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卷 雙管齊下
第五十八章 優柔寡斷

從這次海戰來看,帝國海軍地巡洋艦就發揮了決定性地作用。
其超過六萬噸的排水量(標準)中,除了因為要延長艦體,以安裝第四座炮塔之外,其他的重量幾乎都用來加強了防護,特別是水下防護。另外,其艦體寬度接近三十七米,而「羅得島」級與「衣阿華」級僅僅只有三十三米,多出來的四米,也為增強水下防護提供了足夠的空間。
相對而言,通用巡洋艦與輕巡洋艦根本就不是一個時代的產物。
其實,在太平洋戰場上巡洋艦地重要性就已經得到了證明。即便是在艦隊決戰中,巡洋艦發揮地作用都不在戰列艦之下。另外在很多不需要戰列艦地戰場上,巡洋艦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另外,楊定方也在準備發動魚雷攻擊,導致二支驅逐艦編隊距離主力編隊太遠。
如果是斯普魯恩斯在指揮美軍艦隊,肯定會選擇後者。
可是,米切爾不是斯普魯恩斯。
問題是,他在讓驅逐艦發動魚雷攻擊的時候,並沒有做出與第四艦隊決戰的決定,而是想利用這個機會率領主力編隊離開戰場。
當雙方地輔助戰艦全部投入戰鬥之後,局勢已經明顯倒向了第四艦隊。
即便帝國擁有世界上最強大的造艦技術,也難以在不增加排水量的情況下提高巡洋艦的作戰能力。
其實,到此時,米切爾還是有掙扎餘地的。
問題是,打到此時,美國根本沒有多餘的能力來建造通用巡洋艦了。為了確保戰hetubook.com.com列艦與大型巡洋艦的產量,美國只能壓縮巡洋艦與驅逐艦的噸位,從而減少鋼材的消耗量另外,美國還得建造足夠多的運輸船隻,這些都需要消耗掉大量的鋼材。
一是與第四艦隊決戰,二是拋棄速度受損的三艘戰列艦,並且讓這三艘戰列艦纏住第四艦隊,然後率領另外五艘戰列艦逃走。
當然,除了官兵的素質與鬥志之外,戰艦的性能也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最重要的是,二萬八千多米的距離,外加三十節的航速,導致八艘「省」級乙型戰列艦的炮擊沒有任何準確性可言。
當時,之前南下執行偵察任務的六艘驅逐艦已經趕了回來,抱著一線希望,米切爾立即命令這六艘驅逐艦組成編隊,攻擊第四艦隊主力編隊。
作為《華盛頓海軍軍備條約》的附屬產物,輕巡洋艦從誕生的那一天開始就存在著基礎缺陷。比如,其主炮口徑太小,威力難以滿足作戰需要,排水量受到限制,導致其防護等各項性能難以大幅度提高。最關鍵的是,輕巡洋艦的設計思想就有問題。隨著戰爭推進,特別是驅逐艦越造越大,驅逐艦的戰鬥力越來越強,輕巡洋艦也就逐漸喪失了原本應該具有的優勢。
同時也不得不承認,帝國海軍為驅逐艦配備的魚雷已經嚴重落後了。
最後,也正是白佑彬的這一決策徹底的粉碎了米切爾的夢想。
一點五十五分,米切爾才決定讓受損的和-圖-書三艘戰列艦脫離編隊,單獨與第四艦隊的主力編隊決戰,而另外五艘戰列艦組成新的編隊
在三艘戰列艦被魚雷擊中之後,米切爾只有二個選擇。
毫無疑問,猶豫不決與搖擺不定最終導致美軍艦隊喪失了所有的機會。
當然,按照帝國海軍的估計,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魚雷對付「羅得島」級戰列艦還是綽綽有餘的,只是在對付「蒙大拿」級戰列艦的時候,卻顯得有點疲軟。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其裝藥量偏少,還不到四百公斤,而美軍的氧氣魚雷的裝藥量達到了一千二百磅(接近五百四十五公斤)。
也許很多人認為,巡洋艦不是主力艦,在海戰戰場上處於次要地位,為了保證主力艦的數量,犧牲巡洋艦是值得的。
結果,等他做出決定的時候,往往錯過了最好的時機。
一點五十九分,楊定方在親自聯繫了「巢湖」號巡洋艦,從艦長那得到了肯定的答覆之後,立即向主力編隊的八位艦長下達了命令:立即向美軍主力編隊開火。
二點剛過,「勝利」號脫離了旗艦編隊,開始加速前進。
雖然「勝利」號只有六門主炮,八門速射炮,火力比其他任何一種大型巡洋艦多弱了許多,甚至不如「島」級通用巡洋艦,但是不管怎麼說,「勝利」號有著大型巡洋艦的「體格」,其二百四十毫米重炮的威力更不可小看。
