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二百七十七章 獎勵機制在擴大

王鵑靠在張小寶旁邊,輕輕研著墨問道。
「很久很久以前,當時這裏還有一座大山,就在……」
自認為在此事上有很大功勞的何一偉這回沒有再去詢問張小寶和王鵑,而是把獎勵機制又放到了別的方面,家禽的養殖上,牲畜的養殖上,凡是與各個行業有關係的地方,他都做了一個獎勵的東西。
「好,好,不對,好什麼?你當別人都是傻子?這就是你為什麼只能當管家,別人家小娃子可以當縣丞和主簿的原因,風物閣不動是沒接到命令,求穩,小寶下令了,動手,風物閣的人精明著呢,知道取捨。」
「快了,李隆基竟然還在當中插了一手,拿出來一萬兩銀子,非要咱們到時還他一萬一千兩,他就是閑的,結果還有兩個王爺也各投了五千兩,咱家又不缺錢,弄得像基金一樣,愁人,呵呵。」
王鵑馬上就把這五百貫給花了,于縣城外面近處劃出來一個地方,讓人搭好架子,外面用帆布給圍住,又利用集賢院院士的身份從洛陽那邊弄到許多書,都是關於各個地方的傳說了等方面的。
他剛要轉身離開,張小寶突然說道:「何縣令,去找風物閣東家,讓他配合銀子漲價,在兩天之內把銀子的價錢再提高一成,然後放貨,就是把風物閣所有儲備的銀子全拿出來賣給收銀子的人,所賺的錢必須拿出來一半給投入到褒信縣公益事業當中,就是進行地方非盈hetubook.com.com利性建設,不賺錢的那種。」
就在風物閣把銀子大部分都一點點放出來,其他從別處賣了銀子的人回來的時候,收銀子的人突然不收了。
何一偉恭敬地答應下來,轉身去忙,出了張小寶和王鵑的屋子,外面的管家已等待有一會兒了,找一圈,終於在此找到老爺,又不敢進去,怕王鵑和張小寶找自己麻煩。
※※※※
「好,好,如此就好,我再琢磨琢磨其他方面,比如工匠,今天本縣派出人去參加京城工匠比賽了,還沒有結果傳回來。」
張小寶笑了,點頭道:「可以,先加一個農業畝產產量比賽的事情,上田與上田比,中田與中田比,先提出來,等到秋收時,哪一畝地的產量最高,就獎勵同樣畝產的錢,可以取前十名,鼓勵種田之人花心思琢磨如何提高產量,並進行總結。」
帶著發財的夢想,何一偉很痛快地拿出來五百貫給王鵑,連個字據都沒拿,他也不怕王鵑閑的沒事兒騙他五百貫玩。
何一偉剛剛高興地拿到了風物閣賺到的一部分錢回來準備進行獎勵機制,就得到了這樣消息,考慮了一下,馬上也貼出告示,說獎勵有本事的工匠,只要是在褒信縣居住的工匠,都可以把自己的本事拿出來比一比,好的就會得到額外的獎勵。
何一偉努力地讓自己能跟上張小寶和王鵑的腳步,兩個人平時寫的手稿就放在hetubook•com.com堂中的書案上,他都「偷偷」地翻看學習,並仔細琢磨其中字詞的意思。
「哦,又漲啦?何縣令,經濟方面的問題盡量通過經濟手段來解決,實在不行了,最後才能使用行政手段,不然只能說官府在經濟上的無能,兩者之間的聯繫,並不是那樣簡單,等此事忙完,我給你將將政治經濟學,要好好學,以後干大事。」
縣中的財政一下子就落了很大的一塊,這點讓他非常著急,但他考慮的是,只要挺過這段日子,以後的收入又會增加,使他咬牙堅持著。
「王縣丞,銀子的價錢還在漲,已經比當初多了三成,聽說不少人動心了,都去準備去外面買銀子回來賣,用不用使用行政干預?」
書一到褒信縣,她和張小寶就鑽進書山當中,按地區分類,開始整理,最後兩個人實在不願意把精力浪費在這種事情上,在當地找人幫忙,凡是有點水平的人全被雇來,整理成冊待用。
王鵑說著說著,自己也笑了,不過是寫封信回去,讓家中調集一部分銀子,結果大家都知道了,非要插一手進來,竟然還要求百分之十的彙報率,這要是放在自己那時,非得把人家氣死不可,誰規定只能賺不能賠的。
當天,褒信縣的銀價又漲,是前段時間價錢的四成,讓收銀子的人也不得不暫緩速度,風物閣開始緩緩放貨,好有點家底的人已經忍不住到外面去換銀https://www•hetubook.com•com子了,準備回來賣。
