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卧薪嘗膽
第一二四章 慎重

為了鼓舞士氣、凝聚兵心,劉和還給士卒們放了假,准許他們分批回老家探視家人,返回來時還可以將他們的家小也一併帶著。
最多的一部分自然是馬肉了,雖然沒有牛肉好吃,但也是肉食,在這個生產力遭受極大破壞的年代,一切可以入口食用的東西都顯得極為難得,何況是富含營養和油脂的馬肉。如今正是冬天最冷的時候,劉和讓士兵們將馬肉切割成薄而長的條狀,然後從倉庫裏面取出鹽巴,將馬肉用鹽腌制之後,掛起來風乾,這樣就可以保存很長一段時間。
劉和處理完俘虜和戰馬這兩樣最為重要的戰利品之後,已近除夕,城內的年味也越來越濃。
從薊城周圍徵召來的近萬民夫已經陸續從馬城、寧城和廣寧離開了,他們走時都是歡歡喜喜的,似乎這一趟出來收穫頗豐。
除了馬肉,還有馬皮、馬骨、馬內臟,劉和統統的沒有浪費。其中馬皮可以製作各種皮具,馬骨晾乾之後可以磨成馬骨粉入葯,馬內臟處理乾淨了也能燉進菜裏面當成肉食吃。在處理馬內髒的時候,劉和還特意交待下去,務必將所有的馬肝留下來,不得丟棄。
劉和腦子裡面裝的各種「金手指」不要太多,但他知道有些事情不可操之過急,在自己沒有掌握足夠的資源和實力之前,過早地將一些想法和設計推出來,不僅起不到改變的作用,相反還會引起更大的混亂。
那些自帶馬車、牛車出來的,只要是車輛被毀,都得到了高出原www.hetubook•com.com價的賠償,而若是馱馬和牛受重傷或者病死的,則從軍中得到了一匹或者數匹馬作為補償。牛比馬貴,所以死傷了牛的農戶可以得到數匹馬的賠償。
經過一番思考,劉和決定將淘汰下來的這些軍馬一部分賠償給這幾次前來運糧的民夫,剩餘的則暫時養在城內,等到開春之後,分發給上谷和代郡的民戶用來開荒種地。
處理完了這些俘獲到的活馬和死馬,劉和又來處理被俘的六千多鮮卑青壯。
對於這些重新返回的商戶,劉和的態度很寬容,既沒有問他們收什麼入城費,也沒有派手下去勒索一些好處,只是讓手下做好細緻的登記和造冊,暗中則逐戶地排查是否有姦細混了進來。
劉和已經想好了,過了年就在各城附近開始屯田和墾荒,未來這些被士卒們開墾出來的田地,都將作為護烏桓校尉府名下的軍田,任何個人和大戶都不得強佔和買賣。到時候,劉和將按照士卒們的職級和戰功給他們的家人分配田地,而這些田地在最初幾年是不用上繳糧租的。
軻比能這次南下可是折了老本,不僅「送給」劉和五千多匹漠北好馬,還有六千多的精壯勞力,這兩樣加起來的價值,足以抵消幽州方面的各種損失。
劉和的辦法有些複雜,他既沒有殘暴地下令將這些俘虜一刀一個全部砍頭,也沒有苦口婆心地教育這些鮮卑人要共同維持胡漢交好的「民族政策」,然後給他們發放回家路和-圖-書費,將他們釋放回去。
放眼整個大漢,如今產馬的地方無非西涼和遼東,原本的產馬之地并州和幽州,卻是數量銳減,有些供不應求。并州的產馬區域,如今已被小種鮮卑、內附的南匈奴以及河西羌胡所控制,所以漢人需要花費很高的價格才能購到。幽州的產馬區域在遼西和令支一帶,如今被公孫瓚控制著,外人根本就難以涉足和插手。
劉和已經想好了,他將繼續沿用以前老爹的做法,在代郡和上谷不設太守職務,直接將各項政令發布到各縣,以縣為單位來恢復兩地的農業、商業和手工業。
對於這樣的俘虜,劉和並沒有相信他們的忠誠,而是給他們的臉上烙下特殊的印記,準備養上一段時日之後,送到即將開張的信都「自由貿易中心」,將他們當成上等的奴隸賣掉。相信某些想要擁有騎兵的勢力,一定不會放過這個好機會。
劉和讓手下進行了統計,凡是想要返回部落的,就把名字全都記下來,然後列成一個表,這些人被集中關押在趙雲駐守的寧城之中,等著逃回草原上的軻比能收到劉和的書信之後,拿錢或者別的什麼來換。
商戶們有逐利的一面,但也有活躍市場的一面。如今各城駐軍都超過了五千,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士卒們領到軍餉之後,總要找地方花銷出去,如果沒有這些商戶,他們也會想辦法跑到城外到附近的集鎮上花錢。
