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后海魚童
第四十五章 第一場比賽

各色各樣的魚竿從一頭望去就如同草叢一樣密集,那些釣手從20多歲到5、60歲的都有,他們同洪濤比起來有一個最大的不同,那就是人家都穿得很專業,絕大多數都是一件長袖的釣魚防晒服,然後外面套一件釣魚馬甲,再戴上一頂寫著各種漁具牌子的釣魚帽,嘿,那就一個范。
不過這也不能怪楊高手,這玩意是抽籤決定的,而且為了保證公平,這場比賽一共要賽2場,當這場比賽結束之後,所有選手就重新再抽籤,如果你兩次都抽到了邊角,那就算你倒霉了,釣魚這項運動中,運氣還是占很大成分的。
「楊子,這是你朋友吧?你帶人家來比賽怎麼連餌都不管開啊!小夥子,別和他客氣,用他的餌,你這個不成。」坐在洪濤右側的釣手是在是看不下去了,開始向楊高手開炮。
紅、綠、黑條紋相間的魚漂頭部突然向下一頓,幅度大概有一目的距離(目是用來衡量魚漂頭部各色條紋之間距離的單位,俗話說叫一格),按說這時候就應該提桿了,這是魚兒已經吃餌的標準信號。不過洪濤沒著急,他打算來一個雙尾。
洪濤沒仔細聽他們的對話,一是他也和圖書聽不明白他們到底在說誰呢,估計那些人都是混競技釣這個圈子的,洪濤一個都不認識;二是從坐在釣位上開始,他還沒顧得上仔細看一看這個競技釣的比賽場是什麼樣呢。
魚漂緊接著又向下頓了一目,洪濤手腕一抖,通過魚竿傳回來力道上判斷,肯定是中魚了,不是一尾還是兩尾目前還不知道。魚很快就被提出了水面,看到正在魚鉤上奮力掙扎的一尾小鯽魚,洪濤知道自己提晚了,頭一尾吃餌的魚應該是把魚鉤吐了出來。
當洪濤忙完了這一套手續之後,調好浮漂按照胸前的號碼牌找到釣位時,時間已經到了8點45,距離比賽開始還有不到15分鐘了。在楊高手鄙視的眼光注視下,洪濤把自己的特效釣餌倒進小盆里,然後藉著比賽池塘的水開始現場開餌。見到洪濤這個大棒槌都開比賽了才開餌,旁邊的另一位釣友還特意問了問楊高手,這是誰啊!然後像看二傻子一樣看著洪濤在哪裡忙活。
「咳,別看啦,表沒問題,你是第一次參賽,還不知道裏面的程序,你得先去裁判哪裡檢驗一下釣具,看看是否違規,然後還得到旁邊的練習hetubook.com.com池裡調整釣組和浮漂什麼的,再加上領號牌、抽釣位,1個小時有點緊啊,你沒看大家都早來了嘛。」楊高手也沒法太多的埋怨,誰讓這個小夥子認識付老頭呢,付老頭還特意囑咐了,得照顧一點他這個小兄弟。
8點55分,裁判長拿著一個擴音器開始強調比賽的紀律和規定,然後隨著一聲哨響,釣魚比賽正式開始了。
「這不是還一個小時呢嗎?不晚吧,難道我的表出問題了?王健,你表幾點了?」洪濤有些不解,看了手錶,又問王健。
兩人以為自己來早了呢,誰想到釣場門口的車都停滿了,大部分參賽的選手早就到了,楊高手也在門口等著洪濤,一見面就是連聲的埋怨啊,說洪濤來晚了。
「幸虧我和裁判長比較熟,先幫你領了號牌抽了釣位,你趕緊去把釣具驗了,把漂調好,然後到釣位上找我,我坐你旁邊。」楊高手把一個比賽標誌貼在洪濤胸前,然後拍了拍他的肩膀,以示鼓勵。
抽了10多桿,洪濤覺得應該差不多了,因為魚鉤落水的釣點附近已經看到了魚兒遊動的影子,這說明已經有魚被餌料吸引著上浮到www.hetubook.com.com離水面不遠的水層來吃食了。接下來洪濤繼續把鉤子拋進釣點,但是沒有很快拉上來,而是緊盯著魚漂的動作。
