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六百六十六章 天下土地知與何

其實張小寶還想順嘴說出來以後的地方官員要像三水縣一樣,誰能當上,不是朝廷任命,而是當地的百姓願意,可考慮到當前的政治體系,覺得為時太早,所以又給打住了。
家中的錢隨便拿出來一點點,就足夠一個孩子單獨成立一個家族了,想是越是後面出生的孩子過的越幸福。
現在做的比別人好,一個是因為自己過來了以後,一直在研究,另一個是自己吃過的多,還有對調料的把握好。
這個過程當中,必然需要用到張小寶騙人的本事,讓官員覺得要了地之後,損失會比要錢大上許多倍,那樣不用強迫,他們自己就會提出來。
其實張小寶心裏跟明鏡似的,不就是一個用來抓魚的玩意門,裏面弄幾個相互連接的軸桿,然後魚進去就合上,把魚給抓住,後世管之叫釣獺,木頭做的。
王鵑對王琚的話非常滿意,她最清楚的事情,就是她和張小寶那時百年前出現的災害,有的官員明明知道自己的孩子被埋在下面,卻不去救,而是暫時放在那去救別人。
李隆基卻絲毫不吃驚,習慣了,若是兩個人說不出點道道,他才會奇怪。
他們巡查一個地方一次,或許要花掉一千貫錢,但他們不巡查,當地給朝廷造成的損失估計就是幾十甚至上百萬貫。」
「重?不重,一點不重,朕就是從地方上選人當巡查人員,剛剛實行的時間不長,朕還沒騰出手來,以後朕要考核當巡查的人,考他們各種手段,誰能提出來讓人解決不了的應對手段,誰便會得到大量的賞賜。
換成別人說這話,李隆基會當成笑話來聽,但話中張小寶口中出來,李隆基不得不當真,他知道,真到了那個程度,張小寶絕對會這樣乾的。
王琚若是其他州的普通州刺史,現在應當迴避。
「不交換?」
高力士起身到門口,對外面吩咐一番,他得先把土地的事情弄清楚,誰家有多少土地,並且把消息放出去。
「那說說,土地要怎麼做?」李隆基問道。
誰能想到火車還要增加不少車次?並且使用另一種新技術,能夠讓運營的速度加快幾倍?誰又能想到多增收的稅的比例,朝廷轉一手,又用來遏制他們有了鐵路貨物配給權之後所得到的區域壟斷下的,別人承受損失的補貼?
王琚的嘴角翹了起來,笑著說道:「本以為不用多交稅了,不承想啊,依舊逃不脫,哎……」
王琚確實知道那邊的大米比這裏的好吃多了,蒸出來一聞就覺得香,吃的時候口感更是比這裏的強上好多倍,以前是不知道什麼原因,現在知道了,就是出在成熟期的長短上。
這個非常難,不好控制,種子在一個地方常年耕種會讓這個地方減產,眼下我大唐面對這個情況,是在地多的狀態下,有休耕。
不說永遠沒有漏洞,但只要不停地完善,想要在其中鑽空子就越來越難,不是所有的人都那般聰明。」
就在張小寶釣上第三條魚的時候,管家終於是把東西送來了,一共三個,由三個人拿托盤呈著,上有紅綢子罩住。
等著主要的人物都同意了,這才能拿到檯面上來,那時便不怕其他人聯合起來反對。
一個州刺史,他要是真讓他那個州的百姓生活水平提高十倍,並且非破壞性地發展地方,產生了十億貫的朝廷財政收入,賞賜他一個億又如何?」
此點王琚也是被談過的人,由高力士之前發電報,凡是家中財產總和達到三百萬貫以上的人,高力士都會發出電報跟對方溝通。
李隆基糾正著。
見二人態度統一,李隆基就有話說了:「既然你們在玩,就要承擔輸的代價,朕一樣要陪著你們來承擔,你們該認真的時候得認真才行,不要考慮一點點錢財,畢竟有時候花錢也沒有遊戲給你們玩,然否?」
因為他上面的官員也心寒呀,今天你為了向上發展,連自己的親人都可以不顧,明天換成我呢?提拔你?做夢吧。
她這般說,張王氏自然要護著兒媳婦,跟著說道:「妹妹,可不能這麼說,把小寶那孩子慣壞了,家中總要有個能管管他的,依我看,鵑鵑平時要多看著點小寶,不然哪天就飛上天了,連我這個娘都不要了,有鵑鵑在,敢飛就把他打下來,小寶打仗不行的。」
張小寶茫然地搖搖頭:「外祖父,您設計了什麼?跟釣魚有關係?」
