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探索(六)

想到這裏,陳央低頭看了看沉寂中的右手,忽然產生了一個想法。
與之前一樣,同樣的隧道水泥牆壁上,一道道裂痕不規則地分佈開來,連隧道中央的軌道,某些部位都有些地方斷裂。
物質到底是什麼?時空又到底是什麼?
聯想到之前那個可樂易拉罐,陳央覺得有點匪夷所思。
1.5米高度的工程履帶機器人,這是XEON最新的載體,自從陳央完工以後,猶如有了一個分身,總算是能夠自由行動了。
現在就能看出,崩塌的路段足有十米長度,也很是驚人了。
陳央隨意抬起手錶看了一眼時間。
「這地方……」
至少陳央只在兩天之中,抽出了六個多小時的時間,堵塞的通道就幾乎清理了大半。
這樣一來,往日習慣中,陳央對真實存在時間的認識,就被基石核心粉碎得一乾二淨。
還是人禍?
多重宇宙,雖然目前這個概念,都是來自於量子力學的不確定性,並沒有得到真正的證實,可基於量子力學的這個理論,的確很有說服力。
這樣的解釋讓陳央放下不少的心,先前猜測是時間穿梭的未來世界,也即存在著現實世界未來的遭遇,那麼讓紐約地鐵變成這樣慘狀的災難,他也別想置身事外。
這可真是一個極為有用的線索!
一連串的碎石滾落下去,陳央神色微動,雙手抓扯住一塊斷開的水泥板,使勁把其從夾縫中抱了出來。
幽深的洞窟中,錘鑽發動的聲響震耳欲聾,回和圖書蕩不絕,鑽頭之間碎石橫飛,灰塵鋪地,陳央一口氣在石壁上鑽出了十幾個深洞,這才停下了這番作業。
不錯,為了安全起見,他建造出了二十米長度的鋼鐵通道,固定好之後,再設置了掌紋驗證的大門,這樣一來,就在光膜與這個世界之間,進行了一層隔離。
隨意往後一扔,「砰」的一下巨響,水泥板四分五裂。
若真的是多重宇宙,那這個世界很可能在幾十年前就和現實世界產生了分歧,進入了一條完全不同的時間線上,那麼紐約地鐵內的情況也就並不是未來,也和現實世界沒有瓜葛。
陳央很難想象,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場災難,才使得這裏變成了現在這幅模樣?
「終於打通了嗎?」
「嘩啦……」
陳央饒有興趣地聯想起來,覺得很是顛覆正常的思維。
從進入光膜開始,到今天已經是第三天,他花費了兩天的時間,先以光膜所在的位置開始,沿著這條深長的洞道,在石壁上鑿出了許多深洞,用以固定鋼板。
假如光膜真的能夠穿梭時間,只有兩個可能,要麼穿梭未來,要麼穿梭過去。可要說穿梭回到過去,紐約的地鐵可從沒有遭遇過這樣的災難,那麼唯有不可知的未來,才能誰也不能肯定。
擁有互聯網大數據的陳央,能夠在一張百度地圖上,用時間線清晰表明一個正常普通人的每日行走線路,並在有限時間內預測到他的運動軌跡。
從社和圖書保卡和駕照上,陳央看到了辦照的時間,有1989年的,也有1986年的,甚至有1979年的,最遲的一個,也是1991年,就沒有超過1992年的。
這個大半,並非指的是把所有的堵塞的所有水泥石塊清除乾淨,而是挖掘出一條順暢的通道。
難道是多重宇宙?
