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或許說,是國君孫建實對於蘇林的期望過大了吧!蘇林之前的幾場科舉考試,都是驚心動魄扣人心弦,反倒是國試沒了對手,一下子熱情盡去,變得中規中矩起來了。就連那詩詞一文的試卷,蘇林也沒有照搬無字天書裏面許多可用的鎮國詩詞,而是自己試著填寫了一首詩詞,沒有達到鎮國的水平,只不過鳴州多一點。
因為國試是在國都舉行的,所以也算是整個吳國京城的一場大盛事,文武百官基本上都會跟著觀察和參与這一場國試。尤其是其中的三公太師、太傅和太保,甚至會藉機在其中尋找一些可造之材,收為自己的親傳子弟,培養門生。
但是,這反倒是讓蘇林十分不自在起來,思想也有一中騰不開手的感覺。沒有人逼著和他競爭,他反倒是發揮不出超常的水準。
那吳國天才獲得了上古雷池的刑部尚書李雲聰,就是當初在國試的時候,被太傅方正心給看上了,收為了門下的親傳弟子,從此才在朝堂上一路平步青雲的。
所以,饒是這些舉人當中有好幾名都是參加過數次的老資格舉人,三四十歲聖力和思想的積累十分深厚,卻也根本沒有那個信心去挑戰蘇林的天才榮耀光環。
「哈哈!那倒是……沒了強勁的競爭對手,就算是再天才,也會懈怠下來的。」
因此,這一次的國試,蘇林倒是第一次成為了最被看好的天才子弟了。半聖世家蘇和-圖-書家的世子,鎮國詩詞的作者,吳國最年輕的鎮國公,名揚九國的天才……
國君孫建實緩緩地說道,「不過,最後決出了前二十名,還必須要經過九州鼎的最後一試。那就是問鼎,也許……在這一關,我們可以看到蘇林的絕佳表現……」
身為監考官的國君孫建實,本來還打算這一次親眼看看蘇林是如何才華橫溢,大殺四方的,結果,一道道試卷傳了上來,經過神器九州鼎的自動判定之後,雖然蘇林的成績的確是第一名,他的那些答卷,卻並沒有得到國君孫建實的認可。
有一句話說得好,如果你不逼著自己一把,絕對不會知道自己有多麼地優秀。為什麼許多人可以在生死關頭爆發出強大的潛力來呢?為什麼那麼多的半聖世家子弟要放棄在長城關內安穩奢華的世家生活,而去關外的蠻荒和妖獸蠻族等爭鬥尋求突破呢?
「困難和險阻,非但不是阻礙我前進的障礙。反而是不斷讓我超越自己必不可少的動力……」
在神器九州鼎的照耀之下,整個考場當中,數百名來自吳國各地的舉人,紛紛開始答題。從默寫詩詞聖人語錄的貼經,再到寫詩作詞,再到墨義和策論,兩天的時間過去了,舉人們筆耕不懈,完成了一張又一張的試卷。
「《道德經》的書魂?恐怕……就算蘇林據說得到了芝麻史聖季無常的幫助,也沒辦法煉化吧?除和*圖*書非……他之前就已經看過《道德經》全文,也參悟了其中的思想。但是顯然那是不可能的……但,這也是他的大造化了。據聞孔聖當初也是聽了聖人老子的一卷《道德經》之後突然得到明悟,才開創了聖力成器修鍊體系,藉此成聖的……」
長公主孫菱香也是搖了搖頭,疑惑地道。在她看來,蘇林在書墳內展現出來的思想和力量,就已經遠遠超過了一些進士甚至是大學士,可是怎麼在國試當中,卻突然之間萎靡了下來呢?
