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戰爭與和平
第十二章 維也納和會

作為戰爭的發起者,奧匈帝國的代表——皇儲卡爾以主人的身份最先發言:
義大利人的這個冬天是悲慘的,他們不僅喪失了大片土地,國家的經濟與工業更是遭到沉重打擊。他們多年來的積蓄被一掏而空,500億里拉的賠款將在未來20年裡讓他們背上一座沉重的大山。根據維也納和約,義大利全國百分之九十的火車頭、百分之八十的車皮和百分之百的卡車都必須償付給同盟國,軍隊還必須交出2000門大炮、2000挺機槍和所有的飛機,海軍苦心經營的艦隊將不復存在,10艘戰列艦、42艘巡洋艦和大型驅逐艦、25艘潛艇將從義大利海軍的戰鬥序列上划除。
在義大利之戰的進程中,卡爾不止一次的要求弗里德里希大公指揮的奧匈聯軍加快進攻速度,更多的戰績也就意味著談判桌上更硬的底氣,然而正如弗里德里希大公所預料的那樣,德軍再度成為戰場的主角,豪森集團軍的西線攻勢迫使義大利人不斷後退,東線聯軍中的德軍裝甲部隊成為耀眼的利刃,聯軍中百分之九十的戰機和飛行員由德國提供,整個戰爭中由德國提供的炮彈數以百萬計。
在接下來兩天的會議中,在賠款比例的問題上,卡爾依舊寸步不讓。
「為什麼我們要邀請他們參戰?以帝國軍隊的實力,我們掃平義大利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早在義大利戰爭開始之前,卡爾曾這樣問弗里德里希大公。
卡爾的發言剛一結束,代表們紛紛對奧匈帝國佔據過多戰利品尤其是戰艦表示不滿。
當奧皇與皇儲夫婦就座之後,歌劇拉開了序幕。此時,歌劇院外面白雪紛飛。
面對德俄土三國的集體反對,卡爾卻不願作出退讓。這次奧皇放手讓他全權負責此事,也是為了讓他樹立自己的威望。
「不論如何,奧匈帝國都應得到60%,剩餘的賠款和物資如何分配我們沒有意見!」卡爾的意見很堅決,實際上在奧匈中央政府的內部會議上他提出的比例高達80%,不過由於將軍們都感hetubook.com.com到這個提議太不現實,他才勉強將這一數字縮減成60%。
儘管此刻成為了戰爭的勝利者,但約瑟夫一世終究沒有讓這個龐大而紛亂的帝國真正強大起來。在它的國土上,貴族和富豪生活奢華,大量的貧民食不果腹,各邦國各自為政,不同的民族互相仇視,擁有豐富的資源和不錯的工業實力但缺乏經濟動力,軍隊數量驚人,但軍官素質低下、各族士兵之間缺乏配合,裝備與陸軍大國的稱號相去甚遠,現在軍隊不論是指揮還是裝備都相當依賴德國的援助。
所謂的維也納和會,更確切的說是一次由同盟國舉辦的分贓大會——德國、奧匈帝國、俄國和土耳其的代表們商討如何分配戰利品;簽署了同盟條約並對意宣戰的保加利亞、在戰爭中先後對意宣戰的德屬埃及王國、德屬蘇丹共和國、德屬南非聯邦的外交大臣和公使前來「友情客串」。
「各位不用如此激動!」科科夫左夫剛說這話的時候,大家都以為他要做和事佬,然而他接著話鋒一轉,「卡爾殿下的建議是值得商榷,所以我們更應該心平氣和的坐下來商談。在賠款比例方面,考慮到俄國在與義大利人的作戰行動中傷亡超過7千人,根據總體傷亡比例,我們俄國應該得到20%的賠款!」
會議的第4天,貝特曼忽然提出新的建議:
卡爾不得不重新考慮這一非常重要的問題,條約中規定的10艘義大利戰列艦中目前有3艘正在修理,2艘還需要進一步安裝設備,可以正常出航的就只有3艘加富爾級戰列艦、「但丁阿利格伊切里」號戰列艦以及一艘舊式的裝甲戰列艦。德國人顯然不會用義大利人的戰列艦來加強公海艦隊的實力,它們最終極有可能仍舊留在地中海,成為德國人地中海艦隊的一份子,這對奧匈帝國海軍來說並不是一件好事。
