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登高望遠
第24章 代理省長

阻力消極對待等等不利因素都可能導致陸政東推行的整治措施達不到預期的效果,甚至最後無疾而終,這被很多人認為是陸政東到貝湖之後,真正面臨的第一次考驗。
這樣的收費,大家也都是心照不宣,都是暗地裡操作,真要是被媒體點名了,那對一地的招商引資肯定是有影響的,誰都不想被點名。
作為一個高級領導,不需要什麼都會,只需要慧眼識人,把會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上讓會的人去干就可以了,可是控制欲太強慾望就會遮閉理智,太注意是不是能夠掌控住局面,自然在用人上首先選擇的就是親近自己的人或者聽話的人,就不能夠完全讓有能力的人道合適的位置上,被一片樹葉吸引就無法看見整個森林。
周書明是既想出成績,又怕出亂子,看似是穩中求進,實際上是首尾兩端,搖擺不定,讓下面的人也有些無所適從,而在用人上,更反映了這一點。
陸政東倒是不擔心這些人選通不過,而是在考慮楊永清的問題。
由於本市的資源枯竭,市裡的這些資源企業只能到外面尋求出路,改組后的安楠礦業集團在鄰省選中了一處新礦田。
這段時間,周書明在觀察他,他也在琢磨著周書明,對於周書明的發展思路和用人觀念也有了一個比較明晰的觀感。
老大難,老大難,老大重視就不難,陸政東就緊扣這一點,給這些人加上一和圖書個緊箍咒,讓有些消極對待的,怕得罪人不敢動作的人想躲也躲不掉……
有控制欲,這很正常,這一點很多人都有,特別是官員,誰都想把事情的主動權把握在自己的手裡,他自己也一樣,這一點無可厚非,可是能力不夠控制欲太強了,或者卡得太死,那就值得商榷了。
可即便是這樣,也還是需要好好籌劃一番才行……
在下面的資源城市安楠調研的時候,在詳細了解到這座資源已經枯竭,市裡圍繞著資源而發展起來的企業全面陷入困境,大批產業工人下崗,正在艱難轉型的資源城市安楠失業保險缺口將近四千萬,陸政東當即和國家發展行行長協調,由其提供貸款。
百尺竿頭,總算是進了一步,不過陸政東很清楚,隨著這一天的到來,有些矛盾也將會不可避免的到來。
因為而周書明是打算讓劉志恆去政協,劉志恆調走他自然也不會反對,但是空出的位置已經有了屬意的人選,已經上報上去了,這被否掉,雖說是中組部的事情,但是楊永清是陸政東在西部辦的下級,這恐怕也不是周書明所願意見到的,周書明雖然不敢硬頂中組部,但是給楊永清製造點障礙這還是很簡單的一件事情。
按照陸政東的本意,楊永清道貝湖最好是一步到位就任副省長,但從貝湖現在的情況看,這樣的一步到位恐怕副作用太大。
和*圖*書書明一直牢牢掌握著人事權,如果一絲也不鬆動,如果連副廳級常委經濟方面的人選也一定要掌握的話那未必是什麼好事,周書明還不至於只會使得兩邊矛盾激化。
陸政東在公眾面前一如既往的低調著,甚至比他在西部辦還鮮少出現在全國的媒體上,但工作上的果斷作風卻毫不掩飾,他能拍板的事情絕不會含糊。
楊永清直接任副省長,就得過人大那一關,而楊永清空降而來,貝湖之人對其幾乎沒有任何的了解,更重要的是楊永清還得要過黨內這一關,也就是當選省委委員這一關,就算有中組部在副省長的任命上保駕護航,楊永清闖過人大那一關,要是省委委員那一關過不了,那一樣會非常尷尬,沒有黨內職務,就是一隻跛腳鴨,搞不好就會破壞他的苦心布局。
陸政東撓撓頭,這一下他真是孤家寡人,倒是很有些不習慣,想了想,到貝湖之後一直忙著,還沒去見見羅致嫻,既然有這樣難得的休息機會,那就過去看看……
而更讓下面各級領導感到動真格的是,陸政東要求省內的貝湖日報、省電視台、省廣播電台等省內主要媒體進行監督,詳細披露各地治理整頓的進展情況,對於在規定時間完不成進度的,當地政府的負責人直接上省電視台專題節目說明情況。
