他們卻是不折不扣的強者…
唔,暫且不提這種說法究竟正不正確,至少在完成了15式的改裝后,中國的工程師們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向更高一層繼續邁進著…
在戰爭初期,尤其是德國人在執行「巴巴羅薩作戰」期間,大部分的裝甲部隊裝備的都是二號、三號和四號這樣的坦克。雖說這些坦克不能說是垃圾,但是除了四號外,二號和三號卻也談不上好到哪去。
這句話曾經成為一句笑話,因為在遊戲里d系面對的都是幾年後才出現的坦克,所以很少有不吃虧的時候,哪怕是二戰中最著名的虎式和虎王也是如此,尤其是虎式,更是有一個喵式的別號,沒辦法,畢竟是俄國人開發的遊戲,自然要優待自己的坦克,何況後來還有一個法國股東也加入了…
五號,還有六號…
畢竟這個部位的目標大,同時也是最容易擊中的,就算炮彈偏了也能擊中其他部位。
就在剛剛的車長還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駛來的坦克已經瞄準了另外一輛t-34,只是轉眼間。那輛距離不過五六十米的t-34就已經變成了一團火球…
於是,定製標準立刻提高,包括車重增加到45噸,並配備一款88mm火炮。新坦克的原型車必須在1942年4月20日。阿道夫·希特勒的生日上亮相。由於研發時間有限,原先較輕的底盤設計被保留。增加的重量使得一些部件需承受更大的壓力,因而該車可靠程度、穩定性相對降低了。
中國不像德國。在佔領了高加索、伊拉克等產油區后,在石油等資源方面並不缺乏,至於稀有金屬什hetubook.com.com麼的。在國內談不上遍地都是,但其實也差不多了太多。
之所以說是改進型而不是新型號,是因為這兩型坦克改進的地方並不多。
也難怪他會這麼說,要知道在俄國人的情報中,他所駕駛的t34坦克對付德國的二號、三號和四號等坦克可是得心應手的,而且…
在同中國簽訂密約后,德國獲得許可,允許在中國進行軍事上的訓練——反正中國的地方夠多。隨便劃一塊出來就夠了。
只不過兩者在重量上要比歷史上的原型輕一些,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畢竟受限於發動機技術,如果真弄出個六十多噸的虎王來,那和小車拉大車也沒什麼區別…
在研究15式和16式的時候,由於技術的限制。所以當時的工程師們只能採用200馬力的汽油發動機。可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國內在發動機的技術上也進步了許多,尤其是在柴油發動機上,當時最新式的柴油發動機甚至已經達到了500馬力…
聽著哪怕是在槍炮聲中依然清晰無比的炮彈彈開聲,t-34內的駕駛員驚聲道。
而且上級的命令是堅守陣地,而不是衝出去和德國人玩命…
像是原來的15式坦克公路速度只有9-15公里/小時。越野更是只有4-8公里/小時,在換裝了新發動機后,這種速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至於原本只有50mm厚的車體和炮塔正面裝甲,更是換成了100mm厚…
於是歷史上的【豹式】和【虎式】提前出現了,在性能上的提升有多少暫且不提,至少在簡化方面的功效還是很大的…
就在t-34的車組成員都在那裡不知所措的時候,陣地上的其他人似乎也注意到了發生在這裏的事情,幾輛t-34紛紛將炮口對準了駛來的怪物,陣地上的步兵也將反坦克武器準備好。
填裝手還沒開始填裝的時候,車長就已經開始瞄準遠處駛來的怪物,所以等到填裝手填裝好后,已經瞄準目標的車長連忙開火,將76mm炮彈射向目標。
由於早前中國兩國的設計師曾經做過多次交流,所以德國設計師對中國設計師提出的【簡化】和【通用化】深以為然,這兩者都是能降低生產成本和提高生產效率的辦法…
雖然這兩型坦克的重量有些驚人,不過由於當時最新的750馬力柴油發動機已經快要研製成功了。所以工程師們還是比較有信心的…
「想要阻擋虎王坦克嗎?那是不可能的!」
而且車長和裝填手對自己的座駕還是很有信心的,畢竟在過去還沒有他們無法擊穿的坦克存在…
條約是在熱那亞會議上由俄羅斯蘇維扳長格奧爾基·契切林和德國外長瓦爾特·拉特瑙所簽署的。兩國藉此宣布放棄在布列斯特-立陶夫斯克條約及一戰後向對方提出的領土和金錢之要求。而且,兩國也同意外交正常化並「友好合作。在經濟上互惠互利」。
同樣,中國在某些方面上的優勢,也是德國所需要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