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天下爭龍
第3章 醫痴

這個李晨冰聽罷之後頓時大為驚訝,覺得李霖所說的這些療法幾乎從未聽聞過,但是跟著李霖的一個親兵卻出面作證,說奪血換命乃是真事。
在壕溝之中,又插入了大量臨時削尖的木刺,在營地外面還扎了一道矮的營柵,形成了一道立體的防禦設施。
雖然劉辯這麼做,是求穩,但是卻還是讓方仲暗中有點看不起他。
現在劉辯給他開出這樣的價碼,這簡直就是白送的富貴呀!所以方仲立即便拍著胸脯大聲說道:「多謝主公如此器重末將!末將即便是肝腦塗地也不足以報!請主公放心,只要末將還有一口氣在,便斷不能讓李賊踏入此城一步!」
李晨冰明顯就是屬於這樣的人,李霖當時就樂壞了,立即答應了下來,把李晨冰帶回了縣城安置,並且直接授予了李晨冰醫郎的差遣,並且在他私人開設的醫館之中充任主治郎中。
這樣的條件公布出去之後,很快消息就在臨海州一帶傳開了,倒是確實有一些民間的郎中前來應募。
但是即便如此,各地官府之中的醫郎,也都是一些世代傳承的醫官,實際上大多數人沒有多少真才實學,只是靠著祖上傳下的一些醫術混飯吃罷了。
後來有人為李霖舉薦了一個郎中,此人名叫李晨冰,和李霖同姓,乃是山海縣人士,但是卻住在山裡,其父輩便是當地有名的郎中,算是祖傳的醫術。
一座嚴整的兵營,在半天時間里便在州城外面建立了起來,營地之外挖出了溝和_圖_書壕,土方又被壘起,夯實稱為了一道寬厚的矮牆,矮牆上又立起了成排的原木,構成了堅固的營柵。
李霖見他不肯出山,於是便和他閑聊了起來,整理了一些腦海中周元留給他有關另一個位面上後世醫學方面的東西,隨口說了出來。
李霖更是下令,軍中上下人等,不得擅自飲用生水,所飲用的水必須要燒開之後才能飲用,省的因為喝水不幹凈,導致天天大量的兵將跑肚拉稀,這樣會大大削弱軍隊的戰鬥力。
這份招賢榜專門招募郎中,只要有本事就行,不講究出身。
想到這一點之後,劉辯反倒開始樂觀了起來,也不再提心弔膽了,在城牆上轉了一圈,又看了看各處的布防情況,就打道回府去了。
而這個親兵當場脫去衣服,露出了身上一個傷疤,告訴李晨冰當初他跟著李霖,在大湖遇上水賊,幾乎傷重不治,正是李霖用了奪血換命之術,把他生生給救了回來,而且現在身體非常棒。
當然李霖也遵守了諾言,把有關輸血救命的方法傳給了李晨冰,具體怎麼操作,就看李晨冰以後自己摸索了。
但是這個李晨冰卻婉言謝絕,表示無意出山,只想留在家中鑽研醫術。
雖然他可以用神力救人,但是在軍中用這種辦法顯然並不合適,所以他必須找一個高明的醫官,用正常的手段救治傷患才行。
李晨冰一聽,立即收拾了東西,便跟著李霖回到了縣城之中,條件只有一個,就和-圖-書是李霖能把他所知的有關醫術方面的東西,都傳授給他,而他學了這些東西之後,願意今後為李霖所驅策。
這個李晨冰正是他所需要的人才,於是李霖便想請李晨冰出山,到他縣兵的軍營之中充當醫官。
而且按照李霖的命令,這座兵營之中,還建起了大量的茅房,軍中嚴令任何人員不得隨地大小便,必須要到指定的茅房之中出恭,否則的話,挨鞭子都是輕的,而且還指定了專人負責清理茅房,並且隨軍還帶了大量的生石灰,作為消毒之用。
所以李霖才貼了招賢榜,公開招納良醫,在縣兵軍中充任醫官,而且按序給予司吏的待遇,要求很簡單,有真本事就行,而且必須精通外科,也要懂得疫病防治。
此時在當地山民之中傳的神乎其神,後來這個李晨冰還在當地救治了不少病人,年紀輕輕便獲得了神醫的稱呼。
他看罷之後立即說這個婦人還沒有死,人還有救,而且腹中的孩子也沒死,別人不信,說人都斷氣了,怎麼還能沒死,這李晨冰當即取出銀針,接連運針在孕婦身上扎了幾針,結果孕婦很快就長長的喘了一口氣活了過來,並且順利的產下了一子。
而營地之中開設了幾個營門,可供兵馬出入,營地內部也被分成了幾個區域,既有兵將居住的地方,也有存放糧秣柴草的地方,更有馬廄和牛圈,還設有一處規模不小的臨時工棚區,功能十分完善。
有人告訴李霖,說一次www•hetubook•com.com這個李晨冰出外採藥,碰上一家山裡的人家,這家的婦人懷有身孕,但是卻因為難產眼看著死了,家裡哭的是一塌糊塗,正好李晨冰途經他家,順便進去看了一眼。
