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龍霸四海
第四百八十七章 非她不娶!

聽到文心問到這個問題,李愔卻是臉色一板,故作高深的答道:「信上寫什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封信是我寫的,而且收信的人是李治!」
長孫皇后聽后也是點了點頭道:「嗯,這樣也好,還是妹妹考慮的周全!」
不過蕭皇后的話剛落,采兒卻忽然一臉堅定的道:「祖母、姑母,采兒決定了,無論如何我也要與九郎在一起,哪怕做良娣也沒什麼!」
楊妃沒有再說下去,但是意思卻已經十分明確了。而采兒聽完之後,牙齒緊緊咬著嘴唇,臉上也露出一種痛苦的表情。身為一個女子,自然想風風光光的成為心愛之人的妻子,采兒也不例外,但是現在自己喜歡李治,而李治也喜歡自己,可是因為身份的原因,她不能成為李治的妻子,而只能以良娣的身份嫁過去,雖然日後也能成為貴妃,但其實說白了,也不過是特殊的姬妾罷了。
聽到長孫皇后的話,楊妃的身子也是一松,同時也露出一個真誠的笑容道:「多謝姐姐體諒,我也知道這件事讓姐姐很為難,但采兒畢竟是我的親侄女,而且太子又對她一往情深,哪怕是現在將他們拆開,可是日後對采兒來說,恐怕還是禍大於福。」
本來若是按照李治以前的性子,無論他有多大的膽子,現在恐怕也不敢再說什麼了,不過這時李治卻忽然想到昨天六哥李愔寫給他的信,雖然當時他還有些躊躇,不過現在卻也顧不得那麼多了!
和*圖*書而長孫皇后聽完則再次嘆了口氣,不過緊接著又開口說道:「妹妹,既然咱們的話都說開了,那姐姐也就不拐彎抹角了,采兒可以嫁給雉奴,但是太子妃的身份肯定不能給她,只能讓她以良娣的身份一起嫁給雉奴!」
再次轉到長安太極宮,長孫皇後端坐在立政殿內,而在她的旁邊,有些慵懶的楊妃也坐在那裡,手中捧著杯清茶,有一口沒一口的輕品著。
李世民聽到兒子的話,差點一口老血噴出來,他沒想到李治竟然還有這一手,竟然拿私奔來威脅自己。不過李世民忽然驚醒過來,以他對李治的了解,對方肯定不會說出這種話,也就是說,在李治的背後,肯定有人在教他如此說。至於誰會教李治說出如此大逆不道的話?簡直就是明擺著的。
李治抬頭看了一下眼前有些蒼老的父皇,定了定心神,然後鼓足勇氣上前一步道:「啟稟父皇,兒臣有要事要與父皇商議!」
當天晚上楊妃回宮,將采兒答應的事告訴長孫皇后,另外采兒也同意了勸說李治的事,這讓長孫皇后終於鬆了口氣,現在兒子大了,有些事也有自己的主見,這次她已經無法左右李治的意見,不過若是采兒勸說的話,想必應該會有效果。
想到這裏,李世民忽然大吼一聲:「混帳,是不是你六哥在背後幫你出的主意?」
兩儀殿旁邊的書房內,李世民一邊批改奏摺,一邊頭也不抬的問和圖書道:「雉奴,你今天怎麼有空來找父皇?」
不過李愔的話音剛落,嬰兒床里的南洋估計是水喝多了,一股童子尿飛出來,小傢伙的元氣挺足,這股尿射的也很准,一下子噴了李愔一臉,連文心身上也被濺上不少,結果把夫妻二人嚇了一跳,一邊手忙腳亂的躲閃,一邊讓人給南洋準備新被褥。
這點楊妃早就料到了,所以並不顯得意外,再加上她和長孫皇后又都是聰明人,根本不用什麼討價還價,所以當下也點頭道:「謝謝姐姐成全,這也是小妹所想的。」
看到李愔的樣子,文心也知道夫君肯定有自己的苦衷,所以也不再逼問,而是轉移話題道:「對了夫君,前幾天九弟給你來信,讓你幫他想想辦法,好讓父皇和母后不反對他和采兒的婚事,你後來只給他回了一封信,那封信上到底寫了什麼啊?」
「嗯!」李世民一愣,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自己這個一向有些懦弱的兒子竟然敢頂撞自己,這讓他甚至來不及生氣,只是有一種十分新鮮的感覺,同時目光如炬的盯著李治,好像是第一次認識自己這個兒子一般。
聽到李治的話,李世民也有些驚訝的放下手中的奏摺,然後抬起頭看了李治一眼,微笑著讓李治坐下道:「哦,這倒是有些奇怪了,雉奴有什麼要事與父皇商議,難道是關於你納妃的事嗎?」
