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卧薪嘗膽
第一一一章 噼里啪啦被打臉

劉和聽完趙該的彙報,臉色也變得非常難看,他覺得自己的臉似乎被人噼里啪啦地抽了幾巴掌!
劉和知道自己未來肯定會與桃子三兄弟發生衝突,但他沒有想到衝突來得這麼突然和快速,以至於聽說張飛帶兵衝進涿縣殺了涿縣的縣令和官吏之後,一時之間竟然想不出什麼報復的手段和辦法。
三國時代赫赫有名的江東猛將太史慈,為何會與劉政、邴原等人在遼東相遇呢?
劉和在聽完韓珩的計劃之後,心裏對於劉放推薦的這人已經有了不少好感,覺得韓珩像個實幹之人,雖然言辭平實樸素,但卻給人一種踏實穩重的感覺。
公孫度之所以忌憚劉政,蓋因此時他在遼東已經成為「土皇帝」,所以擔心劉政這個大漢皇室的後人來到遼東之後,將他好不容易鞏固下來的地方政權顛覆和佔據。畢竟當時遼東也是大漢疆土,郡內百姓還是認同劉姓皇室的統治和管理地位的。
劉和最近採納了趙該和齊周的意見,讓府中下人將緊鄰西院的一些房舍清理了出來,將自己的二十名衛兵安置到那裡去居住,這樣就將西院的房間騰了幾間出來,正好安頓像劉放這樣新來投奔的屬下居住。韓珩被劉和留在府中居住,也就意味著得到了劉和的首肯,算是尋找到一處棲身之地。
只要太史慈投效過來,那麼他今後就再也不用擔心州里官員加害於他了。而且,以太史慈「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的性格,他絕對是想干一番大事的,若非如此,太史慈也不會先後為孔融、劉繇和孫策三方勢力效命了。
以劉和的估計,只要和-圖-書韓珩真的能見到太史慈,並且將自己寫給太史慈的書信交到他的手中,基本上太史慈是不會拒絕的。但為了保險期間,防止這位猛將與自己擦肩而過,結果成了心中永遠的痛,劉和還是決定好好跟李嚴、劉放兩人商量一下,保證韓珩要麼不去遼東,去了就把太史慈和劉政給弄回來!
劉和厲聲怒喝:「這個張飛,好大的膽子!竟然帶著士兵來涿縣殺官,他這是要挑起吾父與公孫瓚的仇恨和衝突么?」
劉和轉頭對一旁的劉放交待:「子棄,你陪子佩先去安頓下來,待會正方從外面回來之後,你們三人同來我書房一趟,我有事情跟你們商議。」
韓珩回答:「與我以往所見的那些富貴公子大有不同,感覺與公子相處,如沐春風,沒有壓抑緊張,可以直抒胸臆。」
「得了,我還是別在這裏跟你閑扯,手頭上還有幾份公文要替公子起草呢,你先小憩片刻,待會等李正方返回,我們一起去公子書房。」
下定決心,劉和於是對一臉期待的韓珩說道:「子佩兄,去遼東聯絡公孫度的事情,我決定委託你去辦理,但茲事體大,還有許多細節需要詳細的謀划,這幾日你暫且在府中住下,等各方面籌備完畢之後,再出發也不遲!」
而且,隨著「信都會盟」的消息向各地傳播,估計劉公子用一國之地換無名小將的傳聞已經到了遼東,這可是對劉和求才之心的有力證明,相信太史慈這樣出身低微的人物聽了之後,也會很激動吧?
公孫度盤踞的遼東,雖然是大漢的東北邊陲之地,遠https://www.hetubook.com.com離中原地區,卻也因此而避免了遭受黃巾之亂的波及影響,成為這些年間許多士人避禍的理想場所,而這些前往遼東避禍的士人當中,最有名氣的恐怕就是王烈、邴原和管寧三人了。
事情是這樣的,北海名士邴原與同郡的劉政一起避居遼東,他們都具有勇略雄氣,但因為邴原是個沒有政治野心的隱居名士,而劉政卻與劉放有著類似的身份背景,是漢室劉姓後裔,所以就被遼東太守公孫度所忌憚。
劉和就記得,與王烈、邴原和管寧同一時期避禍遼東的名人之中,還有一個劉政,另外還有一個在當時不太出名,但對劉和而言,卻是最有價值的人物。
對於太史慈這樣一位勇猛不凡、敢打硬拼的純爺們,劉和是非常欣賞和仰慕的。劉和記得太史慈在四十一歲那年病逝前說過這樣的話:「大丈夫生於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劉放領著韓珩來到一間空著的客房,開心說道:「子佩兄,你就暫且住在這間房內,正好與我隔壁。有什麼缺少的物品,直接對院內的衛兵吩咐就行。」
「公子,剛剛接到涿縣方向的急報!涿縣令被公孫瓚麾下別部司馬、平原相劉備的義弟張飛所殺,縣中大小官吏十數人也慘遭屠戮!」趙該有些氣急敗壞地向劉和彙報涿縣發生的殺官慘案。
如果劉和能在太史慈返回青州幫助孔融之前,將他招攬到幽州來,順手再將被公孫度逼得快要上弔的劉政也弄過來,這筆買賣豈不是大賺特賺?
