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四十三章 孤本

只是梁老頭老眼昏花,一時之間哪裡跟他說的清楚。
據傳聞,米芾的畫跡,現在根本沒有傳世之作,倒是他兒子,留世作品較多,使這種畫風得以延續,併為畫史所稱道。
這是現存在博物館里的藏品上,一眼就能看得出來的。
但這幅畫到底是米芾本人之作,還是他兒子的代作,這對張燦來說,同樣是一個天大的難題,因為這是一件孤本,沒有有足夠說服力的比對之樣。
「五塊吧……」不少的人都笑道。
米芾的字被稱作是「刷」字,其精要之處在於,他不作繭自縛、死守古人一點一畫,大至詩帖,小至尺牘、題跋都具有痛快淋漓、奇縱變幻、雄健清新的特點。
如說是現代人的高仿贗品,張燦倒是一眼就能認得出來,但紙質,筆法,以及上面的墨汁,張燦都可以斷定,確實是出自九百多年前。
張燦見梁老頭一張嘴又要質問,當下又說道:「梁老,你看著款識,康熙青花的款識雖是多種多樣,但也有一個比較明顯的特點,一般來說,早期青花一般不書帝王年號款的。……」
張燦說道這裏,基本上就已經是在告訴這梁老頭,既是仿明的,卻又落款「大清康熙年制」,而且,清字和熙字,又沒有明顯的區別,說白了,你這就是一現代的假冒偽劣,贗品,這樣破綻百出的仿品,可以說一文都不值了,你還要攪合啥啊?
梁老頭卻不依不饒地說道:「就www.hetubook.com.com算我這是假的,以你的眼光和經驗看來,該值多少錢?」
鍾一山細看了片刻,對老頭子問道:「先生,你貴姓……」
鍾一山笑了笑,答道:「梁先生,要說你這茶壺,我這麼說吧,在博物院里,收藏的康熙青花松竹梅紋茶壺,它的構思巧妙,蓋鈕、流柄塑成梅枝、竹節及松樹,用青花繪松、竹、梅紋,將繪畫與雕塑融為一體,倒也精美雅緻……」
老頭子依舊半死不活的答道:「免貴,姓梁,老鍾,我這件康熙茶壺,怎麼樣?」
張燦忍住笑,正色說道:「怎麼說這也是一件高仿品,若說價錢,應當值得上五百左右,不過,這還得看交易雙方的意願。」
台下的人哄堂大笑,有人說道:「人家都說了,你這就是一個破綻百出的贗品,連我都知道,要說價錢,我倒是可以出個價,六塊錢……」
所謂「分水皴」就是用筆梢蘸濃淡不同的料水,在胎上描繪,技術上要求高,少的三五種,最多能分了八九種色階,運筆時勾、染、皴、擦、點各種繪畫手法並用,這全靠畫工手筆功夫來完成。
梁老頭居然一點兒也不尷尬,笑了笑說道:「不錯,果然不錯,小兄弟不但火眼金睛,還金口玉言,連價錢都知道得八九不離十,說實話,我也不瞞你,這茶壺,我就只花四百八十塊,嘿嘿……」
只是這一幅字畫一出,這尷尬的www.hetubook•com•com場面立時被打破了。
鍾一山笑不作答,卻把茶壺推到張燦面前。
現在唯一能見到米芾的畫,也很難說是真正意義上的「米畫」——《珊瑚筆架圖》,畫一珊瑚筆架,架左書「金坐」二字,然後再加上米點和題款,但這幅米畫究竟是真是偽,或是代筆,目前還沒人,沒足夠的證據說得清楚。
看其題跋款印,除「先臣芾真跡,臣米友仁鑒定恭跋」字樣之外,其餘私印僅有廖廖三方,不過,因年代久遠,更有水跡侵蝕之痕極重,已經無法辨認。
其他的人不明白這兩老頭到底有什麼用意,但很明顯,梁老頭絕不是只為了要鑒定一件高仿的贗品這麼簡單。
梁老頭這時呵呵一笑,說道:「怎麼樣,小張老闆,你可看出個道道來?」
張燦也笑了笑,就此作罷,一抬頭,卻見那梁老頭子對鍾一山的評價,似有不滿,當下細細看了一下鍾一山面前的那個茶壺。
老頭子微微一怔,隨後說道:「你這麼說是什麼意思?難道說,我這康熙茶壺,是一件贗品了?」
即如是張燦,也禁不住一聲驚呼,「八面出鋒」,鍾一山等人更是眼睛看得有些發直。
張燦倒是可以斷定,這畫使用的紙張,和米芾的傳世之作的珊瑚貼,是同一種紙張,這種紙淺黃色,紙上竹纖維較多,是目前高仿行業里都不容易找到的材料。
倒是張燦,不動神色,眼睛一眨不和*圖*書眨的看著梁老頭的左手。
張燦說到這裏,托起那隻茶壺,把手柄、壺嘴等地方的花紋,指給梁老頭一一細看。
