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群英會京畿,誰是大英雄
第一五三章 煮酒論英雄

「呵呵,主公,這次你卻是失算了。」賈詡手搭涼棚,笑眯眯的說著風涼話:「徐公卿若是回去了,再收攏了這些敗軍,主公你的如意算盤可就打不響嘍,願賭服輸,這下真是輸得一塌糊塗。」
「成皋之戰,曹孟德聯合了兗州群雄,兵強馬壯,人多勢眾,榮只帶了以雍州軍為主,夾雜部分北軍和西涼軍的萬余軍馬迎戰,看似強弱分明,實際上卻是不然……」
可惜,自己不會假哭,不然的話剛才似乎可以再多表演表演。
因此,儘管梁東之戰只是一場遭遇戰,而不是包圍殲滅戰,但孫堅依然全軍覆沒,跑掉的時候,身邊只有十幾個護衛,要不是祖茂忠心,戴著他的頭盔把追兵引走,他差點就被抓住了。
「這便動手罷。」丟掉酒碗,他兩眼一閉,身後已經傳來了親衛們的嗚咽聲。
這麼一說,孫堅跟自己還真挺象的,嗯,比自己還喜歡裝酷。當然,跟自己還是有些差別的,自己喜歡身先士卒不假,但每次都是出現在最關鍵的地方,很低調的,比如潛入洛陽的時候……
「跟我有關?」王羽覺得有些摸不到頭腦。
一路煙塵,很快就消失不見了。
徐榮大有深意的看了王羽一眼,道:「孫文台輸在他的習慣和脾氣上。」
好吧,想的有點太遠了……
孫堅威風八面的舉著大旗,高歌猛進,結果一頭撞上了徐榮的軍列。兩軍都是拉著長蛇陣行軍,孫堅當時應該覺得是個破敵的機會,換了王羽,八成也會這麼想,狹路相逢勇者勝么!
整軍而戰的軍隊,對付散兵就是屠殺!
「……」王羽無語。
結果,孫堅一馬當先就衝上去了,然後就悲劇了。
「甚好。」徐榮意態從容,接過酒碗,舉杯向王羽稍和_圖_書加示意,然後一飲而盡。
現在的重點是說服徐榮,有個好老師真是太重要了,哪怕徐榮什麼也不做,只要以後每次自己打完仗,讓他幫忙分析一遍得失利弊,讓麾下的將校都聽聽,這就是用之不竭的財富啊!
張邈和劉岱面和心不合,其下的部將自然也一樣,讓他們並肩作戰,很容易出亂子。
曹操根本沒法解釋原因,否則就真是輸陣又丟人,順便還把鮑信、劉岱那幫人全給得罪了。打落牙齒往肚裏咽,承認技不如人,是他的唯一選擇。
王羽可以想象,對那個心比天高的曹孟德來說,這仗輸的有多憋屈,輸了還不能跟別人解釋,憋出內傷了都未可知。
「……待其中軍一垮,我從中軍驅潰兵卷擊兩翼,兗州軍便再無回天之力了。」徐榮的描述並不是很詳細,但每句話都切中了要點,通過他的描述,成皋之戰的全景,展現在了眾人面前。
孫堅是一點就炸,袁術去打聽具體過程的時候,都被孫堅甩了臉色,最後只能從孫堅部下那裡零零碎碎得了點情報。
「那梁東之戰呢?」
王羽腦子裡幻化出了當時的場景。
徐榮也沒賣關子的意思,坦然道:「其實,那一戰,與今日之戰頗有些相似。王將軍固然奇計百出,但利用的,卻都是榮的破綻,比如那灑金詐敗之計,若是換了公孫將軍,能約束兵馬否?換了王將軍自己又當如何?」
「將軍與我往日無冤,近日無仇,羽怎忍相害?」王羽答道。
王羽沒出聲,他正在出神。他突然想起了三國很有名的一個典故:走馬薦諸葛。
而鮑信雖然看重曹操,但也是那種長輩看好後輩似的態度,曹操別想擺出上級的命令號令鮑信。其實,和_圖_書鮑信的地位比曹操要重得多,聯軍一共才五萬,鮑信一家的兵就有兩萬多,他說話的分量有多重也是可想而知。
李逸風疑惑道:「既然如此,曹將軍為何不……」說到一半,他自己就訕訕的住了口。
此戰能勝,兩翼的百姓起到的作用更大,不過徐榮特意提到這點,顯然是想告訴自己,曹操在成皋之戰中的弱點是,他帶的也不是自己的兵,而且比徐榮的狀況還要糟糕,曹操帶的是聯軍!
