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揠苗助長

「馬上就到建安府了,蘇兄,收回心思來吧!你想看稻田,以後我們恐怕有的是機會來的。府院安排的任務大多都和農活有關。」
如今的蘇林,彷彿跳出了井底的青蛙,看到了更加廣闊的天地,便想要快一點,再快一點,學習更多的思想和精神,也讓自己變得更加強大。
「普通的農家大儒自然是以農具成器,但是我聽聞,若是有繼承農家最精髓思想的儒士,智海當中便會以聖力長出五穀來。以五穀成器,那可就厲害了。只要整個天仁大陸有五穀成器的大儒,九國便不用再擔心飢荒了!」
「這才是思想的世界,無數的思想火花迸發開來。都能夠各自成家,儒士們用自己的努力和文章去踐行堅持的思想。因為聖力的存在,可以讓虛無的思想化作實際而擁有種種神奇的力量,一切真的都太奇妙了!」
如果不能夠深入了解詩詞文章的思想,並且擁有創造和堅持自己的思想,蘇林也根本無法在這儒道世界立足出頭。
「天吶!我說是什麼事如此熱鬧呢!原來有人將趙大儒的嫡孫趙大公子給殺了,真的是不要命了!大儒的孫子也敢殺?不怕滿門滅族?」
……
看到了農家的「揠苗助長」,蘇林才算是真正體會到思想和聖力的奧妙。同時,也明白要真正立足這個儒道世界,唯一可以依靠的便是「思想」,他穿越者的身份帶和「無字天書」都知識表象的輔助。
「揠苗助長和圖書!蘇兄暫時還是不要想得太遠了,那三名農家舉人聯合起來才能夠使用出來。我們區區童生,聖力才不過幾磚,根本就沒有那個力量。」
袁暮擺了擺手,又道,「到時候若是有相關農家的任務,估計我們童生也是被派遣給一些秀才和舉人做幫手,增長見聞和經驗罷了。」
袁暮見狀大叫不好,急忙來叫馬車內的蘇林,蘇林聞言也是一皺眉,不過卻沒有驚慌,鎮定地走下馬車,看著那怒目瞪著自己的趙智,拱手道:「學生蘇林見過趙修撰,不知道趙修撰帶人堵在這裏,是何用意啊?」
「蘇兄,亞聖孟子不喜農家思想,所以于《孟子》當中多有著述抨擊農家。但是實際上,農家也是傳承自上古聖皇神農氏,戰國農家代表人物便是許行,文位也達到了半聖。但是農家半聖許行同亞聖荀子一樣,和亞聖孟子的思想相左。」
蘇林感興趣地使用了「舉目千里」的聖力法術看去,只見田埂阡陌中央,有三名身著舉人文位服飾的農家儒士,一人手持鋤頭文寶,一人手持鐮刀文寶,還有一人則是拖著一柄犁,全都是農具形狀的文寶。
「原來如此!不過,還有大半個月時間就要府試了,袁兄,我會報名參加,希望能夠儘快考取秀才文位,到時候便能夠更深入地學習百家典籍,修鍊更多的法術和神通。」
「以蘇兄的文才和思想,應該可以參加府試。不過我卻有點https://www.hetubook.com.com勉強了,府試考秀才,不僅要考貼經和詩賦,更要重點考察墨義。我雖然從小便熟讀百家經義,但是涉獵還是太少了,不足以參加府試。」袁暮自謙地道,「不過好在我們建安府的府院有個翰林蔡夫子,博學遠近聞名,甚至是好些京城的翰林世家子弟,也要托關係送到我們府院當中來學習,都是憑著蔡先生的名聲,蔡先生據說可是漢末半聖蔡邕的後人。對了,還有府院的方院首,也是翰林文位……」
袁暮笑著站在馬車頭,指著前面農田幾名儒雅的農家儒士對蘇林道,「蘇兄且看,那幾名司農監的農家舉人儒士,馬上就要施展『揠苗助長』的聖力法術了。」
「呀!竟然真的長高了?揠苗助長不是亞聖孟子《孟子·公孫丑上》中說的一則諷刺寓言么?」
「聖力揠苗豐五穀,助長茁壯食萬民!」
三名舉人農家儒士,口中念念有詞,智竅當中聖力涌動出來,合力發出聖力法術「揠苗助長」,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淡金色聖力手掌,整整覆蓋住一丘的水稻田。
袁暮笑了笑,已經快到建安府城樓門口了,便拍了拍蘇林的肩膀,說道。
「那正好,袁兄,方才看到三名農家舉人的聖力法術『揠苗助長』,那巨大的金色大手化作千百隻小的手掌,看起來甚是過癮啊!不知道以我們童生文位的聖力水平,能不能使用得出來。」蘇林還沉浸在農家和-圖-書法術的震撼當中,心裏面也有點想要躍躍欲試。
