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雛虎北歸
第四十三章 沮授很激動

酒足飯飽之後,韓馥回後堂歇息,而劉和也在王越的攙扶下回到韓馥臨時給他安排的府中一處住所。
整個冀州原本分為三個派系或者是三股勢力,其中勢力最大的便是以韓馥和辛評、荀諶、郭圖等人形成的潁川系,他們從豫州潁川跑到冀州地界上搞風搞雨,屬於猛龍過江的性質。
也就是說,麴義從嚴格意義上而言,也是出自河北之地,算得上半個「坐地戶」。
「公與所言在理,第一件事我這就去做,其餘兩件則交給你全權處理。」
若問袁紹為何如此,除了與他眼光短淺有關,大概也跟沮授是在韓馥投降之後才跟著投靠過來有關吧。
雖然明知辛評等人最近與袁紹派來的外甥高幹眉來眼去,可韓馥卻只能裝作沒看見,因為他已經沒什麼信心在冀州堅守下去,若是萬一投靠了袁紹,今後跟辛評等人的身份也就由主從變成了同僚,甚至還有可能他的待遇地位不如其餘三人。
「更關鍵的是,如今劉和從長安北歸,被阻擋在了高邑,他這個大漢最為忠心的宗親豈會坐視天子特使、自己的兒子落入公孫瓚和袁紹之手?」
心裏有了希望之後,韓馥便想起被自己冷落了的沮授,於是急忙命人前去請了過來,然後將劉和的親筆信掏出來給他看。
韓馥點頭,有些疑惑地問沮授說道:「可是,我到現在也想不明白這個劉和忽然跑到兵凶戰危的高邑城來,抱著怎樣的目的?他總不會好和_圖_書心到專門前來替我們充當擋箭牌吧?」
沮授看了劉和的書信之後,興奮地說道:「真沒想到,性子恭讓謙和的劉伯安居然養了這樣一個言辭犀利的兒子!還請主公恕在下直言,劉公子在信中所言,實在是深刻入骨,一片良苦用心!正如此子所言,不到最後一刻,決不能輕易便投靠袁紹!」
韓馥有些不太自信地說道:「可是,今年年初的時候,我和袁紹曾鼓動劉虞稱帝登基,結果被他狠狠罵了一通,然後不了了之。現在劉虞想必還惱恨著我,他真肯幫我拖住公孫瓚南下的步伐?」
正如劉和信中說的那樣,別的人都可以毫無顧慮地投奔袁紹,可他作為冀州主人,無論如何向袁紹示好,都不可能獲得對方的真正信任和接納。原因很簡單,只要他韓馥投在袁紹帳下,那麼其餘投靠了袁紹的冀州將領和士兵就會一直受到袁紹的猜忌。
「說起來,這公孫瓚與劉虞的關係倒跟袁紹與主公的關係有些相似。公孫瓚原本屬於劉虞麾下,如今卻是兵強馬壯反過來倒逼劉虞;而袁紹本是渤海郡太守,乃是主公治下冀州一郡,如今卻反過來算計主公。」
然而,韓馥也實在是有著難以明說的苦衷。
最後一股勢力則是以麴義為首的西平外來系。麴義是涼州西平人,在涼州的時候便經常與當地羌人作戰,後來黃巾亂起之後自帶一千多家族私兵追隨皇甫嵩殺到冀州,然和*圖*書後在冀州紮下根來,再後來便成了韓馥帳下頭號將領。
沮授作為冀州別駕,在高邑城內也有自己的府邸,他將劉和送出大廳之後,便在自家私兵的護衛下坐上馬車離開了韓府。
入府之後,當韓馥向劉和介紹留在府中還未離開的沮授時,劉和心裏樂開了花,急忙向前對沮授執晚輩之禮,嘴上還客氣地說道:「小子還在長安時便聽王司徒盛讚公與先生有大才,乃是不可多得的良謀,今日有幸得見,實乃三生之幸也!」
「劉和作為劉虞的長子,今後是要接替劉虞牧守幽州的,他自然不願意看到公孫瓚變得強大威脅幽州,而我們如今也面臨著如何抵抗袁紹在冀州壯大的問題。這樣一來,我們與劉虞便是天然的盟友,而劉和甘冒風險前來高邑的目的便一目了然。」
劉和進入高邑之後,倒是從未擔心過韓馥會對自己不利,像韓馥這種連冀州都能讓出來的傢伙,肯定不是什麼心狠手辣之輩,犯不著對他這樣大有來頭的晚輩起什麼歹毒念頭。
韓馥心中疑惑盡去,於是有些急切地詢問沮授說道:「公與所言極是,令吾豁然開朗。不知我們現在該如何做?」
王允到底有沒有說過這樣的話,只有天知道,反正劉和將王允抬出來的時候,純粹就是為了拍沮授的馬匹。
堂堂天子近侍、皇親貴胄能對自己說出「願執弟子之禮」這樣情真意切的話語,這讓沮授覺得非常激動和高興。https://www.hetubook.com.com
雖然韓馥在辛評、荀諶和郭圖等人的勸說之下,已經動了將冀州讓給袁紹的心思,但他心裏何曾真的情願?
