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天驕服裝有限公司

轉眼進入了97年的2月,離大年不過十來天的時間,這些天都沒再下雪,但天氣卻依然寒意不減,來自西伯利亞的寒流久久不退,北風呼呼的吹著,又干又冷,很多人手合耳朵都凍得通紅。
陳大龍眼睛一亮:「你什麼意思?」
財務室里,陳大龍望著賬本,有些不敢相信的問兒子:「那我現在不是石河鎮首富了?」
把老媽騙哭之後,陳繁吃了早飯,然後跟著陳大龍一起到了羽絨廠。
「……」陳大龍對這個兒子有點無語,好像什麼都逃不過他的眼睛,「是有點想法,但是有點不成熟,說出來你給我參謀一下。」他已經習慣聽從這個兒子的意見了。
王穎是陳大龍初中時的同學,也是他當時的暗戀對象,不過早已嫁人了,現在在鎮中里當老師,不過從來沒教過陳繁……李香蘭總愛拿這名字取笑陳大龍……
「說吧。」陳繁說。
……
陳大龍發現了陳繁異樣的表情,不要意思的問:「『託人而出』這個詞語用錯了嗎?我上次聽你就用這個詞語的啊。」
廠院內原先栽種的樟樹常青樹被修剪得更加整齊,花壇草坪也重新布置,顯得更加合理整潔,廠房很多都是新建的,原來的廠房也都重新進行了裝修,從外面看起來,宛如一新。
「好吧,聽你的,就叫天驕服裝有限公司!」
陳繁說:「羽絨廠的季節性太鮮明了,淡季太長,如果淡季不進行生產或只進行少量生產,那將造成生產資源的極大浪費,而如果淡季也全力生產,那麼就會產生大量的庫存貨物,到了旺季如果不能全部賣出去,那麼企業的流動資金將變得非常緊張,甚至令企和_圖_書業陷入困境,所以我覺得不如將我們工廠的產品多元化,羽絨產品將只是我們的一種產品,我們還可以生產其他類服裝,反正有不少設備和技術工人都是通用的。」
陳繁卻若無其事的說:「爸,我支持你的想法,不過,我覺得在這之前,我們得做點其他的業務,我看接下來幾個月份,都是羽絨製品的銷售淡季,而工廠里的設備,放在那裡折舊反而更快,而且工人的工作也會太清閑了,太不划算了……」
結果現在只花半年就超過他了!
對於一個固定資產只有200多萬的初級加工廠,這樣的盈利能力是非常驚人的,得感謝嚴冬和雪災,否則就不可能出現這麼高資產收益率和銷售利潤率!
陳繁笑了起來:「名字還不簡單,改一下不就成了?對了,正好註冊成公司吧,就叫天驕服裝有限公司,你看怎麼樣?」
陳大龍沉吟了一聲說:「我是覺得,我們的羽絨廠今年賺了這麼多錢,有很大的運氣成分,如果今年不是寒冬雪災,那麼可能要差不少,當然,也不見得就會像董立剛以前那樣虧本,至少我們的產品在質量和款式上都好得多,在市場上還是比較有競爭力的,但不管怎麼說,明年不可能再有這樣的機遇了,而且由於今年養鴨和羽絨廠都賺到了不少錢,明年肯定會有很多人跟風養鴨辦羽絨廠,到時候將面臨更多的競爭。幸好我們已經抓住了今年的機遇,把天驕這個牌子打出來了,而且我們獲得了一大筆利潤,可以用於擴大生產或者引進更先進的生產技術提升產品的檔次,我更傾向於后一種,我覺得你和-圖-書說得很對,這個社會越來越年輕化時尚化,所以羽絨服的發展趨勢肯定是從輕便化,美觀化,時裝化,所以我們得像這個方向努力,而且低端的產品由於缺乏技術含量,利潤低不說,而且太容易被仿製被跟風被冒牌,所以我覺得我們應該逐漸轉型發展中高檔的羽絨服,這樣才能在以後可能更激烈的競爭中託人而出……」
「好兒子,你真的懂事了!」李香蘭抱住兒子有些哽咽的說。
陳大龍聽到「王穎」這名字,胖臉一黑,心罵你小子真是越來越不像話了,你媽敢取笑我,你也敢取笑我?!
由於工廠的員工不斷增加中,原先的職工宿舍已經不夠用了,新的員工宿舍大樓正在建設當中,估計春節過後一個月就能竣工,到時候就可以容納更多的員工了,另外,陳大龍還準備再建一個職工食堂,原先的食堂太小,而且位置不好,跟倉庫離得太近,員工吃飯都能聞到原毛的味道……
前面一段話讓陳繁聽得嘖嘖稱奇,心說老爸你進步了嘛!但最後一句的那個「託人而出」徹底暴露了陳大龍暴發戶的本質……
此時的天驕羽絨廠跟陳大龍接手時的董氏羽絨廠相比,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了,原本破舊不堪的大門早已被陳大龍拆掉重建了,新的大門建有保安室,銀光閃閃的不鏽鋼門,旁邊的牆上用鎏金大字寫著「天驕羽絨廠」,這樣的大門拿到後世或者大城市大企業那肯定算不上什麼,但在這個年代的小鎮上,已經算是非常氣派豪華無比的了。
「怎麼這麼快?」陳大龍還是有些不敢相信,他並不是一個不求上進的,以前和圖書也不是沒想過超過董立剛成為石河首富,但他覺得董立剛家大業大,以自己當時制蓋廠的盈利能力,就算能超趕他,估計也要個十年八年,而且前提是董立剛在這些年沒有抓住什麼好機遇……
在規模上,原先的羽絨廠佔地面積僅僅20畝,而現在已經擴大到35畝了,增加了近一倍,已經擁有兩條水洗線,1台六廂分毛機,1台五廂分毛機,2台四廂分毛機以及8台單廂分毛機,另有三個縫紉車間,總面積600平米,擁有140台縫紉設備,除了6台單廂分毛機和80台縫紉設備是原先羽絨廠遺留下來的資產,其他設備都是陳大龍之後引進的,包括上次從寧州那家羽絨廠引進的原產德國的二手設備。
11月,12月以及1月這三個羽絨製品銷售旺季,天驕羽絨廠共售出羽絨服羽絨被等羽絨製品92000多套(包括前幾個月份的庫存產品),銷售收入達740W,利潤高達290W,也就是說這三個月平均每月盈利近百萬!
