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部 逆天的瘋狂
第三百五十二章 大宋朝第一次兵諫

五月七日,晴,利於出行,利祭祀、嫁娶。
黃庭堅與張耒彼此相對無語,正彷徨間,一陣清脆的馬蹄打破了街道的寧靜,街尾有三人騎著快馬奔跑著,這三人身穿一身綠衫,黃庭堅一看,眼前一亮,連聲召喚:「在這裏,在這裏。」
黃庭堅仰望天空,深深的嘆了口氣:「塞言路,言無信,廢舊鈔,建艮岳,興花石綱……確實,還有什麼比現在更糟,豁出去了。」
王明叟嘆了口氣,催促說:「相公,趕緊登船吧。」
宋徽宗聽到這,更納悶了:「朕這幾日忙著設計園林圖紙,竟然不知道高麗戰事一波三折,怎麼那位帥監司要扶立新王,朕怎麼不知?」
楊戩笑著回答:「天津去年市易稅收上來了一百三十萬貫,我與遼人各得一半,遼人至今仍在抱怨,說太尉大人言而無信,原先答應的火器貿易,現在只開放了掌心雷(手榴彈的遼人稱呼法),而遼人需要的火槍卻沒有販售。」
宋徽宗得意樣樣,忽又念起趙興今天會送來高麗女圖像,他有點忍不住了,心熱地催促說:「擺駕,朕去資政堂看看。」
紙卷上只有寥寥六個字:「你罷朝、我兵諫。」
以前,杭州碼頭上也有登舟待發的火槍士兵,但大宋轄下,一個縣的武裝力量也就十五名步弓手,而趙興轄下的海外,一百名火槍兵,一個炮兵小組就足以鎮守一國,所以那些登舟的火槍兵,最大的編製也就是一個連隊,相當於大宋的兩個都。但這次,碼頭上聚集了五千火槍兵。
來的是趙興的快報使,這些快報使是大宋驛路體系外另一套郵遞系統,它只負責民間業務,為了區別與朝廷的驛差,趙興給他們起了一個名字,叫做「郵差」,穿一身綠衣,制服頗似現代郵差。
趙興拍手:「不復今朝,這話說得好,我們生在這個璀璨的時代,總該為這個時代做點什麼,無論身後有什麼罵名,我自問心無愧。」
趙興詫異的望了一下手下的官員,宗澤是個烈火性格,平時沉默寡言,一旦決定了則雷厲風行,他一疊聲催促趙興還則罷了,怎麼連著名的正直人物王明叟也連聲催促,而楊時跟程頤學著一身古板,以奉行周禮為行為準則,現在雖然一聲不響,眼神里卻全是催促的表情。
梁師成趕緊回答:「臣聽說,高麗退位國王曾打算讓新王迎娶趙相公的女兒,並願意立趙相之女而高麗皇后。沒想到,趙相公一口回絕,直斥為虎女安肯配豬犬。據說高麗人對這話很是不滿。想必到了御前,他們還要抱怨一番。」
三名驛差翻身下馬,分別向二人行了個禮,各自從身邊掏出一個信筒,那信筒上刻著三句詩,是蘇東坡的詩。黃庭堅與張耒趕忙打開竹筒,倒出三個紙卷,而後按蘇軾詩中的詩詞順序,將紙卷對在一起,拼出了字詞。
三日後m.hetubook.com.com,五月十日,京城也剛剛天亮。京城沒有霧,早晨第一縷陽光喚醒了這個世界的第一大城市,一夜沒睡的黃庭堅與張耒聯袂走出家門,他們迎著初升的太陽,深深的吸了幾口氣,而後彼此看了一眼,輕輕的搖頭。
自上次趙興兩路包抄,威逼汴京之後,宋徽宗想想也不免覺得后怕,於是他便在真定府與揚州重新設立了兩支水軍,進行南北水路防禦,並規定,將領帶兵入京,通過那兩座關卡,必須事先取得樞密院的調兵軍符——連趙興也不能例外。
