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 優雅的貪官生涯
第一百一十二章 爭搶冷豬肉

按規矩,今天的新襪子新鞋子,他只能穿程阿珠親手做得。原本他還想說幾句,譬如「以俺現在的身家,老婆你無需親手做鞋襪了,咱有錢,街上去買,不成嗎?」……
趙興好不容易穿越了人群,來到孔廟大門,鄧御夫正守在門邊四處張望,見到趙興他長長地鬆了口氣,趕緊招呼:「簽判,快去進去,學諭大人催過幾次了。」
天哪,八萬人。密州一個地方就有八萬名大學生。難怪後來不允許祭孔了,這可是八萬人的「群體性事件」……然而,奇怪的是,在宋代,這麼多人聚集,現場竟然沒有一名衙役。
餃子據說是三國時代張仲景發明的,他在冬至日做了一碗「去寒嬌耳湯」,裏面的麵食包餡,形似耳朵,便被叫做「嬌耳」,傳久生變,又有了「餃子」、「扁食」、「水餃子」、「水點心」等地方性名稱。
宋代文人」釋菜先師「時,不能由僕人提著菜盒,為表示虔敬,身為讀書人,必須親手提著菜盒步行前往孔廟。宋代之後,這規矩亂了,一般的文人坐轎子去,菜由僕人提著,也是被允許的。
趙興趕緊披衣而起。
此際,天上飄著鵝毛大雪。這是今年的第一場大雪,大雪裡,人的視線變的只有十數米。大殿里因此有點昏暗。密州學諭正板著臉坐在首席,陰陰的看著趙興進來。王子韶與索問道陪著笑臉坐在其下首,一見趙興進來,連忙熱情的招呼。
十年寒窗不容易,所以八萬人雖然人頭涌涌,但他們進入孔廟時,連呼吸都放輕了很多,整個廟裡只剩下一片咀嚼聲,外加大殿外進士們的相互寒暄聲。
除了這些外,知州大人還必須代表州衙的官吏獻上幾盤四時水果,九瓮酒,幾隻豬頭,幾隻豬蹄……在知州獻酒的時候,趙興乖乖地夾在學生隊伍,按次上香。
趙興回頭望著廣場上的人頭,低聲問:「這有多少人,天哪,黑壓壓一片。密州學子有多少?」
趙興忘了:冬至日,朝廷官員又放假了,還是個宋代四大小長假之一,前後放三天。原本趙興因為今天放假,想睡個懶覺,結果,這一天比上班還累。
「餃子、餛飩!」
冬至日是陽氣初生的日子,吃「餃子」意味著「一陽出生」;吃「餛飩」是慶賀「混沌初開」。
趙興樂了,原來這又是一位宋代怕老婆的「陳季常」。
論理,站在學諭身邊的應該是王子韶,可王子韶早知道趙興的手段,他不以為然的撇了撇嘴——這廝定是又掄起了糖衣炮彈,打倒了學諭……罷了,原諒這廝,嗯,只是不知這廝又拿什麼東西誘動學諭。回頭得問問,不能便宜了這小子。
政事堂官員可在門前再加一對瑞禽。而石象與馴象人則寓意「象生百態,滄桑何在?」,常立於宗室子弟門前……嗯,如果你在宋代看到誰家門前有沒翅膀的石獅子,可以肯定:他是穿越人士,而且是明代永樂年以後穿越來的,因為石獅是明代以後的產品。
學諭的品級比趙興還低,但今天,他是場中老大,連知州都要聽他的擺布。趙興來晚了,那兩人熱情打招呼就是不想讓學諭在孔聖人大殿訓斥趙興。
這一習俗,現代連日本人都不遵守了。日本婦女在這天,常送給丈夫巧克力,寓意:感和*圖*書謝丈夫賜給自己一年的甜蜜生活。它已經失去了那種「中華味」。當此時刻,趙興能感受到老婆親手做的鞋襪,心裏說不出的溫暖。
這比十個代表更有用——學諭立馬臉上化了凍,他滿意的點點頭。
燒完紙,同學相互約好與次日去老師家拜訪,這就是「隆師禮」……
芹菜的寓意則深了點。據說,古時候,芹菜剛傳入中國,人們都認為芹菜有毒。有一位人勇敢的嘗試了芹菜,覺得很美味,於是就向自己最尊敬的人獻上一束芹菜,由此誕生了一個詞叫「芹獻」。意思是:一點小東西,自己覺得很好,但不知對方是否能夠滿意。
