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4章 築路(五)

交易達成,陳璞覺得回去,北美鐵路公司方面,對於這個年輕人的奪權行為,沒人敢有異議。反正將來國內追究,也算不到大家的頭上。陳璞奪權之後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調整築路計劃,原定的兩頭動手,改為單線往前修築的同時,另一頭盡量的修築陸基。
還有一塊最重要的版塊,兄弟二人不是不知道,而是從來沒人去惦記過。這一版塊就是重工業。鋼鐵、軍工,誰敢惦記?沒人敢。這一塊今後是誰的?大家都不敢保證。不過這兩兄弟偷偷的買進了很多鋼鐵和重工的股票,誰知道將來會怎麼樣呢?這兩個版塊市面上流通的股份,只佔總股份的四成,還有六成都在誰手裡?大家都知道,沒人去盯著而已。
外人看不出來的東西,不等於陳氏內部看不明白,陳平和陳凡哥倆,就湊在一起商議了一下午。毫無疑問的是,自在兩位兄弟在陳氏嶄露頭角之後,又有人被老爹看上了。陳璞作為晚輩,固然值得關注,但是更值得關注的是葉海。陳燮的子女之中,這個出生較晚,年僅三十的傢伙,是海軍中的唯一軍官。其他人,都在從事與軍隊無關的行業。
隨著時間的推移。之前那一套以和為主,打擊為輔的手段,在戴志遠看來,已經不適用了,或者說他已經失去耐心了。
這是當今大明快速戰艦中最為兇殘的存在,最高航速能達到11節,巡航速度8節,任何一艘風帆戰艦,都跑不過它。整個結構上,還是木製為主,但是在外表包了一層一厘米厚的銅皮,採用的是全新的炮塔結構,可以說是最新技術的集合。相比之下,之前那一條三千五百噸的戰艦則被淘汰了,海軍經過論證,認為沒有存在的必要。於是,一艘更加兇殘的戰艦正在設計中,而且是作為未來二十年大明海軍主力戰艦設計。標準排水量四千五百噸,全鋼鐵製造。這艘戰艦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設計圖屬於大明的高度機密,怎麼來的誰也不知道。如果不是鉚釘技術的發展達到了水準,這艘戰艦的計劃提都別提。
變化首先來自陳氏內部,鐵路集團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陳璞擔任北美鐵路公司總裁。並註明:「如事急,可專斷。」這個權利就不得了了,可以說他在北美鐵路公司說一不二了。第二個變化來自松江船廠,這個以生產蒸汽動力船隻為主要業務的船廠,獨立成立一個新公司,總裁由名不見經傳的周昊出任。還有一個沒人在意的消息,北美艦隊第一艘蒸汽動力的快速巡洋艦正式服役,艦長葉海將率部奔赴北美艦隊。
一早起來,葉海簡單的梳洗之後,四處看看,戰艦正在保養,每個細節都不能錯過。這時候士兵來報,有人來找葉少校。火箭式的提拔在海軍內部很少見,但是一艘新銳戰艦的艦長,怎麼也得是個少校吧?