宋徽宗輕鬆了推脫了:「這件事,應該讓他們跟北方事務局交涉,或者直接找趙卿,朕不管……好吧,趙卿自高麗得勝而歸,總是扶住了一個藩國,打敗了與遼國相稱的敵手,且許他獻俘。
此時的高麗還沒有把本國民女都獻給蒙古人,因此,高麗女還是值得一看的,梁師成神秘的回答:「我聽說,今日會有快馬,先期送上幾名高麗女的畫像,老臣詢問了,據說她們拜見趙相公的時候,趙相公說了句:也值一觀。」
這是一支前所未有的龐大軍隊,要知道趙興打陴路支,不過動用了三千火槍手,而帥范橫掃高麗,也就是動用了一千餘人,這次碼頭上聚集了五千人,這是一支足以毀國滅族的力量,杭州百姓震驚過後,只感到心中充滿疑問,也充滿興奮。
黃庭堅滿臉震驚,他看了看張耒,難以置信的蠕動嘴唇,無聲的將這兩個字又念叨了一遍,張耒琢磨半天,一拍松垮垮的肚子,將肚子擂的如同鼓響:「唯有如此了,三部六省已經架空了,朝廷還要我等何用,唯有罷朝以示抗議。
現在,隨著海事新聞報的刊登,大宋百姓已經有了完整的世界概念,他們不僅知道阿拉伯分好幾個小國,也知道非洲大陸,甚至知道歐洲大陸的多個小國國名。
小皇帝樂呵呵的翻著報告,答:「你做的對……哈哈,太尉又在前線打勝仗了,這勝仗太多,弄得我都不知道該如何賞賜他了。咦,太尉大人又要獻俘,只是這次錢少的可憐,總共才三十萬貫,怎麼太尉大人越打仗越回去了。區區三十萬貫,也要搞個獻俘。」
宋徽宗忘了,以前朝廷打仗,往裡頭貼補幾千萬,幾億軍費,勝負仍在兩可之間。而趙興這場仗沒要朝廷花費一個銅板,給朝廷掙回來了三十萬貫,這一進一出之間,已經是大收益了。奈何,趙興陴路支之戰實在太輝煌了,有那二十億波斯銀幣(十億貫宋錢)的戰爭賠償擺在面前,這三十萬貫實在顯得不起眼。
王明叟不像万俟詠那樣無所顧忌,可以直接伸頭觀看趙興手上的諜報,他伸長脖子期待趙興將那份諜報遞給他,但這份諜報牽扯到趙興布置在京城的密諜人員,所以他沒有遞出的意思和-圖-書
趙興翻看著這份諜報,喃喃自語:「想當年,韓忠彥勸解陛下廣開言路,是陛下親自下詔徵求大臣們的意見的,現在卻要處理這些大臣——我彷彿看見,這不分明是又一場大鳴大放后『引蛇出洞』的玩笑。國家大事,怎可以用詐騙的方式來處理。」
聽到消息的杭州百姓一點沒驚慌,因為他們都知道這位太尉大人向來不會讓人白乾,留在茉莉園幾日,好吃好喝供養著,每天看看風景就能拿補貼,這樣的日子何樂而不為。有心者也連忙請求要求衙役通知家人,万俟詠陰著臉,滿口答應:「且先回堡,等衙役們登記后,自會挨個通知你等家人。」
此時皇宮裡,小皇帝看著太監楊戩送來的一份急報,悠悠閑閑的問:「這報告是什麼時候送來的。」
王明叟懊惱的搖搖頭,隨即催促:「請太尉登舟!」
隨著這聲令下,五千火槍兵魚貫登舟,早起的杭州百姓沒有聽到趙興與屬官們的對話,他們興奮的談論著太尉的又一次出征,憧憬著太尉再一次給他們掠奪回來巨量的財富,万俟詠等趙興的船隊起錨,他下令:「封鎖碼頭,所有在場的人員一律請回茉莉園做客,就說官府需要遲幾日才發布消息,為防消息外泄,請他們暫留幾日。」