這種管理模式放在後世,被稱為「扁平化」管理,最大的和-圖-書優勢是高效快速,最大的缺點是對管理者的統籌能力要求很高,而且會讓處於頂層的管理者十分辛苦勞累。
朝廷的正式任命下來至少需要數月,在這之前,劉和只能頂著大公子的名頭在代郡和上谷兩地行使權力,雖然有點「子仗爹勢」的味道,但他手中握著近三萬兵馬,也等於是「小一號」的軍閥,誰要是不服,自然有猛將趙雲和孫禮替他出面收拾料理。
劉和不怕累,也不怕管理不過來,等鮮于銀這次從遼東返回,劉和估計他至少能將太史慈和劉政給自己帶回來,至於王烈、邴原和管寧那幾個自命清高的傢伙,愛來不來。
一些鮮卑俘虜在部族當中就是奴隸,當他們聽說可以留在幽州,今後漢人的大人們會管他們飯吃,給他們衣穿,比原來的主人對他們還要好些時,立即表態願意改換陣營,今後聽從漢人的支配。
賠給民夫的這些馬,都是這次從軍中淘汰出來的,雖然牙口有些大,不是上等的好馬,但比起民夫們自己所用的那些駑馬來,還是要好出許多。
此時的鹽巴和生鐵乃是官府統一管控的重要物資,尋常百姓可能難以弄到許多,但劉和卻是可以一聲令下,就將各城倉庫裏面的儲備鹽全都搬出來使用。
至此亂世,唯有手握軍隊,才有機會生存下去,而只有保證了生存,才談得上後續的發展和建設。掌控一支部隊最有效的辦法不是嚴厲的軍紀,也不是各種臨時的獎賞,而是給士卒和他們的家人分配土地!和_圖_書這一點,就算再過一千多年,哪怕是到了十九世紀,進入熱兵器作戰的時代,依然有效。
劉和手下的文官目前已經有了李嚴、劉放、徐邈,後面還可能有劉政的加入,如果徐邈能從軍都山中把盧植的一些學生請出來,那麼文官方面暫時是夠用了。
就為此事,魏攸還跟劉和理論了半天,說他犯不著為了腌制馬肉而糟蹋珍貴的食鹽,可劉和卻是振振有詞,拍著胸脯保證會在很短的時間內就弄到吃都吃不完的食鹽!
有了這一匹鮮卑好馬,劉和正好將各城馬廄內的老弱駑馬更換一遍,而如何處理這些被軍隊淘汰的戰馬,也是一件需要慎重的事情。
腌好了馬肉,按照各城駐軍的人頭數目,高柳分到了相當於從七百匹馬身上剝下來的肉,馬城分得五百匹的量,寧城分得六百匹的量,廣寧分得五百匹的量,餘下的大概約有一千匹的馬肉,則由返回薊城的民夫負責運輸,其中小部分充作給他們的運資,大部分則是劉和送給老爹的拜年禮。
劉和的前生雖然不是學管理出身,但一些基本的管理方法和理念卻也懂得,他只要將自己的一些想法提出來,讓李嚴、劉放他們幫著修改和完善到能夠與這個時代合拍,就能極大地提高大家辦事的效率。這也是劉和為什麼一有空閑的時間,就教授李嚴和劉放學習新式的數字元號、標點符號、運算符號等知識的原因。
最後經過統計,想要返回部族的鮮卑人有四千一百多人,想要留在幽州的鮮卑人和_圖_書有兩千四百多人,差不多是二比一的比例。
就按一匹馬可以剝得四百斤的肉來算,劉和送給老爹的八百匹馬的馬肉,也有三十多萬斤,絕對算得上一筆價值不菲的年禮。
除了從鮮卑人手中俘獲了數千匹上等好馬,幾戰下來,雙方戰死和重傷的馬匹也有三千多匹,這些死的和重傷難治的馬,同樣也是一筆寶貴的財富,劉和也做了認真的分配和處置。
馬匹是一種極為稀缺的戰略性資源,好馬可以充入軍中作為戰馬,中等馬可以作為官吏和百姓駕乘所用,下等馬則可以用來耕地和馱物,總之從不缺少用途。不要以為只有黃牛才能耕地,其實馬也一樣可以,只不過力氣小些,在曲轅犁還沒有發明應用之前,許多北方的農戶都在使用馬來拉犁。
在劉和的謀划中,這些處於邊塞的大城今後不僅是重要的軍事堡壘,還要充當對外貿易的口岸,為自己帶來豐厚的利潤和回報。士大夫們不喜歡談論錢財和利潤,覺得沾著銅臭味,特別俗氣,可劉和從來不會這麼想。富國強軍從來都是同步走的,沒有強大的經濟後勤作為支撐,何來強大的軍隊?
當初鮮卑人打到城下時,城裡許多商販和住戶都逃到了鄉下的塢堡和莊子裏面避禍,也有少數膽大的留下來陪著太傅劉大人。如今劉和公子在歠仇水大敗軻比能的消息已經傳遍幽州,一些頭腦機靈的商戶已經趕回了城內,還帶著從鄉下和各塢堡收購到的各種生活物資,準備好好地從兵大爺們手中賺上一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