如今天下紛亂,只有手中握著兵馬和底盤的人才真得安全,若是將辛辛苦苦積攢下來的全部家當都送給袁紹,到時候袁紹反客為主,自己未必就能得善終。
沮授被後世稱為霸業謀臣,可見此人是有大格局的王佐之才。很多人只知道頂級謀士荀彧曾極力建議曹操向西迎接天子,最終幫助老曹實現了驚天大逆轉,卻不知道沮授也曾建議袁紹派兵迎接天子臨鄴城,只可惜沮授眾多極富戰略眼光的建議都沒有被袁紹所採納,其中便包括了這非常重要的一條。
坐在馬車裡的沮授不由得想起了劉公子在臨別時低聲說的一番話語:「無論高邑日後是否守得住,還請公與先生記得小子真心仰慕先生的高才。若是事不可為時,還請先生北上幽州,小子願執弟子之禮相待,劉家的大門始終為先生打開!」
韓馥親自出面將劉和接進自己府中居住,這個態度毫無疑問是誠懇的,但他的居心未必就那麼良好了。
沮授聞言笑了,他在這短短的時間內已經猜到了劉和的意圖,於是向韓馥解釋說道:「如今黃河以北、太行以東主要有五方勢力,其中遠在遼東的公孫度暫且不提,剩下的四方便是主公、袁紹、公孫瓚和劉虞。」
在劉和心中隱藏著的那個不可告人的「人才大籮筐hetubook.com•com」中,這沮授便是他第一個想要挖走的人才!這可是一個可以與荀彧相媲美的霸業謀臣啊,歷史上若是袁紹能聽他一半的勸,哪裡還有曹黑子什麼事情!
或者許多人都不知道,西平麴氏的祖上鞠譚,出自青州平原郡,曾擔任過哀帝時期的尚書令,可謂顯赫一時。若非鞠譚受到東平王劉雲「瓠山立石謀反事件」的牽連而被削職為民,麴氏是不會向西逃那麼遠去避禍的。
韓馥最多不聽取劉和的勸阻,然後客客氣氣地派人將他送走,然後老老實實地帶著手下數萬兵馬和將領向袁紹投降,怎麼也不會像袁術和袁紹兩個腹黑的傢伙那樣將劉和一扣就是一年半載。
如今麴義帶著麾下兵馬倒向袁紹,這讓韓馥對沮授和張郃的忠誠產生了懷疑,進而覺得還是作為同鄉的辛評、荀諶、郭圖等人更加可靠。
劉和是誰?他是劉虞的嫡長子,更是代表當今皇帝出使幽州的特使,無論哪一個身份對於現在急於尋找救命稻草的韓馥而言,那都是十分有益的。
事實證明劉和的推測是正確的,當韓馥親自前來迎接自己時,他就知道自己的勸說有了效果,於是大大方方地隨韓馥同乘一車返回了韓府。
儘管此時已是深夜,韓馥為了對劉和表示歡迎,還是緊急籌備下了幾座頗為豐盛的酒菜,不僅他們幾人在正廳內飲酒敘話,就連跟隨劉和來到高邑的眾人也難得地享受了一頓美食。
沮授見劉和對自己如此客氣,心裏也https://m.hetubook.com.com是十分高興,急忙向劉和回禮,口中說道:「劉公子如此誇讚,實在是令老夫汗顏!」
沮授一臉自信地笑著說道:「此一時,彼一時。當初主公慫恿劉虞在幽州登基稱帝之事,不過是受那袁紹蠱惑,如今看來袁紹實在是包藏禍心,幸好劉虞沒有中招。不過劉虞雖然生氣,但對他的實際損傷根本沒有,他怎麼可能因為這點事情便與主公徹底翻臉呢?」
位列第二的是以沮授和張郃為首的冀州本地系。沮授是冀州廣平人,張郃是冀州河間人。沮授現為冀州別駕,而張郃原本位在麴義之下,如今則成了冀州軍中第一人。這二人以往都是堅定的主戰派,因為他們知道袁紹手下人才濟濟,就算投了過去,也絕對沒有現在這樣得到重用。
韓馥本來就是個沒什麼主張的人,如今既然定下了抗爭的主意,便將具體事務交給沮授去處理,而他則是按照王越走時留下的線索,立即帶人前來迎接劉和過府居住。
沮授見韓馥確實是動了堅持下去的心思,於是便建議說道:「首先,馬上將劉和公子接進府中保護起來,防止袁紹手下混進城內的姦細加害於他;其次,立即派人前去通知張郃將軍,命他率軍趁夜後撤至薄落亭一帶,然後就地修築防禦工事,讓袁紹摸不准我們的意圖;最後,派人給公孫瓚送一封信,將袁紹暗中派人前來勸降之事告訴他。」
就在韓馥頂不住壓力想要打退堂鼓的時候,劉和忽然出現,這讓他看到了一線希望。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