趙興站在艦橋上久久沉默,稍停,他鼓足勇氣,下令:「開始吧,一隻腳已經邁出去了,另一隻腳就跟上來。」
楊戩笑著湊趣:「太尉大人一直想打北方,想恢復幽燕,為子孫混上一個王爺,這次他打的是極北之地,我聽說這金人與遼人打的相持不下,太尉大人勝了金人,自然想顯擺一番,官家何不許之。」
杭州碼頭上也常見身穿紅色上裝的火槍兵,趙興部下的火槍兵跟大宋禁軍、廂軍的制服全然不同,且不說那一身紅色夾克,比直布大褂要顯得利落、精神,光是趙興軍裝的染色工藝,就與禁軍軍裝不同,那紅色顯得格外鮮艷,而且久洗不退色。故此,市民百姓僅僅憑衣服的顏色就能分辨出對方是不是火槍兵。
黃庭堅與張耒都刻意忽視密信里的后兩個字,如今聽到報信人的補充,黃庭堅面色蒼白,依舊沒有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張耒拍著肚子,笑呵呵的說:「在廣南的時候,我聽離人在講武堂里談到過戰前的情報戰,還說了宣傳戰,煽動、滲透、傳播謠言……呀,估算時間,剛好是那一期學生開始畢業實習的日子,甚好,甚好。」
稍停,宋徽宗露出勉為其難的神情,說:「趙相公罵人家國主如豬犬,那麼高麗王女豈不是也如豬犬?想必高麗國中一定很憤怒,朕便替趙相公和緩一下他們的情緒,那些高麗王女若真有可觀之處,朕便許她們入宮服侍。」
報信者一躬身,補充說:「還有一句口信,轉告兩位大人:三日內,有三百廣和圖書南武備學堂學員入住廣南商會,他們將實戰演練情報戰與宣傳戰。」
宋徽宗點點頭:「如是那樣,更該讓太尉入京獻俘了……對了,高麗王女漂亮嗎?」
趙興嘆了口氣,舉步向舟橋走去,站在舟橋上,他回首眺望,語氣沉重:「這一步邁出,從此就是兩個天地,兩個世界。倡導文人治國,重視仁義道德的大宋,迎來了它的第一場兵變。」
上回太尉大人大勝而歸,我們今年免了一年賦稅,我聽當衙役的侄兒說,相公計算著明年還免稅——這回太尉大人出戰,我南洋事務局轄下,還不免個十年八年稅。」
祖宗之法,不以言論害士大夫,如今又要以言論治士大夫之罪,此舉已經逾越了當初的約定——我倆分頭行動,你去宣德樓外鼓動大臣,我去太學。」
万俟詠在趙興身邊觀看著那份密諜,他針對性的說密諜中談到的第二點:「廢止舊鈔,這不是掠奪百姓財產嗎,我可以想象到,此令一下,鹽商、茶商原先輸入的錢統統化為烏有。多少人家辛勞奔波幾十年存下的錢全部報廢,早晨還是富戶,晚上就要走進乞丐之群,想必投水上弔的不計其數。」
宋徽宗說這話,帶著莫大的恩賜口吻。梁師成諂媚的答應:「道君,您真是寬厚。」
稍停,梁師成又帶著偷偷摸摸的神情,故作神秘的說:「老臣聽說,這次高麗派上來的朝覲使,其中有數名王女,高麗打算獻給陛下,以便穩固王位。」
崇寧二年五月,宋徽宗又做出一個出爾反爾的輕佻舉措,成了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他下令分門別類地治罪那些在他自己的鼓勵下,上書言事的人們。
