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轉戰三千里,山海氣如虹
第二零二章 戰略部署

王羽何等敏銳,他早就明白太史慈的意思了,不過他有心晾晾這傢伙,戰意昂揚是好事,不過太過執著就不好了。
黃忠收回看向太史慈的目光,沉聲答道:「離了主公的指導,進度略慢,不過,依眼下的情形來看,再有十天左右,九成以上的人就應該沒問題了。不過,到了實際作戰的時候,根據當時的情況,失敗率可能還會有所上升。」
「出兵那天,你在校場見過的……」
……
為啥揍牛輔?因為賈詡最初是在牛輔麾下,然後莫名其妙的就消失了,然後在陽人之戰中露了鋒芒,扭轉了戰役的走向……不揍牛輔揍誰?
賈詡笑道:「漢升,你這是當局者迷啊,不是陽人之戰,而是虎牢關大戰!」
這個山谷周圍之所以沒人,除了先天因素之外,潛伏在外面的哨探也是主因。入谷的時候,徐晃很快就留意到了,但太史慈卻無動於衷。
還是那句話,沒人比他更了解這位猛將了,只要回想自己從前的想法,還怕不知道對方在想什麼嗎?何況,後路的威脅也並非空穴來風,袁紹既然能派人來搞陰謀,曹操的眼光謀略更勝袁紹一籌,他會讓自己舒舒服服的平定青州嗎?
「好說,好說……」賈詡扳著手指細數道:「文則在軍中資歷最老,作風一絲不苟,平素很少言笑,練出來的兵,更是遠在諸將之上,素有威嚴。公明子義等人雖都是上將之才,但只有文則,才是主公身邊不可或缺之人吶。」
獨當一面,帶的又是這樣的部隊,確實很有吸引力。他抬頭看向谷內,也變得猶豫不定起來。
回程路上,賈詡找到王羽,悄聲提醒道:「主公,子義雖勇,可您是不是也有些太……軍中可是重法度的地方,漢升、公明都是穩重之人,不會計較,可是以後隊伍大了,豈不是……」
「原來如此,讓文則扮黑臉,主公你來裝好人?妙,果然妙計。」賈詡也笑了,眼睛眯成了一條線。
嘛,現在只能這樣了,以後再和_圖_書慢慢調整好了。
見有轉機,太史慈急忙道:「不用猶豫,只消主公一聲令下,水裡來,火里去,慈連眉頭都不皺一下。」
「那也應該夠了。」王羽點點頭,轉向其他人,笑道:「各位都明白了嗎?」
太史慈再怎麼莽撞,也不會連這點人情世故都不懂。黃忠為這支部隊花了這麼多心血,他要是說搶就搶,那算是徹底把同僚得罪光了,再說,自己這樣做,和那個卑鄙無恥,只會搶功的徐福有什麼兩樣?
你當然忘了一些事,對這一戰來說,影響不大,但對某人來說,影響可能就很大了。不過,這件事若是放到長遠來看,未嘗不是件好事,自己就沒必要多嘴了。
倒不是太史慈比徐晃遲鈍多少,只是那些哨探看到自己人,沒流露出敵意,所以太史慈即便有所發現,也不肯理會。
「故技重施?和陽人之戰一樣?」作為部隊的訓練官,黃忠是最早知道王羽計劃的人,雖然根據具體情況不同,會有幾種不同的對策,但大體上的方略是不會變化的。所以,賈詡的說法讓他有些疑惑。
「某不去。」不等王羽說完,太史慈便大搖其頭。
他可不想回去對著徐庶那張臉,那張臉很俊,很陽光,但他總有一股衝動,一拳打上去,然後再踩幾腳……何況延遲張饒大軍的任務看似兇險,其實輕鬆得很,哪有奉高城下的大戰爽快啊?
