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卷 勝利之途
第五十八章 拼光拼盡

第51艦隊肯定會逃跑,區別只是在什麼時候逃跑。
打到這個地步,雙方指揮官的策略都有點混亂。
情急之下,鄭恩博向前出的四艘驅逐艦下達了進行魚雷攻擊的命令。
當時,該艦首先被一枚十六英寸半穿甲彈擊中。
在對付驅逐艦的戰鬥中,輕巡洋艦的有無遠比其火力強弱重要得多。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四艘「島」級輕巡洋艦足以擔負起掩護戰列艦的重任了。
同樣地,戰場上的情況也有點混亂。
要提高火力,繼續提高火炮的射速已經沒有多大的意義了,主要是一百五十毫米艦炮的威力偏小,難以在戰鬥中迅速幹掉對手。因此,提高火炮口徑,成為了解決火力的唯一辦法。
「功臣」級就是「通用巡洋艦」理念的第一次成功的嘗試。服役之後,「功臣」級的表現遠遠超過了海軍的預料,其在戰鬥中表現出來的強大戰鬥力,以及能夠適應各種戰鬥場合的性能得到了一致肯定。
如果說誰先堅持不住,那肯定是鄭恩博,而不是斯普魯恩斯。要知道,一艘「島」級輕巡洋艦足以頂得上十艘美軍的驅逐艦了。早這個速度損失下去,恐怕在幹掉美軍的八艘驅逐艦之前,四艘「島」級輕巡洋艦都得完蛋。
十六英寸半穿甲彈打在了該艦艦首右側水線以上,在艦體內發生爆炸之後,直接炸掉了整個艦首。萬幸的是,「島」級的綜合生存能力比「功臣」級還要強大,即便在艦首斷裂之後。也沒有立即沉沒,而是以十多節地速度和*圖*書脫離了編隊。
面對迎面殺來的美軍驅逐艦,鄭恩博不敢有絲毫大意。
鄭恩博沒有讓僅有的四艘驅逐艦參与掩護戰列艦的戰鬥,而是讓其繼續向東全速前進,並且選擇最佳時機攻擊美軍主力編隊,迫使其降低航行速度,或者改變航向。可以說,這一策略非常正確。
「島」級則是全新的巡洋艦,配備了十二門一百七十五毫米艦炮!
站在鄭恩博的角度來看,他肯定認為斯普魯恩斯想利用驅逐艦發動魚雷攻擊,迫使第31-1主力編隊減速,然後逃離戰場。其四艘戰列艦首先減速,不是為了對付第31-1主力編隊,而是要對付前出掩護的第31-2巡洋艦編隊,幫助其驅逐艦編隊殺出一條通道。
問題是,「虎」級大量借鑒了「功臣」級的技術。並且採用了「功臣」級地艦體。只是將三聯裝一百五十毫米艦炮炮塔更換成了二聯裝一百七十五毫米艦炮炮塔,其性能並不能滿足海軍地需要。
此時,鄭恩博也下達了戰術規避地命令。
在此情況下,鄭恩博不可能改變戰術。
幾乎同時。該艦還被至少六枚六英寸與五英寸炮彈擊中。
首先裝備一百七十五毫米艦炮的並不是「島」級,而是在此之前的「虎」級巡洋艦。
鄭恩博並沒有讓三艘戰列艦轉移炮火,而是趁著美軍開始減速的機會,迅速縮短交戰距離,並且繼續集中火力炮擊其四號主力艦。
當時,鄭恩博並沒有意識到,斯普魯恩斯準備與他拚命。hetubook•com.com
二點半不到,美軍的驅逐艦也接二連三的被擊中了。
主要是第31-2巡洋艦編隊為了掩護主力編隊。不得不前出到主力編隊的左前方,從而使其與美軍主力編隊的距離不到一萬八千米。隨著美軍戰列艦降低航行速度,其炮擊命中率迅速提高,第31-2巡洋艦編隊內地戰艦被戰列艦上地大口徑炮彈擊中也只是遲早的事情。
隨著第31-1主力編隊轉向規避,第51艦隊不但沒有加速逃離,反而開始全力作戰。
二點四十三分,唯一沒有被炮火摧毀的一艘美軍驅逐艦在距離第31-1主力編隊大概一萬一千米的距離上轉向發射了魚雷。隨即就被「崇明島」號打出的炮彈擊中,並且在大爆炸中沉沒。
最終,「呂宋島」號艱難的返回了努美阿。
如果第31-1主力編隊有一艘,或者二艘戰列艦被魚雷擊中,其速度就無法超過三十節,在僅有一艘戰列艦地情況下,不可能繼續追擊第51艦隊。因此,鄭恩博並沒有想過要全殲第51艦隊,仍然想利用這一機會打癱對方地四號主力艦,擴大戰果。
最終,海軍選擇了與陸戰隊共同開發的一百七十五毫米艦炮。
相對而言,二百毫米口徑的艦炮肯定不太合適。
短短五分鐘內。三艘美軍驅逐艦被打中起火,且都失去了指揮能力。
