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八章 張育的戰略眼光

張育點頭道:「待將軍擊破叛軍,重新收復益州,朝廷便會看出,只有將軍有能力保護益州,而桓駙馬對益州卻是鞭長莫及,這時候,只要將軍主動請纓,朝廷便會以將軍總督益州兵馬,如此一來,數年之後,將軍當有十余萬大軍,可供驅使,擊破關中的壓力將大減。」
酒足飯飽之後,張育漸漸的恢復了神氣,並多次表示對華安的感謝,華安對此皆是一笑置之。
「將軍,如今的關中,人口足有百萬,胡漢各佔一半。趙國在此駐守大軍足有十余萬,可謂兵強馬壯。」張育如實回道。
華安伸手將其扶下,輕聲道:「張育,你不必客氣,本將一看就知道你是滿腹經綸的人才,對於人才,本將可是求賢如渴啊!」
張育見華安真心挽留,笑了笑,抱拳道:「既然將軍如此信任,在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呵呵!幾天沒吃飯了,還有力氣客氣,走,跟本將去後院大吃一頓,王三,過來扶著張育。」華安說著向王三使了個眼色。
「將軍,僅憑兩萬大軍擊破叛軍,只怕壓力很大,漢中人馬是否也需提前做好準備。」張育開口建議道。
華安聞言大驚,斥道:「張育,話可不能亂講,如今益州刺史周撫,負責鎮守益州,周撫為桓溫屬下,益州兵馬算是歸桓溫總督,都是大晉的臣子,本將豈能犯上做亂,你說這話,可以要掉腦袋的。」說完瞪向張https://www.hetubook.com.com育。
「將軍過獎了,在下只是一介書生,還談不上滿腹經綸。」張育連忙謙遜了一句。
華安點了點頭,道:「叫我將軍就可以了,本將不喜歡大人這個稱呼。」說完牽著戰馬,從正門走進刺史府。
張育頓了頓,輕聲道:「將軍,實不相瞞,在下一個月前從成都離開的時候,就有一種預感,益州李勢的舊部可能要煽動百姓造反,而一旦益州出現反叛,就憑周刺史的一萬荊州軍,是無論如何也彈壓不了的,桓駙馬的荊州軍主力還遠在襄陽、武昌一帶,根本就是遠水解不了近渴,唯一能夠救援成都的,只有將軍麾下的人馬。」
「什麼意思,你說清楚一些。」華安沒怎麼聽明白,連忙焦急的問道。
「大哥放心,我記住了。」王三點頭應道。
「張育,你遊歷天下,一定有不少見識,都跟本將說說各地的風土人情,也讓本將也長長見識。」華安看向張育,輕聲問道。
華安搖了搖頭,正色道:「漢中乃是梁州的核心,亦是緊要之處,況且,來年的春耕一定非常繁忙,雷暴和趙武的兩萬大軍留在這裏,既可以守衛漢中,同時,也可以幫助農忙的百姓耕種,以儘快發展農業,本將只需率領三千騎兵,快速增援過去即可。」
「好好,真是太好了。」華安點了點頭,回頭看向王三和-圖-書,問道:「王三,鐵牛和李奕最近的情況如何?」
「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啊!若益州真的發生叛亂,也真的只有本將可以出兵救援了。」華安意味深長的說道。
華安點了點頭,下令道:「王三,你待會傳令給他們二人,讓他們立刻徵兵,各自湊足一萬大軍,一個月後,向西南方向的涪城進發,並在涪城匯合,以等候本將的命令,還有,讓他們多派斥候,前往益州方向探查情況,一旦發現任何異常,立即來報。」
華安點了點頭,道:「你說的也有道理,不過事在人為,本將僅憑數萬精銳,便可大破關中的十余萬趙軍。」說完滿臉的自信。
張育嘴角微微一笑,輕聲道:「將軍,梁州南部便是益州,益州人口足有梁州兩倍,徵兵十萬不成問題,將軍何不取之。」
「哦,何以見得。」華安有些不服氣,輕聲問道。
「就說說關中吧!那裡的情況如何?」華安開口問道。
張育抱拳道:「在成都的茶樓,在下就曾聽說,益州刺史周撫用人唯親,凡是荊州軍的校尉都提拔為將軍,各種重要的崗位,全都由周撫的親信擔任,益州原有士族的利益受到了很大的損失,如此一來,他們豈能不反,至於何時造反,那不過是時間的問題,一個月前鄧刺史的大軍剛剛撤走,估計此時,叛亂已經開始醞釀了,將軍要隨時做好準備才是啊!」