而且他們家族有一套針灸之術,據傳名叫五行回春針法,很是了得,這個李晨冰在父親傳下的這套針灸之術的基礎上,還進行了改進。
方仲內心之中多少還有點瞧不起劉辯,敵軍僅僅這麼點兵力,就把劉辯嚇得閉門不出,擺出一副縮頭烏龜的樣子,準備死守城池,換做要是讓他的話,他覺得這次正是報仇雪恨的時候。
在軍中也設有醫官,同樣也是這樣的情況,這些醫官平時屁事沒有,充其量也就是給當官的看個小病,而且水平很是有限,一旦兵卒受傷了,醫官往往是懶得去費心救治他們,最多弄一些粗鄙而且不明效果的傷葯丟給兵卒敷上,兵卒能否活下來,就看自身的抵抗力強弱了,很多時候輕傷的兵卒,也會因為傷口感染而死。
趁著李賊剛剛兵至此地立足未穩,而且兵力有限,大可傾巢而出,靠著人數的優勢,將其碾壓,直接將其擊潰,而不是戰戰兢兢的如臨大敵,躲在城池之中,撅著屁股做出一副準備被動挨打的架勢。
而李晨冰也確實是個學醫的奇才,稍微點撥一下,便立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於是也就安心留在了李霖手下聽用。
劉辯聽了方仲的保證之後,這才多少放心了一些,考慮了一下之後,也覺得沒什麼可擔心和-圖-書的,李霖只帶來了這麼點兵力,尚且比不上他手頭擁有的兵力,攻城又是很困難的事情,當初李霖能用幾百人擋住彭大通兩千人馬攻城,他難道以五六千的兵力,還擋不住李霖這兩千多人馬嗎?
其實大陳朝地方官府之中,往往也都設有醫郎這樣的官職,在州縣一級之中的官府裏面算是吏員,但是只是最為低級的令吏。
除了在軍中建起了大量茅房之外,而且軍營還設立在一處可以方便取水之地,可以隨時取到乾淨的水源,不用在軍中長時間存水,這樣也減少了疫病的發生。
別看李霖在山海縣主政時間不長,但是卻對於軍隊建設極其重視,從他剛剛當上山海縣縣丞沒多久,便在縣城之中貼出了一份招賢榜。
李霖前生的時候,就碰上過好幾次這樣的事情,現在他身負周元的記憶,當然知道衛生的重要性,所以才在他的軍中,制定出了嚴格的衛生制度。
但是也發現了幾個郎中小有一些本事,但是卻也達不到他的要求,於是李霖便自己出錢,留下了這幾個年輕的郎中,在縣城裡面開設了一個醫館,暫時留住了這些郎中,給他們開工資讓他們給百姓看病,並且投入不少財力,令他們想辦法購入不少藥材儲備起來。
古代軍隊行軍打仗,往往不注重軍營之中的衛生,結果經常導致軍中出現瘟病,最終眼看著能打贏的仗,最終卻因為軍營之中發生了瘟疫,導致了大敗,這樣的例子在歷朝歷代發生的多不勝舉。
這個李晨冰和*圖*書年紀並不大,只有二十齣頭,但是自小便隨父行醫,在醫道方面極具天賦,不但將父輩傳下的醫術學了個精光,還很善於總結經驗,據傳十三歲便開始獨立為人診病,十五歲就小有名氣,超出了父親的醫術。
李霖聞聽之後,於是專門抽時間前去拜訪那個李晨冰,見面之後,兩個人都驚訝對方的年輕,坐下聊了一番,李霖考校了這個李晨冰一番之後,發現這個李晨冰正是他所需要的人才。
李霖於是親自把關,考驗他們的醫術,結果發現其中大部分只是粗通醫術,甚至連皮毛都稱不上,這樣濫竽充數的傢伙當然立即便被李霖趕了出去。
只要能看住城中,不出現岔子,讓人在城內充當內應,那麼料想李霖也攻不破這州城,只要拖上兩三個月李霖攻不破,李霖自會缺糧退兵,甚至可能造成他麾下的兵將嘩變都說不定。
這樣的醫學狂人,李霖是最喜歡了,這樣的人很純粹,他們沒有更多的念想,一門心思都鑽到他們喜歡的事情之中,兩耳不聞窗外事,只要能讓他們學到新的東西,他們就甘願被驅策,哪怕是付出生命的代價都在所不惜。
但是既然劉辯要求這麼做,他也沒什麼好說的,反正守城應該更穩妥一些,他就不信這麼多人,守這座城池,對手只有那麼點人馬,能把這座城給攻破!
李霖最看不得的就是這樣的情況,趁著山海縣大亂之機,將原來兵營之中的一個混閑飯的醫官找了個借口打了一頓,罷免了他醫官之職,趕出了軍中。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