「後路,主公的意思是說……」
王羽不接他話茬,自顧自說道:「首先,延遲張饒大軍的任務很重,需要……」
賈詡點點頭,神態輕鬆的笑道:「主公謀事深遠,應該不會有什麼漏洞,這一次,應該是用不上詡了。」
「時間好說,敵軍的行進本就遲緩,本侯已經傳令給無忌、秦校尉,讓他們設法延遲敵軍的行動,多了不好說,十天時間肯定沒問題。」
黃忠的反應比徐晃稍慢,但沒等徐晃把話說完,他也同樣想明白了。只有太史慈對其他事不聞不問,一和*圖*書心只是盯著王羽不放,彷彿要用眼神傳達請戰的願望似的。
如果讓太史慈和黃忠換位,那就還要再想辦法安排黃忠,這位老將的傲氣,也得考慮在內……做主公,果然好麻煩啊。
「可不是么。」王羽在心裏補充了一句,最關鍵的,還是于禁的任勞任怨,他的性格跟太史慈完全相反,執掌軍法,不把後者吃的死死的才怪呢。
其實就算真的突襲不成,只要人沒事就行,大不了就從速戰速決變成持久戰。
「主公……還有我呢。」一個弱弱的聲音響起。
不就是又有新戰法了嗎?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自家這位主公,一向不走尋常路,哪怕有天他真的使出什麼五雷轟頂的法術,揮手間滅掉數萬大軍,賈詡也只會點點頭,贊一聲:「主公,您又精進了。」
「不過,兗州不穩的情報還未得證實,萬一沒人來,以太史將軍的那脾氣……」
「雖然還有不少細節沒想通,但正如公明所說,主公這次的戰法,確實有很大的把握……」賈詡低頭沉吟片刻,忽然猛一抬頭,撫掌笑道:「嗯,主公這一次果然也是故技重施,詡幾乎被您瞞過去了。」
「好,那就這麼定了。」王羽大喜,太史慈和黃忠的交換,是以後的事,戰前換將是要出大問題的,他只是想藉機留個印子罷了。
「原來如此,敢問主公預留的是哪支兵馬?」太史慈上鉤了,一邊賈詡卻強忍著才沒翻白眼,哪有什麼確切情報啊,不過就是張邈隨口提醒了一聲而已,記得主公當時還抱怨來著,結果現在卻拿出來忽悠人,可巧的是,被忽悠這位還真信了。
與其讓太史慈領軍在外,形成不安定因素,還不如把他放在自己身邊呢。反正自己經常都在大戰最前沿,有這麼個搭檔,無論對戰力的加成,還是對自身安全的保障,都是很有助益的。
「哪有?主公算無遺策,會有什麼疏漏?肯定是你這幾天太累了。」賈詡搖頭否認,心裏卻在偷笑www.hetubook.com.com
「那就好。」太史慈終於滿意了。
「當然了,大軍的後路難道不重要麼?」
「子義你啊……」太史慈是標準的山東大漢,長得威武,面容也是稜角分明,斬將奪旗的時候,很有萬人敵的派頭,但裝可憐就不怎麼象了。王羽強忍著笑意,答道:「我當然不會忘了你,只是一時有些猶豫而已。」
「虎牢關?」連徐晃的注意力都被吸引過來了,他凝神思索了片刻,露出了恍然之色,「果然和虎牢關大戰同出一轍,只是形式上有所變化罷了,難怪主公一直氣定神閑,原來早有故智在胸啊!」
王羽認真的考慮起徐晃先前的提議來。
「有么?」太史慈茫然,王羽布置戰略的時候,已經將麾下的兵馬都調動起來了,哪裡還有多餘的兵力來執行什麼很重要的任務?
王羽向黃忠點點頭,待後者回應以肯定的答覆,他又轉向徐晃道:「公明,你的任務就是統率城中的所有步卒,在本侯與漢升突襲得手,發出信號后,發起全面進攻。」
當然不會!
「軍紀方面也不要緊,仗打完,自有人找他說話。」王羽笑得賊兮兮的。
「也罷。」王羽不以為意的點點頭,又道:「另外,還有個很重要的人物,非獨當一面的上將不可。」
王羽笑吟吟的提示道:「這支兵馬跟其他部隊不同,沒有客軍,也沒有固定的主將,你這仗要是打得好,以後你就是主將,兵是你一手帶出來的,每次戰鬥也都是在第一線,如何?」
徐晃其實已經來過一次了,不過這樣的情景,無論看多少次,一樣會讓人心生搖曳,情難自已,何況,這次所見,跟前次又有所不同。
類似自己這種脾氣的人,強壓只會惹他反彈,象現在這樣忽悠才是王道,至於軍紀……
「放心,子義這種性子的人,就得這麼對付他……」王羽笑了。
他話鋒一轉:「谷中的部隊,一直是漢升在訓練,他和部隊在一起的時間,比我還長,短短十天,子義和-圖-書你恐怕……而且,漢升可能也會有意見。」
見王羽和賈詡等人很有默契的言談甚歡,太史慈急了,他硬著頭皮道:「某願意戴罪立功……」
「這……」太史慈動心了。
「漢升,情況如何?」王羽笑著迎了上去,詢問。
「子義防守後路是有必要的,但我為什麼覺得好像忘了什麼呢?」一邊走,一邊將戰略在心中盤算一遍,王羽覺得整體概況應該沒問題了,但細節上似乎有些缺失,他突然站定,向賈詡問道。
現在看來,自己讓黃忠率領特種部隊,根本就是個錯誤。特種部隊是尖刀,有戰意和殺氣就好了,穩重什麼的完全不需要,太史慈才是最合適的人選。不過,當時他還沒來,自己又怎麼知道呢?