一說到這個問鼎比試,長公主孫菱香的雙眼又亮了起來,她站在城頭上,看著底下認真書寫作答的蘇林,芳心慢慢地又悸動了起來,雙眼露出了痴迷的神情來。
「朕也奇怪呢!也許……蘇林是故意收斂了實力,只要奪得第一名就好,並沒有多花力氣。也怪這一屆的考生當中沒有拔尖的天才,不然……有他們激勵蘇林,說不定……就能夠讓蘇林催生出一篇鎮國詩詞來了……」
在沒有對手的情況下,蘇林還是很輕鬆地開始答題,國試的流程卻是比州試更加規範。直接是聖殿派出了一名監察,和國君一起督考。而這一次使用的不再是前面聖殿派出來的聖器九鼎,反倒是動用了吳國太廟當中真真正正地神器九州鼎了。
在這一刻,蘇林算是很真切地體會到了亞聖孟子所說的「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的內在含義了。
「吳太師和圖書,怎麼樣?你覺得這一次,那個天才蘇林,在國試當中,可以位列第幾名呢?」
不過,這些舉人們也都知道,這一次碰上了一名勁敵,是名揚九國的天才蘇林。在童生的時候就寫出了鎮國詩詞,之後半年之內,接連通過了府試和州試,都是無人可以爭鋒地拿到了頭名。
一個又一個頭銜桂冠,讓所有人都不敢輕視蘇林的實力。以至於一些半聖世家子弟都避開了蘇林的鋒芒,沒有前來應試。
太傅方正心笑了笑,顯然也是看出了這一點來,然後立刻又指了指蘇林的方向,小聲地對太師吳進說道,「吳太師,這蘇林此次據說在書墳當中,竟然還得到了《道德經》書魂,不過……恐怕以他現在的文位和思想,還無法收服和參悟《道德經》內的思想。」
「方太傅,你且看這考場當中的才氣思想光芒……雖然蘇林的位置上光芒最盛,但是卻也只是一般世家天才的水準……拿到第一自然不在話下,但是卻少了一股志氣呀!」
從前,蘇林參加科舉考試,都是處於被人不看好的一方。這也難怪,大家都覺得他的年紀小,思想積累少,能夠順利通過科舉考試獲得文位已經很不錯了,怎麼可能和那些半聖世家的天才子弟比呢?
在大學士葉鴻業看來,這一次蘇林的國試沒有厲害的對手,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但是,蘇林自己卻是有些可惜,因為蘇林就屬於那種越挫越勇和圖書的儒士,他的思想也會因為碰到的困難越大而越有爆發的潛力。
「吳太師說得對,亞聖孟子曾言,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你與我在這吳國的朝堂上爭鬥了這麼些年……思想的進步卻是寥寥無幾……看來,是時候……要出去蠻荒歷練一番了……」
可是,在一次次不被看好當中,蘇林卻一次次地展現出了驚人的實力和天賦來,用鎮國詩詞,用九個「化」字理解,用「年」的小說,用拼音聖字……等等這些在危機時刻突破獲得的思想本領,一次次地向所有人證明自己的實力。
一聽到《道德經》,太師吳進也是皺起了眉頭,然後頓了頓又鬆了一口氣說道,「思想之修行道路,總歸是殊途同歸……大道三千,據說在《道德經》當中都有所記載……若是我們也能夠有幸一睹那神奇的《道德經》,該多好……也許就不會被眼前的天塹給卡住了……」
「咦?這一次,蘇林寫出的詩詞,也只不過是鳴州的詩詞罷了……還有墨義和策論……都是中規中矩,沒有上一次他府試時候的九個『化』字那麼驚艷……」
刷刷刷!
太傅方正心捋了捋花白的扶須,詢問著身旁的太師吳進道。
「皇兄,蘇林這是怎麼了?好像……感覺他提不起力氣來考試一樣。這一次,他從書墳當中出來,可已經是參悟了《道德經》書魂一個多月呢……」
正是因為在困難面前,人思想和精神當中那https://www.hetubook•com•com最具備力量的潛能可以無限度的爆發出來,所以人族才能夠在每一次幾乎被外力滅族的危機之下,一次又一次的挺了過來。而且每經歷一次大災難,人族都會更加地強大。
太師吳進笑了笑,說道,「我們吳國的幾個半聖世家還真的是小氣,生怕自家的子弟被蘇林的天才打擊到,故意讓他們不來參加今年的國試。平白無故讓我們這些老傢伙,少了不少的看頭呀……」
貼經、詩詞、墨義、策論,蘇林的水平也都只能說是一般天才的水平。並沒有多少驚艷的地方,雖然說在這數百舉人當中,已經是佼佼者第一名了。但是,幾乎任何一個半聖世家的天才子弟過來,都可以達到蘇林的這個程度,並沒有什麼特別值得誇讚的地方。
「這一次,並沒有強大的對手。連我的思想都興奮不起來,反而有些萎靡……面對這些考題,也湧現不出許多有創見的作答……也只能規規矩矩地作答了……」
進入考場的這一刻,看到了周圍的國試考生,連一個半聖世家子弟都沒有,蘇林遺憾地搖晃了一下腦袋。拿起文寶筆墨作答的時候,都缺乏了一種競爭的興趣。
「問鼎?的確……神器拷問內心,可比那些隕心石什麼的厲害多了。用神器來責心問道,甚至可以讓考生直接突破進士達到大學士的文位……就我們吳國曆年的科舉當中,就不乏一些積累深厚的天才,一步跨越了兩個文位等級……」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