「快……你們快看,此事驚動了知府大人了,前面那不是知府大人袁天章的車馬趕過來了?」
可是,看目前這狀況,似乎稻穀在秋冬也可以插秧出苗,這一切都要歸功於儒道世界神奇的思想力量,以農家的聖力法術,用思想之力改變天時,營造出作物生長的自然條件,以至於現在是深秋,卻依然可以看到綠油油的水稻田。
蹭蹭蹭……
關於「揠苗助長」的這個諷刺寓言,蘇林可是在小學語文課本上就曾經見過,乃是選自《孟子·公孫丑上》中的一則,說的是有個擔憂自己的禾苗長不高而把禾苗往上拔的春秋宋國人,一天十分疲勞地回到家,對他的家人說今天把他給累壞了,他費勁九牛二虎之力幫助禾苗長高了!可是他兒子小步奔去看那禾苗的情況,禾苗卻都枯萎了。
袁暮嘖嘖說道,蘇林聽著也入了神。之前他所接觸的大都是儒家思想和真正的儒士,畢竟是在偏遠的邊陲小縣豐樂縣中。但是如今走到了更廣闊的天地,單單在這建安府外,便看到了農家的妙術。
「揠苗助長?」
「在揠苗助長的寓言故事當中,那個宋人是親自用手一株一株去將禾苗給拔高的,卻因此讓禾苗全部都枯死了。可是在這個儒道世界里,農家利用神奇的聖力法術,貫通農家精神,竟然真的做到了揠苗助長,瞬間就將稻苗生長的進程縮短了一個月!m.hetubook.com.com
「的確。蘇兄,雖然亞聖孟子極力抨擊農家思想,認為農家以人力改變天時有違天數,但是農家的聖力法術和神通,卻的確有益於作物產量和國家民生。鄒國因為信奉亞聖孟子學說思想驅趕農家儒士,所以國內農作物產量低下,需要花費大量錢糧從其他八國購進糧食,才不至於出現糧荒。」
袁暮正在車上向蘇林講述著一些府院當中的厲害人物,馬車卻已經要進入建安府城門了,可是誰料,在建安府城門之內,竟然有人故意設下路障,攔下了他們的馬車。
「這蘇林是何人啊?敢和趙家作對?還一副有恃無恐的樣子,怎麼從來都沒有聽說過呢?」
這便是在蘇林的眼前掀開了全新的一頁來,讓他知道了,天仁大陸不止是一個儒道世界,更是一個百家的世界。除了儒道以外,還有農家、道家、墨家、法家、陰陽家、小說家等等。
袁暮出生大世家,自然對於這些百家思想典故多有涉獵,便向蘇林解釋道,「自從孔子成聖,確定了文位制度之後。百家接有半聖誕生,思想之豐富,各自林立。孔聖並沒有強制讓百家學習儒術,而是幫助他們完善各自的思想,融入儒道當中。乃至於現在即便是修行農家思想,也被泛稱作儒士。同樣也是儒家『海納百川』的精神體現……」
「哼!蘇林,你殘忍殺害了我趙爽侄兒,本官現在就是來向你討命的!還我爽兒命來!」
趙智讓人砰的一下將棺材放和圖書下,厲聲地朝著蘇林道。
周圍早就在圍觀的那些建安府鄉民們便興奮地嚷嚷開來了。
效果非常明顯,本來只有五寸左右高的稻苗,竟然一瞬間就拔高到了十一二寸,秧苗也變得更加地油綠起來,秧葉寬大肥厚,竟然也透露出一股思想的光澤來。
蘇林再望向那三名農家舉人,卻是發現聯手使用了「揠苗助長」之後,三人的聖力都有些枯竭了。不過好在「揠苗助長」只是聖力法術,只是暫時的消耗聖力,不像聖力神通那樣永久性的消耗聖力。
望向那鬱鬱蔥蔥的稻苗,蘇林也興起了好奇心來。如果按照前世華夏的歷史來看,這個時候的勞動力的生產率應該是很低的,穀物產量也不高,稻穀大部分都是一年一種。
「不好!蘇林,是那趙家趙智趙修撰,竟然讓人抬著趙爽的棺材在這建安府城門口攔截我們。」
屏氣凝神,三名農家舉人智海當中思想潮湧,合力使出「揠苗助長」的聖力法術來。那巨大的聖力手掌便猛地往水稻田一壓,緊接著就化整為零,變成成千上萬個金色的小手掌,滲入了每一顆水稻秧苗中,以聖力滋潤,以農家思想助長。
「原來如此,那……如果以農家思想成就大儒,智海當中的器豈不就是類似那幾名舉人手中拿著的農具了?」蘇林暗自在腦海中想象了一番,一座座矗立在智海當中的勝利山峰,都是鋤頭或者鐮刀狀,倒也壯觀。
「農家?秋日里生長的稻苗,當真是神奇非凡啊!」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