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天下大亂,群雄並起
第54章 張遼起兵欲奪地,張濟分兵抵武關

自從漢獻帝死後,改立劉虞子劉和為漢玄帝,朝中有王允一班大臣扶植,又與劉虞的維護,倒還算得上有幾分起色。可是實際上劉和這個漢玄帝當得也不十分舒心。
張遼聽到此處,已經是喜道:「司徒大人也贊同此舉嗎?!」
王允微微清清了喉嚨道:「陛下,臣以為張將軍此言並不是沒有道理。」
想起慘死張遼手中的丁原,董卓,二人都是有些心寒,但若是不降難道真的以一城之力對抗下去嗎?想來這是不現實的。
李催起身道:「如此事不宜遲,我便去了。」
李催解釋道:「若我等如此輕易的就降了朝廷,只怕他們以為我二人可欺,日後說不定還是一死,不如狠狠打擊張遼軍讓那些朝中的大臣知道我們厲害然後主動上表請降,這樣便無事了。」
不知道張遼發什麼瘋,今日早朝居然一上來就上表朝廷要去討伐宛城的張濟。
張遼道:「陛下,臣以為此時出兵正是最好時機。」
就算貴為天子的父親,也不敢忘了百姓,這就是劉虞啊https://m•hetubook.com•com
劉和現在能夠相信的就只有自己的父親了。看著站在朝堂的父親,劉和不可察覺的嘆了口氣,想來作為子嗣卻讓父親如此操勞,還不如當初在幽州為一方刺史的好。
如果說現在在洛陽還能讓張遼聽話的,除了王允,不作第二人選。眼見大家議論紛紛,身為司徒的王允也是該到他發言的時候了。眾臣頓時肅靜,傾聽王允發言。
張濟思前想後,終是下定決心,便道:「好,便依了稚然之言,我令我侄兒張綉率一萬人馬與你前去同守武關。」
「稚然的意思是……?」
王允越眾而出道:「陛下,臣有言。」
王允打斷劉虞道:「伯安莫急,請靜聽我言。」
李催也是得報后,急忙趕到張濟府中,與其商議此次張遼的用兵。因為被曹操打敗而被迫投奔張濟,而且手中人馬不過萬余卻是比不得張濟的,儘管以往董卓還在的時候李催的官職大於張濟,但現在卻是以副將的身份自居,不敢如以https://m•hetubook•com•com往那般指手畫腳。好在張濟也是明白,對李催甚為和氣,不曾有什麼矛盾。
可是劉和還是不能夠自主的決定這見事,只得看向下首的父親劉虞。
張濟道:「我等隨董公為禍洛陽各地,若不是三輔之地有牛輔與馬騰等人作亂,只怕朝廷早就對我等下手了,如今張遼前來倒也應時。」
劉虞只好作罷。
見父親劉虞也是同意了,劉和就不會再多加阻止,授予張遼此次行動的權利,隨後,由王允點撥糧草給呂布行軍之用,而張遼則是與自己的幕僚各自回去準備。
王允點點頭。
張遼這一出,引得各勢力都猜測其到底是怎麼回事。這隻天下猛虎又要露出他的噬血尖牙了嗎?
張濟,李催二人久在朝中,自然熟悉那些朝堂中百官的嘴臉,因而將他們看得一清二楚,提出的計謀也是極為恰當,不是自己求朝廷原諒,而是朝廷反過來求他們。
張遼一番豪言壯志,直令其他武將暗叫痛快,只是武將的人數卻只有寥寥幾人,這和-圖-書朝堂還是文臣的朝堂。
劉和對王允也是甚是信任,因為父親對此人很是敬佩,而且誅殺董賊功不可沒,乃是漢室的忠臣。
劉虞會意道:「陛下,要發動一場戰爭,必須要大量的財力,人力,物力,才有可能打贏。現在光是為了對付三輔等地,以及各處的修建都讓國庫消耗殆凈了,已經沒有足夠的能力再支持一場戰爭了。張將軍啊,請多為百姓想想啊。」
劉和口氣也是尊敬:「王司徒,請盡言之。」
劉虞一聽,急了,道:「王司徒……」
首當其衝的便是宛城張濟了。張濟久在西涼軍中,也是知道張遼之勇,故而雖然自己也是以勇力出名但卻心中有些畏懼,畢竟自己是董卓的部將,雖然董公已去,可誰都不會忘記自己的身份。
劉虞眼見如此,心裏盤算了一下,覺得也是很有道理,只好默認了。
由於兵權在外,諸多的諸侯其實已經不再服從這個漢室了。例如每年的稅收,除了荊州的劉表,徐州陶謙,幽州呂布外,居然再無一家按時上繳。漢室威嚴竟然和-圖-書已經破壞至此。
李催問道:「那將軍如何為之?」
李催一驚。
武關雖比不得虎牢關,函谷關,潼關那般出名,但也是一座雄關,故而在此設下人馬但卻可以佔得地理優勢,不懼張遼。
張濟感言道:「保重。」
當中朝中最為威武的便是張遼,即便是上朝也是一般戰服裝扮。
王允,劉虞已同意,朝堂上不論文臣還是武官也都是同意,表達的意思已經很是明白。
張遼道:「至於物資方面,義王無需擔憂,本將只要有一個月的糧草就足夠了。」
「文遠,三輔剛定,百業待新,現在實在不宜再動干戈啊。」
李催卻是想了想后,反對道:「只怕他張遼無情無義,想要取我二人項上人頭方才罷休。」
張濟道:「事不可為,本將欲降之。」
李催這才道:「降便降了,但不可如此輕易的投降。」
王允繼續道:「其實我們都知道國庫的收入基本上就是全國各地的稅收。現在除了荊州劉表,徐州陶謙,幽州呂布還是按時上繳外,其他各地的郡府已經少有想以前那樣按https://www.hetubook.com.com時了。為了能夠重新增加國庫收入,就必須讓這些地方上交稅收。為此,殺一儆百也是不得不為之的。」
五日後,各方面都準備的差不多后,兩萬大軍終於在張遼的帶領下從洛陽浩浩蕩蕩的開向宛城。
劉和道:「張將軍,請言之。」
一個月的時間攻破有五萬人馬駐守的宛城?而且那張濟,李催哪一個不是當初董賊的大將,豈是易於之輩。聽到呂布的大言不慚,眾人又是一陣議論。
張濟繼續道:「那張遼雖然誅殺董公,但至少還是與我等共事已久,想來不會趕盡殺絕,若是能與之交好,也算是得了朝廷的肯定,日後再也不必擔驚受怕了。」
張遼回顧四周,發現眾人多有不屑之色,心中更是堅定要離開洛陽的決心:「前有董卓亂政,後有牛輔作亂,漢室威嚴大受折損。現在為了重振朝綱,必須要向世人再次展現。宛城張濟雖然得了朝廷的寬恕不再追究,但其多次無故拖延要上繳的稅收,其心可誅。故而臣願領手下人馬,掃平宛城,讓天下百姓知道這個天下還是漢室的天下。」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