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關中之亂
第五一三章 袁氏沒落

對於袁紹的死訊,袁尚可以瞞得過遠在晉陽的袁譚和高幹,也可以瞞得住隴西的李傕和郭汜,但卻無法瞞過田疇手下那幫經過專業訓練的軍情司密探。袁紹前一天夜裡才斷氣,第二日消息便傳往了潼關,第四日的時候就走水路送達洛陽,第七日的時候劉和便已經得知準確的消息。
劉和明白了賈詡的用意,點頭說道:「此策可行,我現在正為如何答覆河東而頭痛,讓虓虎在此時動上一動,也是一件好事。」
袁譚用來作為交換條件的籌碼忽然沒了,朝廷自然不會再去考慮授予他并州牧的事情,而隨著杜畿在并州北方大造聲勢地建設新州集寧,勒在袁譚和高幹脖子上的繩索越來越緊。
袁紹在心裏盤算著日後就算是并州和關中不保,自己也可以退往漢中,憑藉秦嶺山脈的阻擋抵禦劉和的攻擊,若是時局再有別的變化,還可以向東經上庸圖謀荊楚之地,或者向南圖謀益州之地。這些年下來,袁紹算是徹底看明白了,只要他的地盤還跟劉和挨著,那就難得安生,遲早會被劉和蠶食|精光。
袁熙略作思索,小心翼翼地回答:「既然顏將軍拿下了漢中這座大糧倉,接下來父親可以整頓兵馬,攻打盤踞在隴西的李傕和郭汜,將漢陽、隴西和武都三郡拿下來。」
「父親!」
袁熙雙手緊緊攥著這份惹禍的報紙,獃獃地看著面前忙亂的眾人,腦海中一片空白。
本來袁紹還交待袁尚在離開長安之前和*圖*書將關在牢中的田豐秘密處死,但袁尚聽了身邊人的建議,沒有干這件蠢事。正是因為袁尚臨走之前放了田豐一馬,數年之後等他無路可逃的時候,田豐替他說了一句話,最終救下了他的性命。
「公子,袁紹患病已有數年,如今突然受了重大的打擊,就此離世也非偶然。袁紹一死,他的幾個兒子必然內鬥不休,公子不妨冷眼旁觀一段時間,等到各方鬧得不可開交之後,再出來收拾局面。」田疇建議說道。
袁紹喊完這句,身體猛然顫抖起來,然後口中噴出殷紅的血水,雙眼緊閉,歪歪斜斜地倒在了榻上。
「世仁,要不要派細作前往晉陽放出袁紹的死訊?」賈詡建議說道。
袁尚見袁熙跳了出來,心中一陣冷笑,馬上將手中燙手的報紙交到了袁熙的手中。「那便請二兄替父親讀報吧!」
「那你能說說我們為什麼要交好劉璋的理由么?」袁紹鼓勵兒子說道。
「哈哈,顯甫回答的不錯,深的吾意!」袁紹當著二兒子袁熙的面誇獎袁尚,根本不在乎袁熙的感受。
袁紹服過湯藥之後,靠坐在榻上,詢問袁熙和袁尚兩個兒子一些治軍理政的問題。
「主公!」
正當廳內一片歡樂祥和時,忽聽得門外有士兵高聲喊道:「啟稟將軍,快馬送來了最新一期的時報!」
袁尚被父親一聲喝問嚇得不敢再耽擱,急忙拿著報紙走了進來。
袁紹問袁熙:「顏將軍和許軍師在漢中打和-圖-書敗了張魯,以你之見,接下來該怎麼辦?」
「父親,孩兒忽感咽喉不適,今日這份報紙還是不讀了吧……」袁尚給袁紹使眼色,小聲說道。
據說,袁紹咽氣之後,兩隻眼睛仍然瞪著,似乎心中有著說不完的怨恨和不甘。
袁紹交待完後事,再次陷入到昏迷之中。到了後半夜,袁紹迴光返照,單獨召見了小兒子袁尚,反覆叮囑了一番,最後口中高呼著「郯城劉氏,害我袁家!」,然後痛苦地死去。
半月之後,袁尚已經通過褒斜穀道進入了漢中,而得到老爹死訊的袁譚立即做出反應,他與高幹和麹義經過一番密謀,做出了向洛陽朝廷服軟的決定。袁譚派人前往洛陽面見皇帝和大臣,表示願意將關中交出來,條件則是朝廷收回早先任命司馬防為并州牧的命令,改任袁譚為并州牧。
劉和忽然想起一件事情,便問田疇:「田豐還活著嗎?」
隨著袁熙不停地往下朗讀,袁紹臉上的顏色越來越難看,等到袁熙念到「此三州一市之官員選派已通過了大朝議,皇帝與太傅蓋璽用印,今通過時報宣示于眾,望相互轉告」時,袁紹忽然仰頭大呼一聲:「劉伯安,安敢如此欺吾!」
就在袁尚猶豫的時候,遍聽到袁紹在屋內大聲問道:「顯甫,你在門外幹什麼呢?怎麼拿一下報紙都要耽誤這麼久!」
袁熙也不客氣,拿起報紙便大聲朗讀起來。
被冷落了的袁熙,此時正一肚子氣,不https://www.hetubook.com.com等袁紹說話,馬上站起身來說道:「既然三弟咽喉不適,不如就由我來代勞!」