對於劉和而言,和-圖-書鮮于銀雖然不是最優秀的將領,卻是他降臨以來第一個見到的將領,無論從感情上,還是從忠誠度方面,劉和都不會允許別人傷害到他!劉和忽然覺得,是不是應該將趙雲從前線調回來,專門針對張飛展開一次誅殺行動。因為劉和知道,以張飛暴烈的性格,今後若有機會,肯定不會放過鮮于銀的。
這個劉和覺得最有價值的人物,名曰太史慈,是東萊郡黃縣人氏。
韓珩感激地劉放說道:「多謝子棄賢弟對我的事情如此上心,若非你今日舉薦,珩只怕無緣見到公子,更不可能成為州牧府中的賓客。」
不過,劉和並沒有當場拍下板來,委託韓珩立即前往遼東聯絡公孫度。因為相比于說服公孫度從東面牽制公孫瓚,劉和想起了更為重要的一件事情,而這件事情若是一旦促成,劉和在幽州就會有足夠的底氣,再也不用擔憂幾面受困的形勢了!
「公子息怒,此事過於敏感,還是等太傅大人從馬城返回之後再做定奪吧?」趙該出語勸說劉和。
劉和對韓珩的稱呼從「韓先生」到「子佩先生」,現在又成了「子佩兄」,是個人都能聽出其中的不同,韓珩這麼聰明的人當然也聽得出來,所以急忙說道:「一切都聽公子的吩咐和安排!」
李嚴今日出府前往城內統計各類商鋪的數量和規模,一大早就走了,到現在還在忙碌著,似乎一時半會是回不來了。劉和坐在空蕩蕩的前廳呆了一會,覺得無趣,正欲起身返回西院,忽然看見趙該黑著臉大步走了進來。
那麼,邴原又是怎麼認識太史慈的呢?原來,邴原與太m.hetubook.com.com史慈都是青州人氏,邴原的老家在北海國的朱虛縣,而太史慈的老家在東萊郡的黃縣,兩地相距並不遙遠。當初太史慈在郡中擔任奏曹史,為了替郡守免責,不懼怕得罪州里的大官,於是在青州就有了名氣,被邴原所知。而太史慈在得罪了州里的大官之後,為了避免給家人和鄰居帶來災禍,於是從海上乘船遠赴遼東,與青州同鄉邴原做了鄰居。
公孫度尋個借口搜捕劉政和他的家人,劉政於是逃跑和躲藏。公孫度發布公告給各縣說:「敢藏匿劉政的,與劉政同罪!」。劉政被逼的走投無路,於是硬著頭皮來投靠名士邴原。邴原將劉政藏匿了一個多月,當時東萊人太史慈準備回家,邴原就把劉政託付給太史慈,讓太史慈將劉政帶離遼東。
劉放擺手,說道:「子佩兄言重了,你本就是一位能幹之才,加之又與王縣尊私交甚篤,我也曾受王縣尊的恩惠,于情于理,都該向公子極力舉薦你才對。今日見了公子之後,感覺如何?」
以後等劉和身邊的人才越來越多,他肯定是要在薊城重新安置一處府邸的,不能老是這麼跟著老爹擠在一起居住。劉和今後的秘密只會越來越多,就算跟劉虞也不能全都交底,所以分開居住才是最好的解決方案。若是可能,劉和今後還要離開薊城,單獨尋找一塊地方秘密發展,到時候就可以任意地描繪和支配了。
劉放和韓珩一起點頭,離開了議事廳。
「來人啊,立即前去都尉府將鮮于都尉請來議事!」劉和黑著臉對身邊的衛兵說道。
劉和忽然想到以張飛那個暴脾氣,居然沒有帶著和_圖_書士兵一路追殺鮮于銀,頓時一陣后怕。以張飛的身手,不知深淺的鮮于銀若是跟他對上,還真有可能被幾個照面就刺死在馬下。畢竟,張屠夫在三國猛將斬殺武將數目榜上也是高居第三名的!
「子棄賢弟,我覺得這話放在你身上更加合適!」
「這次你若是能將公子交待的事情辦成了,今後定會得到公子的賞識和器重,前途不可限量啊!」
鮮于銀是為了給州里催糧才與張家莊的人動了手,這點事情根本算不得什麼大錯,若與趙雲在安次攻打趙家塢堡的行動相比,鮮于銀的做法簡直就是仁慈和寬容了。更何況,在當前大敵犯邊的情況下,向州里大戶們徵收糧食也是理所當然,張家莊憑什麼抗糧不交!
伸出橄欖枝的一方,名聲夠響亮,勢力也不小,誠意也是足夠;被招攬的人處境很一般,名聲也一般,而且很想出世做一番大事。這些條件湊到一起,劉和實在想不出太史慈有什麼理由會拒絕招攬。
劉和能夠想起劉政,是因為太史慈;劉和能夠想起邴原和管寧等人,也是因為太史慈。
多麼有理想有抱負的一位真漢子啊!要是太史慈死的不那麼早,估計後期在東吳武將陣營之中的地位絕對不止於一個折衝中郎將,建昌都尉!
要知道此時劉和如果向還是白身的太史慈伸出橄欖枝,不僅所需的成本最低廉,而且還能最大程度地收穫太史慈的忠誠,畢竟他是為了躲避官家的迫害才離開的,而劉和父子兩個的身份地位絕對要比太史慈當初得罪的州里那位官員要牛逼顯赫多了。
但是,除了這三人,還有其他一些名人,也是不可忽視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