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宋遼戰爭
第005章 落日英雄

「楊繼業——你往哪裡走——」一聲呼喝聲傳了過來。
「你說什麼?」韓匡嗣看到大郎的嘴唇在翕動,卻聽不到他在說什麼,不由自主地策動身下的馬匹向前靠了幾步。
我的心中焦急,此時早已經殺紅了眼,哪裡還會有什麼戰報?當下請示道,「陛下,微臣暫請告退,待到殺退敵軍再回來給陛下問安!」
韓德讓笑著回答道,「父親大人的想法總是很不同一般,像這樣出風頭的事情,應該留給年輕人去做嘛!區區一個大宋皇帝,怎麼值得我們大遼的親王親自出馬?」
「傳令擂鼓,為父親大人助陣!」韓德讓向旁邊的傳令兵吩咐道。
「沒想到他也來了!看來這一次契丹人也是動用了幾乎全國的戰力啊!可惜了——」楊繼業深深地惋惜道。
「哦,我倒是忘記了——」大郎有些自責地拍了一下自己的額頭笑道,「老七說過,這東西不用火也可以點著的,真是的,一時糊塗險些就誤事了!」說完連連搖頭。
「火石?當然有——」韓匡嗣覺得這位大宋皇帝非常有趣,都到了什麼時候了還在向敵人索要火石?忍不住譏笑道,「你要火石作什麼?難道想要學商紂王一樣自焚么?冰天雪地之上,恐怕你就是有火石也一樣燒不起來吧!哈哈哈哈——」接著放肆地大笑起來。
耶律末只也笑著附和道,「不過老爺子的心情也可以理解,年齡大了,以後上疆場親自殺敵的機會也不會太多了,恐怕更多的時間應該是留在南京行營裏面處理國事,今次難得遇到這種機會,怎麼能不露上一手呢?況且,俘虜一個南朝皇帝的機會可是百年難遇呢,倒也值得他老人家出手呀!」
儘管從對方的服飾上那用金線綉著五爪金龍的圖案就可以分辨出那人就是大宋的皇帝,韓匡嗣還是大聲地用勁了全身的力氣向對方喊道,「本王大遼南京留守行尚書台大元帥燕王韓匡嗣,請教閣下名號,是否南朝皇帝?」
「父帥,孩兒們要與你同生共死!」四郎與五郎雙雙叫道。
「殺!殺!殺!」韓德讓險些被氣得從箭樓上跌下來,用里地拍著箭樓的護欄,紅著眼睛大聲叫喊道。
狼狽地從地上爬起來的耶律末只,看了一眼楊繼業的背影后忍不住嘆道,「楊無敵,真乃神人也!此人一日不除,我大遼豈能踏足南朝?」
「臣於五日前接到了聖諭,日夜兼程,換了三十匹和_圖_書馬,總算趕到了!」我輕描淡寫地回答道。
楊繼業沒有答話,只是緊緊地握著手中那隻已經卷了刃的金刀,將長長的刀柄用力地拄在雪地上,深深地陷入了泥中。他看得非常清楚,二郎和三郎已經慘死於亂軍之中,老四和老五雖然還在自己的身邊,但是已經傷痕纍纍,能不能活著回去還是一個問題!老七自從闖出重圍向兵部下詔勤王后,還沒有迴轉,老六卻遠在蘇州,若是今日不能殺將出去,怕是相見無期了!楊家一門興旺,七子兩女轉瞬間就要相繼凋零!
「孩兒遵命!」四郎與五郎眼中噙著淚花答道。
所有的喧囂都停了下來,數萬雙眼睛同時集中到了大郎的身上,都緊緊地盯著他身上那件黃袍,都在靜靜地等待著一個肯定的回答!
