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傳媒帝國
第八章 各自心思!

《賭聖》出馬,誰與爭鋒?
有錢、有導演、有演員、設備也可以租借到,但有了這些還不夠,你得有準入資格證啊!
拍攝《賭聖》,不是他想拍就拍的。
香港不必好萊塢,好萊塢奉行的導演制,導演決定電影的一切。
周興盛是金牌編劇。號稱「三千萬編劇」,寫一個劇本就能拍攝出香港本地票房就超過三千萬的賣座電影,只拿區區幾萬塊的劇本費,這可能嗎?換做是他,他也是不幹的,憑什麼啊?
自己寫一個劇本,自己投資拍攝,除去拍攝成本,再算上發行方、各地院線要分去一部分利益,但分攤下來,就算只拿票房的十分之一,那也是千萬港元。更別說不可能只有十分之一的票房了。
周興盛自然是不會為了要投資電影就特意去成立一家電影公司的,太不划算了,他也沒那個精力啊,他想的是找一個具備製作和發行電影資格的電影公司合作,共同拍攝電影,按比例來劃分利益。
反倒和圖書是周興馳有點麻煩。因為這個時候的周興馳還在做他的《430穿梭機》,演那個單元劇《黑白殭屍》,是個兒童節目主持人。
而在香港這裏,奉行的是監製制,監製決定一切。理由也比較簡單,監製代表的是投資方,出錢拍電影的人。一部電影最重要的是有錢來拍攝,沒錢演員都招不到,還拍個屁的電影啊。監製手裡掌管著錢袋子,自然就掐住了整個劇組的脖子,劇組裡的人誰都得服從,否則的話踢人出局也就一句話的功夫。
王京立即就明白了周興盛的想法。周興盛這是不甘心只充當一個編劇了,他要更大的話語權以及佔據更多的利益。
在香港,除了去年就已經停產的邵氏,大的電影公司也就嘉禾、新藝城、德寶這三家。
只是想到這,王京心下忍不住也有了另外的想法:「既然是這樣,要不我也投資一份?雖然周興盛說是邀請我當導演,但導演還是干不過監製的,萬一m.hetubook.com.com這部戲的監製周興盛又換了個人來,又和我不對付,那我不慘了?」
周興盛是無所謂的了,畢竟有後世的記憶在,自然是知道跑了將近三年多龍套的周興馳並不缺演技,缺的只是一個機會、一個平台而已。
想著,周興盛便笑了笑,對王京說道:「這樣吧,王導如果感興趣的話,改天約個時間好好談一談,這部片子,其實我是打算找人合作投資拍攝的!」
名氣沒有、演技值得商榷,這個時候要啟用周興馳擔綱主演一部電影,魄力可不是一般人能夠有的。
周興盛是怕王京不敢答應他用周興馳的要求。
隨隨便便一家公司就可以自己製作拍攝電影,除非是公司的內部宣傳片,否則就是拍來自己人欣賞的,不然的話是根本進不了電影院的。就像開車一樣,有了車子、自己會駕駛,並不夠,還得有一個駕駛證,有了駕駛證才可以上路,不然就會被抓。
不提王京的小心思,周hetubook.com.com興盛這會卻在琢磨,到底是找哪個電影公司合作來得好?
後世之時,《賭神》出現之後,神馬《賭霸》、《賭王》、《千王之王》、《賭俠》、《賭俠1999》、《賭俠大戰拉斯維加斯》……,數都數不清,基本上只要在電影圈裡混過的人都拍攝過賭片,題材跟風的程度,那叫一個熱烈啊,就像是沙漠里的一把火。
王京是個導演大才,眼裡也有,但他到底是個普通人。可沒有看透未來的能力,要他大胆啟用周興馳出演《賭聖》的主角,估計他的顧慮是山大!
吳夢達是TVB的老戲骨了,和周閏發是同一屆的,演技精湛那是沒話說,只是長相問題所以才不被TVB力捧,只能充當綠葉演配角,這才不太為人所知而已。現在是八六年,吳夢達的演技是沒話說,原先因賭博而差點傾家蕩產的陰影也已經散去,這個時候邀請他出來演男配角,沒有太大問題。
再加上《賭神》之後就是《賭聖https://m.hetubook.com•com》,只要看過賭片的基本上都有印象,所以周興盛在和業務主管林海濤商議投資電影這一塊業務之後,稍加思索就決定了下來,他要拍攝這部電影。
香港也有其它的一些電影公司,不過都很小,影響力不大,不提也罷。
至於導演?別看威風赫赫,但在監製面前,那也是不頂用,要踢出局還是得踢出局。
至於《賭聖》里的黃金搭檔,「周興馳」和「吳夢達」,也是完全可以找來拍攝的,沒有合適演員的問題是不會存在的,周興盛早有考慮。
至於結局么,咳咳,全都化成了灰燼,後世的時候,基本就不見新賭片的拍攝了,誰拍誰死,因為觀眾都已經聽到「賭某某某」的時候就已經想吐了。
周興盛想要自己投資拍攝自己的劇本,合情合理,誰也不能說什麼。
「合作投資拍攝?」王京深深的看了他一眼,點了點頭,說道:「沒問題,到時直接給我電話,我隨傳隨到!」
所以一聽周興盛這話,王京明白www•hetubook.com•com了意思之後,他也沒說什麼。投資方的事情,他是不管的,他是個導演,只做導演的事情好了。
電影也一樣,只有有了可以拍攝電影的資格證,才能拍攝電影,可以讓拍攝出來的電影進入影院放映,收取票房。
香港本地票房破三千萬。再加上亞洲其它國家和地區的票房,破億那是輕輕鬆鬆。上億的票房,但自己卻只拿到區區幾萬塊?是個人都不會幹這事的,太虧了。
數千萬和幾萬塊,這個差距,那是一個天上一個地下,雲泥之別。只要腦子沒進水,誰都會選擇後者。
這個,就牽涉到公司的性質以及政府的政策了。
電影題材上的跟風,那是國人的最愛。
不過現實就是如此,交情歸交情,生意歸生意,兩者要分明。
不就是導演嗎,你不導,香港有的是人想導。
當然,去年剛剛成立的永盛電影,雖然資歷很淺,但一部《監獄風雲》、一部《賭神》,接連兩部電影都票房大賣,勢頭不可謂不猛,也算是在電影圈子站穩了腳跟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