當時,他親自詢問了「紐約」號等三艘戰列艦的艦長,得到了兩種答覆。「康涅和圖書狄格」號與「肯塔基」號勉強能夠達到三十節的航速,而「紐約」號只能達到二十七節的航速,再也無法提高了。
此時第四艦隊主力編隊的位置也不夠理想,因為切入角度超過了炮塔的迴旋角度,所以八艘「省」級乙型戰列艦暫時都只能用艦首方向上的六門主炮轟擊美軍主力編隊,而無法用上艦尾方向上的六門主炮。
其實,到了戰爭後期,很多驅逐艦的戰鬥力都超過了戰前的輕巡洋艦。
一點四十分,米切爾首先讓艦隊把速度降低到了二十七節。
當炮彈飛過了近三萬米的距離,落在了美軍主力編隊附近的海面上的時候,米切爾正在聯繫「康涅狄格」號、「肯塔基」號與「紐約」號的艦長。
可是,他竟然在這時候浪費了足足十五分鐘的時間。
也正是如此,楊定方才把二支驅逐艦編隊留了下來,並且正在召喚第4-2巡洋艦編隊,準備等到4-3洋艦編隊到達之後,再次向美軍發動魚雷攻擊,阻止美軍逃離戰場,也同時趁此機會縮短交戰距離。
萬幸的是,帝國海軍並不是那種需要用魚雷來獲得勝利的海軍。
當然,米切爾並不知道,第四艦隊里還有二艘可以作戰的「巡洋艦」,另外,4-3巡洋艦編隊里的六艘巡洋艦正在趕回來,而第4-6與第4-7驅逐艦編隊一直在主力編隊的西南方向上活動。
顯然,美國海軍控制巡洋艦的排水量,就不可能提高巡洋艦的戰鬥力。
如果米切https://www.hetubook.com.com爾在此時果斷做出決定,他還有一點點機會。
顯然,讓六艘驅逐艦在沒有掩護的情況下攻擊第四艦隊的主力編隊,簡直就是送死。
不得不承認「蒙大拿」級戰列艦地水下防禦確實做得不錯。
二點剛過,早已做好了開火準備的八艘戰列艦幾乎同時打出了第一輪齊射。
當時,第四艦隊的驅逐艦都是第五批次的「花」級,而其配備的是六百五十毫米重型魚雷,而不是之前的五百五十毫米重型魚雷。
問題是,第四艦隊的主力編隊已經在這個時候追了上來。
此時,雙方的距離為十五點五海里,也就是大概二萬八千五百米。
可以說,米切爾與斯普魯恩斯最大的區別是,在面臨艱難決策的時候,他無法像斯普魯恩斯那樣,非常果斷的做出決定。
不用多說,此時地二場小規模海戰就已經證明了巡洋艦地重要性。
與美國海軍一樣,帝國海軍的六百五十毫米魚雷也借用了日本氧氣魚雷的很多技術。
如果米切爾在此時決定與第四艦隊決戰,也有一點機會。
只是,戰場上的指揮官不僅僅有楊定方。
問題是,米切爾並沒有堅持之前的決策。
戰爭打到這個時候,帝國海軍已經用通用巡洋艦替換了所有的輕巡洋艦,而美國海軍則仍然以輕巡洋艦為主力,並沒有大批量建造通用巡洋艦。
雖然雙方的主力艦還沒有面對面的決鬥,但是從雙方輔助戰艦的表現就可以看到這場海戰的最終結果。
如果www.hetubook.com.com他按照之前的決策,犧牲掉三艘戰列艦,很有可能挽救另外五艘戰列艦。
沒等他下達重新組隊的命令,雙方主力艦之間的戰鬥就打響了
隨後,白佑彬聯繫了楊定方,讓他儘快率領「黃岩島」號衝到主力編隊的南面,做好掩護主力編隊的準備工作當然,白佑彬沒有忘記讓「勝利」號的艦長下達戰鬥命令,並且讓槍炮長負責指揮炮戰。
發現美軍主力編隊減速,且沒有讓受損的戰列艦脫離編隊之後,白佑彬就意識到,對手很有可能再次發動反擊,而且肯定是魚雷攻擊。
如果美軍不打算決戰,那麼這場戰鬥肯定會打得異常艱難。
只是,帝國海軍的六百五十毫米魚雷更注重安全性(日本氧氣魚雷的安全性一直是個大問題,而且也正是為了解決安全問題,帝國海軍知道戰爭後期才為驅逐艦配備了新式重型魚雷),為此整體設計與日本的氧氣魚雷有本質上的區別。比如,為了避免過氧化氫泄露,採用了更多的安全設備,導致動力與燃料裝置佔用了更多的空間與重量,從而直接影響到了魚雷的裝藥量。
當時第四艦隊地八艘「省」級乙型戰列艦全都安然無恙,沒有任何損失。相反在遭到驅逐艦地魚雷攻擊之後,美軍主力編隊里地八艘「蒙大拿」級戰列艦中「康涅狄格」號、「肯塔基」號與「紐約」號被魚雷擊中,其中「紐約」號挨了三條魚雷,速度降低到了二十七節,損傷最為嚴重。
制約巡洋艦戰鬥力的主要因素就是排水量。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