各國政治家們對於和談的結果議論不一,有人認為奧匈帝國收穫最大,也有人認為德國的策略相當成功,那些艦隻的現實意義和_圖_書要強於義大利人的分期賠款。當然,無可否認的是奧匈帝國海軍的實力大為增強,17艘戰列艦、26艘巡洋艦使他們成功進入世界一流海軍強國行列,主力艦數量上甚至超過了美國和日本。
很顯然,卡爾又遭遇了上次在柏林時碰到的麻煩,德俄土三國再一次在私下達成了某種一致。
「戰爭不是根據數字來判斷勝負的,否則我們就不會在塞爾維亞舉步維艱甚至吃敗仗。單獨面對義大利人我們雖然有把握取得最後的勝利,但戰爭也許會拖上幾個月甚至一年!」經歷了白俄羅斯戰役的惡夢之後,弗里德里希大公顯得謹慎了許多,他對部下戰力的信心也遠不如從前那樣足了。
維也納和約簽訂之後,義大利人所要做的就是在同盟國的監視下老老實實的旅行每一項條款,而戰勝國的代表們則圍坐在桌前討論如何切分戰利品。
預言在得到歷史證實之前,阿諛奉承者開始將越來越多的讚美送給了帝國的新皇儲,而年輕的卡爾也在儘力表現著自己。戰爭期間他多次前往前線慰問官兵,並親自指揮了幾次中等規模的戰役,塞爾維亞被打敗后,他的足跡遍布柏林、聖彼得堡、伊斯坦布爾、哥本哈根、阿姆斯特丹、馬德里這些歐洲國家的首都,他的努力也收到了一些成效,至少在歐洲各皇室那裡混了個臉熟。
在得到較為滿意的戰利品后,德、俄、土一致同意條約中義大利交於同盟國作為保證的土地由奧匈帝國全權負責派兵駐紮。
緊接著,凱末爾也提出土耳其可以接受6%的賠款和物資,條件是1艘戰列艦、3艘巡洋艦、6艘驅逐艦和12艘義大利潛艇。
俄國人和土耳其人對於貝特曼的提議沒有發表任何意見,或許他們早已知曉。
實際上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弗蘭茨·約瑟夫一世的不幸就註定了。他統治的國家看似龐大卻內憂外患,而他的母親——蘇菲皇太后給予他的教育是陳腐而過時的,她認為兒子的首要任務是保持哈布斯堡家族幾百年的高貴傳統和*圖*書,竭力維護這個苟延殘喘王朝的統治,然後再考慮治理奧地利,如果可能的話使它強大。由於從小就受這種枯燥的教育,弗蘭茨·約瑟夫皇帝智力一般,個性平庸,拘泥於細節,而且優柔寡斷,經常是朝令夕改。儘管他沒什麼軍事才能,他最大的嗜好就是穿軍裝。他認為自己首先是一名光榮的帝國軍人,其次是一名高貴的德意志王子,最後才是奧地利皇帝。這位皇帝唯一值得稱道的大概只有他的語言才能了,除了德語之外,他還會馬扎爾語(匈牙利)、捷克語、義大利語、拉丁語、希臘語,以及英語和法語。
兩天後,德奧俄土四國終於達成一致,賠款和物資方面,奧匈帝國仍佔60%,德、俄、土分別為20%、12%、8%;海軍艦隻方面,德國人得到了戰列艦「達芬奇」號、「儒略·愷撒」號、重巡洋艦「布魯內蒂」和3艘輕巡洋艦、7艘驅逐艦,土耳其人得到了戰列艦「但丁阿利格伊切里」號和4艘驅逐艦、9艘潛艇,俄國人得到了輕巡洋艦『戈佐』號、「貝蒂尼」號和7艘驅逐艦,剩下的7艘戰列艦、19艘巡洋艦和大型驅逐艦、16艘潛艇劃歸奧匈帝國海軍。
「戰艦??」卡爾驚訝的看著對面的德國首相,他顯然沒有想到德國人會對義大利的艦隻有如此大的胃口。加富爾級戰列艦是目前義大利人最新式的戰列艦,排水量2.2萬噸、裝備8門305毫米主炮,是地中海區域最強的戰艦之一。該級戰列艦共有3艘,即「達芬奇」號、「加富爾公爵」號和「儒略·愷撒」號,它們均參加了1914年12月22日的亞得里亞海戰,之後大多數時間停留在塔蘭托軍港內。
心力交瘁的約瑟夫一世近年來身體每況愈下,於是有少數膽大之士預言,老皇帝這個維繫龐大帝國的唯一紐帶即將撒手人寰,而他的侄孫、缺乏聲望而又資質平庸的皇儲卡爾根本無力擔當重任,奧匈帝國用不了多久便會陷入四分五裂的狀態。
