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驚濤駭浪
第六百四十六章 民生問題

所以這次競選特首時,忍無可忍的包海生提出借鑒美國高官問責制,將所有原來由公務員體系政務主任出任的司長和局長職位改為由行政長官直接委任。政務司司長統領所有公務員的角色被削,由行政長官統攬大權,各問責政策局長直接向包海生負責。
而財政司司長剛發表的財政預算案,提出港府公務員數量過多,人浮於事,在不能輕易裁員情況下應考慮減薪以紓緩政府財政,這無異於火上澆油。
包海生第一屆任期在經濟上可以說是成績輝煌,前世香港經濟由於長期找不到發展方向,浪費時間搞出的「數碼港」、「中藥港」和「硅港」等空有其名,大而無當備受詬病。而這一世則在楊星的建議下沉下心來大力發展基礎設施投資和高新製造業,又加大和內地經濟聯繫,相繼簽署了CEPA和赴港自由行協定,讓旅游業、金融業等服務行業成為香港新經濟增長點,這幾年香港經濟增速非常喜人。
事情起因是2000年香港推出強制公積金政策,政府強制香港所有僱員成立投資基金,僱主及僱員每月需將部分薪金付託基金供款,然而強積金管理費過高及欠缺透明度,僱員不能自由選擇投資信託機構,僱主卻可以用強積金的僱主供款部份來抵銷長期服務金或遣散費,該條款被廣泛詬病,影響最大的香港政府公務員自然是氣不打一處來。
這次星富投資的慶功會實際上是雙喜臨門,因為集https://m.hetubook.com.com團全球總部大樓也剛好落成,香港和這裏講究好彩頭,於是慶功地點順理成章的就在位於天空星城內的星富投資大廈里舉辦。經過幾年快馬加鞭的建設,天空星城的建設已進入尾聲,除了那幢加上頂部天線塔總高度超過千米,未來七八年內必定會佔據世界最高天際線的摘星塔,因為施工難度大和採用了不少高科技技術,需要再等兩年才能竣工外。
楊星沉吟了好半天給出的點子實在讓包海生大失所望,「你要關注民生問題。」但楊星接下一番話卻讓他不由沉思起來。「包老你第一任期乾的其實很不錯,許多人當時預言英國人能幹好的事,中國人一定干不好,現在證明他們大錯特錯。但這一任期你的目光太多落在像我這樣的富豪身上了,雖然拉動經濟是首要任務,但也不能忘記香港600多萬市民中大部分是升斗小民,經濟增長實惠始終要落到他們身上才行。」
他和楊星也是老關係了,也不扭捏開門見山表示,這回他是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新任期才幾個月就出了一連串紕漏,弄得中央都暗示對他不滿,前不久上面就有人隱晦表示如果香港政府考慮出售手中的中星集團股份,就能幫他緩解一些壓力。
「可現在香港房市已逐步恢復,特別最近放開內地富豪來港投資房產後,房價一路飆升,但許多香港本地人卻沒有房子住,他們https://www•hetubook.com•com心裏怎麼會痛快,這居者有其屋計劃就是緩解香港居民住房貧富分化的一把好武器。」
「還有這幾年香港幾大主權投資基金賺了些錢,現在正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的時候。既然公務員對於減薪不滿,不妨讓全城居民一起評估該不該減,反對派里不少人是大律師和商人,也可以讓他們一起亮亮家底,同時把市內拿綜援的貧困市民做個比較,把公務員減薪和提高綜援覆蓋挂鉤,政府投資所得是應該給公務員還是給領綜援的市民,政府從善如流,沒必要鬧到上街遊行嗎。」
參加慶功會的嘉賓里當然以特首為尊,包海生也是無事不登三寶殿,他新近無對手當選特首,又利用高官問責制把老對手政務司司長擠下台,奪回他認為應該屬於自己的權利,按情理正是志得意滿,勢頭正旺的時候,可是今日楊星一見他,就發現他是強作歡笑,隨意敷衍了在場不少和他套近乎的人後,就拉著楊星要單獨談澀,顯然又遇到了不小的麻煩。
星斗研究院造型宛如貼地飛行幾個飛碟組合的科研大樓去年就最早投入使用,而「十方俱滅」各自所在的總部摩天大廈則會在今明兩年就全部完工投入使用。這些大樓都出自世界頂尖設計事務所之手,風格另類張揚但讓人記憶深刻,楊星打得主意可是想把她們變成香港地標性建築,就像悉尼歌劇院和巴黎鐵塔那樣。
最丟臉的是今年7月7日,包m.hetubook.com.com海生剛走馬上任,這一天又是他的壽辰,卻鬧出數萬名公務員上街示威,抗議政府政策,讓包海生焦頭爛額,很是下不來台。
