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長安生活
第四章 改變命運的切入點

「殿下,老奴就是粉身碎骨也一定把事情辦成!」高重被李愔拍的再次激動起來,跪下來雙眼含淚嗚咽道。
想到這裏李愔打定主意,既然自己穿越改變了李愔的命運,那乾脆連大唐的命運也一起改變好了,最少也要阻止武則天的上台,再怎麼說自己也是李氏的一份子,無論如何也不能讓自己和兒孫們經歷那場李氏皇族的浩劫。
「奴婢……奴婢參加殿下!」高重用太監特有的尖細嗓音說道,聲音微微帶著的顫抖,而且還帶著哭音,似乎十分的激動。
李道有些無語的看著這個忠心的肥太監,不就是讓他去終南山找個人回來嗎,用得著這麼悲壯嗎?
誰都知道李世民的皇位來路不正,弒兄殺弟是唐太宗一生也無法抹去的污點,在他剛即位的時候,民間的輿論對李世民十分的不利,所以他就讓人選出地方上德行高尚之人授于爵位,想以此來改變民間對他的看法,不過這個辦法效果卻不怎麼好,被選出授于爵位的人很多都拒絕了李世民的好意,孫思邈就是其中的一個,所以李世民對孫思邈可能有印像,但絕對不會太深,要不然長孫皇后都病了快兩年了,卻一直沒有請孫思邈這個神醫來診治,這就足以說明問題。至於後世流傳的關於孫思邈懸絲診脈治好長孫皇后的事,那完全是後人杜撰出來的,根本不足為信。
「沒事,有什麼話你儘管說,這件事很重要!」李愔開口道,高重和他從小生活在宮裡,到他封梁王時才出的宮,在宮中有不少的舊識,對宮中的消息最是靈通不過,所以李愔才找到他尋問長孫皇后的情況。
沒過多長時間,一個身穿內侍服飾的中年白胖太監隨著文兒走了進來,這個太監就是李愔要找的高重,和*圖*書高重是李愔身邊的近侍,深得之前那個李愔的信任,不過自從李天穿越醒來之後,做為後世人的李天看到一個太監天天在眼前轉悠,感覺十分的彆扭,文兒和畫兒來了之後,高重就被李愔升任了內部大總管,讓他掌管梁王府內部的大小事務,服侍自己的工作都交給了文兒和畫兒兩女。
「好!你去吧!」
李愔卻被高重的這一段『真情告白』,嚇的全身都起了雞皮疙瘩,如果對方是一個妙齡女郎的話,說這些話聽著倒很舒服,可你一個半老的肥太監也學人家告白,這就有些讓人接受不了了。不過人家也是一片真情,李愔只能捏著鼻子認了,還要好言安慰幾句,好不容易才讓高重站起來回話。
所以從李愔的角度來看,治好長孫皇后的病不但可以討好他的皇帝老爹,而且還可以影響自己的命運,說不定長孫皇后多活幾年,就可以避免後面的皇子爭位,李治也就當不了皇帝,當然也就沒有了武則天,做為皇族的李愔也不會為自己和兒孫們的安全擔心了,可謂是一舉兩得。
「看來有時間得讓人炒點茶葉出來。」李愔自言自語道。
孫思邈出生於北周時代,卒于唐永淳元年,活了有一百多歲,一生致力於醫藥研究工作,著有《千金方》,創立臟病、腑病分類系統,對中華醫學的發展做出了極大的貢獻。他不僅精於內科,而且兼擅外科、婦科、小兒科、五官科、眼科,並對攝生、食療、針灸、預防、煉丹等都有研究,同時具有廣博的藥物學知識和精湛的針灸技術,可以說是一位了不起的全科醫學大師。
「這件事極為重要,你是我最信任的人,一定不要辜負我的期望!」吩咐完后,李愔親密的拍了拍高重和圖書的肩頭說道。