王三會意,上前https://www.hetubook.com•com幾步,與華安駕著張育,快速向後院走去。
華安點了點頭,道:「趙國在關中駐守十余萬大軍,胡漢百姓各有五十萬左右,看來關中情況很不樂觀,只怕還要等上幾年,本將才有實力攻取關中。」
「張育,本將感興趣的是,關中如今的情況怎樣,有多少百姓,兵馬多少?」華安期待的問道。
華安思考了一下,自己出身江南,對那裡的情況,只怕比張育還要熟悉,蜀中、南疆、遼東、中原。這些地方自己也都去過,算是有了初步的了解,只有張育曾遊歷過的關中,華安不曾去過。
「張育,你說的很對,若是本將可以有更多的大軍就好了,這樣也就不用麻煩友軍了。」華安無奈的說道。
華安聞言,覺得張育說的很有道理,關中的情況確實是太複雜了,這麼多的胡族百姓一旦作亂,僅憑五、六萬兵力,只怕很難控制住關中的形勢,而一旦關中的形勢不能儘快的控制住,下一步東出潼關,進攻中原的計劃便無法付諸實施,也許為此會失去千載難逢的機會,從而遺憾終生。
華安激動的握住張育的雙手,正色道:「張育,真是多虧你提醒,否則,本將還不知益州已經醞釀叛亂了,對了,刺史府正缺幕僚,你就安安心心的留在刺史府,與馬當等人一起,幫助本將處理公務如何?」說完期待的看向張育。
華安聞言不禁大為吃驚,思考和*圖*書了片刻,正色道:「你覺得李勢的舊部會造反,為什麼,你從哪一點看出來的。」
「大哥,鐵牛麾下八千大軍屯駐梓潼城,李奕麾下九千大軍屯駐閬中,目前,並無任何異常。」王三立刻回道。
雖然已經餓了好幾天了,腹中飢腸轆轆,但張育在飯桌上的表現依舊是極其斯文,絕沒有因為飢餓而失去禮儀,這一點極其的難能可貴。
張育連忙解釋道:「將軍莫要誤會,在下豈能讓將軍犯上作亂,只是如今,荊州軍主力早已離開益州,交廣二州的大軍,在上個月也離開了,益州全境只有周刺史的一萬荊州軍偏師,益州初定,如此大意豈能久持,將軍接手益州的機會只怕不遠了。」
見華安有攻取關中的打算。張育抱拳道:「將軍,恕在下直言,將軍僅憑梁州一州之力,只怕再過幾年也很難攻取關中。必須有朝廷的援兵配合,方為上策。」
張育笑了笑,輕聲道:「將軍用兵如神,在下相信,不過關中人口複雜,諸胡百姓足有五十萬,而胡人是擅長全民皆兵的,將軍要面對的不僅僅是十萬趙軍,還有五十萬諸胡百姓,沒有足夠的兵力,是無法彈壓這些兇悍的胡人的,多一支兵馬,便多了一分勝算啊!」
張育頓了頓,說道:「關中乃王霸之地,東有潼關通河洛以虎視中原、西北蕭關端倪隴西高地,西南散關連通巴蜀漢中。東南武關控帶河南南陽,震懾襄漢,東北蒲坂津氣血連和-圖-書通河東。可謂『山河四塞、百二秦關,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關中內部有八百里秦川。地勢平擔,足以養活百萬雄兵,自古得關中者,可以得天下。」
「將軍,在下實在是失禮了。」張育說著想要從戰馬上下來。
「將軍,在下年紀尚輕,才疏學淺,只怕不能勝任啊!」張育忐忑的說道。
見張育並不是真心的拒絕,華安心頭大為高興,大聲道:「你見識如此廣闊,足智多謀,幕僚之職完全可以勝任,你就別推辭了,就這麼定了。」說完不容張育反駁。
張育背書似的,一口氣介紹了關中的地理形勢,不過,這些華安早就從地圖上得知了。無需張育再介紹一遍。
張育聞言,抱拳道:「將軍客氣了,在下才疏學淺,遊歷的地方並不是太多,也談不上多少見識,不知將軍想了解何處的情況?」
張育思考了一會兒,抱拳道:「將軍,梁州地廣人稀,人口最多三五十萬,成軍人口肯定不會超過十萬,徵召五萬新兵便已是極限,加上將軍原有的幾萬大軍,數年之後,將軍麾下的兵力當不足十萬,而且還要留下數萬兵力留守漢中,能用來進攻關中的大軍最多也就五六萬,而關中卻有趙國的十余萬精銳,況且,漢中進入關中的道路崎嶇難行,關卡極多,更是增加了攻取關中的難度啊!」
抵達刺史府大門的時候,張育心頭大驚,連忙看向華安,輕聲道:「刺史府,您是刺史大人。」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