王羽乾脆利落的答道:「那就願賭服輸。」
單以此戰來斷定曹操、徐榮的兵法孰高孰低,確實不太合理。就像是陽人之戰,王羽也是以少勝多,可他自己可不敢說,兵法韜略遠在徐榮之上。
曹操應該不會不知道這些問題,可他能怎麼辦,總不能只帶著五千人就殺向洛陽吧?趁虛而入,也不是這麼個搞法的,他只能盡量協調各方,弄出個相對中庸的方案來。
徐榮話沒說盡,但王羽已經有悟於心了。
但是,用這兩戰的結果,否定孫、曹的能力也不科學。兩人當時都有弱點不假,但誰能保證他們不會痛定思痛,補足缺陷?
王羽哈哈一笑,道:「他日再遇將軍,羽自有妙計再勝一仗,將軍信否?」
「動手?將軍莫非還要羽為將軍牽馬么?」王羽驚囈道:「也罷,今日一別,不知何日才能再見將軍尊顏,羽就為將軍執鞭隨蹬一遭罷。」
徐榮頗為玩味的說道:「孫文台自負勇武,行軍時通常都走在最前方,還喜歡自己舉著大旗,身上的披風是大紅色的,頭上的赤幘也是鮮紅閃亮,想看不見他都難。作戰的時候,他也經常身先士卒,屢屢以身涉險,王將軍,你不覺得他的弱點更明顯嗎?」
王羽也不去理www•hetubook.com.com會旁人,待親衛將酒送上,長笑一聲,舉杯相敬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今日與徐將軍煮酒相談,縱論天下英雄,羽獲益良多,僅以一杯薄酒,敬將軍一杯,送將軍上路!」
鶴翼陣是兩翼齊飛的陣勢,將重兵列于兩翼,攻勢也由兩翼發起。不過,曹操之所以如此列陣,主要是出於無奈。
這兩場大戰當中,徐榮展現出來的韜略是毋庸置疑的,畢竟他出戰的也很倉促,沒對敵人的分析研究,都是在接戰後,才開始進行,並且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了最正確的決斷。
好像徐庶離開劉備的時候,就有這麼一幕,徐榮去意已決,已經難以挽回了,就是不知道他會不會突然轉回來,給自己推薦個什麼人。
「曹孟德列的是鶴翼陣,他將鮑信的兵馬分成兩部,在左右兩翼分別與劉岱、張邈的兵馬相混雜,中軍只有他的五千本部以及衛家的三千私兵。榮以車懸陣列陣,猛攻曹孟德中軍,故而大勝之,然則,若就此定論,說曹孟德軍略不如榮,可也?」
這個說法,給徐榮威名錦上添花的同時,也給他籠罩上了一層高深莫測的面紗。世人皆言:徐榮用兵,有鬼神莫測之能。
「什麼?」眾皆驚愕,徐榮雙眼猛睜,眼中精光爆閃。
眾人皆不明他此舉是何意圖,是做最後的勸說?還是徹底放棄?說起來,動手殺人前敬一杯酒,也是附和慣例的。
其他幾個人沒出聲,倒是黃忠臉上頗有愧疚之色,他覺得徐榮的做法太不地道了,就算不肯投效,也不能走的這麼決絕啊?好歹……唉,都是自己一念之仁惹的禍啊。
如果遇上幾個庸將,他打幾仗下來,威望就豎立起來了,戰鬥力也能相應提升。結果和-圖-書他一頭撞上了徐榮這種逆天人物,不敗才奇怪呢。
江東軍中可能也有相對理智的將領,但是,他們難道能棄主將於不顧嗎?只能硬著頭皮驅動大軍往前沖,然後被徐榮一口一口的吞掉。