「反觀梁老這把壺上的梅花紋,除了單調了些之外,還有一種西化傾向,這應該是製作者接受現代藝術的科學訓練,所表現出來的特徵,康熙青花在繪畫技法上,受中國繪畫的影響,講究意境而不太注重寫實,有一種不求形似,只傳神韻的藝術境界,這是仿品難以描摹的……」
張燦微一沉吟,便笑道:「梁老,康熙青花在繪畫技法上,也有不少改革和創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格,改變了明代青花勾勒花紋輪廓線,然後塗色的傳統方法,即單線平塗,而是採用瀉染即『分水皴』的技法,濃重、淡雅、層次分明……」
老頭子有些倚老賣老,他和鍾一山的年紀比起來,看來只大不小,叫鍾一山一聲「老鍾」算是對鍾一山的尊稱了。
梁老頭子不服氣的看了張燦一眼,仗著自己年紀比鍾一山都大上少許,當下說道:「你個年輕小夥子,可不敢隨便亂說……」
果然,梁老頭笑完,左手一垂,衣袖裡滑出一根棒狀玩意兒,是一幅捲成筒狀的字畫。
張燦一笑,「梁老,仿品做舊時大多要用氫氟酸來處理釉的表面,或用高錳酸鉀塗抹釉面,仿品浸泡在氫氟酸中,酸液會把器物渾身上下,裡外都腐蝕,所以仿品上下裡外的光澤度大多是一樣。」
再說,這紙質材料張和圖書燦可以斷定,絕對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即使是畫上的裱襯用紙,不但是上好的宣紙,其歷史也可以追溯到百年之前。
梁老頭說著,嘿嘿的笑個不停。
張燦和葉東洋辦完轉賬和交接手續,正準備也開一張鑒定證明,葉東洋笑著搖了搖頭,表示沒那個必要,貨色和價值,都在眼前,有那張紙和沒那張紙,又有什麼區別。
「壺體與壺流、壺柄比例適度,和諧統一,端莊大方,在款識上,由於是仿明作品,落款便是『成化年制』四字仿款……」
須知,這八面出鋒,不是說別的,而是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號稱米癲的米芾獨有的筆法。
「宮廷或御花園中的齋堂落款,是不帶雙圈,比如『中和堂制』、『康熙辛亥中和堂制』、『康熙壬子中和堂制』等,卻是中期的。」
還有個人乾脆說道:「要是可以競拍的話,我倒是願意出個價,五塊五毛……」
說實話,今天來跟張燦鑒寶,即如是夜光明珠,以及周翰的作品,說到底只是現代的珠寶,工藝品,這和古玩文物,確實不大沾邊,說鑒寶,卻實在有些單調。
鍾一山、黃墨、許千帆、藍志奇以及在坐對青花瓷多有經驗的人,都不由暗暗點頭,張燦說的,不但把真品的特點說了出來,還連贗品作假的方法以及區別之處都說了出來,不僅極具專業性和知識性,還非常的簡單易懂,讓人只聽一遍,就有了深刻的印象,「而晚期的和圖書康熙青花款識,有一個最好辨識的地方,比如說晚期的『大清年制』的『清』字,右下的『月』字有一橫常是豎寫,而『大清康熙年制』的『熙』字,卻又有『一撇三臣二筆已』之說,下半部的四點有直點和順點兩種……」
眼前這幅石竹山水圖,上面的題跋詩詞,字態奇異超邁,隨意而書,神韻自然,神采更趨飛揚,形式感也更具意趣。豪放而不失穩健,結字寬綽疏朗,其書體瀟洒奔放,又合於法度,大具「八面出鋒」的神韻,這幅山水畫中所使用的手法,也是大小錯落的濃墨、焦墨、橫點、點簇來展現的層層山頭,模糊的雲霧,蒼勁的翠竹,正是「米家雲山」中的江南景色。
而梁老頭這一副很明顯具有米芾八面出鋒的特色的畫卷,居然是一副石竹山水圖。
構圖也講究多樣化,強調畫面活潑有趣味,視野開闊,無論畫面大小,都有一種很完美的情境,可以說,康熙青花將中國繪畫的技法,經以圖案的構成形式,巧妙而生動地繪製在瓷器上。
「而真品,在多年的使用當中,手柄、器身、底部均是較易有磨損,而如果是埋藏在地下的多年的珍品,外部比內部腐蝕成度要稍大一些……」
鍾一山不敢妄下定論,黃墨、藍志奇,許千帆更是不敢開口斷言。
那麼這幅石竹山水,到底是米芾或是他兒子的作品呢?
梁老頭這時面色凝重,將這幅字畫輕輕的放到張燦面前的桌子上,然後慢慢打開。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