「謝陛下——」我應了一聲,帶著人馬向東北方沖了過去。
大郎卻非常促狹地接著說道,「御前指揮使、欽賜正二品帶刀侍衛、驃騎將軍——天波楊府的大公子楊延玉是也!你們,都上當了!」
燕王韓匡嗣在幾位愛將的簇擁下,漸漸地靠近了被圍在大軍中央的大郎延玉。
一路上儘是退下來的敗軍和追殺的契丹人,我的兩百精騎就如同一把鋼刀,狠狠地插|進了敵陣中,硬生生地殺了一條血路出來。
如果六郎也在這裏的話——
如果不是太宗皇帝聽信了宵小之言,如果不是個路將領貪功冒進,如果不是王冼那種小人搬弄是非,如果不是當日的名將多數都年邁體衰,以大宋的軍力,一舉收復燕雲十六州,重新恢復大漢河山也不是一句空話啊!
「愛卿多加保重!朕授予你行軍大總管之職,收編散落的人馬,與契丹人對抗!」太宗難得地精明了一次,大聲喊道。
楊繼業周圍的敵人越來越多,身上的傷痕也越來越多,跟隨他衝出來的子弟們大都用盡了最後一絲力氣,倒在了路上,長久地睡倒在北疆這一塊兒覆蓋著皚皚白雪的大地上。
「啊——」五郎但覺胸中鬱悶無比,忍不住大喝一聲,提起手中的檳鐵棍策馬殺入敵陣。
震天的鼓聲響了起來,全副披掛的大遼燕王韓匡嗣志得意滿地策動跨下的駿馬,踏著尚未乾涸的血跡一路向前行來,兩側有無數的契丹士兵在為他們的主帥呼喝吶喊著,為捉到了大宋的皇帝而瘋狂著。
楊老令公絲毫沒有同耶律末只去計較口舌之和*圖*書能,只是瞅准了機會,一招回馬槍刺中了耶律末只的馬屁股,那馬吃痛立刻跳了起來,將耶律末只掀翻在地上。正要補上一槍時,契丹士兵們卻瘋狂地沖了上來,拚命地將自己的主將拖了回去。
「傻孩子——」楊繼業有些愛憐地說道,「怎麼可能?老不講筋骨為能,我今年已經快六十歲了,馳騁疆場幾近四十年而不死,也是一個異數!將軍難免陣前死,今日為國事盡忠,也是死得其所!你們年紀尚小,一定要把握機會活下去!記住!千萬要珍惜自己的性命!今日之恥,要由我們楊家子弟親自討回來!」
抬頭望去,高高的土丘上面,一個高大的身影被契丹人重重地圍困起來,在落日的餘輝之中他的形象顯得格外地高大,整個身形猶如被鍍上了一層金,手中的大鐵槍沉穩有力地揮動著,每一次突刺必然會帶走一條人命,不是別人,正是楊老令公。
「啊——」韓匡嗣等人心中一喜。
平緩的土丘上正是殺敵的好戰場,佔據了地利的楊門子弟兵們早已經殺紅了眼,長長的土坡上面堆積滿了死去的契丹士兵們的屍體,不斷流下的鮮血如同一條紅色的溪流,空中的箭只如同流星雨一般傾瀉了一次又一次,不斷地有人倒下去爬起來再倒下去,最終沉淪在這條長長的土坡上,再也沒有站起來過。
「老五,各自珍重!」四郎緊緊地握了握五郎的手,撥轉馬頭帶著一撥人馬向著另外一個方向掩殺了下去。
時勢由不得老令公再多想,鐵槍又挑飛了兩員大將之後,迎上了耶律末只。
楊繼業一面觀看著契丹人的陣形,一面低聲吩咐道,「今日是我們楊家一門的劫難,你們大哥二哥三哥已經為國盡忠了,老六遠在江南,老七還不知道在什麼地方,生死未卜!待會你們兩個率領本部人馬儘力向下衝去,朝著桑乾河的方向衝過去,能走多遠就是多遠,記著,一定要為我們楊家保留最後一點兒血脈!」
「晚了——沒機會了——」大郎鄙夷地放聲大笑起來,手中高高舉起的鐵球猛然之間炸裂來來,包含在其中的數千枚鋼針在巨大的黑色火藥爆發力的衝擊下以大郎的身體為中心,猛烈地飛射出去,覆蓋了方圓十丈的距離,數以十計的站在最前列的契丹將領們紛紛倒在了馬下。
「你究竟是什麼人?」韓匡嗣忽然發現一個問題,眼前這個的年和圖書紀似乎小了一點兒,看上去頂多也就是三十齣頭,可是宋皇應該已經有四十開外了呀!難道南朝的水土真的就這麼養人?
