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4章 特區之行!

另一點相反,那就是特區建設得比其他地方好,這是不爭的事實。
一大批工作能力突出,高學歷的官員充斥進南港特區,支持特區建設,而把特區班子打造成全省標杆班子,這在改革開放初期喊得很響。
而在陳京離開前夕,塗一初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意。
與其如此,陳京乾脆讓自己成為孤家寡人。
國發連鎖的這個案例應該永遠保存,因為通過這個案例可以讓所有人都很直觀地認識到,以前南港和海山的關係到了什麼程度。在若干年後,當我們融為了一體,再回頭看這樣的案例,可能就會有更多的感嘆了……」
陳京這樣一想,心中就有些麻。
陳京用這種方法實際上是在孤立自己,也是在兵行險著。
如果一旦陳京出了問題,他們可以利用陳京在海山的孤立,分分秒秒就把陳京掃地出門。
作為一個縣域經濟體來說,吸納優秀的人才很困難。而其中最大的困難就在於人居環境,城市規模,交通因素還有便利條件等等方面。
而至於謹慎。
陳京提出,縣域經濟要有強有力的生命力,工業企業建設、基礎建設是重要的方面。
一座城市有工業區,也有商業區,還有適宜人居的居民區,娛樂休閑區等等。
作為一個外來者,他站在哪一方都不會對自己有利,最後很可能被那幫老江湖整得團團轉,然後人不是人,鬼不是鬼的,哪裡還有精力專註在工作上?
相比塗一初履歷中和_圖_書的亮點,陳京的履歷顯得有些平凡。
但是第一個吃螃蟹容易博得大的收益。
近一些年來,隨著改革的深入,嶺南其他各市也迎頭趕了上來,但是作為特區,還是能夠享受國家的一些優惠政策。
有這樣的好處,他們哪裡會不盡量給陳京寬鬆的條件?
這一方面可能是因為現在兩區合作,和為貴。塗一初在政治上也是非常成熟的人,他深知這一次兩區合作對他的意義,第一個吃螃蟹有風險。
但是陳京是如此,他能指望塗一初也是這樣嗎?
為了這個信念,就是有些爭議,得罪一些人,那又怎麼樣?
兩人互相就兩地合作彼此交換了意見。
特區現在最大的連鎖超市國發超市,他們在特區創業投資,設立分支機構,當時特區給予了他相當多的優惠政策。包括稅收優惠、土地優惠、融資扶持等等。
對陳京建創業園的想法,塗一初沒有馬上表態,顯得很謹慎。
幾乎是一天一個樣,過一個月哪怕一個星期,再去看鄰角方向,那裡往往就會有極大的變化。
當年中央規劃特區的時候,對幹部挑選給予了極大的政策傾斜。
哪怕只取得一點點成績,他都非常的高興!
更重要的是,兩區合作為南港和海山兩市的跨區域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合作的模板,這個意義太大了。
對陳京的第一個關於高速路設想,塗一初很爽快的表態,表示這個設想和他不謀而合,和_圖_書他也正有此想法,兩地立刻可以聯合規劃高速修建方案。
但是國發在兩年前隨著業務的發展,有意向外擴張。
他是國內大學本科生,而且以前一直在內地工作,來沿海的時間只有兩年。
為了達到這個政治目的,他幾乎是無所不用其極,不管用什麼手段,把鄰角發展起來,經濟搞起來,這是堅定的信念。
三天的時間,考察團一行都覺得收穫頗豐。
有他這一員悍將在前面拼殺,如果陳京干出了成績,功勞有他們一份。
幹部在特區工作這是一種榮譽,同時也意味著受人關注,受領導重視,晉陞之路一般都相當的順暢。
塗一初可能還在考量南港市領導對兩區合作的定位,通過海山的現狀,陳京可以肯定的判斷。在南港市裡面,肯定也存在各種的紛爭,這一點不可避免。
唯有一點陳京比塗一初有優勢。
第一點是特區的發展不是不可超越,特區也不過如此。
政治鬥爭是複雜的。
這裏面以前有一個比較著名的案例。
陳京和塗一初兩人交流了很多。
也在想辦法給他們製造人為壁壘。
特區的官員高半級,這種說法雖然沒有太多的根據,但是這樣的說法在嶺南卻是很流行。
……
而要逐一把這些困難解除,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陳京在海山採用的策略是破釜沉舟,他乾脆把自己的位置立在了某些保守派的對立面,讓大家對他明面上就有意見。
陳京不在和_圖_書意別人怎麼評價他,他在意的是自己在現在的這個崗位上是否是碌碌無為的。
陳京在鄰角這幾年幹得極富有成效,鄰角和鄰彎相鄰,站在鄰彎的高處就可以把鄰角盡收眼底。
陳京這一次在鄰彎見過國發連鎖百貨公司的董事長廖小全,並和其交流了這件事。
塗一初算是特區幹部中的後起之秀,但是他有國外留學的經歷,學歷高,同時又有豐富的實際經驗,在南港新興一批幹部中,他的優勢很明顯,也是非常受組織重視的。
就以現在的各方面來比,鄰角落後于鄰彎,這是事實,大家都要認清這個事實。
陳京一行在鄰彎轉了三天。
而陳京的大區建設,目的就是要把區按城市的規劃來建設。
陳京非常清楚,如果自己捲入了海山複雜的政治鬥爭中,他面臨的局面將是相當艱難的。
其中臨港特區現在是副部級市,所有的官員都比地級市高一級。而南港特區雖然是地級市的架構,但是南港各級官員當年都是挑選的精英。
而在鄰角方面。
而通過這一點,陳京也見識到了塗一初的城府和謹慎。
陳京藉著這個機會,第一次向塗一初介紹了自己關於大區建設的一些思路和想法。
只有明白差距,才能有努力的目標,才會有努力的方向。而目前方向對鄰角來說意義太大了,也太重要了!