「是!奴婢聽說,長孫皇后已經病入膏肓,非人力所能挽留,恐怕百日之內就會……」高重說到這裏停了下來,抬頭看著李愔,下面的話不用說李愔也能明白。
「高重,你馬上去幫我辦一件事情!」想通了這些事情后,李愔立刻一臉嚴肅的對高重吩咐道,然後招手讓他上前,附在他的耳邊說了幾句。
「高重,你這是怎麼了?有人敢欺負你?」李愔雖然不喜歡太監,但這個高重算是他來到大唐后最早接觸的人之一,所以看到他這個樣子不禁好奇的問道。
「文兒,你去把高重找來,我有些話要問他!」李愔回到客廳立刻吩咐道,坐下來喝了口茶,卻又皺著眉頭吐了出來,唐朝人喝的茶一般是茶餅,所謂茶餅,就是把茶葉摘下來后,蒸熟了搗成泥,然後做成茶餅,喝的時候敲下來一塊放中茶壺中煮,而且一般都要加鹽,甚至有時候還會加蔥、姜、棗、橘皮等之類的東西,這讓喝慣了後世清湯茶葉的李愔十分的不適應。
當然李愔也知道自己的這個想法有些天真,就算長孫皇后多活幾年也不能保證以後的事就不會發生,但這卻是李愔改變歷史的一個嘗試,成不成功無所謂,反正以後的機會還多的是,總能找到改變歷史的辦法。
不過孫思邈真正出名的是在他一百歲之後,當時的皇帝唐高宗,也就是李愔的弟弟李治對孫思邈十分的推崇,這才讓孫思邈的名聲越來越大,而且並不僅僅局限於醫學界,初唐四傑之一的盧照鄰還是他的弟子,而他那部流傳後世的《千金方》也是他一百多歲后才完成的。
接下來李愔又問了高重一些細節上的問題,特別是都有誰給長孫皇后看過病,當他聽到沒有那https://www•hetubook.com•com個傳說中的人時,這才鬆了口氣。不過很快李愔又陷入了沉思之中:沒想到長孫皇后的病情這麼嚴重,如果自己沒有記錯的話,今年六月長孫皇后就會去世,而長孫皇后的去世,也代表著皇子們爭奪皇位的開始,最著名的就是李承乾、李泰和李佑這哥仨,可惜沒有一個有好下場,李承乾造反被貶,李泰與李承乾爭位也被貶,李佑這哥們最膽大也最倒霉,殺了自己的長史權萬紀,然後叛亂不成被賜死,成為了太宗李世民殺死的唯一的兒子。而其它的皇子也是人人自危,後來被走狗屎運的李治做了太子。可李治上台後更不省心,先是長孫無忌掌權,直接導致李恪被冤死,然後武則天上台,這下李愔的這群兄弟更慘,被貶的貶殺的殺,除了老十三李福外,幾乎沒有一個得善終的。
「沒有~沒人欺負奴婢,只是奴婢跟著殿下十幾年,幾乎形影不離,前些天殿下抬舉奴婢做了總管,但卻無法再像從前一樣跟著殿下,今日見到殿下,老奴心情激動不能自以,望殿下恕老奴不敬之罪。」高重說到這裏又激動起來,乾脆爬在地上大哭起來。
「是!」高重沒想到李愔問的是長孫皇后的事,微微思考了一下這才回答道。「回稟殿下,自從前年長孫皇后同太宗陛下一起去九成宮避暑時,身染疾病,雖經過太醫多方診治,但病情卻時好時壞,今年年初時,皇后的病情突然加重,聽宮裡的內侍說……說……」高重說到這裏,語氣變的吞吞吐吐,抬起頭偷眼看了看李愔,似乎不太敢說。
不過李愔又轉念一想,自己既然已經成為了梁王李愔,那麼歷史上樑王的命運也就發生了改變,自己身邊的人命運也應該會隨之改變才對,hetubook.com.com這就像是那個著名的蝴蝶效應一樣,自己這隻穿越的小蝴蝶動一動翅膀,引起的颶風就足以把原來的歷史吹的亂七八糟,做為自己兄長的李恪,他的命運沒理由不發生改變,至於是變好還是變壞,這個可就說不準了?