楊老令公暗道可惜,撥馬向後殺了回去,又陷入了一片重圍。
眾人無不駭然,五日五夜行三千里路,尚且能夠精神煥發地端坐于戰馬之上,中氣十足地同眾人答話,這還是人么?
韓匡嗣聽了之後險些被氣得吐出血來,鬧了半天自己捉住的居然是個冒牌貨!
「老王爺英雄不減當年啊!」耶律末只有些艷羡地望著指揮兵馬將大宋皇帝重重包圍起來的韓匡嗣,對韓德讓說道。
「六哥——」忽然一聲喊叫傳了過來。
「放心吧,父親!孩兒決不會給天波府給楊家一門丟臉的!」父子連心,大郎感到了父親的神思,目光越過了重重人海,投向了里許之外的那方土丘,欣慰地看到了父親的楊字大旗依舊穩穩地扎在那裡,迎著狂烈的北風呼啦啦地飄著。
「我是問,你有沒有火石?」大郎提高了聲音說道。
「大帥,大公子已經陷入敵手了!」站在高高的土丘上向下瞭望的士兵有些絕望地向老將軍楊繼業報告道。
「老四、老五——」楊繼業看著改變了戰術的契丹人,輕嘆了一聲,心知今日必死。
契丹士兵們紛紛下馬,丟下彎刀不用,換了長槍,排成一行行的隊伍,端著明晃晃的長槍,喊著號子向小土丘一步一步地逼了上來。
大郎從容不迫地從懷中掏出一隻足有尺許方圓的大黑球來,低聲說了句什麼。
天德軍節度使頹剌父子惟恐燕王有失,立刻忠勇無比地跟了上來,緊緊地隨在燕王韓匡嗣的身邊,將彎刀橫在身前,緊張地盯著手無寸鐵的大郎延玉。
「父帥——」四郎與五郎策馬跟了過來。
「傳令——」韓匡嗣憤怒地指著大郎,大聲咆哮道,「殺了此人!去追宋皇!」
太宗有些慚愧地說道,「楊老將軍為了掩護朕突圍,率領五千精騎向東邊殺過去了!如今的情況,朕還沒有得到戰報!」
「要問我是什麼人么——」大郎慢條斯理地一邊敷衍著,一邊找到了大黑球上那露出一小截兒的引線來,伸手一拽,立刻見到有火星在冒出,眼見已經搞定了這枚鐵球,大郎的心裏面塌實了很多,這才抬起頭來笑著回答道,「我的身份么,大家一定要記清楚了!免得到了閻王殿以後,不知道自己的仇人是誰!聽清楚了,和-圖-書本人正是大宋皇帝——」
「陛下,微臣的父親兄弟可在軍中?」我有些焦急地問道。
「延玉,不要給天波府墮了名聲啊!縱使向你的兄弟們那樣戰死疆場,也決不能束手就擒任人宰割!」楊繼業看著遠處那被契丹兵馬重重圍起的大郎延玉,心中喚道。
「下馬步戰!」耶律末只在看了半天之後,終於作出了一個明智的決定。
奉命前來督戰的樞密副使耶律末只震撼地看著土丘上面的大宋士兵們一次又一次地將衝上去的契丹騎兵們用刀給砍回來,擺在他們面前的這一道土坡簡直成了煉獄般的存在。
「陛下——」我高聲喝道。
韓匡嗣喊聲過後,終契丹將士們大聲呵斥道,「是也不是?是也不是!」
我帶著兩百子弟兵趕到桑乾河南岸的時候,正遇到了退卻下來的太宗皇帝等人,契丹人並沒有貿然追殺過河岸,畢竟大宋的大部分人馬都還停留在河北同他們做殊死搏殺。
韓匡嗣非常興奮,老臉上充滿了紅光,一手牽著韁繩,一手扶著腰間佩刀,他不是武將,打打殺殺不是他的強項,但是這回居然能夠親自活捉了大宋的皇帝,真是天大的笑話!恐怕回去以後,會將那些契丹貴族們都驚破了膽子吧?輕視漢人的傢伙們,最終還是要拜服在他這個漢人王爺的腳下。
反應過來的契丹士兵們如夢方醒,在各自的將領們帶領下朝著遠處的一土丘瘋狂地衝殺過去,既然戰場上近在眼前的地方還能有一面大旗是不屬於自己一方的,那就一定要將它放倒!
