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七十章 未戰先潰

「大王,我軍損失已經近萬,損失慘重啊!」一名部將看著大量的兵馬被高句麗殲滅,心疼的說道。
「大王,高句麗大軍甚為精銳,我軍還未交鋒就已經出現潰逃之勢,如此下去,只怕根本抵擋不住高句麗大軍的進攻。」一名部將焦急的說道。
沃沮將士在骨子裡懼怕高句麗大軍,見高句麗大軍氣勢洶洶的殺來,頓時立馬亂了陣腳,不論沃沮王如何呼喊,總是無濟於事。
沃沮王吁了口氣,正色道:「不行,我軍必須堅守,就算損失慘重也必須堅守一個時辰,如此,王將軍便可以從背後向高句麗大軍發起致命一擊。」
他們在等待信號,高句麗大軍與沃沮大軍血戰的信號。
「是,大王。」眾部將只得領命。
很快,更多的高句麗步兵,浩浩蕩蕩的向馬訾水岸邊殺來,他們也是盾牌兵在前,長槍弓弩兵在後,並一邊行進一邊用弓弩向沃沮兵馬射去,而沃沮的弓弩兵,自然全力反擊,意圖垂死掙扎。
「大王,晉軍不過兩千餘人,如何能夠給予高句麗大軍致命一擊,大王莫要被王猛騙了。」一名部將狐疑的說道。
高尚聞言,心裏顯得極為興奮,沃沮大軍就要抵達北岸了。如此,他與麾下的將士便有了立功的良機了。
「本王已經接下軍令,若不親率大軍進入對岸,如何向王將軍交代呢?」沃沮王擔憂的說道。
「嗯,大王保重。」王猛應了一句。
王猛正色道:「大王還是不太相信本將啊!不過,除了這種方法。大王還能找出另一種戰勝高句麗的辦法嗎?」說完看向沃沮王。
「大王,若是如此,我軍進入對岸,可就是凶多吉少了,王猛這是要將我們送上死路啊!」部將不滿的喝道。
王猛走上前去,拍了拍沃沮王的肩膀,安慰道:「大王不必擔憂,本將麾下的五百精銳兵馬,已經進入馬訾水北岸,而對岸的高句麗兵和*圖*書馬卻渾然不知,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大王能夠拖住高句麗兵馬,本將麾下的所有精銳。會在半個時辰之內殺向高句麗兵馬的背後,從而與大王麾下的兵馬前後夾擊,將高句麗兵馬一舉擊潰。」
王猛聽完沃沮王的敘述。嘴角淡淡一笑,正色道:「大王不必憂心,高句麗痛恨大王的背叛,完全針對大王是很正常的,這沒有什麼好奇怪的,大王放寬心就好,只要按原計劃行事,此戰我軍是必勝的。」說完端起案子上的一杯茶,輕輕押了一口。
「傳令下去,六路大軍立即做好出擊的準備,只要沃沮大軍渡過半數,便可以向其發起猛烈的進攻。」高尚大聲下令道。
王猛聞言,嘴角微微一笑。他早就猜到沃沮王會前來大帳,與他商議橫渡馬訾水的計劃,於是輕聲道:「快請。」
沃沮王無奈,只得帶領少量精銳將士,返回浮橋的北岸,並下令道:「盾牌手列陣,弓弩立即射擊,快。」
很快,高句麗騎兵便發現了沃沮人的陰謀,他們不敢再向岸邊發起衝擊,而是緩緩向後撤退,等待著步兵的表現。
「住嘴。」沃沮王呵斥了一句,正色道:「此戰,我軍必須取得勝利,否則高句麗不會饒了我們,而我們只有服從王將軍的號令,才能取得最終的勝利,這是唯一的辦法,除此之外,我們沒有戰勝高句麗大軍的辦法。」
沃沮王與麾下的將士,以最快的速度陸續抵達馬訾水的北岸。在抵達北岸之後,他們意圖匯合起來,從而增強力量,擋住高句麗大軍的進攻。
