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第620章 天助主公

過拒馬河就是大周的境內,人們的心情漸漸放鬆。換作在幽州境內,就算沒有戰事君臣也松不了氣,因為有危機感。
郭紹一時沒有回應,他左手握著銅燈台,照著地圖上易州的位置一路向下看,手指放在了鄆州的位置(大名府東南部);然後又抬高燈盞,觀摩了好一會兒。
郭紹沒有當眾出面,只叫王朴、左攸等人見面。他的風寒還沒痊癒。
幕僚道:「東京朝廷實際簇擁者,唯有禁軍和河北魏王符彥卿,很多地方都不穩靠;而現在禁軍初敗勢微,魏王老邁……真是天助主公!機會最大的便是河東東漢國(北漢)舊地,此時可先試試說服楊業起勢。」
大軍紮營,照秩序安營紮寨過夜。
李筠心道:看來郭鐵匠也不是傳言中那麼神,畢竟老子打仗的時候,他還在吃奶!
當時大周朝廷下旨他移鎮,條件是准許他帶走昭義軍將士的主力。朝廷和節鎮之間都有利弊考慮和圖書,博弈妥協后的結果,李筠老老實實到河北來了。
李筠用鼓勵的目光看著幕僚。
……
左攸開口道:「臣以為,咱們應該在易州留一支精兵,為防遼軍襲擾。」
此時,他在堂屋裡走來走去,十分焦躁。
另一個幕僚見李筠猶豫,勸道:「當今之勢,機會已經很少了。主公此時不起,錯失良機後悔莫及!」
作為一個軍閥,李筠非常清楚自己的處境。朝廷肯定不信任他,才會費力想讓他移鎮;他也不願意交出兵權,因為那是他的地位資本。
幕僚繼續道:「楊業掌東漢降兵數萬眾,忻、代全在手中,控制雁門、忻口、石嶺關等諸關隘,除晉陽城外,皆在其手。一旦天下有變,楊業便可復有河東之地,自居為主,割據一方逐鹿中原,何樂不為?」
李筠嘴上不說,但這也正是他擔心的地方。以前天下紛亂,他總有一種該輪到他的感悟,但東京m•hetubook•com•com那把椅子上的人來來去去,一直沒能成事,最後連自身也難保了。李筠在鄆州這段時間鬱氣很重!
幕僚沉聲道:「楊業之妻折賽花,是靜難節度使折德扆之女,楊折兩家是世交,又有聯姻。楊業一旦騎兵,西北折家等部都要反,中原四方烽火,大勢變矣!
郭紹沒有否認,若有所思道:「堅固的堡壘,問題往往出在內部。兵不用駐易州,因為遼國現在的問題也不是來自大周武力強盛。」
李筠道:「禁軍究竟損失了多少人馬?」
郭紹看著放在地圖上的燈火,在此前的某一個夜晚,當時他帶著傷感消沉的情緒也是這麼看著燈上的火焰。那一晚作出決定時,已經認真考慮過內部的挑戰了。
朝廷要直接滅他,得無益地勞命傷財,也會給別的地方軍閥造成恐慌;他想造反,又很容易失敗。上下只是暫時的妥協,雙方都在等待一個徹底的解https://www.hetubook.com.com決辦法。
幕僚道:「不論折損了多少,現在禁軍肯定士氣低落、人馬疲敝。今上本身就是篡位得國,靠武力積威,而今戰敗,人心不在矣。」
仲離道:「待老朽佔一卜。」
李筠道:「咱們遷來的這地方不好。」
王朴沉吟道:「此番退兵歸來,恐怕確有風浪。」
幕僚道:「主公若是想以一城敵一國,自是以卵擊石;此前咱們潛龍在淵,也正因如此。現在還不到獨尊之時,得聯絡盟友,共同起兵;今上一旦不能控制形勢,天下風起雲湧矣!等大勢變,主公再圖脫穎而出。」
但現在,他又嗅到了一絲機會。
李筠轉頭看向仲離:「仲先生怎麼不說話?」
左攸伸了一下脖子默默瞧著。
鄆州天平節鎮,位於梁山伯北面。李筠現在就在這裏做節度使,相比以前在潞州負責抵禦北漢國的重任,現在他在這裏幾乎沒多大的作用了。
「是得留一股禁軍在河北和_圖_書,但不是留在易州,這裏最好……」郭紹拿手指在圖上敲了一下,「德州。」
李筠下意識地點點頭,心道:老子要是有楊業的本錢,早就起兵了!
李筠聽罷覺得有點意思了。
當時郭紹的武功威名如日中天,李筠完全沒有反抗的餘地,也有過消極的想法。
幕僚卻急道:「朝廷對主公早有提防之心,一旦主公被削去了兵權,謹防秋後算賬,欲求富貴太平而不得!」
不少事做了、卻並不能派上用場,但不做又不行。郭紹遂大軍主力一路過拒馬河,到達易州,再無戰事;大軍步騎周密的部署和布防沒有起到任何作用。
此時他的神情全然不同,很鎮定地說道:「李筠此人,野心太大、能耐卻不夠大,不足為慮。」
現在這局面,他已經很動心了。但仍舊不動聲色道:「地方不好,兵力不足。」
王朴道:「陛下是為了防鄆州(李筠)?」
李筠的目光變亮,臉上也被血涌變紅。他沉吟片刻,卻www.hetubook.com.com道:「爾讀聖賢書,卻不明大義。」
仲離在此之前勸阻過李筠起兵,但原因只是機會不好。
但李筠沒有當著幕僚的面說任何失體的話。
一個幕僚說道:「據報,禁軍北伐遭遼軍鐵騎進攻,損失慘重,皇帝的兩個結義兄弟都被陣斬了。現在敗退回國,人心惶惶。」
幕僚怔了怔,羞愧道:「卑職汗顏之至。」
除此之外,蜀國、江南等諸地歸復也不久,大勢一變,只要有人登高一呼,又有多牢靠?」
旁邊站著兩個文官幕僚。其中一個有仙風道骨儀態的老頭,叫仲離,擅長的是占卜,各種各樣的占卜術都會,名氣還很大。
李筠的長子也勸過他,主張是放棄兵權,以此向朝廷換取榮華富貴……因為在此之前,朝廷要不斷削弱他的跡象已非常明顯,移鎮離開根基之地,偶爾會以升遷的名義調走他麾下的武將,收回了節度使干涉地方官的權力;私信里聽了一個消息,朝廷還想設轉運使,收回節鎮的財政權力。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