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 遼東
第593章 江南的訴求

當楊嗣昌、陳奇瑜提心弔膽地盯著荊州,逐步擴大銀票的使用範圍時,錢秉鐙也回到了荊州。
同時,正如林純鴻看到這條建議后所說的:「大明的地方勢力,正在蓬勃興起。」
在瞿式耜、張溥等人心目中,這些年江南可謂江河日下。一方面,自天啟年間開始,東林黨遭到毀滅性打擊,江南豪強藉助東林黨增強朝政話語權的努力遭到重大挫折。崇禎初年,江南勢力之間廝殺不斷,在朝政的話語權上進一步式微,以至於現在朱由檢以山西陳醋為基礎,構建大明的貨幣體系。
與此同時,大街小巷中甚至還出現了流言,說金票的本金率才三成,若是大家都去擠兌,金票會立即崩潰,成為一錢不值的廢紙。
兩人在合謀什麼事情?瞿式耜狐疑不定地將兩人迎入西廂廳。
至於北方的錢莊調整兌換比一事,怎麼看都像是走既定流程,一點針對銀票的意思都沒有。
僅從經濟實力而言,湖廣以北在高速發展十年後,無論生活水平還是總體財富上,都趕不上江南的水平。有好事者曾估算過,將廣東的海貿以及荊州所控地區的總和加起來,差不多與江南地區相當。
一石激起千層浪,瞿式耜、張溥等人砰然心動,所有的人無不意識到,若真要新設大明銀行,大明銀行管委會如何設置,將是鬥爭的焦點。
銀票發行總額不過兩百五十萬圓,並且本金率足夠高,達到八成。和-圖-書如此高的本金率,抗風險能力自然非同一般。楊嗣昌不相信民間連五十萬圓的銀票都無法保留,令范永斗放開手腳兌換。
這些,是驕傲的江南士子和豪強難以接受的。
錢秉鐙疑惑不解,前往星拱樓求見林純鴻,詢問原因。
總之,由於摻雜了各種政治企圖,各種建議五花八門,奇特無比。
錢秉鐙愕然,一時什麼話也說不出來。
以前的軍餉,都是用大圓或者銅錢來發放,現在正好將大圓和銅錢作為本金,而用銀票來取而代之,操作起來並不難。
流言來自何處,不問可知。不過,商家和百姓聽到流言后,心裏雖疑惑,卻絲毫沒有減輕他們對金票的追捧,畢竟,邦泰錢莊對於兌換也是來者不拒,從未聽說過真金實銀不夠的情況出現。
一時之間,他們紛紛在報紙上發表文章,或支持,或反對,或提出各種建議,江南輿論界再一次被引爆,熱鬧非凡。
另一方面,江南遭到了荊州勢力競爭,無論從經濟上,還是從文化思想上,皆失去了全國領先的地位,甚至本地也遭到了荊州的侵蝕。
錢秉鐙急道:「不狙擊銀票,不給朝廷施加壓力,何談統一為華夏幣?」
屁股決定腦袋,這幫商家在商言商,恨不得明天就統一貨幣體系,至於由誰來主導貨幣發行,和他們關係不大,他們也懶得去管。
第三類商家,以棉布商人居多,他們因和_圖_書為荊州激烈的競爭而損失慘重,心裏比較厭惡荊州,根本無法接受荊州主導貨幣體系。
錢秉鐙滿以為林純鴻會立即下達命令狙擊銀票,哪想到,林純鴻一直按兵不動,似乎已經遺忘了這件事情。
慢慢地,輿論逐漸達成了共識:大明銀行必須設立,管委會的權力必須由各地分潤。
崇禎十一年十月初二,荊州所控各大報紙皆全文刊發《新設大明銀行之議》。該文與錢秉鐙交予范永斗的方案僅僅只有一點區別,就是將明幣改為了華夏幣。
「誰會支持?」
黃宗羲的建議,既考慮了經濟的發展程度,又照顧了荊州在貨幣方面一家獨大的局面,顯然經過了深思熟慮,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
林純鴻指了指東邊,道:「本督估計,江南人快坐不住了!」
得知錢秉鐙的來意后,林純鴻大笑道:「為什麼要狙擊銀票?朝廷里都是一些死腦筋,正好用銀票給他們洗洗腦。」
楊嗣昌、陳奇瑜信心滿滿,決定先在薊遼一線用銀票來發放軍餉。
至於如王大俊一般態度中立的商家們,也覺得由荊州來主導比朝廷靠譜,只是心理上難以接受荊州來領導全國,他們希冀江南的商家能擁有自己的話語權。
對於如賈思宜一般乾脆投入荊州懷抱的商家而言,他們認為荊州經濟實力雄厚,管理上更為嚴格科學,管理人員更為專業,遠比朝廷那幫啥都不懂的官僚靠譜,自然和-圖-書希望貨幣體系由荊州來主導,堅決反對朝廷摻合。