好事者的猜測引來一片興奮的喊叫,或有人說:「太好了,終於要對阿拉伯動手了,報上說陴路支是阿拉伯最不起眼的小國,還是我們唐時打敗的突厥人建立的旁支小國,相公大人都能掠回來十億貫,那阿拉伯的阿巴斯王國可比陴路支富裕十倍百倍,報上說他們王宮裡的柱子都包著金箔……
万俟詠好心,他低聲向王明叟解釋一番,王明叟跺腳嘆息:「前幾日,華亭(今上海)悟空禪師塔前,有一株唐朝古樹,有好事者決定將它晉獻皇帝;此樹枝幹巨大,無法通過橋樑,於是徵用的南洋事務局的海船海運,經楚州(今江蘇淮安)到開封。昨日,揚州江面有人來報,說是當日風大,樹枝與風帆糾結在一起,舟與人皆沒。一船人全部葬身魚腹。」
杭州碼頭的薄霧剛剛消散,早起的杭州百姓驚愕的發現,那一層薄霧的消散,彷彿是一層面紗被揭開一樣,露出一整隊身穿火紅軍服的火槍兵,這層霧消退的很緩慢,士兵們彷彿是一個個從青紗中蹦出來一樣,等到太陽躍出地平面,整個大霧完全消散,那些早起的杭州百姓禁不住深深抽了一口冷氣。
hetubook.com.com師成回答:「那是因為高麗王不守約定,據說趙相公正在調集士兵,高麗王卻頂不住女真人的攻城,降了女真人,帥監司兵臨城下,被拒而不納,於是帥監司勃然大怒,炮轟高麗王京,攻陷高麗王宮。事後,廢立國王,另立新主……這次,高麗新主是來求陛下冊封的。」
百姓的議論紛紛當中,趙興低頭看著京城送來的一份快報,那上面寫著宋徽宗「追究言事人」的新舉措。此外,還有蔡京變法的新動作。蔡京按照王安石所擬定的通商法,出售鹽業、茶業許可證后,他又邁出了比王安石更大胆的步伐,宣布廢止舊鈔變更新鈔。如此一來,鹽商、茶商過去交納的舊鈔全部不算數了,需要重新從朝廷那裡購買新交鈔,再度購買許可證。
原本這句唱詞里是「諸佛庇佑」,但自從海事新聞報刊登了佛祖死了的消息后,信佛者銳降,為了順應宋徽宗喜好道教的愛好,報曉者將這句話改成了「諸神庇佑」。
宗澤大喊:「登舟,請太尉大人登舟!」
楊戩剛要說話,門外搖搖擺擺走進來大太監梁師成,他接過皇帝的話頭,諂媚的回答:「陛下,我已經打聽了,趙離人手下的帥范帥監司在高麗,逼迫高麗原國王退位,重新扶立了高麗幼子,理由就是高麗國王陷於金人之手,亂命不受。
此次獻俘,正好有高麗國書,還有高麗小國王派過來的朝覲使,老臣還聽到了一段軼聞,不知道陛下喜歡聽嘛?」
王明叟有代理趙興處理公務的職務,平常一些小事他就手就處理了,剛才那件事實在太小,所以他沒有想起事先彙報。聽到趙興詢問,他隨口回答:「是一群道士,那群道士不滿佛寺佔地極廣,便想著牽走那棵大樹,敲詐該寺的僧人。」
皇帝詫異了:「黃庭堅挑頭,我猜趙相公一定不知道,他常年征戰在外,怎麼知道國內的情況……奇了,朝內如今三黨並存,沒有趙相公的許可,黃魯直頂多能鼓動半數南黨,怎麼朝中連你所屬的黨派都不曾有人入宮?喚張用來,喚皇城值守來,問問怎麼回事?」
張耒體胖心寬的開解:「無妨,天塌下來,還有趙離人,他不會不準備後路的。如今,朝事已經走到了這步,再糟也不可能比眼前更糟,師兄且放寬心,任趙離人去折騰,離人的手段,別人不知,你我竟知。放心吧。」
宋徽宗好奇的問:「什麼軼聞?」
