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崛起
第一百二十三章 船速十節

而且根據他幾次試航的經驗,這條船最高時速基本上可以達到十節左右,甚至超出十節的速度,這也說明這條船的速度相當快了。
要是屬下沒猜錯的話,估摸著他們這會兒最多也就是走了一半的路程,起碼要到明天晚上才能回來!」那個船長得意洋洋的回答道。
舢板再次拖住了這條新船,將其拖至船塢附近,交給了岸上的人將船隻再次緩緩拖回到了船塢之中。
于孝天點點頭道:「這就好!昨天我帶人試水之後,感覺這條船整體上距離我想要的性能相差不是很遠,速度上還沒有達到我所想要的速度!帆具還要調整,前面的三角帆完全可以再增大一些!這麼一來船速便可以再提升一些。
一天的試航到了天黑的時候,終於結束,于孝天帶著船返回了南日島,被眾船簇擁著進入到了灣子之中。
即便是有這樣的情況出現,也是正常的,一條船從干船塢入水之後,船體受力變化劇烈,一些原來不能發現的問題,在經過下水和試水之後,就能表現出來,所以這時代按照常規的規矩,一條新船下水交付之後,也要先在船寮一帶進行幾天試水,徹底對船體進行檢驗,同時檢查船上各種帆具船舵絞盤等物進行檢查,直至確保沒有問題之後,才會交付給訂船的船東。
在岸邊系留試炮之後,船體和內部艙室等受力部位經過檢查,並未出現震裂的情況,于孝天這才讓這條船到海上進行炮擊試驗。
但是也不能說這種船就是完美的,最大的問題恰恰就出現在了船帆上,雖然于孝天想辦法https://m•hetubook•com.com從西班牙人哪兒搞來了一大批印度帆布,滿足了這種新船對船帆的需求,但是因為這種船帆受力點比較集中,這種印度帆布也都是天然材料棉麻紡織而成,所以強度有點達不到于孝天的要求。
只是不知道大當家帶人試水之後,感覺這條船使用起來如何?」
于孝天一聽很是高興,接著問道:「那麼你們從雞籠灣出發,到回到這裏,總共用了多長時候?」
可是化纖織物可不是他現在就能解決的,這需要一整套的化工科技發展,才能完成這樣的事情。
第二天又經過一天的檢查之後,郭復告訴于孝天說:「啟稟大當家,這條新船小的們已經都里裡外外查了個遍,除了發現幾條船縫多少有點漏水之外,其餘部位都很結實,沒有發現什麼問題!
所以他眼下唯有將船帆受力部分加厚,使其滿足眼下的需要,而且這種船上很有必要留出備用船帆,一旦發現船帆撕裂的話,還有一套備用的船帆可供船上的人員使用。
這麼一來,這條船就基本上具備了戰鬥力,不用擔心跟人在海上交手的時候,會因為開炮,把自己的船掀翻或者震壞了。
再之,船底壓倉石前面過重了一些,船頭跑起來的時候揚不起來,也影響速度,橫搖有點大,沒有我想的穩當。
不過即便如此,這條船的船速也已經令海狼部眾們非常滿意了,每次出去試航的時候,都會有船隻陪同這條新船出海,可是每次只要一出海,這條船升起帆之後,便會立即破浪而去,把陪和圖書著它出海的船隻甩的沒影沒影,連屁都聞不到。
經過一番試炮之後,于孝天得出這條船是絕對結實的傢伙,他命船上的水手們,將船舷一側兩門六磅炮和船首的十二磅短炮一起朝向一個方向同時開火,而這條船成功的承受住了三門炮的后坐力,只不過是船體巨震了一下罷了,但是卻並未給船體結構造成破壞性的影響。
一個月下來,幾次試航期間,在吃足風的時候,船帆特別是船首帆幾個受力的地方,都出現了撕裂,迫不得已之下只得回航,返回到島上進行修補。
當然風帆戰船之中,還有船型可以跑的比眼下這種單桅縱帆船還要快,比如說是飛剪船,可是目前為止,他建造飛剪船還不到時候,而且技術儲備也太薄弱,只能先一步步的來,從先建造這種結構相對簡單,排水量較小,技術難度比較低的單桅縱帆船開始,然後逐步讓造船的工匠們積累經驗,之後再考慮建造更大更快的帆船也不算遲。
郭復一一記下了于孝天提出的問題,答應于孝天回去之後馬上就開始檢查修改。
一天的試驗下來,船匠們不敢大意,趕緊登船對船隻從頭到尾進行了一番仔仔細細的檢查,看看船體結構是否存在問題,有沒有漏水的情況。
在試水幾次,確定船體結構安全之後,于孝天下令給這條船上裝上了四門六磅炮,左右舷各裝兩門,同時船首位置裝上了一門十二磅短炮,作為船首主炮使用。
這個船長立即答道:「啟稟大當家,小的從雞籠灣起錨出發之後,全程回來,總共https://www.hetubook.com•com用了一天一夜外加兩個多時辰左右的工夫!就跑回來了!」