「這怎麼能行!我國海軍在對義大利www.hetubook•com•com海軍的行動中出力頗多,損失的水兵不比其他國家少!而且在參戰之前我們就說過了,『但丁阿利格伊切里』號該歸我們土耳其,我們在軍港裏面已經替它留下了位置!」凱末爾的目的很明確,他的國家需要新式主力艦,然而目前土耳其經濟能力有限,又不能自行建造戰列艦,義大利海軍中1913年完工、次年服役的無畏戰列艦「但丁阿利格伊切里」號顯然是個不錯的選擇。
令卡爾感到鬱悶的是俄國人隨後也將目標轉向義大利人的戰艦,科科夫左夫表示「俄國可以只要9%的賠款和物資,但我們需要3艘巡洋艦和10艘驅逐艦來加強黑海的海軍力量!」
「我們認為應該是奧匈帝國得40%,德國得30%,俄國得17%,土耳其得13%!」貝特曼隨後提出德國政府期望的比例,這一比例顯然讓俄國人和土耳其人感到高興。
在這種情況下,俄國人和土耳其人提出的比例分配建議也被卡爾一一否定,會議一度陷入僵局。
建於1869年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是世界四大著名歌劇院之一,它內部裝飾十分華麗,觀眾席可容納1600多人,環繞劇場四周的包廂有五層,其中最氣派的要數中間的皇帝包廂。
「如果皇儲殿下這樣奧匈帝國得到60%的賠款和物資的話,我國政府要求得到義大利人的『達芬奇』號、『加富爾公爵』號和『儒略·愷撒』號,外加5艘指定的輕巡洋艦和10艘驅逐艦!」
當84歲高齡的奧匈皇帝約瑟夫一世現身歌劇院的時候,在場所有人起立鼓掌,這是對皇帝的尊敬,也是對勝利者的尊敬。約瑟夫一世在奧匈皇帝的寶座上已經度過了67個春秋,在他的治下,維也納變成了一座世界名城,他下令拆掉城牆,建起豪華氣派的環城大道,並請來歐洲最著名的建築大師建起輝煌的建築。
除了奧皇和皇儲夫婦之外,今天的維也納國家歌劇院里還坐著許多尊貴的客人,最引人注目的是正在維也納進行訪問的沙皇夫婦,以及前來參加維也納和-圖-書和會的各國政要,包括德國首相貝特曼和陸軍大臣魯普雷西特、俄國首相科科夫左夫和陸軍大臣伊萬諾夫元帥、土耳其總統凱末爾和國防部長圖蘭將軍、保加利亞外交大臣托特洛夫。
與此同時,奧皇在維也納的霍夫堡(奧地利的皇宮)會見了沙皇阿格列尼。交談中阿格列尼對維也納和談的進程表示擔憂,結果奧皇不得不親自出面調解。
1915年1月的最後一天,這個歌劇院里座無虛席,今天上演的歌劇內容並無特別之處,但維也納人給它起了一個好名字:《勝利之歌》。於是,不僅是維也納的貴族政要,前來參加維也納和談的各國代表也受到邀請,主辦方還大度的為義大利代表留了幾個包廂,但不知何故他們並未出席。
「我國派出30萬軍隊直接作戰,還向各盟國提供了大量軍火物資,25%的比率實在太低了!我國根本無法接受!」德國首相貝特曼第一個站出來反對。
上天對於約瑟夫一世是殘忍的,1867年,他的弟弟墨西哥皇帝馬克西米利安被總統胡亞雷斯處死,弟媳、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的女兒夏洛特因此成了瘋子;1889年,他和茜茜唯一的一個兒子,奧匈帝國王儲魯道夫在維也納郊外自殺;1898年,他一直深愛的茜茜在日內瓦湖邊被一名義大利無政府主義者刺死;最後,皇帝的侄子,王儲斐迪南在塞爾維亞被刺。
「首先,我代表奧皇陛下感謝各國在戰爭中對於我國的支持,正是由於各國通力合作,我們才能在如此短的時間擊敗義大利人。對於和約中所規定的義大利賠款和賠償物,除了戰艦之外,我國政府的建議是奧匈帝國60%、德國25%、俄國9%、土耳其6%進行分配!至於義大利人的艦隊,我們認為德國盟友應該得到重巡洋艦『布魯內蒂』號、輕巡洋艦『貝蒂尼』號和3艘驅逐艦,土耳其盟友應該得到重巡洋艦『維扎利』號、輕巡洋艦『皮亞薩諾』號和4艘驅逐艦、4艘潛艇,我們還準備將輕巡洋艦『戈佐』號和2艘潛艇贈予俄國盟友!」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