柳京娘曾在女兒節里,于金明池導演大宋第一場時裝秀,宋徽宗那時還是個情竇初開的小孩子,見了衣飾燦若雲霞的柳京娘嘆為天人,給他少年的心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資政堂里空空蕩蕩,蔡京正在堂中里來迴轉圈,見到皇帝過來,他懊惱的說:「陛下,百官瘋了,他們瘋了,黃庭堅黃魯直帶頭鼓動百官不入朝,他們聚集在宣德樓外,交頭接耳,如m.hetubook•com•com今黃庭堅那廝正在起草彈章,聽說打算彈劾為臣。」
楊時也嘆了口氣,搖頭不語,一旁的宗澤大呼:「國事如此,太尉大人還猶豫什麼,登舟,登舟!」
對了,高麗事先不是願意稱臣嘛,現在開京也解圍了,不知他們稱臣的文書印上璽印了沒有?」
宋徽宗想了一想,歪著頭問:「上次太尉與遼人討回來的天津城又怎樣了?」
站在一邊的張繹搖頭嘆息,楊時跺腳:「怎麼能這樣,怎麼能這樣,一艘海船每年獲利多少且不說,光給我大宋上稅也要十萬貫,裝上小炮,至少能看住一國,現在卻為一棵大樹沉入江中,怎麼會這樣?」
黃庭堅嘴唇哆哆嗦嗦:「鬧大了,事情鬧大了,這如何收場。」
報曉者拖著長腔,唱完了祈福的話,馬上繼續唱道:「卯時已至,晨光熹微。天色晴明,正宜出遊。年少努力,每日圖早。前程似錦,財源廣進……」
万俟詠慫恿:「離人莫怕,你的幾個孩子已經安定在這了,回頭你遠避海外,我與你共游之。」
然而,這麼多火槍兵列陣,卻是杭州百姓第一次見到。
楊戩躬身回答:「官家,這是昨日晚間入城的,當時官家已經安歇了,老臣覺得不是什麼重要的事,所以今天早晨才送來。」
王明叟、楊時一起拱手,連一直沉默的張繹給拱手共同作答:「我等當同游之,必不讓離人寂寞。」
臨近的巷陌里傳來鐵片敲打的聲音,京城的報曉者敲打著鐵片,沿路顫悠悠的吟唱著:「普度眾生,救苦救難,諸神庇佑,平安吉慶——」
楊時含蓄,他慢慢的說出了一番道理:「相公,如今三省六部被架空,朝堂上已經沒有制約奸臣的力量,滿大宋百姓期盼太尉大人,我等雖然也知身後要受千載罵名,然,或曰成仁或曰取義,當不復今朝。」
宗澤這番吶喊,頗有點抗金時臨死那聲著名的吶喊:渡河!
這是黃庭堅家,張耒昨天來黃庭堅府上商議最近的動態,兩人商議了一夜,尚未想出對策,只能站在街口相對嘆息。
趙興陰著臉,把那份密諜塞給万俟詠,陰沉沉的問:「華亭,那位好事者是誰?」
宋徽宗臉上浮現出一絲喜色,他隨口答:「趙卿目光挑剔的很,據蔡相說,連揚州名妓之首柳京娘他都看不上……既然太尉大人這樣說了,再差也是個柳京娘的姿色吧。」
王明叟擊掌讚歎:「好一個問心無愧,千載罵名,我與君共擔之。」
交頭接耳的百姓紛紛議論,有好事者問:「這又是打哪,難道是阿拉伯?」
趙興陰著臉,說:「找個事故,收拾一下那群道士。哼哼,老虎不發威,是不是他們以為我已經開始吃齋念佛了。我再重申一遍:轄下各州縣,旦敢巧言敬獻者,我自有辦法收拾他們,讓他們等著。」
趙興苦笑了一下:「諸位,我要去的可是揚州,揚州啊,是揚州!」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