結果,八艘「虎」級巡洋艦中,除了四艘分配給了長期缺乏大型戰艦的第六艦隊之外,另外四艘全被派往伴隨陸戰隊的火力支https://www•hetubook•com•com援艦隊作戰(後來,海軍用八艘「功臣」級替換了第六艦隊的四艘「虎」級,讓八艘「虎」級全都編入了火力支援艦隊。從而結束了「虎」級在作戰艦隊服役的歷史)。由此可見,「虎」級確實不怎麼樣,不然也不會僅僅只建造八艘(「功臣」級建造了六十艘,「島」級則建造了二十八艘,即便在此之前的「省會」級都建造了三十六艘)。也不會全被派去執行火力支援任務。
二點三十四分,「呂宋島」號中彈。
二點四十分。「濟州島」號中彈。被迫撤出戰鬥。
從「省會」級開始,帝國海軍就在謀求擴大輕巡洋艦的作戰範圍,增強其作戰能力。
「島」級輕巡洋艦(準確的稱呼應該是多用途巡洋艦,或者通用巡洋艦,只是一般情況下仍然稱其為輕巡洋艦)是帝國海軍自「功臣」級之後,在大戰期間開發的最為成功,也是最為先進的輕巡洋艦。
萬幸的是,半穿甲彈打在了巡洋艦的上層建築上,並且立即發生了爆炸,將該艦的艦橋,以及與艦橋相連的前煙囪炸得粉碎。因為艦體沒有受到損傷,且動力系統沒有受損,所以該艦還能以三十節的速度撤出戰鬥。
到此時。美軍也再次損失了二艘驅逐艦。
如果論火力,「島」級遠遠超過了「功臣」級,特別是在對付驅逐艦地戰鬥中,一百七十五毫米炮彈的威力是一百五十毫米炮彈的一點五倍,只需要二到三枚就能癱瘓一艘驅逐艦,作戰效率大大提高。
二點四十和-圖-書七分,「崇明島」號在規避魚雷的時候被美軍戰列艦上地炮火擊中。
當然,這並不是使用陸戰隊制式彈藥的一百七十五毫米火炮,而是完全按照海軍標準開發的新式艦炮。
從當時「廣西」號(戰術轉向之後,「廣西」號就成了三艘「省」級戰列艦中的領艦)上的瞭望員觀察到的情況來看,六次命中中,有三次在「威斯康星」號的尾甲板上,另外有二次在其左舷上,還有一次在戰艦中部的上層建築上。因為第51艦隊的速度已經降低到了十八節左右,所以無法判斷這六次命中有沒有讓「威斯康星」號損失速度。也正是如此,鄭恩博沒有急著讓艦隊轉移火力。
同樣的。輕巡洋艦在對付驅逐艦的時候。需要面對的不是驅逐艦上的小口徑艦炮,而是來自敵方巡洋艦,甚至戰列艦上的大口徑火炮。
主要是威力偏大,且射速不高。如果配備二百毫米艦炮。巡洋艦地排水量必須突破二萬噸。才能達到比較均衡地戰鬥力。如此一來,其造價不會比「鯊魚」級大型巡洋艦低多少,因此完全沒有必要開發如此大的輕巡洋艦。
幾乎同時,白佑彬也在「松江府」號下達了開火的命令。
只要有四艘輕巡洋艦,再多地驅逐艦都不可能在理想距離上向戰列艦發射魚雷,甚至難以在魚雷的有效射程內發射魚雷。
只是,誰也沒有想到,最先挨炮彈的是第31-2巡洋艦編隊里的首艦,「棉蘭老島」號輕巡洋艦。
可以說,這是一場拼消耗的戰鬥,就看誰能堅持到最後。和-圖-書
使該艦倖存下來的直接原因是:其分段設計的艦體結構擁有良好的抗損能力,而且分段設置地水密隔板對防止海水湧入起到了積極作用。如果換成其他的戰艦,恐怕在脫離戰鬥之後不久就會沉沒。
問題是,以當時的情況,第31-2巡洋艦編隊根本就不能撤下來。
「島」級輕巡洋艦的主炮能夠輕易的幹掉萬米以外的美軍驅逐艦,且其射速並不是很慢,達到了六十七年型一百五十毫米艦炮的水平。在一對一地情況下,「島」級輕巡洋艦能夠輕鬆地幹掉任何一個國家的任何一艘驅逐艦。即便在一對二的情況下。「島」級輕巡洋艦也能用其獨有的二套火力指揮系統將戰艦的火力部發揮出來。
「遼省」號就是最鮮活的教訓,美軍魚雷的威力非常大,如果被擊中,後果將難以設想。
二點二十分,第31-2巡洋艦編隊里的四艘「島」級巡洋艦就以追快的速度沖了過來。
顯然,這超出了鄭恩博的預料,也同時讓第31-1主力編隊陷入了相當不利的境地。如果美軍趁此機會打殘了第31-1主力編隊,鄭恩博就將失去擴大戰果的機會。可是,在魚雷的威脅下,三艘戰列艦又不得不進行戰術規避。
當然,「功臣」級並不完美,其相對較弱的火力仍然是受到了很多人的指責。
利用巡洋艦編隊的支持與掩護,第31-1主力編隊里地三艘戰列艦已經擊中了美軍四號主力艦至少六次。
似乎下定決心要讓第31-主力編隊挨幾條魚雷,美軍戰列艦首先轉移了炮火。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