張小寶狠辣的說法讓王琚三人不由得打了個哆嗦,他們吃過剛剛弄出來的大米,一年只一熟,這還是能夠進一步改良的品種,司農寺這些年還是很有作用的。
前者就好辦了,錢嘛,能夠賺,若是後者,那麼回頭又得跟張小寶和王鵑商量,怎麼能讓官員主動地放棄土地。
再往後的發展,要依靠大唐所有致力於要做出美味的廚師們的努力,既然這個東家想要把湯餅發揚光大,那就盡量幫一幫他,說不定多少年之後,會出現一個屹立幾百年不倒的湯餅老店。
不像張小寶和王鵑那時,官員要麼一擼到底,犯的錯誤太大了,上面又沒有人,或者說上面的人也保不住了,那就免職,嚴重的還要判刑。
有的醬不能馬上製作好,而是拿了以前先弄好的料,這點張小寶同樣沒有絲毫藏起來的意思,全告訴給了這個東家。
王鵑的母親都https://www.hetubook.com.com已經是一品誥命了,卻依舊秉承著原來的「傳統」思想,那就是做妻子的一定要上面照顧好老人,還要幫著男人打理好家中的事情,更得照顧好孩子。
「若人家不交換呢?」李隆基又問。
但眼下的大唐不同,大唐還有民心,大唐的百姓還知道得忠君愛國,大唐的小偷也少,被抓住之後,挨打不會反抗,因為曉得什麼是理虧,大唐你救人家一命,人家會領著一家老小上門磕頭感謝。
鐵路方面的利益交換,除了朝廷的一部分,更多的是擠佔了你們家的份額,難道土地方面,你們家也打算讓出來?你們家似乎沒有太多的地。」
李隆基舉了一個例子,王琚聽迷糊了,什麼亂七八糟的,說國事呢,怎跟撞球扯上關係了。
翌日一早,張小寶剛剛給母親和丈母娘做好了一份清淡的早飯,等著兩個人吃飯,自己吃了幾個包子的時候,就被王琚找到西湖邊上釣魚去了。
「呃!確實……是吧?」張小寶扭頭問王鵑,王鵑點點頭,她承認,她和張小寶就是這麼乾的,兩個人的理想不是賺多少錢,而是把大唐建設成自己心目中的樣子。
王鵑的母親也是跟著笑了笑,不再出聲,以前她還有過擔心,畢竟女兒最終是人家的,然後自己這邊再有孩子,人家那邊的錢不給自己的孩子,尤其是自己這邊的男孩子。
不等張小寶回答,王琚吃驚道:「加稅的事情是犧牲了我外孫子的利益?早知如此……早知道也沒用,我家現在不夠三百萬貫的總資產了,可大唐的發展,總不能欺負我外孫子吧?」
李隆基這回沒有直接答應,他還得跟其他人的商量一下,看看其他官員的看法,是想要錢,還是繼續想要地。
「小寶,鵑鵑,朕要發電報回京城,等著結果出來了,再說這個金錢替代土地,以及高錢養著廉潔的問題,相信后一個多給錢他們會願意,朕估計,若是不拿出點辦法,他們是想要既有錢,又有地,呵呵。」
張王氏看著王鵑在那裡認真的做著女紅,笑著說道:「這越是晚出生的孩子,就越幸福,當初你和小寶出生的時候,家中可比不了如今,那時娘是后一個月了,才不做事情,別看有個莊子,哎……」
總要出現各種小毛病,工業掌握在他們手中,火車和鐵道在維護的時候,得到了配給權力的人,必須拿出錢來支付。
「小寶,你看著我,我問你,真不知道?」王琚盯著張小寶的眼睛問道。
她現在最不愁的就是孩子的問題,不管是吃穿用度了,還是教育,她絲毫不擔心,有小寶和鵑鵑這哥哥姐姐在,孩子只能更好。
張小寶也跟著笑了兩聲,說道:「一切聽陛下的。」
※※※※
面的好吃與否,除了這兩點之外,最主要的是看吃的什麼面,如何配製湯料和醬料,張小寶做了四種湯,還有六種醬。
好的麥子自然不缺,張小寶費了好大的力氣,一遍遍地擀壓,旁邊還站著那個湯餅店的東家,見張小寶和面的時候居然在裏面加了點鹽,很好奇地問為什麼,張小寶也藏私,直接告訴他,口感好點,滑嫩,而且煮的時候不容易粘連。
點頭應是,不再出聲,而是準備靜靜地聽一聽,讓自己恢復恢復。
遇到這等情況,他們可以隨時強爭別人的車廂份額,別人沒有答應與不答應的權力,說說土地的事情,小寶,你還打算付出什麼代價用以交換?」
王琚剛剛和張小寶來到西湖邊,把東西擺放好,準備與自己的這個外孫子說道說道,結果突然反應過來,小貝當時說的已經不錯了,那麼小寶作為教的人,又怎會不知道?