祭文念誦完了,主持祭禮的人獻上祭禮,分別是一個豬頭,一束新麥,一個羊頭……底下的學生們則紛紛從食盒裡拿出自己帶來的芹菜、豆腐,傳遞給主祭官——祭酒。祭酒將學生們的菜一個個擺上祭桌。這時,二進外的進士也紛紛取出自己的菜肴,但他們的菜沒資格傳進大殿,只能擺在地上。
學諭只聽說過少數幾個詩名卓著的大文人擁有這個東西,所以,當學諭得到密石硯並不覺得喜出望外,但摸索袖中發現獲得一套八卦筆,喜出望外。想到此後也可以拿著這套筆向人炫耀,他的臉上如沐春風,緊著說:「既然人都來齊了,那我們就開始吧。離人賢弟,站我身邊來,我們一同拜祭。」
程阿珠沒有回答,陳伊伊咯的一聲笑了:「啥事都等興哥做主,黃花菜也涼了。」
程阿珠馬上以主母的身份接續:「眼看快正旦了,官人今天也把年禮準備一下……還有,明天要宴請學生。官人也要做好答問準備……我們今天還要『冬臘風腌』,就不陪官人了。快快,官人快點起來,府尊那裡還等著『釋菜先師』呢!」
索問道也有類似想法,他警惕的盯著學諭,只見學諭大人借趙興的身材掩飾,一個轉身,袖子在腰邊一拂,兩隻手露出了袖外,接過了別人遞上的食盒。
師生們約好了宴客時間后,王子韶開始帶著現任官員向門廟外走去,至此,現任官員參与的祭孔活動結束,剩下的就是那群秀才繼續瓜分芹菜、豆腐、水果、美酒。
張用連忙擺手:「我聽說了,你的浴堂里有倭女貼身搓背,可溫柔、可舒服了——我可不敢。我渾家就是聽說了這事,堅決不許我登你門。」
到了後院,趙興發現滿院變成了婦女大集會,厚厚的大雪中,那些婦女每人跪坐在一張竹席上,正在熱火朝天的——腌鹹菜。趙興這才想起來程阿珠臨走時說的:冬臘風腌。
一上樓來,喀絲麗邁著舞蹈般的步伐,腳鈴叮噹的走到趙興身邊,緊蹭著趙興坐下,斟了幾杯酒,她用胡語詢問趙興:「主人,姐妹們都去了南方,為什麼不讓我去?主人,我如果哪裡不好,請您懲罰我,但不要這樣。」
冬至日的「釋菜先師」是祭典將文字傳授給平民的孔聖人。因為有了孔聖人的廣收門徒,知識才從貴族階層向平民傳播。在這一天,全天下的讀書人都要在地方官的帶領下,拜祭這位至聖先師。
張用抖了抖身上的皮裘:「熊皮呀,很暖和。」
婦女們都在幹活,碧霞閣上無人伺候,趙興只好自己動手,他m.hetubook.com.com除去了大衣,跟張用盤腿坐在熱烘烘的地板上,旁邊點著一座酒精爐燒著熱茶燙著美酒,吃著鮮魚塊,果脯,閑聊著今後的年景。不一會,樓下傳來婦女的歡聲笑語,她們開始洗浴了。
「是晚了點,可是小雪的時候相公不在,所以我等準備好了腌菜,拖到冬至才弄出來」,廖小小咯咯笑著說。
「那就去浴室樓上——棲霞閣聽音樂,喝酒……冬至日,我記得要吃啥?」
「釋菜先師」的祭禮是芹菜與豆腐,由此也誕生了一個詞,就是韋小寶的口頭禪:阿彌陀佛,芹菜豆腐。
張用搖搖頭:「我渾家在裡頭,你這主人不在,我渾家不讓我隨意來你家串門,尤其不許我來你家洗澡。」
趙興就欺負古人,他將門口的「上馬石」雕成禮儀規定中不存在的物種,比如第一排左面第一隻為鴕鳥,右面第一隻是溫順的狸貓;第二排則左蟾蜍、右孔雀……無形中避開了品級規定。
此外,宋代門前立仗馬與控馬官石雕,則表示將門世家;武將門前還立角端石雕——獅形有翼,頭有雙角者一般稱為「天祿」;單角稱為麒麟;無角者為辟邪,立於一品文武官員門前。
除了腌大菜、腌蘿蔔、腌鹹肉、腌鹹魚外,現場的人還在「風」,場邊立著很多木架,上面掛滿了風制好了的蔬菜,還有風雞、風肉等,這就是「風臘」。現在各種製作已經進入了尾聲。
整個大殿里人頭此起彼伏,人人都在相互點頭行禮。因為在場的都是讀書人,都算是彼此的學兄、學弟、學長、前輩,相互拱手寒暄,混個臉熟,以便今後官場相互提攜,認識不認識都彼此拱拱手,結果你把頭點過來,我把頭點過去,滿大廟全是搖晃腦袋。