「謝啦楊哥,我先去弄釣具,一會找您去。」洪濤沒敢多廢話,趕緊從車裡拿出釣箱和桿包,提著就往裁判哪裡跑。
洪濤明顯的落後了幾秒鐘,才反應了過來,他趕緊把子線拿在手裡,把兩個鉤子放在餌料盤上,然後用開好的魚餌團壓在鉤子上,再拉著子線輕輕把鉤子從餌料團下面拽出來,這樣,2團餌料就掛在了鉤子上,這就叫「拉餌」。
「唰」就在哨聲響起的一瞬間,洪濤就看到幾十根魚竿齊刷刷的舉了起來,然後一片銀光飛向了水中,在這一刻,洪濤趕緊這根本就不是在釣魚,而是一種機械運動,這些釣魚人都像機器一樣,扔桿、提桿,動作那叫一個標準,規格那叫一個統一。
「嗨,這個我還真不敢,老楊啊,今天你看看咱有戲沒?1分不敢說,來個5分啥的也成吧。」這位釣手聽了楊高手的話,果然不再糾纏洪濤了,而是開始和楊高手探討起比賽的選手實力來。
「哎呦,那還真是來晚了,對不住啊楊哥,咱是大姑娘上轎頭一回和-圖-書啊,原諒原諒。」洪濤一聽還真是來晚了,趕緊作揖道歉。
洪濤的號牌是47號,已經基本接近魚池的邊角了,這可不像玩圍棋,講究金邊銀角什麼的。池塘釣有個規律,那就是越在中間上魚越多,越靠近邊角,上魚越少。所以按照位置來說,洪濤這個位置不咋樣。
拋出魚線,等待魚漂剛一立起,洪濤立刻提腕,把魚竿提起,利用慣性讓魚鉤盪回自己面前,伸手抓住,再拉一遍餌,再扔進同樣的位置里,然後幾秒鐘之後再提桿,再繼續之前的步驟,開始「抽窩子」。
7點整,王健開著車來了,兩個人把釣具裝上車,然後在銀錠橋吃了點早點,就出發直奔德勝門而去。昌平區在北京的城區的北邊,這次舉辦釣賽的魚池就在八達嶺高速的旁邊不遠,非常好找,當王健和洪濤抵達這裏之後,時間剛到8點,距離9點的開賽時間還有一個小時。
「去,一邊去,你還別狗眼看人低啊,我這小兄弟在後海那邊也算是高手,今天就是來玩玩,不服你去后海和他比試比試?」楊高手的回答非常有意思,故意把洪濤的釣魚區域給說了出來,這樣也就告訴了對方洪濤的釣魚水平,因為在後海那邊和_圖_書玩的都是休閑玩家。
這次比賽的池塘並不太大,是個長方形,邊長大概有100米左右,寬差不多20米。參賽的釣手們拿著抽到的號牌去對應的號碼處落座,每個釣手和每個釣手之間相隔差不多有2米遠,沿著池塘的兩個長邊一字排開。
再看洪濤,一件大體恤、一條牛仔褲,既沒有釣魚帽也沒有釣魚眼鏡,就好像一大群天鵝里的一隻醜小鴨,而是還那麼的扎眼。
一邊抽窩子洪濤一邊抽空看了看左邊的楊高手和右邊的那位釣手都在幹什麼,楊高手此時也在抽窩子,不過他沒有採用拉餌,而是用正常的餌料捏在魚鉤上,再拋入水中。右邊的釣手和洪濤一樣,也使用的拉餌,並且也在一桿一桿的抽窩子。但是通過他們兩個人的魚鉤與魚漂的距離看,他們都是在釣底,而洪濤是在釣浮。
不過洪濤並沒有讓他們看笑話看得太久,5分鐘之後,他就把餌料開好了,坐在洪濤兩邊的楊高手和另一個釣手看著洪濤把那團黑乎乎的魚餌放到餌料盒上,更是不屑帶鄙視了,因為洪濤這款魚餌內行人一看就能看出來,基本就是顆粒飼料粉的成分,頂多是加了點拉絲粉,讓餌團的植物纖維更長一些,更好挂鉤。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