而兩人聊得最多的還是大區建設的設想。
把一個區規劃好,建設好,按照城市的規劃來建區和_圖_書,這對促進縣域經濟高速增長,意義是重大的。
不過在陳京面前,塗一初卻絲毫沒表露出任何驕矜的情緒,他處處都非常的謙虛。
現在鄰角和鄰彎的固有人口包括外來人口,都是數百萬之多,這麼龐大的人口基礎,這便給大區建設提供了可能性。
沿著海望過去,在無限遠處可以看到朗月,還有星空,周圍有蟲豸鳴叫,那種自然的氣息,讓人迷醉。
在市裡多樹敵,讓大家都嫉恨他,然而對市主要領導來說。
他的目的是把鄰角的建設搞好,實現自己的政治目標。
陳京對此事頗為感嘆,他道:「以前南港和鄰角之間的關係,類似於當今國際關係,甚至比國與國之間的經濟貿易互通人為壁壘還要多。
而另一方面。
一方面,特區以前大家都來過,但是真正深入了解特區發展的人並不多,這一次實地考察,可以說是全方位的了解了特區的發展,這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次學習。
由於考慮到國發超市地進入可能會給本地商業連鎖企業造成衝擊。
陳京總結這次考察,他表示,通過這一次學習,我們可以認識到兩點。
這其中包括鄰彎的民營企業跨境投資的限制,兩地人才信息共享的限制,兩地商業在對方設立分支機構的限制等等。
南港翠海區風景秀美,坐在靠海的咖啡廳,開著窗戶,迎面便是海風吹來。
塗一初明明對陳京的提議很動心,但面上卻不動聲色,這是城府。
最後自和_圖_書然這樣的擴張想法無法實施,這對雙方來說都是莫大的損失。
因為這意味著,兩個區之間合作的事情,還面臨很多的困難。
當然,陳京在某種意義上也是在利用這樣的環境,陳京性子執拗,認準的事情一百頭牛都拉不回來。
那就是陳京今年剛剛三十歲,而塗一初今年已經快到了奔四的年齡。
然後又就這個問了陳京很多的問題,最後也沒就這個問題發表什麼意見。
這裏的環境沒有被城市的七彩霓虹渲染得那麼俗氣。
在鄰彎方面,政府通過各種渠道警告國發,不希望其投資毗鄰市,否則政府可能會取消部分或者全部對他們的政策支持。
一次性的廢除了十多條以前針對海山的行政政策或者說是地方保護主義政策。
海風有些腥味,但是卻讓人心情愜意舒服,望著海上矗立的燈塔,夜色撩人。
但是另一個不能忽視的方面是人才。
兩區合作成功,不僅可以讓鄰角區和鄰彎區迅速崛起,在各項經濟指標上有質的飛躍。
塗一初聽了陳京的介紹,他獨自沉思了很久。
這在共和國是罕見的。
毫不誇張地說,鄰角的全景就在塗一初的眼皮底下。
當時國發就想在鄰角設立一家連鎖分店。
以塗一初這樣的年齡現在是區一把手,應該還算是年輕一代的佼佼者,但是比之陳京,他卻應該算是老資格了。
在這種情況下,兩地雙方都給其製造壁壘。
塗一初是眼睜睜地看著這兩年鄰角發展的高速度。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