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雛鳳初啼
第123章 考場異變

縣試和府試都是院試的預考,出題靈活方便。今日算是縣試正場,一般是出四書題兩道,卻也可以只出一道四書題,一道經義題。嘉靖之後考試愈發靈活,甚至還有考官將前宋時候就廢棄的「試帖詩」拿出來考的,也是奇觀。
鄭岳本來也不打算重罰他。若沒他這個引子,自己如何能表現得大義凜然呢?這可比原劇本強多了!
幾個衙役頓時傻了眼,竟獃獃看著沒想到去抓他。
「是《禮記》篇章吧?」
入場時,由書吏唱名,拿了發給的答捲紙,依次入場。入場后,他們才能依據答捲紙上的座位號找各自座位入座。
——貌似是《禮記》里的句子,至於什麼意思卻有些不太明白啊!
這尼瑪書不看也就罷了。連目錄都不好好讀么!
徐元佐從自己的座位上只是一偏頭,便能看到此人。看起來足足有三十歲。欲蓋彌彰地將鬍鬚都拔了,好看起來嫩一些。或許這招對於見慣了全須滿發的古人果真有用,但對於徐元佐而言卻和圖書毫無用處。
那考生眼淚如同泉涌:「老爺慈悲則個,小的只會讀書,半點營生不會,若是不能入場考試,焉能過活!」
「五經中有《儒行》么?」
他正想著,突然聽到考場上漸漸有股「嗡嗡嗡」的聲音傳開,就像是有人捅了蜂窩,又像是數百上千的人在圖書館里壓低了聲音交頭接耳。
那考生被鄭岳罵得清醒過來,連忙用手去撕考牌上的浮帖,邊撕邊喊道:「老爺儘管責罰我一人,切莫連累小的保人。」
徐元佐耳朵一豎。卻聽有人說:
徐元佐聽了,不禁替他牙酸:聽恩師的口吻,分明是說「本該」,意思就是要放他一馬。可這書獃子竟然又哭又鬧,說甚麼只會讀書,豈不是自己找抽么!
那考生搶了考牌往龍門衝去,卻見龍門早已經落了鎖,整個人都癱倒在地。
那跪在甬道中間的考生都要哭出來了,只是磕頭。
只見鄭岳高坐堂上,宣布開考。
徐元佐本來還有些忐忑,藉著和*圖*書吃點心來安撫自己。後來發現人家肯出錢進來,目的就是挑座位。
一直等到天色發青,考生都進完了,才見恩師鄭岳頭戴展腳幞頭,身穿青色小花公服,足上白底黑面官靴,四平八穩地出場了。
有人開了頭,場上頓時亂了起來。縣試考生本就挨得進,除了在考間里的考生不能交頭接耳,考棚散座上的學生紛紛低語。
徐元佐沒拾筆,再看後面的經義題,卻是之前從未提示過的「大則如威,小則如愧」。
見考場安靜下來,他方才踱步而出,朗聲道:「本官見如今士風浮躁。士子多不選《春秋》,厭其精嚴;不選《禮記》,嫌其繁瑣。故而特取《儒行》,以教爾等!能作則作,視優劣以定名次。若是做不出,也無須懼怕,後面幾場再定名次不遲!」
無論鄭岳還是徐元佐都沒有想到,那考生突然暴起,轉身沖向考棚,搶了考牌便要往外跑。
鄭岳掃視場中,果然找到了徐元佐,朝他鼓勵似的看了一眼和-圖-書,旋即開講修學次第,鼓勵在場考生好生答卷,為日後光耀門楣改換門庭的漫漫征途邁出堅實的第一步!
如徐元佐一般被驚到的人也不少,紛紛抬頭,一時間考場紀律竟有些搖搖欲墜。
至於那些沒出錢的考生,只能在試院外的廣場集合,聽候點名入場。
徐元佐雖然自己也是個只翻了一遍《詩經》沒有看過其他四經的人,但憑著後世的底子,好歹知道這題的出處,真是一時驕傲起來。不過再一想,這些人少說都讀了十年書,難道真是只讀了四書加本經?那這教學進度和質量也太可憂了!
徐元佐這才反應過來:難怪他要問縣尊是否知道他,竟然是想逃跑啊!
啪!
果然拜了個好老師!
那老生童突然昂起頭:「老爺不知小的是誰?」
徐元佐見過鄭岳身穿燕居道袍,也見過他穿著補有飛禽的常服,還是頭一次見他穿著公服出來,可見考試的確是一樁大事。只是這公服和展腳幞頭加身,看起來卻不像是印象中的大明官,反倒和圖書像是大宋官員了。
眾人一聽這話,自然知道其實是縣尊老爺給大家放水,雖出兩題,實做一篇。只要「漆雕開」做好了,後面這題「大小」都不用放在心上。僥倖寫出了是運氣,寫不出也無妨,正可以將時間和精力花在前面。
「你叫甚麼名字!」鄭岳充滿威嚴道。
徐元佐這初哥也早就發現了異處,才知道原來小說里說什麼貼在題牌上的話並不確然。他看了題目。見前面的《四書》題正是:子使漆雕開仕。
鄭岳氣得臉都白了,怒道:「成何體統!成何體統!」
鄭岳也是為之動容,命差役將他叉上來,道:「你這考生,輕浮不夠沉穩,又擾亂考場,本該笞五十,趕出場去,五年不叫你進場!」
徐元佐聞言不由佩服:雖然傻是傻了點,卻知道義氣,到底是讀《春秋》的!
三通響鼓之後,有差役巡走甬道,高聲提醒眾考生考題就在答捲紙后「密藏」,而那些經年入場的老人早就已經知道了。
徐元佐心中暗暗打顫,又安慰自己:都和_圖_書說四書高於經義。說不定只要看一篇《四書》題就行了。
「肅靜!」胥吏連忙上前叉住那考生。等縣尊發落。
徐元佐一邊看看那拔須考生,一邊又看看氣得眼中噴火的老師,心中暗道:這考生腦殘,驚擾了考場還要刺|激主考,這回說不定還要被打屁股呢!
「原來是《儒行》里的句子,我說怎麼沒見過……」
鄭岳暗怒:你個老生童敢跟我犟嘴!他臉上一板,厲聲道:「正是不知!儘管報上名來,讓本官看看你是何方巨擘!」
一字不差。
驚堂木敲響,整個考場頓時安靜下來。
「肅靜!肅靜!」書吏和衙役們紛紛喝道。
……
「老父母容秉啊!」有人帶著哭腔跑出考棚,跪在中間甬道上:「學生本經乃是《春秋》,如何考題卻只有《儒行》中一句?」
鄭岳環顧考場,官威如獄。
等鄭岳說完,天色也已經大亮,可以考試了。
他突然腦中開了個小差:這個時代可沒有吉利菲利普,拔鬍子可是真正地一個個拽下來,這人也真是有大毅力!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