隨後,陳璞從倉庫里調出一輛火車頭來,找了一堆技術工人,關上臨時修造廠的大門不知道在鼓搗什麼。整整忙活了一個月,陳璞才從臨時的修造廠內出來。跟著他一起亮相的,還有一輛奇形怪狀的列車。也不知道他怎麼想的,在列車上用螺絲固定了一層鋼板在外面,還弄了好多射擊孔在車廂上。看著這個列車,整體感覺就是一個「丑」字,等到護路隊上去之後才發現,這玩意真是太可愛了。
毫無疑問,三人都是傑出人物,也都沒有去說一些沒意義的話,相互之間的承認,不僅僅是建立在血脈的關係上,更重要的是能力和地位。
大步上前,葉海雙膝一軟,跪倒在地,叩頭三響道:「一大早的勞動母親大人,兒子罪過。」母親葉氏一臉驕傲,上前虛扶道:「我兒大展宏圖在即,何須如此兒女情長。昔日你父親常年不見和_圖_書一面,娘也把你帶的這麼大。倒是你這個媳婦,如果可以,就帶著她一起上任。」
不過這兄弟二人的分析還是出了一點小小的差錯,那就是小看陳璞的分量了。
葉海沉默少卿道:「我曉得,記下了。」沒有多說什麼,儘管很多事情他不願意去做,但是現實如此。血脈割不斷的前提之下,利益結合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不等會談結束,海軍最歡迎的客人周昊到了,兄弟三人在艦隊司令的辦公室里見面的事情,海軍內部都很少人知道。
陳璞點點頭道:「沒問題,先暫後奏都做了,沒那麼多講究了。三個月內,我希望看見一個步兵師沿途推進,保護鐵路向東延伸。」
出征前一日,陳平趕到海軍基地,艦隊司令聞訊親自出迎。沒法子,得罪誰都可以,不敢得罪大明第一大金主。聽說陳平的來意,艦隊司令大為震驚,急忙派人去請葉海。
一次例會之後,陳璞當著眾人表示:「我們要修的鐵路,不僅僅是一條通往鹽湖城的鐵路,而是一條通往北美東海岸的鐵路。沒有這種覺悟,就不是合格的鐵路員工。」這時候,陳璞內心的真實野心才算暴露在眾人的面前,真的可以做到么?有人提出質疑的時候,陳璞毫不猶豫的回答:「大明和歐洲各國,必有一戰。」
「嗯,我看看時間,還有三天,來得及,我趕過去送一送。」陳平對陳凡如是說,得到的是肯定的點頭道:「也好,這一波下來,江南陳氏崛起,已經既成事實了。」為啥會這麼說呢?以前的江南陳氏,松江府也好,南京府也罷,都沒有明確的強力人物出現。現在不一樣了,一個周昊,一個陳璞,一個葉海。前面兩個乾的也都是不得了的行當,代表當今最有活力的行業,根本就不是什麼紡織、茶葉能比的好吧。最後一個更不得了,今後陳氏在海軍的代言人的培養對象。
首先和_圖_書有速度,一旦需要,時速六十公里有保證,隨時增援鐵路沿線。其次有火力,陳璞從總督府弄來的兩門山炮,一前一後裝上去,還有二十四挺蒙蒂尼機槍。滿載戰鬥人員一個步兵連,這玩意在北美已經不是橫行了,根本就是無敵的存在。
匆匆下艦,趕到自己的宿舍,看見白髮蒼蒼的母親和妻子一起站在那裡,忍不住熱淚盈眶。男人要有志向,葉海覺得自己的志向與一個合格的兒子與丈夫相悖,內心深感愧疚。
原本看著很普通的陳璞,突然爆發出來驚人的魄力。穿上特製的唐裝后,整個人變得高調無比。任何事情以前都是大家表態,民主為主。現在反過來了,說個三五句,就拍板幹了。膽子越來越大,反正大家都這麼理解。
兄弟二人年齡差距較大,相見之時,陳平主動道:「你我兄弟以前很少接觸,你心裏應該很清楚原因。眼下海軍這一攤子,只有你一根獨苗,今後需要幫助,儘管開口。」
「北美陳璞,雖然是晚輩,但是前途不可限量,此去北美,不可怠慢之。」陳平再三交代,匆匆而去。留下的兩位互相苦笑,這一條遲早是要來的,只是沒想到這麼快而已。
不管國內造船領域發生的動蕩,葉海收拾好行李準備出發了。北美艦隊第一艘快速巡洋艦金山號,也是大明海軍第一艘蒸汽動力巡洋艦。標準排水量二千二百噸,配備兩門150毫米主炮,六門75毫米副炮,還有十八挺蒙蒂尼機槍作為補充火力。全員三百三十六人。