「總是要防備萬一。」王羽也笑了。
領了命令,太史慈猶自不放心的追問道:「主公,這次不會再有配合的友軍了吧?」
「末將明白。」徐晃抱拳應諾。
直到黃忠聞訊從谷中趕過來,除王羽、外的其他人才清醒過來,再看向王羽的目光,已是全然不同。
最糟糕的情況就是突襲失敗,自己和黃忠陷入苦戰,這個時候,就很考校接應者的判斷能力了。如果主事的是徐晃,八成是要出城營救的,但賈詡則會冷靜很多。
王羽見狀,也不覺不耐煩,又伸出一根手指,道:「當然,還有第三個選擇,那就是你跟漢升交替,你跟我一起突襲張饒,漢升去防守後路。不過……」
「不要緊。」王羽笑的有些沒心沒肺:「頂多撲個空,再多累計點怒氣唄。仗還多著呢,還怕沒地方給他釋放嗎?要擔心的不是我,而是下一個敢於挑釁的白痴,哈。」
易地而處的話,只要自己有餘力,肯定就做點什麼的,而不是坐視敵人發展,哪怕事情沒最後確定也一樣。
他的計劃雖然不錯,但以寡擊眾的突襲,很難說會碰到什麼意外,正如陽人之戰中,賈詡曾幫他拾遺補缺過一樣,這一次,他也要留點後手。
相對而言,賈詡是最淡定和-圖-書的。
太史慈和自己實在太像了,看著對方,就像是看到了前世的自己。把大隊人馬丟在外面,自己回總部請戰,這種事自己也干過,沒什麼大不了的。
所以,論衝鋒陷陣,斬將奪旗,徐晃或許比不上太史慈,但若獨領一軍,甚至鎮守一方,徐晃就比太史慈合適了。
而太史慈則是激動得雙頰泛紅,眼睛眨也不眨的盯著王羽,衝天的戰意,連趕過來的黃忠都被嚇了一跳。他當然不是想跟王羽切磋,只是對這項突襲任務越發感興趣,幾乎到了非拿下任務不可的狀態了。
「這還要多謝文和先生的教導呢。」
「慈慚愧,願為大軍守衛側后!」
很顯然,主公說的是那支重裝騎兵,雖然人數不多,但這支部隊的衝擊力相當可怕,每戰必先也不是說說而已。
「文和先生和公明一起在城中坐鎮,若有意外情況發生,你們商量著辦,如果意見不統一,又爭執不下,就以文和先生的為準。」
「主公言重了。」黃忠躬身道:「軍中最重令行禁止,主公但有所命,忠無有不從,何來怨懟之說。」說罷,他抬起頭,迎著望過來的目光,坦然回視。
王羽一攤手道:「沒有,頂多就是一些幫忙照顧戰馬的輔兵,再加上幾個探查動靜的斥候,你再想要,某也沒兵了。」
王羽用很肯定的語氣說道:「有確切情報顯示,兗州有不穩的跡象,在我軍和張饒交戰的時候,很有可能腹背受敵!所以,本侯預留了一支兵馬,專為應對這種情況。」
陽人之戰中,賈詡曾以自污的方式幫王羽維護名聲,如今毒士的名頭在諸侯間已流傳甚廣。據說董卓聽說后,又摔了幾件寶物,然後把牛輔拎過去狠揍了一通。
自己沒擴軍,士兵的家眷都在奉高城內,就算泰山其他地方都淪陷了也不要緊,軍心不會動搖。再加上城內積蓄了足夠的糧草,足夠城內所有人吃上一年多,最終的勝利還是自己的,當然,代價會很大,整個泰山郡全完了,全取青州的戰略也成了泡影。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