左手的東西冰涼,學諭騰出食指,食指一摸,知道那是一方光潤圓滑的密石硯;右手的東西則成八稜柱形,木質堅硬。
其實,他說的那些都是廢話,手中的東西才是現實,在趙興握上學諭的手時,學諭感覺手中一涼,左手、右手均給被塞進了一件東西。
鄧御夫低聲回答:「按今年學宮典籍,大致有八萬人……這孔廟門外還都是些沒進學的村秀才,貢士才能入廟,待在第一進院落,他們大約有六千餘人;進士在二進,大約有一千餘人。有官身的在大殿,不過五百餘人。」
這些人都是斯文人,在孔廟外頭又冷又餓的站到了中午,雖然是盤凍得跟石頭一樣的芹菜與豆腐,還有豬蹄——寓意「生花妙手」……他們也吃得很開心。因為有學諭在現場,八萬文化人很有秩序的依次上前,每人吃一小口,飲一杯府尊獻上的美酒——如果這時他們敢越班搶奪,要被學諭除名的。
趙興悶頭跟著鄧御夫一路往廟裡走……嗯嗯,原本鄧御夫也沒資格進入大殿,但托趙興的福,他現在也是「官人」了,所以便「登堂入室」。最近這廝也發了,身上披著件珍貴的白虎皮,腳下穿的靴子也升級換代,換上純正的鹿皮,用一種黑色染料染的鋥光發亮。渾身上下都透露著一句話:我很有錢。
宋代門口立什麼石獸都是有嚴格規定的,比如石虎、石羊是立在帝王墓前的。而虎是尊嚴與高貴的標誌。羊個性柔順,形態淑美https://www.hetubook.com•com。我們祖先造字的時候,有『羊面從美『之說。所以自漢晉以來帝陵之前常置石虎、石羊為祛邪之物。
意思是說:自己很尊敬佛,將自己心目中最珍貴的東西獻上,希望對方喜歡。
是了,是在電視里見到的。每年小雪的時候,韓國人都穿著這樣的唐裝,幾萬個人彙集在大廣場上,場面壯觀的擺開腌菜台,製作越冬的腌菜。原來這就叫:「冬臘風腌,蓄以御冬」。
啥?黃花菜都涼了,這詞出自蘇軾「相逢不用忙歸去,明日黃花蝶也愁」,怎麼只眨眼功夫,越南人也知道「黃花菜」的典故?
進士們是沒份參与冷豬肉的搶奪,他們已經是進士了,所以只能站在大殿外,眼瞧著那些一進二進的村秀才、貢士,爭奪那份渴望。
自密州石發現以來,密州團練牢牢的把持著石材的製作,做好的成品大都作為貢物上交給皇宮。僅從王子韶那裡流傳出來的幾方硯台看,其構思可算是奇思妙想,雕工簡直是鬼斧神工。每一方那都是藝術品,裏面透著濃厚的文化味,現如今,身為密州人家裡沒有一方密州硯,彼此見面都不好意思打招呼。
趙興走到府門口的時候,發現張用正坐在他家門口的石獸上,悶悶的望著天空。看情形他已經坐了很久,身上的黑色皮裘落了一層厚厚雪花,見趙興走近,他愣愣的點點頭,隨口問:「祭孔完了?今日天色黑的早,眼瞧著就快天黑了。」
夫子不是嫌貧愛富的人,祭奠他的東西無需昂貴武士,兩碟小菜而已。一碟是芹菜,一碟是豆腐。豆腐寓意著「福」,是期望至聖先師在天國里能夠永享安福。
原來,這不是韓國人的傳統,原來它是一種中國禮俗,是宋人的傳統。
貢士們搶奪完了,也退場了,輪到那八萬人湧進殿中,他們將分食獻祭的芹菜豆腐。
進士們這時相互寒暄,謂之『拜冬』。
宋代的洗浴風格類似現代日本,據說現在荷蘭一地還有男女同浴的風俗。所以在樓下洗浴的婦女一點不避諱,她們大聲笑著,催促僕人們將火燒的再旺點。不一會,喀絲麗穿著一身輕裝,走上樓來,她出生於熱帶,沒有宋人那麼耐寒,所以程阿珠沒有勉強她去參与腌鹹菜。喀絲麗不耐寒,到了冬天最喜歡蜷縮在被窩裡,她此時出現在這裏,一定是程阿珠想起趙興無人伺候,所以才通知了她。
「呀,老師那裡的禮物送了嗎?」趙興一邊爬起來穿衣服,一邊焦急的問。