徐榮的車懸陣在正面的攻擊力極其強悍,若是曹操的鶴翼陣能徹底發揮出威力,那就是中央突破對兩翼包抄,輸贏尚在兩可之間。但依照徐榮的說法,很顯然,曹操的兩翼運轉不靈,中軍又抵擋不住徐榮的猛攻,結果就悲劇了。
「甚好!」徐榮從王羽手中接過馬韁,翻身上馬,頭也不回的縱馬而去,眾親衛驚喜莫名,警惕的看看周圍,見沒人阻攔,也沒人有橫施暗算的意圖,這才追在徐榮後面去了。
「你要放某離開?」徐榮遲疑道。
當然,孫堅武藝很強,而徐榮也是倉促應敵,應該來不及圍殺孫堅。不過,他不需要幹掉孫堅,只要困住孫堅當誘餌,擺下陣勢,等著江東軍一隊隊的撞上來就行了,典型的添油戰術。
「你不怕他日再在沙場遇見某?」徐榮追問。
「羽說的已經很明白了吧?」說話間,王羽已經從親衛手中牽過一匹馬來。
說不定正是經歷過樣的挫折,曹操才敗而後成,達到了兵法大成的境界呢。
對付這種人真是再簡單不過了,圍點打援就好了,據說梁東那一戰還是遭遇戰……
真回來了?王羽循聲望去,正見一路煙塵原路返回,他當下大喜,三國姓徐的,果然都是好樣的!
王羽點點頭。
如李校尉這種親眼觀戰的人倒是不少,但打仗這種事,眼光不夠,又豈能看出門道來?他能看出勝負,具體過程卻是說不清的。
「來人,拿酒來!」王羽厭煩了沒完沒了的勸說,他決定下一注猛葯,是輸是贏全憑和*圖*書天命。
紛亂間,徐晃突然抬手一指,高聲道:「主公快看,徐公卿回來了!」
結果,祖茂卻被黃忠給幹掉了……孫堅也憋屈啊!
「也罷。」徐榮神情不變,意味深長的說道:「王鵬舉,你這是在賭博,你以為某會因為你的義釋之舉就歸心?你想錯了!」
相對賈詡,公孫越的表現就仗義多了,他大聲嚷道:「賢弟勿憂,某這就點齊人馬,把這個無信之人給抓回來。」
曹操真正能如臂使指的指揮的,只有他本部的五千人,加上衛茲的三千家兵。這還是王羽幫了他的忙,把衛茲給幹掉了,不然更慘。
而孫堅呢?簡直是高調的代名詞哇!
王羽親眼見識過徐榮的部隊結陣有多快,孫堅再猛,還能比得過自己加上黃忠的組合?就算是呂布也不行啊!他撞上去就會發現,自己撞上了一堵牆,銅牆鐵壁!
孫堅,似乎只能說是性格上的缺陷了,他後來好像也是因為輕身冒進,才掛掉的。然後他的大兒子孫策似乎也繼承了他的特徵,死的也很憋屈,吸取教訓的是孫權,於是才三足鼎立的吳。
王羽根本就沒去自討沒趣,以他跟孫堅的關係,上門說這個,肯定會被視為挑釁,一場內訌群毆必然無法避免。王羽不怕打架,可這種無謂的架有啥可打的?
總而言之,這個話題相當吸引人,別說幾位武將,就連賈詡這個對軍陣之事不大感興趣的人,都湊近了些,悄悄的豎起了耳朵。
梁東、成皋兩戰震怖天下,但這兩仗的具體過程,卻沒什麼人能說得清楚。當事者倒是都還健在,但孫、曹二人都不肯多說這個話題。
曹操的答覆,王羽是從李逸風那裡輾轉得知的。這邊的答覆更奇葩,曹操說自己莫名其妙就輸了,根本就不知道輸在何處。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