「再說,銀票遲早要統一為明幣……你的方案中,為何要叫明幣?太難聽了!下次修改方案時,改為華夏幣!」
張溥的拜帖,或者說王大俊的拜帖,一點都不奇怪,奇怪的是王大俊和張溥一同遞交了拜帖。
一時間,關於管委會如何構成的設想如同雨後春筍般冒了出來,有的建議各省分別指派一人,有的力主:甭管人員來自何省,但其本身必須精通貨幣和經濟學,要經過一系列嚴格的篩選和認證……
直覺告訴楊嗣昌、陳奇瑜,林純鴻的手段絕不止這一點,但銀票抗住了金票的第一波衝擊,而且贏得了寶貴的信譽,無論怎麼看,都算得上喜事一件。
於是,金票和銀票的爭端,逐漸降溫,開始恢復正常。
此文一經發布,在荊州、廣東等地引起了轟動。荊州、廣東等地經歷了錢莊多年的熏陶,懂貨幣道理的人不少。一些大的商家早就覺得大明貨幣體系混亂,給生意帶來了不少麻煩。一些商家雇傭的槍手公然在報紙上撰文叫囂:乾脆禁止大圓和銅錢流通,將華夏幣作為大明唯一的合法貨幣。
正當瞿式耜、張溥長吁短嘆之時,揚州時報上忽然刊載了黃宗羲的一篇文章,黃宗羲對設立大明銀行大加讚賞,認為此構想可以理順大明混亂的貨幣體系,為凝聚事實上四分五裂的大明提供了一個契機。但是,黃宗羲大力https://m.hetubook.com.com抨擊了管委會成員的構成,他認為,若管委會由十一人構成,那麼,主席可由朝廷任命,再按照錢莊發展的程度,可由湖廣指定四人,南直隸、浙江、江西、山西、福建、廣東各指定一人。
林純鴻點頭笑道:「既然要統一為華夏幣,銀票流通的範圍越廣,對華夏幣的推廣越有利。」
走南闖北的商家,自然希望大明能統一貨幣體系,並且擁有靠譜的管理機構,保持貨幣大致上的穩定,對貨幣的投放量進行嚴格管理。除了這個共同需求以外,按照與荊州關係的遠近,他們的態度也有所區別。
至於他們的理解有多深刻,就不得而知了。
對於江南而言,這篇文章引起的反應就有點五花八門了。
各大報紙,熱鬧萬分,士子們、豪商們,無不熱衷於議論大明銀行,開創了華夏史上民間議政的先河。
從人文和思想上來看,江南地區執全國之牛耳,沒有哪個地方能比得上江南人傑地靈。然而,現在這一地位遭到了荊州的挑戰。尤其在上一次大戰中,荊州另闢蹊徑,將整個江南搞得灰頭土臉,本地區差不多有兩成以上的士子開始追捧荊州的行知書堂。
……
從人數上而言,第一類和第二類商人並不多,大多數都是中立者。
這些情況,瞿式耜、張溥等東林黨、復社成員自然看在眼裡。
銀票自發行以來,終於迎來了最困難的局面。
新設大明銀行之奏議,完全不關https://m.hetubook.com.com江南人什麼事,一切由荊州和朝廷說了算,這讓江南勢力情何以堪!
果然,當兌換額達到一百八十多萬圓時,前來兌換大圓的人越來越少,最終恢復了正常。甚至還出現了大圓迴流的跡象。
「狙擊銀票?」林純鴻不屑地說道:「區區幾百萬圓的發行量,值得我們去專門應付?再說,楊嗣昌、陳奇瑜把本金率搞得這麼高,我們無論採用什麼策略,都無法把銀票打死!你放心吧,我們的方案會有人支持的,犯不著我們沖在前面。」
輿論界幾乎一邊倒地反對荊州提出的管委會設置方案,瞿式耜看在眼裡,喜在心裏,正當他怡然自得,覺得出了一口惡氣之時,忽然接到了張溥和王大俊的拜帖。
瞿式耜、張溥這類人對貨幣學並不怎麼精通,看到這篇文章后,自然有點摸不著頭腦。好在這幫人都是飽學之士,智商不是一般地高,他們馬上從市面上購買了一些相關書籍,連夜苦讀之下,終於弄明白了文章所說的意思。
原本,銀票已經風靡北京,正逐步往山東、山西、北直隸擴散,勢頭還不錯,連孫應元和周遇吉南下時,手頭攜帶的也是銀票。可是金票的驟然升值,致使源豐錢莊人滿為患,全是將手頭銀票換成大圓的人。
楊嗣昌、范永斗放開手腳兌換,無意之間為銀票贏得了聲譽,無論是商家,還是百姓,對銀票的信心陡然上升。
「諾!」
在弄明白意思之後,他們的心裏充滿了苦澀。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