何況張王兩家的大部分產業,俱是依託當地的資源發展,額外運輸的少,真需要運輸的情況一般是給受災地區運送民生物資,以及平衡某個地方的商品價格。
關鍵的地方不是政策,而是執行政策的人,陛下您的巡查隊伍還要加強,他們巡查過程中花掉的費用,比起在他們不巡查的情況下,當地官員貪墨和人情送出去的資源比起來實在是微不足道。
高力士、張小寶還有王鵑卻聽明白了,李隆基的意思是說,你倆不是把大唐當成你倆的么?那你倆出的主意,就你倆來管。
一說起小寶,張王氏才想起來,兒子被父親給拉去釣魚了,無奈地搖搖頭:「小寶也真是的,整天忙,還要去釣魚,小貝他們可是自己去了江州,擔心呢,也不知道釣魚有什麼好的。」
張小寶想什麼,李隆基與王琚還有高力士不清楚,三個人只清楚張小寶和王鵑剛剛推動了大唐稅率的調整行動,而且還沒有完全施行,正在與各個世家的人進行「談判」,準確地說就是利益交換。
「吃方便麵吧,我教他怎麼泡。」張小寶鬱悶地起身,剛剛耗費完腦力,居然還要耗費體力。
等著高力士回來重新坐下,王鵑又提出一個事情。
若是所有人都查不到問題,讓小貝他們逮到了,前面所有的人,一律滅族,朕絕對不允許地方的官員出現問題,養成習慣就好了。
他們不要別地方的土地,我去種,到時候運回來,哪怕每賣一斗我賠一文錢,我也願意,而且咱大唐不是已www•hetubook•com•com經開始按照土地的畝數來徵收租子了么?
如是,高力士的工作進行的很順利,至於張小寶後期的手段,別說是其他的世家和大商人,若是張小寶不說,連高力士和李隆基也想不到,利益的交換最終會是個圈套。
兩個人此時都想到了這個事情,非常有默契地互相看了一眼,然後露出欣慰的笑容。
因此,不允許任何人擋在前面,在某些時候表現的非常強勢,帶著一種神擋殺神,魔擋弒魔的信念與氣勢。
至於第二點,手段不是那麼好琢磨的,把精力都用在琢磨手段上,政績就沒了,到時候還要追究他的責任。
等肚子中的孩子出來,還不知道能得到多少寵愛。
王琚這才反應過來,抬手揉揉自己的太陽穴,他也是被先前張小寶和王鵑的話給弄的,失去了應有的冷靜,主要是近兩天他的心態一直不穩。
「因為朕一直在聽你們兩個的話來行事,你們說做什麼,朕問清楚之後便會答應你們,還幫你們,就好像你倆在那裡打撞球,朕負責給你們擺球,還要給你們遞桿,球和案子是朕的,但球進哪個洞,你倆說的算。
這麼一想,高力士開始為自己的乾兒子擔憂了,說道:「小寶,你……你們先前的事情還沒完成,又馬上推出了土地,土地呀,是人的根基呀,到時候全天下都會反對你們,難道你們真逼著陛下再給你們幾個地方的軍權??