楊繼業看到了發生在遠處的那一幕,眼中的熱淚不可自抑地涌了出來,望著潮水一般涌過來的契丹士兵們,他用力地搖了搖頭,將眼眶中的水珠甩飛了出去,然後將手中的金刀一揮,對著身後僅存的兩千名騎兵有些嘶啞地喊道,「兒郎們,殺!」
我側目一看,卻是七郎孤身一人策馬沖了過來,眼中帶淚,非常焦急地對我說道,「六哥!父帥正在那土丘上面同靼子拼殺!我沖了幾次,都沖不上去啊!」說著哭了出來。
「如此甚好!且看為父如何殺敵!」楊繼業交代完身後之事,心中輕鬆了很多,將頭頂的金盔摘到一旁,扔到了腳下,接著又將卷了刃的金刀扔在一旁,將頭髮披散開來,將身上用來束甲的腰帶鬆了松,從身下戰馬的背囊中取出一條鐵槍來,挽在手中耍了兩下,笑著對四郎與五郎說道,「往和圖書日見慣了為父用金刀殺敵,今日就讓你們見識一下為父的槍法!看看這桿鐵槍,是否還如以前一樣威風——」說著雙腿一夾跨下的戰馬,一馬當先地向著對面沖了過去。
「砰——」地一聲,耶律末只手中的狼牙棒同楊繼業的鐵槍硬撼了一下后,深深地為對方的持久戰力而驚愕不已,口中卻喊道,「楊繼業!你同我大遼為敵數十年,殺傷我將士不可記數!今日即將為我所俘,可還有什麼面目來苟活於世!」
楊繼業抬眼望去,發現對面一位契丹將軍甚是眼熟,想了一下,卻是當年為北漢守邊時曾經有過一面之緣的契丹大將耶律末只,聽說他如今已經是大遼的樞密副使了,為謂是位高權重。
「好,好!」太宗皇帝喜道,「愛卿一家都是忠臣!」
「是六郎么?」太宗總得來說並沒有吃什麼苦,十幾員大將簇擁著他一路殺出重圍,只是受了些驚嚇,有些失神而已,聽到了我的聲音后,有些不可思議地問道,「六郎!你遠在蘇州,雖然朕也給你發了勤王的詔書,可是就這幾日工夫,你是怎麼趕過來的?」
雖然太宗皇帝已經穿了普通服飾,但是一眼看到跟隨在他身邊的那幾人便能猜到究竟是誰在中間。
站在箭樓上面的韓德讓看得非常真切,只見那大宋皇帝從懷中取出一物來,同韓匡嗣說了幾句什麼話后,一整濃煙籠罩了整個戰場,他不由得大吃一驚,接著等到硝煙散去后,卻見躺倒了一地的契丹官兵,他的父親也倒在了血泊之中,生死難測,而那大宋皇帝則蕩然無存,屍骨早已經化為了灰燼,只有那一片片飛揚在空中久久不能落下的黃色布塊兒說明這裏曾經存在過這麼一個人。
四郎與五郎淚水模糊地看著老父親帶著一群騎兵衝進了契丹大軍之中,手中的長槍如靈蛇一般上下翻騰,又如出水蛟龍一般難辨其蹤,當著無不披靡,漫天的血花飛濺。
「呵呵——」站在箭樓上面指揮若定的韓德讓笑了起來,契丹全軍已經開始了瘋狂的搏殺,宋軍基本上都被分割成了無數個小塊兒,各自掙扎著,雖然也有一些人衝出重圍逃了出去,但是這已經無傷大雅了,因為,他們的皇帝已經落入了大遼手中!
韓匡嗣只覺得眼前一黑,接著胸口一陣劇痛傳了過來,然後就感到身子被一股強大的氣流沖得飛了起來,重重地落到了地上,一口鮮血噴了出來,立刻失去了知覺。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