不過整體來說,這條船還是不錯的,起碼速度上暫時咱們的船之中,無出其右者!接下來這一個月,我會親自帶船或者讓人帶船天天出海試水,爭取多找出一些毛病,下一條船一邊造一邊修改,整齊下一條船造成的時候,能把存在的問題基本上一併解決。」
這樣的平均時速在這個時代,已經算是非常快了,即便是目前西方人使用的蓋倫船也不見得能跑出這樣的平均時速。
所以在海狼這裏,同樣也一切照舊,經過一天試水之後,這條新船立即被拖回船塢之中,進行里裡外外的一番大檢查。
為了保證船隻和船上人員安全,于孝天另外安排了兩條趕繒船給這條船充當護航船,陪同它一起前往雞籠灣。
這時候于孝天感覺到他還是有點太過樂觀了,這種單桅縱帆船雖然確實是一個非常好的帆船船型,可是帆裝的問題限制了它性能的發揮。
如果想要徹底解決的話,唯有化纖織物被發明出來,大大增加船帆的受力強度,這個問題才能被徹底的解決。
通過這樣的一次航行,來檢驗這條船在滿載之後,船隻的速度還有寬闊惡劣水域之中,這種船的穩定性和安全性。
裝上了火炮之後,于孝天先讓這條船在海邊進行了系留開炮試驗,檢查船體在大炮后坐力的震動下的堅固程度。
那兩條趕繒實在是走的太慢了,而且飛魚號也沒裝多少貨,於是屬下便想試試這條船最快趕回來要多長時候,於是便和另外兩條船上的和*圖*書兄弟們商量了一下,先自己帶船回來了!
一個月下來之後,這條船的性能基本上便被確定了下來,這種單桅縱帆船確實是一種非常好的船型,船速快,操作簡單,靈活性很好,需要水手數量也很少,不但在非常適合近海航行,而且即便是在惡劣天氣之中,也能很好的在海上保持穩定。
未能趕得上隨船出海試水的工匠們,在此等候多時了,一看到船完整的返回來,就都涌到了岸邊迎接。
後來乾脆于孝天就直接將這條船的名字定名為了「飛魚號」,專門充當試驗船使用。
雖然跟後世一些現代化軍艦動輒就跑出三十多節甚至四十節的時速相比,這還算不上什麼,可是後世常見的一些貨輪,在海上的時速也大致就是十二三節到十五六節左右,快速貨輪也就是二十節左右,可是那都是靠著它們自身攜帶的強大的動力才打到的,現如今僅靠著眼下的風帆動力,船只能跑出這樣的速度,于孝天自認為暫時已經足以引以為傲了。
于孝天對他問道:「為何你自己回來了?另外兩條趕繒呢?」
于孝天心中默算了一下,通過他兩次前往雞籠灣估算出的距離,南日島到雞籠灣直線距離大概接近三百公里甚至更遠一些,加之要繞一定的路,下來肯定超過三百公里,一天一夜加一個時辰就是二十八到二十九小時,那麼也就大概可以得出,這條新船在路上行駛的平均時速應該是超過了十四五公里左右,換算成海里的話,這條船平均時速大概達到了七八節的速度。
於是于孝天再次給這條船安排了一項新任務,派這條船的和*圖*書人員,裝載了大概二十噸左右的貨物,幾乎將整個船艙塞得滿滿當當,出海朝著雞籠灣而去。
另外船舵操作的時候有些澀,幾個點上有點卡,舵工扳動舵桿的時候有點費力,回頭你們檢查檢查,把這個問題解決掉。
除了這個問題之外,這條船在經過一個月的試水之後,基本上發揮出了它的特性,不過因為船體木質結構加厚加強,使得船體死重加大,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這條船的船速,沒有能跑出於孝天想要的船速,比他預計的船速要低一些。
所以這條新船很快就在海狼部眾裏面得到了一個水上飛的綽號,每每出海試航的時候,沿途碰到海狼部眾,都會跳著腳的對著這條船歡呼大叫。
結果沒想到第五天頭上,這條飛魚號便自己先跑回了南日島交差,帶船出去的那個臨時船長告訴于孝天道:「啟稟大當家,小的帶船先回來了!」
接下來的一個月之中,于孝天雖然不能每天都帶著這條船出去試航,但是起碼也三五天就抽出一天時間,帶著這條船出去試試水。
「啟稟大當家!那兩條船實在是太慢了!去的時候,我們的飛魚號裝滿了貨,他們也趕不上我們,我們一邊走,還要一邊等他們,後來總算是到了雞籠灣見到了黑頭領他們。
這船卸貨容易,不到一天就卸完了貨,我們便按照大當家之命,起航返回來!
還有船舵的舵桿加長一點,可以讓舵工扳動的時候更省力一些,角度暫時不能調整了,如果舵桿活動的角度還能調整的話,這條船也會更靈活一些,目前為止,我感覺這條船還沒有完全發揮出它的性能!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