很多事情聽到別人說之後,發現很簡單,但別人不去說,自己絕對不會向這方面去想,也不知道自己的外孫子和孫媳婦怎學到的本事,似乎什麼都會,一般的孩子,哪怕真的被兩個背後的高人看中,估計也學不到十之其一的程度,這必須從很小的時候便聰慧過人。
張小寶早已和王鵑商量過此事了,其實他們兩個有很多的辦法,他們也知道他們那時的人也同樣有太多的辦法可以用。
難不成你倆一邊玩著撞球,一變還讓朕幫著把球扔到袋中?你倆連桿都不碰一下,力氣不使一點,光是用嘴說?」
而造成這一切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科技的發展,別的國家發展的快了,對一個發展得慢的國家的威脅不僅僅在於武力,還包括民族的信仰。
覺得辦法可行的時候,李隆基又猛然發現其中的漏洞,遂說道:「小寶,你這麼干,有地的百姓呢?他們豈不是也完了?」
然,今天面對面聽著兩個人說出來的話,他才發現,只有這個時候,感受才最深,原來很多大唐的國策就是這樣出現的。
「對,別處的地離著他們家太過遙遠,何必要捨近求遠,他們可以繼續兼并周圍的土地,你能殺人?」李隆基就好像是代表了土地多的集團一樣,冷笑出聲。
現在國庫錢多了,土地不需要繼續給,現在好的一方面是官員的子弟並不喜歡經商,商賤,以後也得想辦法控制,否則容易造成當地官員給子女尋求好處的情況。
「你這是得了便宜還賣乖。」李隆基說了王琚一句,他不在乎張小寶給王琚多少好處,那是人家自己的事情。
眼下農業補貼不需要太多,更直接的辦法是減免租子,得等把佔地的人清理出去之後才可以進行。」
至於付出的巡查的錢財,比起穩定發展得到的好處來說,真是太少太少了,就這樣,朕同意土地的計劃了,力士負責實施。」
「娘我知道,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嘻嘻,有點錢還要攢起來給爹買書找夫子去學本事,正是有了那時的辛苦,才有了現在。」
王鵑笑著說道,她除了最開始迷糊的時候叫了聲婆婆之外,再也不喊婆婆,覺得不舒服,也不喊張忠為父親大人,跟著張小寶一樣喊,張小寶也是如此。
現在麻煩的是路橋建設,主要是我跟小寶不會設計橋,並不是說把製造大炮的剛才拿出來,然後放到橋墩子上就行,否則長江上的那個橋墩子上面就不會還是鐵索組成的橋,鐵索,火車過不去。」
對付地方的官員,必須要用地方的官員,平時被選上巡查的人,除了巡查,其他的工作只是琢磨各種手段,你說,再查不到問題,豈不是他們不用心?」
見小寶這樣,王琚也覺得要是不拿出來點什麼東西讓外孫子震驚一下,顯得自己這個外祖父本事不行。
由張小寶說道:「土地的問題沒解決,現在的人都是亂種,以前種什麼了,讓他們改,他們不願意改,總認為改了會不如現在種的,就是說他們不想承擔任何的風險。
可是等著麵條做好了,他回想著張小寶說的話,卻是驚為天人,太厲害了,居然做個麵條就有如此多的講究,可惜,可惜麵條好的太快了,看情形,張小寶還沒有說完,這就得吃了。
王琚一聽事情如此輕易決定了,再琢磨下巡查的問題,出聲勸道:「陛下,地方官有很多手段,巡查的人未必能看透,直接滅族,是不是太重了?」
對官員的保護,只能說領頭的人自己的權力還不夠大,整個體系出了問題,變相的促進了官員的腐敗。
「好了好了,小寶你去做東西吃吧,吃面,你去把那個東家叫著,讓他看看你怎麼做的,以後的事情以後再商議,朕再聽下去,會迷糊。」李隆基吃了一小碗肉絲麵,不僅僅沒吃舒服,hetubook.com.com更沒吃飽,這肚子覺得空了。
李隆基覺得自己也能如此想,好處誰不想占。
可是後來才發現,根本不可能,小寶對待所有的弟弟妹妹都是一樣的,加上家中的錢連自己都不知道有多少,更不需要擔心孩子以後少了錢無法過上好生活。