「老奴告退!」高重帶著一臉慷慨赴死的表情,邁著一往無前的步伐離開了客廳。現在高重感覺自己身負梁王殿下交給的重任,就算是刀山火海也無法阻擋自己前進的道路。
「高重,宮裡的事你應該比較清楚,你現在和我說說母后的病怎麼樣了?」李愔一臉嚴肅的說道。雖然長孫皇后不是李愔的生母,但人家是皇后,李愔也要稱呼她母后。剛才李恪說長孫皇后病情加重,這讓李愔靈光一閃,想到了一些事情,如果自己抓住這個機會,說不定能討皇帝老爹的歡心,也許自己就不用再跑那麼遠去做什麼益州都督了。
想到得意處李愔不禁哈哈大笑,特別是想到,這是他第一次運用後世的知識,來影響歷史的走向,這讓李愔不禁更加的得意,笑起來就止不住。旁邊侍立的文兒和畫兒卻是一緊張,心中同時都在想:難道梁王殿下的舊病又複發了?
看著這位年僅十七歲的三哥離開,李愔不禁嘆了口氣,雖然剛剛接觸,但他卻從李恪身上感受到那份兄長對弟弟的關懷之情,前世他是家中獨子,根本沒有感受過這種血肉相聯的兄弟之情,而今天李恪表現的兄弟情誼卻深深的打動了他,讓李愔從心裏認同了這個唐朝的兄長。不過想到這位英果的兄長年紀輕輕就含冤而死的結局,卻讓李愔心裏有些難受。
現在的孫思邈其實也有些名氣,李愔的皇帝老爹李世民在剛登基時,還派人授于孫思邈爵位,卻被他拒絕了。不過大家不要和-圖-書因為這件事就認為李世民很器重孫思邈,其實他們兩人連見都沒見過,授爵這件事其中也是有緣故的。
可以說正因為長孫皇后的早逝,才造成眾皇子爭位,結果讓老九李治上台,最終一代女皇武則天篡位,也造成了李氏皇族的一場浩劫,大部分皇族死於非命,活著的也都十分凄慘。比如李恪女兒信安縣主,一直到了四十多歲才嫁人。再比如歷史上李愔也被貶為庶人,然後鬱鬱而終,後代也有不少死於武則天時期。其它的皇族也都是差不多,不是貶就是殺,反正沒什麼好下場。
李愔一聽到長孫皇后的病情后,立刻就想到了孫思邈,這位藥王最擅長的就是內科,而長孫皇後患的氣疾就是屬於內科,所以李愔相信就算孫思邈無法根除這種病,最少也能讓長孫皇后多活幾年,當然能治好最好,反正這個功勞肯定少不了他一份,以皇帝老爹對長孫皇后的用情之深,還怕他不重賞自己?到時楊妃和三哥李恪再說上幾句好話,怎麼著也能扭轉一下自己在皇帝老爹心目中的印像吧,然後自己再加把勁討好一下,估計就算是外出之官,也不會再去那麼遙遠的益州了吧?
治好長孫皇后的病,當然要找個好醫生,李愔雖然懂一些醫學常識,但畢竟不是醫生,所以靠他自己肯定治不好長孫皇后的病。不過李愔不行不代表別人不行,如果把歷史上的所有名醫排個名次的話,現在的大唐就有一位能進入前十的名醫,那就是被後人尊稱為藥王——孫思邈。
孫思邈在後世被尊稱為藥王,不過現在是貞觀十年,李愔算了算時間,發現孫老頭大概有六十多歲了,應該還在長安以南200餘里的終南山裡隱居呢,平時也幫著周圍的居民看看病,因為醫術精湛,所以在當地很有名氣。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