分管農業的副省長劉志恆的去向陸政東已經和劉振強溝通得和圖書差不多了,劉志恆平調出去應該問題不大,但楊永清到貝湖來卻是需要好好考量一番。
半年時間,說短不短,可是真要做出點拿出手,這還是殊為不易的,更為重要的是在做出拿得出手的同時,如何處理好和領導班子班長和班子其他成員的關係,如何團結、調動、鞭策下面的幹部,這更是高層關注的重點,在這一點上,陸政東表現得很是得體,始終沒有偏離周書明倡導的大方向,也很注意班子其他成員的感受,同時在這樣的考察期內也沒有縮手縮腳,而是有創造性的開展工作,有些事情自然就水到渠成。
整頓非稅收這既涉及到當事單位小團體的利益,更涉及到這些單位人員的利益,下面各地政府心裏也都打著小九九,不想斷了自己的後路。
打算去見見米琳達,這本來不在他的日常計劃內,不過偷聽到亞當和尤里的談話以後,他覺得很有必要給自己找一個「負傷」出門的理由,毫無疑問,關心在新年夜受到驚嚇的好朋友是一個相當說得過去的理由。
所以陸政東並沒有把下面地市的經濟常委拿上省政府黨組會議討論,省政府黨組會議是沒有人事決定權的,經省政府黨組會議研究使用任免的幹部,最終還是要由組織部和省委常委會討論。
而更讓省內幹部感到深刻的治理整頓非稅收的事情。
陸政東下意識的就準備讓秘書通知司機備車和_圖_書,出去兜兜風,好好想想事情,只是抬起頭才想起,這一段時間以來,包括秘書長楊啟成在內的身邊的工作人員都是跟著他連軸轉,這一個階段的工作告一段落,好不容易碰上周末,他也放了他們的大假。
要讓貝湖這列火車快速的奔跑起來,就需要更為強勁的動力,當然這架馬車的主要動力一個是省里的領導,也就是省委省政府制定的發展大戰略,出台的政策措施;而另一方面後面的各節車廂也要能良好運行,也就是省里的各部門和下面的地市州要跟得上,而要跟得上,那班子也得要有戰鬥力,而在這方面,周書明心思太多,親疏觀念太重,下面的地市州倒是跟得上步伐,不過不是全省發展的步伐,而是周書明個人的步伐,也就是周書明首先考慮的是控制。
八月初,省人大批准楊凌峰辭去省長一職,中組部推薦陸政東為貝湖省代理省長並在省人大通過。
省政府黨組成員不同於省委委員,陸政東有較大發言權,而且省長助理不屬於省政府組成人員,省政府可以直接任命,無須人大批准,雖然進入省政府黨組的省長助理必須同級黨委來決定的,這樣雖然肯定也會引來一些風波,但比起直接副省長引發的阻力要小很多。
但陸政東早有思想準備,在感覺到這樣的一種趨勢之後,馬上就使出殺手鐧:一是開通熱線電話,接受各地舉證亂收費問題www•hetubook•com•com,二是明察暗訪,清查整頓不留死角,三是向各地市州下達口氣強硬的軍令,要求各地必須在規定時間內完成。
陸政東想來想去,讓劉振強對貝湖省委提交的建議副省長留中不發,而這邊讓楊永清先掛省政府黨組成員、省長助理這個可進可退的頭銜比較好。
當然,如果是不太重要的崗位,一般來說在省委不會遇到什麼阻力。但涉及廳局一把,不同省委事先溝通的話,怕只是紙上談兵,最後還是會卡在書記會或常委會。
而且在他到貝湖過渡的這段時間,周書明對省里一些廳局級幹部進行了不小的調整,在這樣的時間點上進行調整,顯然也可以看出端倪。
至於上省電視台專題節目說明情況,那不啻于當做全省做檢查,那個市長州長丟得起這個人?
由於準備充分,手段犀利,這項最難纏、無人敢攬的活居然速戰見效,加上城鄉統籌和工業結構調整的啟動,他這三板斧刀刀直指貝湖發展的頑疾,也贏得了上上下下的一片叫好聲。
但這樣的外地企業進入其他省份,也會遇到諸多的場外因素的影響,導致安楠礦業中標這塊礦田,卻遲遲無法進場展開作業,陸政東當場打通鄰省領導的電話,協商解決此事。
這無關私人恩怨,也不是陸政東對周書明有什麼看法,到了這樣的層次,個人好惡必須服從組織關係,而是工作作風、工作風格、以及思想觀念所不同造成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