因此,張小寶和王鵑要做的就是封鎖先進的技術,然後用大唐的技術去欺負別人,只要是夠厲害,殺再多的人,也可以得到和平獎,前提是,先把大唐的內部也弄好了才行。
於是對跟來的管家吩咐道:「去,把我設計製作的那套東西拿過來,讓小寶看看。」
說到這裏,張小寶就不說了,農業的補貼與否,要看經濟的發展速度,以及土地在整個社會環節中收入的比例及人均佔有量。
張王氏笑呵呵地說道。
王鵑就保持著這個笑容順著張小寶的話說道:「到時候別人就算想耍手段,他們的佃農也不會幹,因為咱們直接把人給弄到別處去了,然後再給補貼,如此一來,有了土地耍手段的人,他們就不敢耍了,想讓佃農跟陪著他們作弊,佃農一旦知道還能藉機會把好處佔了,他們便是竹攔打水,一場空。」
想到以後自己家會更有錢,王琚高興地說道:「大唐土地的問題就解決了,每個人都有地種,好啊。」
哪怕她明明知道自己的閨女絲毫不比女婿差,卻也還是這樣說,就如張王氏那個身家,還不是跟著張家一同好好過日子?
張小寶滿臉好奇的神色,輕輕地捏住了紅綢子的一角,慢慢地掀開,待看到托盤上的東西,眼睛瞬間睜大,嘴也微微張開,伸出手想摸一下,又縮回來,驚異地問道:「外祖父,這是什麼東西?我從來未曾見過,真嚇人。」
張小寶同樣配合著說道:「不允許官員在本地任職,這點,可以延後,畢竟不在當地任職,對別處的情況也不了解。」
因鐵路正在用大躍進的模式修著,能夠讓有錢的人有個具體的比照,只要是人不算太傻,都會答應下來。
一個,如何讓他們願意接受新的品種的作物,一個,在他們接受的過程中怎樣讓他們清楚不能跟風,同時呢,還必須形成一片地方種植一樣東西的規模。
結果王琚剛才略微抗議一下的事情說道:「張王兩家在鐵路運輸上的份額確實被擠佔了,然,他們在其他方面的收入並不少,造火車的材料不是太好,至少達不到小寶和鵑鵑要求的標準。
同時他也沒忘了把各種醬和湯帶走一份,至於人家的器皿值多少錢,他給弄壞了怎麼辦,他根本沒去想,反正人家有錢,不在乎自己的一點,若是沒壞就給送回去,若是壞了,那就讓人家再買一套吧,這東西在富貴人家全是成套的。
那是時代的沉淪,那是人心的變革,所以,只剩下一小部分的人堅持根本沒有用。
王琚這下聽懂了,所謂的案子什麼的是指大唐,然後皇上讓小寶和鵑鵑像玩遊戲一樣地發展。
一個是確實利潤很高,權力很大,另一個是如果別人全答應了,自己不答應,似乎……以自己的力量最終只能吃更大的虧,到時候連個交換利益的機會朝廷也不給了,還能掀起什麼風浪不成?
「陛下,一者,此縣令得到的更多,不如讓他貪了呢,二者,以後地方官會發現琢磨手段比自己直接貪來的好,一個個都琢磨手段了。」
「當地的百姓?補貼呀,按人頭補貼,朝廷不是已經規定了每個人給多少地么,而且官員也是按照品級來算的,既然規定了,到時候就按照地契的所有權來給每個人進行補貼。
按照一直以來你們提過的,若是前一撥巡查的人沒有查到問題,后一撥過去,查出了問題發現是在一撥的時候已經出現的,那麼前一撥的人……殺。
但是,其實不用休耕,有其他手段能解決,我會讓司農寺的人來負責,並且把將要出現的保險機制加入進去。
自己拿出來,也算是還給以前的人,說不定自己曾經吃過的麵條的某種配方就是這個東家研究出來的,然後一代代傳承下去,逐漸完善。
張小寶如此認真的教,把湯餅館的東家感動壞了,他雖然是一直稱呼張小寶和王鵑為小寶鵑鵑,覺得親切,卻從來沒想過有一天真的站到張小寶的身邊,跟張小寶學習製作湯餅的本事。
見東西到了,王琚露出笑容,讓一個人送到張小寶的面前,對其說道:「小寶,掀開來看看。」
不是說種地的人一定苦,必須得補貼,那得看平均收入和其他產品的價格,平衡才是目的。
高興中的王琚剛要介紹一下,突然反應過來自己想的事情,能知曉天下之事,並且通曉人情世故,人情世故?嗯?