一見老爺露頭,馬上湊過來說道:「老爺,銀子又漲了,用不用到風物閣先借點錢,一轉手就能賺不少?小的和風物閣的二掌柜說過,他們一直沒動,願意借我等銀兩,也可以平價拿銅錢換,機會呀老爺,別人還沒發現。」
張小寶聽到王鵑的話笑了,「他也是好心,也罷,讓他吃點虧,咱們該試探對方底牌了,在當中賺一筆,讓人從洛陽運來的銀子快到了吧?」
別說他什麼都不懂,就算是懂該控制不住的依舊控制不住,那需要生產技術和軍事技術的領先優勢才可以去做,也多虧他還想不到那種方式。
因為張小寶和王鵑最近幾天在忙,縣裡的事情就交給何一偉了,找新的衙役,修繕衙門,辦案子等等,事無巨細,全讓何一偉來做。
王鵑聽到何一偉的話,看了張小寶一眼,張小寶微微點頭時,王鵑就明白張小寶發現對方的動作目的了,便放心地對何一偉講起。
「操之過急嘍,他要是再發行點縣中的災券給百姓套現來繼續投入發展的話,那就成赤子經濟了,當然,他要是有本事于褒信縣中印錢讓別人都接受,還可以把將要出現的危機轉嫁到大家身上。
何一偉突然覺得這個平時還不錯的管家現在變笨了,教訓過一句,當先朝風物閣走去。
「要錢還是要命?」何一偉問了一句,管家再也不敢出聲。
「他hetubook.com.com們懂什麼?只以為把錢給咱們就一定能賺,好在沒說百分之五十的回報率,少賺點吧,估計總體上能有百分之十二到十五的盈利範圍,有時候人家出錢也是一種變相的肯定和支持,這是個態度問題。」
「小寶……你說其他到外面買銀子的人該怎麼辦?他們會虧的,收銀子的人絕對不允許這等事情出現。」
張小寶估算了一下可能會出現的盈利點,等待對方再一次動手。
停下筆,張小寶看看門口的地方「我們管得了經濟,管不了人性,他們又不是小娃子,自己做的事情就要自己來承擔,天上掉的餡餅會那麼好吃?等著看吧,會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
近幾日他一直關注銀子漲價方面的事情,總覺得裏面有什麼不對的地方,今天又漲了,便急匆匆跑來找張小寶和王鵑,一口一個新學來的詞,行政干預,說的很過癮。
「小寶,換個詞兒,很久很久以前用的太多了。」張小寶整理傳說故事的時候,王鵑打端了他。
王鵑把事情清楚地看在眼裡,也不去找何一偉,畢竟人家這回沒有給自己尋求私下的收入,那一點點私心無非就是中縣變上縣后能陞官,能證明自己。
「好,好,如此就好,我懂的,賺的一半錢拿出搞不賺錢的地方建設,是不是還加入一個地方經濟文化傑出貢獻獎勵機制?」
「好,好,如此就好,那我繼續去看。」何一偉高興,有機會學新的學問,他感覺到了,hetubook.com•com縣中有張小寶和王鵑,許多事情做起來並不像以前那樣,每提出一個新的政令,都會帶有最少三種目的,自己在二人面前還像小娃子一樣,不懂的多。
本地的工匠不多,大部分人都種地,結果外縣的工匠聽說此消息后,紛紛拖家帶口的朝褒信縣趕,準備到這裏居住。
還別說,何一偉這個從刀筆吏一點點爬上來的人,真有水平,以前他心思沒放到正路上,一個專門利用行政規則來給自己撈好處的人會做不好正常的事情才怪。
何一偉高興壞了,人口多了,如果再獎勵獎勵別的方面的人才,說不定褒信縣能從中縣變上縣,當初的三水縣也只不過是中縣,變成上縣之後,那種榮耀才讓人心動,同時縣令也能受到重用。
管家跟在後面,還是不甘心,「老爺,我們難道就不賺錢了?」
看著短時間內縣中百姓所爆發的熱情,王鵑整理完一個地方的講解內容之後,嘆息一聲說道:
「好的,據說是在一千八百年以前,這裏曾經飛來座大山……」張小寶知錯就改。
我看他怎麼解決財政問題,難道也想學咱們,以商帶政,進行長線投資?他有那底子嗎?有那種能夠形成投資回報的辦法嗎?」
這時又有人到了縣中,要雇傭大量的首飾加工工匠,以及煉製銀子的工匠,給的工錢非常高,是尋常的一倍還多,但要求手藝必須好,每一個月就要評定一次,只留下前面的一部分人,後面的手藝不行那就回家吧。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