頓時,廳內亂作一團。
「軍情司安排了探員潛入了長安的大牢之中,若是田豐有意外,當有情報送來。如今既然沒有消息,說明田疇還未曾遇害。」
按照袁紹的叮囑,袁尚秘密下令將二兄袁熙關進地牢之中,然後帶著長安附近的兵馬撤往漢中。袁紹擔心自己死後若是葬在關中,他的對頭們打過來之後會毀壞他的墳冢,要求袁尚撤往漢中時帶著他的遺骸,等到了漢中之後,在秦嶺之中尋找一處風光秀麗的寶穴下葬。
「將軍!」
「立即派得力之人前往長安,營救田豐!」劉和果斷下令。
正當洛陽這邊還在琢磨和猶豫的時候,河東呂布忽然跳了出來,他帶領著這兩年在河東壯大起來的兵馬和一直不曾被釋放的一干老臣直奔防守空虛的長安而來,原本被孤立的皇甫堅壽也不甘心,緊隨在呂布身後跟到了長安。
車騎將軍府中,袁紹的心情還算不錯,他剛剛接到顏良從漢中傳回的消息,張魯因為不敵大軍征伐,已經放棄了漢中治所南鄭,向東逃到了西城。張魯走時,將府庫糧倉全都封好,就像另外一個時空中那樣,並沒有一把火燒個精光,正好便宜了缺少糧草的顏良。
袁尚已經暗中收買了貪財的許攸,所以他實際上比袁紹更早知道漢中方面的消息,許攸在寫給他的密信中曾提到了下m•hetubook•com•com一步的打算,因此袁尚等於是在作弊。他一臉自信地回答:「依孩兒之間,當務之急是派人前往益州聯絡劉璋,向劉璋解釋我們對益州並無想法,只是因為張魯在漢中搞的五斗米教已經擾亂了關中的糧食供應,我們出於自衛才出兵懲戒張魯。」
賈詡點頭,接著說道:「不僅要把袁紹的死訊透露給晉陽方向,最好讓河東的呂奉先和皇甫堅壽也知道。」
「文和先生的意思是故意打草驚蛇,催促袁譚和高幹從并州滾蛋么?」
「大漢時報,第三十四期。頭版頭條的內容是:《中央關於在西北地區新設三州一市的決定》……」
「哦,劉虞父子又有蠱惑人心的言論出來了?」袁紹面帶嘲諷之色,下令說道:「顯甫,今日你來讀報,我倒要聽聽洛陽那邊最近又搞出了什麼動靜!」
當日夜裡,袁紹從昏迷中轉醒過來,他自知時日不多,於是派人將留在長安的重要部屬全都喊來,當著大家的面宣布了自己死後由小兒子袁尚繼承事業。
「以我們目前的兵力,無力對益州劉璋發動戰爭,孩兒認為我們的生死大敵始終是北方的劉和,而漢中不過是我們預留的一條退路。既然父親暫時沒有攻略益州的打算,那就需要與益州劉璋搞好關係,免得同時與劉和、李傕和劉璋爭鬥,腹背受敵。」
「顯甫(袁尚字)也是這麼看的么?」袁紹將詢問的目光轉向了小兒子袁尚。
袁尚起身出屋,從門外的士兵手中接過報紙,然和_圖_書後飛快地瀏覽了一遍,緊接著他的臉上就變了顏色。袁尚雖然是個繡花枕頭,但起碼的政治敏銳性還是有的,當他看到朝廷的任命公文中根本不曾提及袁氏時,他便擔心父親聽到這個消息之後,會氣得吃不下飯。
這天,有快馬從潼關直奔長安而來,馬上的騎士出自長安車騎將軍府,他從洛陽帶回了最新的一期《大漢時報》。
袁紹對小兒子的這個回答顯然比較滿意,他微笑著問袁尚:「就算劉璋信了我們的說法,可他要是讓我們歸還漢中呢?」
「劉璋對張魯早就開始猜忌,去年殺了張魯的母親和家室。又遣部將龐羲等人攻打張魯,為張魯所破。張魯的部曲多在巴地,劉璋於是任命龐羲為巴郡太守。張魯氣憤不過,便反攻巴郡,與劉璋的關係勢同水火。如今我們雖然佔了漢中的西部,卻也替劉璋消去了心頭之火。只要父親向劉璋曉以利害,讓他看清楚就算我們不佔漢中,隴西的李傕和荊州的劉表也遲早會動手,那麼劉璋就不會因為我們佔了漢中而出兵前來攻打我們。」
「唉,袁紹這一輩子也真夠憋屈的,前半生錦衣玉食,前呼後擁,風光無限,後半生卻是屢戰屢敗,處處不順,如今只因一份報紙便要了卿卿性命。」劉和有些感慨地說道。
陽春三月,草長鶯飛,正是一年中的好光景。
廳內的眾僚屬見袁紹誇獎袁尚,於是紛紛跟著附和,有人說三公子最近勤于問政,有人說三公子經常出入軍中與將士們打成一片……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