王琚是冒著把剛剛跟皇上緩和的關係變得疏遠的風險說出來的這話,他並不知道:「原則」二字的說法,卻是知道自己應該如何選擇,為了自己的利益,今天捨去的是親情,明天就可能捨去國家。
「哦,這招狠。」王琚驚詫地出聲,他以前只是知道自己的女婿家中的兩個孩子厲害,也看到了大唐發展的情況,並且跟著李隆基聯繫的時候得到些信息。
主要的手段是壓低土地的價值,同時還不可以傷害到種地的百姓。
不說別的,若是我在河北道北部的地區大量種植優https://www.hetubook•com•com質大米,一旦價格壓到與這裏一樣的程度,他們的糧食一斤也別想賣出去,莫說一年兩熟,一年三熟他們也得把糧食壓手中。」
聽著李隆基的話,張小寶撇撇嘴:「我想不明白,大唐的土地政策是對大唐的百姓有好處,憑什麼到最後得我拿出利益來?」
大部分則是不會遇到此等情況,有人保一下,自己再消滅點罪證,往下面的官員身上推推責任,會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調任重要位置,換到清閑的地方去,另一種則是先下去,等待時機再上來。
張小寶是真想看著一個麵食大師成長起來,他也知道自己為什麼這麼厲害,因為他站在了千年祖宗的肩膀上,一個看上去簡單的醬料,或許就要付出幾代人的努力。
張小寶就當沒聽到王琚的話,細心地把釣具都準備好了,然後坐在那裡,一邊想著別的事情,一邊陪著王琚釣魚。
雖然刺殺是假的,但人家的態度是真的,應該給予獎勵。
我用司農寺提供的種子種植,然後大唐就提高租子的比例,他們想反對也不行,因為大唐按照新種子的情況來增收的稅,他們買種子的錢,我最後讓他們連這筆錢都賺不回來。
在他焦急地等待中,張小寶已經釣上來兩條魚了,並不是張小寶用了什麼手段,他甚至都沒有使用專門的餌,更沒有向水面上撒食打窩,純粹的運氣。
※※※※
管家領命而去,王琚又對著張小寶問道:「小寶,你知道我設計了什麼嗎?」
這個東家自然不可能跟著去吃飯,在與內院說了自己的情況之後,看到廚房還給他留了一碗面,想了想,端起來給人打聲招呼,朝著自己的小店跑回去,他要讓廚子門都嘗嘗。
否則的話,現在的土地很多其實還是有作假的情況,等著那個簽合同的消息一放,估計有土地的人便會把土地收回來,至於他們之間想什麼辦法,暫時不用去管。
但佃農不給,因為地不是他們的,丫鬟不給,放出一個新的合同,與有地契的人直接進行簽與,如朝廷需要用那一塊的土地,強征的時候,會把簽了合同的人給送到別的地方,然後給予額外的土地補貼。
不僅僅教了這個面的東西,還把自己總結的關於麵食方面的想法也跟人家大概地說了說,畢竟人家是李隆基考驗過的,當時更是站在了李隆基的前面。
價格會漲上來,但是可控,就像海鹽一樣,每個地方有一個最高的銷售價格控制,不能隨便漲,隨著水運和鐵路網路的完善,很多內地人也能吃到海產品了。
「是。」高力士答應道。
王鵑的母親也在旁邊說道:「可不是我們,都是小寶的本事,小寶賺錢那是沒得說,莫提尋常人,即便整個大唐加起來,我看也不行,你可不能仗著小寶寵你,你就總欺負小寶。」
李隆基也說出了自己的計劃,並得意地看了張小寶一眼,張小寶可沒跟他說過這麼穩妥的辦法。
「姐姐你才是慣著,當婆婆的不管住了兒媳婦,說不定哪天就讓鵑鵑把家中的大權奪了,不好好待你這個婆婆。」王鵑的母親笑著說道。