當晚「大金幣」內剛完成總部開張的星富投資慶功會上冠蓋雲集,來自香港上流社會的達官貴人都頻頻舉杯向楊星賀喜,這種情況下特首包海生等一眾官員前來拜訪就顯得不那麼扎眼。而且岑氏兄弟也在邀請出席賓客之列,能擠進這種上流場合倍感有面子,楊星也想等會趁機和他們談談黑市拳賽的事。
其中作為中星集團財富管理者的星富投資大廈,外觀是一幢布滿淡金色玻璃呈豎立狀態的圓盤大樓,圓盤中間略凸,公司內不少人戲稱它為大號奧利奧夾心餅乾。但更多觀眾從每天維多利亞灣初升朝陽映射到大樓表面玻璃上發出的耀眼金光得到啟發,恍然大悟道:「原來這是一枚大金幣啊!」香港媒體也就約定俗成稱其為「大金幣」。
當時民主派議員就提出要追究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的主管責任,由於包海生力保,導致高管問責制被譏笑為「問而不責」,差點半途而廢。同時包海生第一任期內大力推動融合中國文化母語教育,改善民生的八萬五居者有其屋計劃和港人居港權申請人大釋法等舉措,也被人翻了舊賬,不少人認為他獨斷專行,未廣泛徵求市民意見就倉促上馬這些計劃,現在要重新審議,整個社會爆發了巨大爭議。
港英政府時候曾設立布政司,其領導地和-圖-書位僅次於港督,是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秉持著以華制華的原則,這位布政司長由一名華人擔任,香港移交后,他也名正言順成了新任特首的左右手。不過顯然這位職務變更為政務司司長的港人是英國人留下的一招妙棋,他心在曹營心在漢,經常和包海生發生摩擦不說,還和美英等駐香港領事館過從甚密,而一些政府政策草案時常提前遭到香港民主派媒體曝光,民主派藉機杯葛拖延了不少政府政策。
但是經濟成就並不代表政治優勢,當初97年香港回歸前,港英政府就小動作不斷,搞出什麼政治改革方案,結果被中央看穿,一巴掌給拍死了。但是香港作為英國管轄下一百多年的殖民地,其公務員體系和政治體制深深被英國文化滲透,而政權交接時,迫於穩定需要,特區政府內留下了不少港英政府時期的高官,當時香港左翼媒體就提出擔心他們會成為「港英欲孽」,配合不少只喜歡當外國人的香港政客興風作浪。
「你對民主派搞風搞雨不痛快,但他們的訴求有部分是有道理的。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想要順利執政就要照顧到廣大民眾的需要。香港經濟雖然發達,但生活在貧困線下的人可不少,我聽說政府想要取消居者有其屋計劃,我就不看好。當初推動每年建設八萬五千套居屋是你的施政亮點,推行不力主要是因為亞洲金融風暴導致香港房價大跌,許多人都成為了負資產一族。」
這一連串上街示威遊行讓包https://m.hetubook.com.com海生大失顏面不說,還引起中央關注,畢竟一個連部下上街都控制不住的政府實在令人擔憂。所以他這回急著找楊星這個小諸葛,向他請教指點迷津。
雪上加霜的是雙方的鬥爭很快造成了重大事故,今年8月,香港交易所發表諮詢文件,建議將股價連續30個交易日低於港幣5角的主板上市公司股票除牌,引起市場恐慌性拋售這些股票,香港股市俗稱不到一元的股票為「毫股」和「仙股」,這件事被稱為「仙股事件」,由於大量散戶股民損失慘重,引起民憤,港交所總裁被迫辭職。
只是他還是小看了這位政務司長的能耐,自以為大權在手的包海生想放開手腳大幹,卻遇到了公務員隊伍的多處掣肘。原來香港公務員隊伍早已形成了自己一套官僚制度和內部利益集團,只知政務司司長的命令而不把特首放在眼裡,包海生企圖架空政務司長,卻被他反過來將了一軍,出現各局長之間各自為政,而部份政策局權力劃分未如理想,有的權責過重有的過輕,導致好的政策執行起來卻是矛盾重重。
不少市民指出母語教學被認為弱化了英語學習能力,是香港在國際競爭中的自我矮化;居者有其屋計劃則被視作導致金融風暴期間香港房價一蹶不振,直到現在也未恢復元氣的元兇,前不久還傳出居屋短樁,過百人被捕的醜聞;而申請人大釋法,更被認為有損香港法制和司法獨立,結果學生家長、市民和律師都一波波上街遊行,鬧出很大的風潮。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