既然母親開口,葉海便答應了下來,送走母親和妻子后,去了駐地司令部尋求幫助。很快便解決了這個問題,這次伴隨金山號出征的蒸汽補給船一艘,可以攜帶家屬一起出發。
現在的大明海軍,主力還是風帆戰艦,蒸汽動力的木殼船,則主要集中在貨輪方面。海軍儘管一直在鬧騰,要求新式的戰艦儘快增和圖書加,但是內閣和國會遲遲沒有通過。前年,為了改變當今風帆船在追擊中不具備絕對航速優勢的局面,海軍才拿到了兩艘新式巡洋艦的計劃。就這麼兩艘,還都是你媽北美艦隊的補充,真是沒地方說理去。現在第一艘建成下水,試航完畢,各種補丁都打上了,算的是一艘合格的戰艦了,結果冒出一個葉海來。
陳璞還有點疑問:「土著怎麼辦?」戴志遠霸氣的一揮手:「鐵路沿線二十公里範圍的土著,必須服從也必須納入大明北美行政區的體系,接受服從我們的管理。大明給他們帶來了文明,他們必須做出回報。如果有部落不肯就範,那就等著滅亡吧,鐵路上的奴工,軍隊包了。」一番殺氣騰騰的話說完,沿途幾十萬土著的命運註定了。
葉海起身道:「上戰艦是肯定不行了,軍中有規矩。不過可以隨補給艦出發,只是兒子這一走,身邊也沒個照顧的人,如何使得?」葉氏道:「家中僕役百余,還能照顧不周?只是我那孫子還小,我捨不得。」
「新式步槍兩萬支,十個基數的彈藥,全部在這裏了。本來是打算組建護路隊之用,現在交給總督大人了。」陳璞說的乾脆,戴志遠也不能不承情,立刻表示道:「多謝幫忙,該多少錢,總督府一個子都不會少。只是,現在的馬匹不足,只能組建純步兵了。」
這幫傢伙煽動之下,陳璞乾脆一不做二不休,一方面給國內提交採購車頭的報告,一方面動手把倉庫打開,三個新車頭全部都用上了,倉庫里的各種物資也都調用改造火車。這一下人力和技術力量就不夠用了,陳璞再次做主,招募一批學徒工,跟著後面學吧。還是有人力不足的感覺,乾脆開一所鐵路技術學校吧。
為何兄弟二人如此重視此次調整呢?道理其實很簡單,陳氏內部最有未來的版塊,正式瓜分完畢了。這兩人就是這麼認為的,一個鐵路,一和圖書個造船,一個海軍,本來三大版塊沒有明確繼承人,現在一次都解決了。其他的東西,在他們看來都不重要了。
不能不佩服這傢伙敢想敢幹,有了這個玩意,在鐵路的兩側,誰來搗亂遇見這玩意,簡直死都不知道怎麼死。很快北美鐵路公司的高層就得出一個結論,太少了,這種好東西,自然是多多益善。為啥會這麼想呢?很簡單,這幫人誰都有出巡任務,沿著鐵路四處巡查的時候,乘坐這麼一輛傢伙出發,安全指數大大的提升啊。
像什麼報紙啊,什麼紡織啊,說實話也很有前途,但是分量明顯不能跟這三個比。兩個是當今科技發展方向的代表,一個是海軍這塊空白地。至於說到陸軍這一塊,不是沒前途,而是受到的掣肘太多,大明本身就是大陸國家,爭奪更為激烈。相比之下,海軍這一塊,一直是陳燮個人的自留地。
身在軍營內,葉海一直在熟悉這艘新戰艦,帶著屬下的人等,每天都在忙碌之中。戰艦對於海軍而言是大老婆,家裡那位排第二。三十五歲的葉海,在軍中屬於新銳。在海上轉了一個星期回來,立刻接到服役的命令,葉海不得不讓人給家裡去信,告知這一情況。並稱:忠孝不能兩全。海軍的忠誠,是針對國家的,而不是皇帝。
戴志遠的動作一點都不慢,從護路隊挑選五百多人的老兵和退役軍官后,北美陸軍第二、三兩個步兵師的組建工作非常的快。本來就在組建當中的第二師,在一個月後就完成了。然後直接叫來陳璞道:「這個步兵師先上了,你們的人跟著往前修就行。」
動用秘密線路通報國內,直接上達天聽的事情陳璞已經做了,接下來的事情就不必要遮掩了。不等國內答覆,直接打開倉庫,帶著戴志遠進來參觀一番。戴志遠之前想的已經很牛叉了,但是真的來到倉庫內,看著堆積如山的裝備時,還是發現自己小看了鐵路公司的能力。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