虎熊這樣的皮,似乎武將都喜歡。但這類皮裘比較厚重,穿起來沉重。趙興喜歡輕軟的狐裘、貂裘。他沒理會張用的炫耀,邊向府里走邊嘲諷:「原來你這廝坐在我家的石獸身上,是在炫耀你這身熊皮……女人都在忙,我倆現去那裡舒服一下,這大冷的天,泡個熱水澡如何?」
按規矩,張用他們屬於武官,沒資格參加「釋菜先師」。所以趙興找了半天,找不見半個熟人。他想了想,一晃龐大的身軀硬朝裏面擠去,被他擠開的文人惱怒的望著他的背影,見到張興短裘下露出的官服,再比較一下自己的小身板……那些人終究將謾罵咽回了肚裏。
八卦筆很八卦,這個八稜柱體,裂開八棱盒,每一個柱面都是一個小匣,匣內m•hetubook•com•com掛著長長短短的八支筆。八瓣合起來,則成為通體沒有縫隙的八棱木柱。
古代文人愛惜字紙,不許亂用有字的紙擦東西。在民間、尤其在士子文人階層非常看重這點,他們認為愛惜字紙是對聖人所授文化的尊重,如果亂用有字的紙揩抹髒東西,那就是對先師的褻瀆與不恭。所以他們把寫過字的字都不丟,每年等到這時候講起帶入孔廟,在祭孔時一齊燒掉,燒字紙時也要師生一齊跪拜,這叫「授業有知」。
趙興還沒來得及反駁,王子韶的學生已經一片叫好聲……啊,他還能拒絕么?
「這都什麼時候了,還腌鹹菜?」趙興驚愕的問。他這才看清,張用的渾家徐氏也在其中。
學諭領先念誦祭文……趙興聽不懂這種「駢四儷六,錦心繡口,宮沉羽振,笙簧觸手」的句子,他站在第三排,跟著大家嘴唇蠕動,仔細聽,嗓中卻沒不發出半絲聲音。
祭奠直進行到中午,正午時分,祭典結束。祭酒親手持刀,在獻祭的豬頭上面割下了三塊肉,這三塊肉就是「禁臠」,只有知州大人、學諭大人與祭酒大人三人有資格品嘗。祭禮期間,這三塊肉別人不能觸碰,要等到第二天祭禮完畢,由廟人送到那三家門上,三家才能盡情品嘗——傳說這肉能令人長智慧,還能幫助人中舉,所以三家多用來賞賜得意門徒。
「大冷著天,趕快進來,別凍壞了身子」,趙興話說一半,看到幾個倭女也在其中,他猛然感覺到這個場面有點熟悉,記憶里好像見過。
喀絲麗身子扭了扭,馬上回答:「主人,奴婢不在意走不走,但我想知道,讓姐妹們去南方是懲罰還是獎勵?如果是獎勵,我也要,否則,我寧願留在這裏。」
趙興看到幾名倭女,想到倭女從不怕凍,她們在數九寒天只穿一個絲|襪,敢上街掃雪,還從不得風濕病,這才想起。也許宋人的體質跟韓國人、日本人一樣,自有抵抗風濕的體質……在看到婦女們已經干到了尾聲,他索性不再勸解。
陳伊伊與廖小小沒閑著,緊跟著阿珠給丈夫獻上新鞋襪。伊伊邊遞上去,邊恭敬地說:「老師那裡我們也送了一份禮。當時官人不在家,我們就替你做主了,請官人恕罪。今年的年禮已經備下,相公回來點看一下,若無不當,該趕緊送往京城,免得誤了時辰。」
祭禮進行到這兒,待在孔廟一進二進的人開始湧進大殿,趙興這夥人向殿外退去,湧進殿里的人直奔祭桌上的豬頭,很多人已經挽起了袖子赤膊上陣,還有人手裡捏著雪亮的小刀——他們現在表演的是「搶冷豬肉」。
嗯,人在宋代,似乎不合適把怕老婆的男人叫做「陳季常」,因為宋代怕老婆的人太多,比如李清照他爹。
「好的,不能誤了時辰」,趙興邊答應著邊穿起全套官服,整了整官帽,在衣服外頭加披一件短裘,他提著程阿珠遞上的食盒,老實地向府門外走去。
王子韶這麼一做,就從弟子拜師的「隆師禮」,轉為擁爐會飲的「扶陽禮」,雖然這兩者都是冬至節的宴請禮節,但性質變了……
至於他右手被塞入的那個八稜柱體,也不簡單。傳說它是趙興特地替蘇東坡製作的。蘇軾這廝喜歡漫步鄉間,在黃州時,經常寄情于山水,為了方便老和*圖*書師在野外寫詩畫畫,趙興便召集能工巧匠製作了這個野外寫生筆,命名為「八卦筆」。
這什麼道理?