「開發者,已經完成了79%。」
陳央心裏一動,萌生出一個想法出來。
時間不是真實存在,只是人們感官的錯覺罷了。
「預計全部完工還需一小時三十五分。」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
「如果這裏真的是另外一個宇宙,也就是說,量子力學不確定性引出的平行時空概念,是正確無誤的。」
皮包內,有腐爛的社保卡、駕照和些許美鈔。
陳央沿著挖掘出來的通道,走過被堵塞的路段,來到了新的隧道之中。
時間是物質運動的體現,物質運動是時間的基礎。
又例如,基石核心能夠讓人的思維加速,以此達到與外界100:1的時間對比,基石核心內過去了一百個小時,外界真實時間才過去了一個小時。
安全工作做到這種程度,除非是上百人利用大威力武器強攻,否則是來多少死多少。
就如以前,基石核心的出現徹底打破了陳央的尋常思維,導致他某一段時間內,甚至對世界的真實性產生了懷疑。
「到底是經歷了什麼?」
可惜個人組裝履帶機器人太過費力,不然組裝個十幾台,工和圖書程的完工進度會大大縮短。
他所要的一切答案,必須去往地面才能解答。
相對於那些理論物理學家,陳央比他們幸運的一點,就是真正踏入,且親身體會到了許多不可思議地現象,而且預料未來中,他還會遇到更多匪夷所思的事情。
「XEON,東西搬運過去了嗎?」
「還要多久完工?」
幾十具的屍骨,光是黯淡的鑽石戒指,他就發現了十二個,另外還有兩個翡翠手鐲,和還沒有腐爛的貂皮大衣,以及許多的皮包。
一些必要的材料與物資,由這台履帶機器人代工,不辭辛苦地來回于現實世界和這邊世界,節省了陳央不少時間與精力。
然而,不論是易拉罐的生產日期,還是這裏的社保卡和駕照,卻沒有超過1992年的,這又完全說不通。
猶如烏龜對時間的理解,肯定和人們認識的不同,甚至連每個人在不同時期,對時間的感官認識,也絕不一樣。
一路慢慢搜索,陳央謹慎地沿途尋找任何線索,收效甚微的情況下,半個小時之後,另一處名為「Park Ave」的地鐵站點出現在陳央眼睛視線範圍內。
「是的,開發者。」
陳央從軌道跳上站台,聚焦放大影像,不斷把看到的一切拍照記錄儲存下來。
這種猶如末世一般的場景,讓陳央只是輕輕皺了下眉頭,隨即就邁開腳步,向著隧道深處走去。
「分歧點是1992年么?還是更早以前?」
這一處的地鐵站台,也遭到和圖書了一定的損壞,光是探照燈大致掃視一圈,到處的廢石和雜物就能略知一二。
也許,他遇見右手不是一件不幸的事情,恰恰相反,正是因為遇見了右手,他才不會是那樣的人生。
那便是憑藉裝甲的力量,硬生生挖掘堵塞的通道。
普通人穿上這套外骨骼裝甲,雙臂的抬升力量就有兩噸之多,足以把塌方的水泥石塊和鋼筋清理出來,何況比起左邊那個塌崩了一半面積的地鐵站,這裏的清理工作輕鬆了許多。
「多重宇宙……」
是天災?
見多了屍體,周圍的環境再漆黑寂靜,陳央心裏也不會產生絲毫的波瀾,他現在更像是一個老手一樣,具有經驗,並且老道,一一在每具屍骨上面排查一二,找到有用的線索,就記錄或者保存起來。
而電纜線路也從光膜的現實世界鋪設了過來,足足五百多米長度,在整條洞道中都布置了感應燈,以及超過了十台高能脈衝激光。
「嗚嗚嗚嗚嗚……」
不過令陳央感到慶幸的是,相比「Bloomfield Ave」,這裏站點受損程度小了許多,至少沒有那麼令人絕望地崩塌了一半的面積,僅有幾處支柱崩斷,凄涼地躺在地上,一派荒涼的景象,勉強還能讓人看得出以前的樣貌。
按照現實中的紐約地鐵線路圖來看,「Bloomfield Ave」站點過後,一英裡外就有另外一個站點,根據計算,從堵塞的路段為起點,也就只有八百米左右就能抵達。
在這和圖書個荒廢的地方,尋找不到太多的有用線索,只能被團團的迷霧籠罩,越加迷糊不解。
對,真要把全部的廢墟清除,那樣太過費力了,陳央根本目的是找出通往地面的道路,那麼堵塞的隧道,只需小心翼翼開闢出一條能容身的通道,這便可以了。
人們對於世界的認識,無非是通過五官這個基礎來進行的,自認為是真實的物質,卻不一定是真實。就如基石核心內,每一個進去的人完全分辨不出真實還是虛幻,基石核心百分百模擬出物質的觸感、味道、視覺,不事先知曉,不知情的人只會認為這是一個真實無比的世界。
每日起床,上班,工作,下班,吃飯,睡覺,上班,下班,上班,下班……
「嗯,完工後通知我一聲。」
這就是99%人的生活,很滿足,也很無奈,也僅僅這麼活著。
陳央穿戴起外骨骼裝甲,走過長達五百多米的洞道,來到地鐵隧道中,先前往右邊堵塞隧道處,繼續這兩天的作業。
既然連光膜這樣人類很難理解的東西都存在了,那麼多重宇宙也絕非不能承認和想象。最為重要的是,代入多重宇宙的話,到此刻為止發現的所有線索,都能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
鬆了口氣,陳央左右肩上的探照燈直射過去,對面幽深的隧道幸好沒有繼續堵塞了。
實際上,那只是一個虛幻的世界而已。
沒有被廢墟掩埋,站台帶著沉重的時代痕迹,而地上滿布的幾十具零散的骨架,似乎更在訴說著悲涼的氣氛。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