王鵑同樣笑著說道:「等寶寶出來,我和小寶決定了,就讓小貝他們帶著,等著再過兩個月,讓人看看,最好還是雙胞胎,家中的人是越多越好。」
正不知道該怎麼感謝的時候,張小寶讓人把麵條送出去,對他說道:「以後有什麼琢磨出來的好辦法,記得給我發電報,我讓內院把你記下來,然後我們再繼續互相探討,互相學習。」
王鵑的話算是給王琚吃了一顆定心丸,似乎大唐所有的人全清楚,有小寶運作的買賣,不可能出現賠本的情況,除非是養殖和種植的行業遇到了天災,但天災不會年年來吧。
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一個人便是一個勞動力,只有張小寶和王鵑開始跟李隆基實行醫療免費的時候,這才好了起來,尤其是現在生孩子大唐幫著養的事情逐步落實,讓大唐的人口增長速度一下子就上來了。
自己不可能還纏著人家問事情,下一回見面不知道何年何月,或許一輩子也尋不到機會。
哪知道他的話剛一說出來,張小寶和王鵑同時搖頭。
比如說,一個縣令,他突然想到了一個好辦法,能夠在別人查不到的情況下貪墨一萬貫錢,朕會每個月向下面發旨意,招能人,他這個縣令,只要把他的方法說出來,朕獎勵他兩萬貫錢。
但知道歸知道,卻不能說出來,怎麼也得讓長輩顯擺一下,高興高興,不然的話……咦?似乎可以在這方面幫外祖父一把。
還有一點則是,張小寶非常清楚,自己做菜這兩下子還不夠看,達不到特級廚師的水平,以後研究做菜的時間也不會太多。
一想到這個情況,王琚也是非常吃驚,他終於知道小寶和鵑鵑如何跟皇上相處的融洽了,兩個人是不要權,皇上是不去做,怪不得皇上總是支持他們兩個。
張小寶同樣回了一聲冷笑:「我殺什麼人?我逼死他們,我寧肯付出更大的代價,把糧食價格給降下來,到時候一斗粟兩文錢,我看看他們種田合算不合算?
吃飯的時候,吃的確實是面,張小寶擀出來的寬面,面想做得好吃了,一個是麥子的品種,一個就是加工的過程。
「小寶,我跟你說,釣魚,hetubook.com.com並不是為了魚,而是為了這個釣,為什麼這麼說呢……哦,對,小貝他們是你和鵑鵑教的,那你當我剛才什麼也沒說。」
張小寶的想法這個東家並不知道,在聽到以後還有機會能夠跟張小寶學習,激動得是渾身發抖,張著嘴不知道說什麼好了,至於張小寶說的互相探討和互相學習,他只當是張小寶謙虛。
如果不是科技發展的夠快,不是生產技術夠先進,武器也更犀利,那時的社會早就廢了。
「當然是置換了,直接去收,人家也不答應呀,咱們向外擴張,土地就多了,告訴他們土地佔的面積大的人,一畝換五畝,還是免收任何租賦三十年,就是說他們種地,一文錢不需要交。」
但是,無論什麼辦法,最後都得落實到下面的官員身上,可他們那時的情況一點不樂觀,層層有關係,層層有對策。
當然,他若真是普通刺史,張小寶也不會說,畢竟人家也當過戶部尚書,大唐的官員就是這個樣子,可以升上去,也能夠降下來。
他知道張小寶賺錢厲害,也知道王鵑打仗厲害,更是聽人說張小寶做菜有一手,但卻從來不認為自己會比人家差。
「方便麵也是面,成。」李隆基一副很好說話的樣子,他知道張小寶不可能拿方便麵來對付。
扎到就疼了,小針後面還有線呢,沒聽說誰被紮成什麼樣,但這個時候的孩子金貴,從有了孩子的時候就要開始小心,指的是富貴人家,至於尋常的人家,很多婦人甚至是乾著活的時候,孩子就生了。