看到自己的父皇好像什麼都知道,這讓李治的臉色一紅,不和_圖_書過還是厚著臉皮道:「父皇英明,兒臣想說的就是這件事。」
「好一個非她不娶!」李世民盯了兒子好一會兒,這才忽然眯起眼睛,聲音冷冷的說道,「不過我要是非逼著你娶其它女子呢?」
聽到父皇也支持母后的意思,李治一下子感覺全身冰涼,他本來還希望能說服李世民,然後通過對方再說服母親長孫皇后,可是現在看來,這個希望是落空了。
不過長孫皇後接著又說道:「妹妹,雖然你我都知道,采兒不能做太子妃的,但是雉奴十分十分執拗,非要讓采兒成為太子妃,而采兒的年紀也不大,我怕她會有想法,所以我希望你能幫我勸勸他們。」
「你母后做的對,六郎的那個表妹雖然不錯,但是身份卻有些敏感,做個良娣也就罷了,但是太子妃卻不能如此草率,我聽你母后說,太原王氏和范陽盧氏族中有幾個待嫁的女子不錯,而且家世也好,說不得你的太子妃人選還要從這兩個世家中挑選。」
李治雖然低著頭,但卻還是感覺到父皇犀利的目光在打量著自己,雖然他極力做出一副鎮定的模樣,但是額頭和鬢角卻還是禁不出流出一條條冷汗,同時在心中暗自祈禱,希望六哥給自己出的主意有效。
不過讓長孫皇后和楊妃都沒有想到的是,就在第二天一早,采兒還沒來的及見到李治呢,李治卻獨自一人進了宮,然後到兩儀殿面見李世民。
「姐姐放心,這些我都明和_圖_書白,不過太子那裡我不太好勸說,最好還是先說服采兒,然後再由采兒說服太子!」楊妃十分認真的道。
當天傍晚,楊妃就再次出宮,來到隋國夫人府找到蕭皇后,並將長孫皇后的意思講了出來,這個結果她們早就料到了,而且也十分滿意,所以兩人又將采兒找來,並將所有事情告訴采兒,希望她能同意以良娣的身份嫁給李治。
「這……」楊妃有些難過的看了蕭皇后一眼,然後又看了看采兒,這才開口道,「采兒,你要知道,咱們楊家畢竟是前朝皇族,若是你真的做上太子妃的話,的確會對太子產生一定的影響,而這也正是皇后不想看到的,所以……」
聽到父親的聲音都透著一股寒意,李治這下不但滿頭冷汗,甚至連後背的衣服都被汗水給打濕了。另外他也從李世民身上感覺到一種學生的壓力,若不是心中還有一股信念在支撐的話,恐怕他早就屈服了。
不過李治這幾年在軍校里也不是白呆了,在他感覺自己被逼到一個絕境中后,反而狠下心來,忽然抬起頭,直視著李世民的眼睛道:「父皇,若是您非要逼兒臣娶其它女子為妃,那就恕兒臣不孝,我會找機會帶著采兒逃到六哥那裡去,而六哥的脾氣您也知道,他是絕對不會把兒臣和采兒交給父皇的!」
因為工商業的發展,世家大族的傳統地位受到極大挑戰,其中太原王氏和范陽盧氏受到的衝擊最大,不過他們也是最先清醒過來和圖書的兩大世家,現在已經放下以前那種世家的架子,開始與世家之外的人聯姻,而皇族更是他們聯姻的主要對象。
身為皇帝,有什麼事自然都瞞不過李世民的耳朵,不過他認為一些事情無關緊要,所以就懶的管,只要不造成太大的亂子就行,而李治納妃的事雖然重要,但是在李世民看來,納誰為太子妃這種事,卻根本沒必要麻煩他。
看著采兒痛苦的樣子,蕭皇后也是長嘆一聲,低聲說道:「采兒,若是你不想嫁的話,那咱們就不嫁,大不了我讓你表哥在台灣找個好人家,然後風風光光的嫁過去做正妻,永遠也不回大唐來!」
長孫皇后與楊妃情同姐妹,以前兩人在一起時,都是有說有笑的,但是今天大殿中的氣氛卻有些沉悶,過了好一會兒,長孫皇后忽然嘆了口氣,表情有些沮喪的開口道:「妹妹,你我相交多年,咱們也不要因為這件事而生分了。」
想到這裏,李治再次上前一步道:「父皇,兒臣不要娶什麼世家之女,除了采兒,兒臣誰也不娶!」
采兒聽后卻是默然無語,低著頭坐在那裡好久,這才向楊妃開口問道:「姑母,若是我做了太子妃的話,真的對九郎影響很大嗎?」
聽到采兒如此說,蕭皇后和楊妃都是無奈的搖了搖頭,看來采兒對太子還真是用情已深,而且她們也知道,這件事根本沒辦法勸,一切都要看采兒的意思,現在既然采兒都答應了,那麼這件事也就這麼定下來了。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