到午飯過後,約莫是下午上班時間,學生們自發的聚集在老師身邊,開始「拜燒字紙」。
這種八卦筆選用高檔的越南紅木、或者非洲黑檀製作的,比較罕見的則用綠檀木。據說這種木頭堅逾鋼鐵,危急時刻可以當武器抵擋刀劍砍擊。因為它製作的精巧,現在成為北宋高層次文人賞玩的必需品。目前成為文人身份的象徵。沒有這玩意,說明你的詩歌不行,無人賞識。
趙興快走到孔廟時,被眼前的景象嚇了一跳,只見眼前人山人海,個個都做讀書人打扮,這些書生們大冷著天還搖著一柄摺扇,在這神聖的時刻,他們忘不了與人拉關係談交情,上萬人前後左右找熟人交流共同,一時之間,整個孔廟廣場全是巨大的嗡嗡聲。
趙興,密州人誰不知道,大財主一位,而且是會給別人帶來財富的大財主,剛才那麼多人上前與他拉關係,就是想在團練走私活動中湊上一股。可惜趙興從不給陌生人機會,而王子韶的學生都是趨炎附勢的人,現在能夠貼上趙興這位大金主,見識一下傳說中那奢華至極的碧霞閣寓所,能讓趙興拒絕嗎?
王子韶身邊也圍了幾個自稱是學生的人,他們謙遜地向老師致謝——鄧御夫也該在那行列中,但他卻立在趙興身邊。王子韶似乎沒邀請學生去家裡的意思,見趙興還在那裡沖人亂拱手亂點頭,他眼珠一轉,招手喚過趙興,親切的說:「離人,我看你的學生都沒來,索性明天去你府上,一塊,也請我的學生吧。」
這幾隻石獸高高低低,張用正跨坐在那隻仰頭撒嬌,一臉媚態的狸貓身上。
趙興笑了笑,敲打著她那不規矩亂摸的手,笑著說:「你想去,我明天就送你走。」
這位學諭早想跟趙興湊湊近乎,也弄幾方硯台回家賞鑒,以顯示自己「密州文化第一」的資格,但趙興幾乎整日不在家,讓他無從下手……終於,今日能了結心愿,想起來他可是倆把淚呀。
然而,冬至節里,穿老婆親手做得鞋襪,終歸是一種民族傳統禮節,他感激的捏捏程阿珠的手,翻過來看看那雙小手有沒有被針線磨出繭子,而後放心的拍了拍後者的肩膀。
「走」,趙興招呼張用:「你不冷嗎。」
趙興憋住笑,問:「怎麼不進去,坐著幹嘛。」
大殿內的官員們紛亂一陣,自發地按品級大小依次排班站定,現任知州王子韶終究還是與學諭並肩而站,他倆身後,第二排站的則是退職官員,他們依據封號、品位,從右往左按序排列。第三排才輪到現職官員。現職官身後,則是有進士身份,領了個閑官的讀書人的位子。
傳說,祭台上獻祭的那個豬頭沾染了聖人的慧氣,能吃上一塊這樣的肉,隔年准能金榜高中……由於祭奠實在冬至進行,祭台上擺了半天的豬肉常被凍得又冷又硬又肥膩,所以被稱為「冷豬肉」。
趙興啥人,那學諭板著臉才說了一句「趙離人,你今日……」,趙興已經竄到對方跟前,熱情的握住對方的雙手連連搖晃,嘴裏還喊:「學諭大人,辛苦了,我代表密州學子、代表密州庶民,代表密州團練,感謝學諭大人一年辛苦,教書育人……」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