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熱風吹雨灑江天
第161章 《豫章集序》

兩漢是第一個辭賦的鼎盛時期,其時出現了司馬相如的《子虛賦》、《大人賦》、《上林賦》、《長門賦》,賈誼的《鵩鳥賦》和《吊屈原賦》,揚雄的《長楊賦》和《甘泉賦》,還有班固的《兩都賦》,這些辭賦全都成了千古名篇。
若是少了這兩句,范二所做之賦,與少了詩眼的詩有何區別?
眾人頓時被范二這會表現出的豪氣震住,再次集體失聲了。
前面幾句大概說的是豫章郡的地理位置,簡單介紹了徐孺子這個教育界的名人。
之所以拉他這塊虎皮來做大旗,而不是灌嬰什麼的,當然是為了引出同樣是教育界的精英范宣子。
面對如今的局面,范二也只能一條道路走到黑了。
聽了范二此語,眾人或多或少地低下了頭來。
他對眾人做了一個羅圈揖后,便龍行虎步地走到范宣子面前,對一旁的甘絛道,「去給我拿一隻海碗。一杯一杯地喝,又怎如大碗喝酒痛快?」
范二只得硬著頭皮,張口道,「小子忝為此次壽宴的顧問,所以剛才所做的辭賦,名為《豫章集序》,我現在就開始吧……」
時間過得真快啊,一晃就四十余年了,不但是父親,就連子遒、子敬他們都已魂歸天國,當年一起參加蘭亭雅集的也就只有自己了啊……
這個時代的主流價值觀並不是處處與人爭勝,也只有表現出淡泊的視名利如浮雲的人,才會受到他人的尊重。
想起范二和桓玄之間的齟和-圖-書齬,他們倒是對他將二鍋頭拿出來這事多了些理解,但這並不表示他們能夠,對他高調做賦的嘩眾取寵的行為有任何包容。
范二吟詠至此,不得不做了長時間的停頓,關鍵還是他現在所做的《豫章集序》和王勃所做的《滕王閣序》在時間上有點衝突啊,人家寫的是秋天之景,可現在是四月啊!
這一篇賦,還是有點意思的嘛。
范二喝完之後,先是將手中的海碗翻了過來,而後才重重放到案上,這才意猶未盡地用袖子一抹嘴角。
范二那字正腔圓的洛生詠,則在這難得的安靜中顯得更加渾濁而厚重,「南昌故郡,豫章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帶五湖,控蠻荊而引甌越。物華天寶,龍光射牛斗之墟;人傑地靈,徐孺下陳蕃之榻……」
眾人心中嘲笑的當然不是王凝之,而是此刻被圍在中間的范二。
一大碗二鍋頭,將近一斤的量,只在瞬息之間便被范二消滅殆盡。
聽到「豫章集序」這四個字時,王凝之頓時就想到了永和九年的蘭亭雅集,以及其父所做的《蘭亭集序》了。
范二將這一番禍水東引之語撂了出去,倒也不去管效果如何,只是一仰脖子,便咕嘟咕嘟地灌起酒來。
愛咋咋滴,要死死去!
看著眾人或是震驚、或是期待的眼神,范二鬆了口氣,而後又洋洋自得地將早已經做了修改的第一段其餘的內容背了下來,「雄州霧列hetubook.com.com,俊采星馳。台隍枕夷夏之交,賓主盡東南之美。都督王公之雅望,棨戟遙臨;參軍顧老之懿範,襜帷暫駐。八旬壽誕,勝友如雲;千里逢迎,高朋滿座。騰蛟起鳳,范宣子之儒學;紫電青霜,王將軍之武庫……」
永嘉前後,因為經歷兩次南渡的緣故,這段時期湧現出了大量的山水詩文以及山水辭賦,其中的名家有張華、張翰、潘岳、陸機、陸雲、傅玄、傅咸、左思、向秀等數十人之多,可以說傑出的山水賦家基本都集中在這個時代。
至於陶淵明、謝靈運以及桓玄、苻宏等人,只聽了他這第一段的一百多字之後,便對他的布局和謀篇的能力深深折服了。
桓玄早已處於半醉半醒的狀態了,又因為恐懼這二鍋頭,所以剛才並沒做出詩來;但他仍然對范二能飲一斤多二鍋頭的說辭,一直念念不忘,此時張口也算是抓住了時機。
他放下酒罈,端起海碗對眾人道,「諸位,范逸之原本是要將這壇二鍋頭當做鎮樓之寶的,實在是不得已之下才拿了出來。范某對此前的失當之處向諸位賠禮了,我……我先干為敬!」
而永和年到淝水之戰這段時間,有辭賦作品的也就孫綽、葛洪、王羲之、謝萬、王彪之等寥寥數人而已。
評委要是不給這樣的文章好評,豈非和自己過不去?