結果自己的孩子死了,可那個官員得到了什麼?他的這種包含了自私的無私只不過是被媒體宣傳了一下,然後他一輩子也別想再有任何的發展,想上升,根本不可能,甚至是事情稍微一過,他馬上會被調離重要的位置。
如是說來,李隆基說的也對,既然自己二人把大唐當成自己的來發展,那就不能在有利益的時候,分出自己的小家和大唐的大家。
王琚還是擔憂。
「好了,我不陪你了,我要跟著去吃飯。」張小寶說完話,找個內院過來,吩咐了兩句便直接離開。
心情好的王鵑笑著說道:「外祖父,很快咱們家馬上就能有三百萬貫了,海白菜可以養殖,您圈出個地方,大量飼養,小寶會隨後推出來一系列的吃法,還有在報紙上打廣告,免費的廣告。
「陛下,我跟小寶商量了一下,以後的官員,不要給他們土地,直接給錢,以前給土地,是因為朝廷的國庫並不太充裕,但還要讓官員做事情,不給土地,官員也沒法活。
不是說專門推銷咱們的海白菜,也幫助其他有海白菜的地方一同推銷,目的是讓大唐的百姓知道吃這個東西能夠預防疾病。
所以我們還要想辦法讓他們去改變,尤其是不可以出現今年某個東西賣的好,明年大家一起全種,那會給他們造成損失。
「什麼聽我的,一直是你和鵑鵑在出主意,我就是個擺球的,但案子和球,還有你們用的桿全是我的。」
張小寶伸出一根手指頭,接著再伸出五根手指頭。
「差不多吧?」張小寶被李隆基說的無話可說。
兩廂比較,張小寶覺得還是大唐的制度好一點,讓官員沒有任何的僥倖想法,哪怕沒有好位置,也可以混個平級的其他位置。
照此說來,朝廷中的其他官員,只能是個擺設了,跟著幹活行,跟著決策則是沒有機會,誰能想到一連串的東西,這難道就是傳說中蒹葭書院學子們的思維培養模式?
造成這個情況的原因就是,誰的身上都不幹凈,那一百多年間,已經給百姓養成了習慣了,誰都在沒當官的時候說官員不好,當了以後就同樣那麼做,在指責別人有更多女人的時候,自己也想著左擁右抱。
當初在陸州,家中的錢財還沒有現在這麼多的時候,小寶和鵑鵑就能為了沒出生的弟弟妹妹專門造了一個大產房,然後馬上又給用沉香木造了個大房子。
「不用奪,現在就給,鵑鵑可不是那樣的兒媳婦,等著孩子出來,還得給鵑鵑來待,我自己都不放心,反正我是教不出小貝那樣的孩子。」
王鵑則是陪著母親二人,找地方做針線活,她只給母親二人做刺繡的活,至於縫製的地方,她就接過來,怕兩個人不小心扎了肚子,當然,就是這麼一說,其實真正扎了肚子也沒事。
※※※※
現在能拿出手的交換條件是鐵路的運輸貨物配給權,就是張小寶和王鵑舉例子時說的那個。
王琚哪曉得自己的這點秘密自己的外孫子全知道,還等著東西送過來,然後看外孫子吃驚的表情。
王琚看到張小寶的反應,滿意極了,都說外孫子厲害,跟鵑鵑一起,能知曉天下之事,並且通曉人情世故,怎樣?還不是沒見識過?
故頷首道:「若說最好的一點,那應該是連續的巡查人員的辦法,朕準備每月派出去一撥巡查的人,然後再每一季度額外增加巡查的人。
「王卿,不像以前的你呀,以前你那般聰慧,為何如今變笨了?」李隆基納悶起來:「一個縣令得到的多,辦法卻是可以用在很多的縣上,以後其他的縣令再也無法用這個辦法了。
我和小寶提議,在任期內,現在的官員俸祿增加一倍,在任期結束之後,按照考評的成績,給予一次性獎賞,這叫高薪養廉。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