陳繁笑說:「當然……你現在有六七百萬的身家了,而原本董立剛的資產差不多有五百萬,現在只會減少不會增多,而且他的制蓋廠很快就要倒閉了,不過他還有酒店和建築公司,應該還能混到一兩年……至於朱旺山嘛,他就只有那麼一家制蓋廠,估計很快要破產了。」
陳大龍想了想,還是沒罵出口,罵出來反倒顯得自己心虛了,因為這小子什麼也沒說,但他知道他肯定是故意,他是他老子,他當然知道自己這個兒子現在已經變得一肚子壞水了,自己已經不是第一次在他面前吃癟了……
陳大龍有點轉不過來彎www.hetubook.com.com:「但是我們的廠名叫『羽絨廠』……」
當時她真的傷心了很久,不過時間久了也就忘了,卻沒想時隔這麼多年,兒子居然突然提起這件事……
「是『脫穎』而出……脫衣服的脫,王穎阿姨的穎……這是個成語,與毛遂自薦的典故相關,毛遂在自薦的時候遭平原君拒絕,平原君以錐子和布袋作喻,說毛遂沒有能耐,毛遂反駁說:『使遂早得處囊中,乃穎脫而出,非特其末見而已。』後來毛遂得以跟隨,果真起到重要作用,毛遂自薦和脫穎而出這兩個成語千古流傳的佳話。穎指尖子,脫穎而出指錐尖透過布袋顯露出來,比喻本領全部露出。」
陳繁有些自責的說:「媽,你記不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就是因為怕別人笑話,所以一直拒絕你幫我穿衣服,你硬要幫我穿,我就對你發脾氣……那時候我不懂事,你別生我的氣,也別傷心……」
「或多或少肯定有點想法吧,說出來我給你參考參考。」
「傻兒子,媽媽怎麼會生你氣呢……」李香蘭眼圈有些紅了,這事她真記得,那是她和丈夫剛剛回到鎮上做小生意,把陳繁從鄉下接到鎮里念小學,李香蘭一直覺得自己和丈夫將陳繁丟在鄉下很對不起他,所以一個勁補償他,慣著他,給他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甚至穿衣吃飯都為其代勞,讓他真是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但當時和陳繁一起念小學的朱政生知道了這事,便笑他是「媽媽的乖寶寶」,結果陳繁跟他幹了一架,將他打得鼻青臉腫——兩人也因此結怨,同時陳繁回到家之後,開始拒絕李香蘭幫他穿衣服了,李香蘭問他理由也不說,李香蘭以為兒和*圖*書子怨自己了,以為兒子因為離開自己太久跟自己不親了……這在一個母親看來,是多麼傷心的事情啊。
羽絨廠目前擁有普通職工284人,其中正式職工180人,臨時工104人,另有專業技術人員18名,其中包括原羽絨廠的技術人員以及陳大龍新近高薪聘請的技術人員和設計師。
當然,接下來的幾個月,都是羽絨製品的銷售淡季,不可能再保持這樣的利潤了,就算到了下一個銷售旺季,也不可能再出現這麼高的利潤率了——當然,如果規模擴大銷售額增加的話,利潤率下降利潤額上升還是很有希望的。
李香蘭幫著陳繁穿了件厚厚的外套,陳繁懶懶的伸著胳膊,李香蘭將大衣套在他身上,然後將胸前的扣子一粒一粒扣上,嘴裏笑說:「都多大人了,還撒嬌要老媽幫你穿衣服,也不怕別人笑話……」雖然是抱怨的話,說出來卻沒一絲抱怨的語氣,她心裏可不是真這麼想,只要兒子願意,她願意為他穿一輩子衣服……不過到時候兒媳婦肯定也不願意了……想到將來有個女人跟兒子比自己跟兒子還要親,她心裏有些難過……不過如果是林重遠家的那個小丫頭,倒是還能接受……
陳繁說:「那我們就把羽絨廠變成專業的服裝廠不就得了!」
「很快嗎?我還嫌慢了呢……」陳繁笑著,又湊過去說,「爸,你下步打算做什麼?」
「這個……我還沒想清楚……」新出爐的石河鎮首富陳大龍一臉茫然的說。
陳大龍點點頭說:「這點我也知道,但羽絨廠都這樣,淡季除了生產一些產品庫存之外,只能接一些其他的服裝加工業務,不過很不穩定,一般都會找專業的服裝廠。」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