聽著桓玄出聲,眾人皆不由啞然失笑起來,終於想起了他被范二灌酒的事了。
難怪和-圖-書他選擇難度更大的辭賦而放棄擅長的詩文,看來果然是有兩把刷子啊!
就連剛才對范二有著虧欠的忠厚長者范宣子,此刻都以為范二的功利性太強了些。
甘絛也知箭在弦上不得不發的道理,此時雖明知不妥,又怎好出言相勸?
范二從甘絛手上接過大海碗,又從范該手中拿過了酒罈,豪氣干雲將酒倒得從海碗中溢出來才肯作罷。
吟詩做賦本為怡情,本為修身養性,若是加入了功利之心,這情性還怎麼修怎麼養?
這似乎只是一句很平常的話,可眾人現在聽來卻有了別樣的意味,所以理所當然地受到了一陣虛情假意的附和。
本是溫文爾雅的少年,在這一刻變成了莽漢,可就算罪魯莽的莽漢,又有幾個人能面不改色地一口將這大海碗二鍋頭喝下去?
范二現在表現出來的本色,顯然是不受人待見的。
卻聽桓玄的聲音突然響了起來,「做賦更比做詩難,范安彥迎難而上,豈能不以酒嘉之?而且這酒……就算是連飲三杯,亦是眾望所歸吧?」
這開頭的格局、用典、用詞,以及排比和對偶,無不具有大家之像。
人家真的是有眼光有格局的,除了個別字有點違和之外,實在沒什麼地方可以指責的啊。
想到永和九年的春天,王凝之竟不由自主地淚流滿面。
聽了范二之語,眾人都面面相覷起來,以為他是在賭氣,所以也無人去計較。
當然,衣領裏面也灌了不少進去。
永和九www.hetubook•com•com年的山陰蘭亭上,王羲之、孫綽、謝安、支道林等四十一名士曲觴流水,當時的自己還只是十余歲的少年,最聰敏的子敬竟因做不出詩而被罰酒……
這麼一來,文章不但顯得接地氣,更是提高了評委們的參与度。
所以眾人此刻聽說范二要做辭賦,很理所當然地就以為,他這是為了壓過陶淵明和謝靈運而做出的錯誤選擇,這明顯就是嘩眾取寵和自不量力!
既不是秋天,那將原賦中秋天之景強行移植就太違和了,特別是下面幾句,「雲銷雨霽,彩徹區明。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漁舟唱晚,響窮彭蠡之濱,雁陣驚寒,聲斷衡陽之浦。」
至於這個別違和之處,當然是范二因為時間太緊迫沒有改好的地方了。
可他又該怎麼去分辨自己真的不會做詩?
最近二十年來,除了殷中堪做了《遊園賦》和《將離賦》之外,再沒聽說有第二個人能做出讓人競相傳頌的辭賦名篇了。
范二感覺到自己被人誤解時,卻聽王凝之笑了起來,「想不到安彥不但會做詩,還能做賦,咱們可得好好長長見識了。」
魏晉以降,辭賦有了進一步的發展,也有了很大程度的變革,大量抒情短賦在這個時期出現。比較著名的有陳琳的《神女賦》和《武軍賦》,有王粲的《登樓賦》、禰衡的《鸚鵡賦》等等。
事實上,范宣子、王凝之、顧愷之和范寧等人聽了范二的開篇之後,便大概能猜知他的文章能和*圖*書夠走得多遠了;及至聽他不著痕迹地將自己拉去打醬油,便都好整以暇地笑了起來。
將座中上位者、老者、名望佼佼者拉到文章中打一圈醬油,這也是新人們寫文章最常用的手段了,這跟寫小說的時候將讀者拉進來領盒飯是一個道理。
因為有閏三月的關係,將四月當成四月五月都沒關係,可總不能當成秋天吧?
隨著范二這一篇改自《滕王閣序》的《豫章集序》緩緩詠出,眾人的思緒很快就陷入了欲罷不能中。
眾人感同身受之餘,紛紛對桓玄之語附和起來,范二也就理所當然成了全民公敵。
范二很快就將王凝之、顧愷之、范宣子和范寧這四個名望最高的人拉了進來,又不經意地將自己放到最後,其目的自然是為了讓後人拿自己與他們相提並論了。
「時維四月,序屬仲夏。潦水盡而寒潭清,煙光凝而暮山紫。儼驂騑于上路,訪風景于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層巒聳翠,上出重霄;飛閣流丹,下臨無地。鶴汀鳧渚,窮島嶼之縈迴;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批綉闥,俯雕甍,山原曠其盈視,川澤紆其駭矚。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舸艦迷津,青雀黃龍之舳……」
如果時間充足的話,他或許會剽竊得更加徹底,那樣就無懈可擊了。
范二對喝酒自是不懼的,否則就不會釀造這高度酒來作繭自縛了。
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這兩句,正是《滕王閣序》中精髓的精髓。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