「是,大王。」眾部將鼓起信心,全力死守六座浮橋,不讓高句麗大軍渡過。
就在高句麗大軍積極準備向沃沮大軍發起進攻的時候,五百晉軍精銳兵分三路,已經佔據了有利的位置,並隨時準備行動。
一名部將抱拳道:「大王的憂慮也是我和-圖-書等的憂慮,不過,事情來的突然,誰都沒有料到高句麗大軍居然唯獨盯著我們沃沮了,大王是否可以前往晉軍大帳,與王將軍商議一下,讓晉軍和三韓兵馬,走我們搭好的浮橋進入北岸,如此,我軍的損失將大大降低。」
沃沮將士緊密配合,在高句麗騎兵衝擊過來之後,用弓弩射擊殺了部分高句麗騎兵,採取躲閃的方式,又讓不少高句麗騎兵跌落馬訾水之中,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沃沮兵馬的損失要大得多,他們有的在潰逃的過程中,與浮橋南面湧來的士兵對沖,跌入了冰冷刺骨的馬訾水之中,有的躲閃不及,被高句麗騎兵撞入馬訾水之中,也有的被高句麗騎兵手中的長矛戳死在岸邊。
王猛笑道:「當真,本將還能欺騙大王嗎?哈哈哈!」說完大笑了起來。
此時,大戰在即,高句麗主將高尚與麾下的所有將士,都沒有歇息,他們正在摩拳擦掌,準備向即將渡過馬訾水的沃沮大軍發起猛烈的進攻。
騎兵最重要的攻擊方式便是快速衝擊,利用強大的衝擊力將敵軍衝垮剿殺,但沃沮大軍的背後就是馬訾水,若是快速衝殺就很容易跌落馬訾水之中,但若是緩慢策馬而行,騎兵的優勢就蕩然無存了,所以高句麗騎兵也有些兩難。
不過,他已經接下了王猛的軍令,將在浮橋建造完成之後,親率全部兵馬進入馬訾水北岸,與高句麗大軍作戰,若是在搭建浮橋完成之後,不肯率軍進入馬訾水北岸,則有違反軍令的嫌疑,他懼怕王猛,更懼怕王猛背後的大晉帝國,所以,他的內心非常害怕,有些不知該怎麼辦才好了。
此時,正是夜半時分,天空的月牙兒高高的掛在天邊,將馬訾水的兩岸照的蒙蒙亮,藉著朦朧的月色,馬訾水北岸的高句麗斥候,可以看到正在橫渡馬訾水的沃沮兵馬,並立即向主將高尚作了彙報。
「是,m.hetubook•com.com將軍。」部將應道。
沃沮王聞言大急。急躁的說道:「將軍這麼說,是欲使我沃沮兵馬全軍覆沒耶!」說完臉上浮現出不平的神色。
沃沮王點了點頭,大聲下令道:「全體將士,立即跟隨本王殺向對岸,所有人都必須出擊。」
沃沮大軍在北岸的兵馬已經不足一萬,而高句麗的大軍卻超過這個數量,而且更加的精銳,為此,沃沮大軍自然抵擋不住高句麗大軍的瘋狂進攻,並不得不改變陣型,向六座浮橋的北端退去,意圖據守浮橋北端,利用狹窄的浮橋,阻礙高句麗兵馬進入南岸,在這個過程中,大量的沃沮兵馬被高句麗兵馬殲滅,而高句麗也付出了部分傷亡,但他們已經將沃沮兵馬逼到了浮橋的北端,並繼續發起更加猛烈的進攻。
「大王請。」
沃沮王急躁的走入王猛的中軍大帳,見了王猛先行了一禮,隨即將高句麗大軍完全針對自己的情況告訴了王猛,並尋求王猛的意見。
「是,將軍。末將明白了。」部將應了一聲。
看著蹙眉憂慮的沃沮王,王猛嘴角一笑,正色道:「大王如今已經與高句麗決裂,在這種情況下,大王不論付出多大的代價,都要將高句麗打敗,否則,高句麗是不會放過大王的,整個沃沮都將被高句麗所吞併。」
「將軍。沃沮大軍兵分六路,正在迅速渡河,向北岸殺來。」一名斥候奔至高尚面前,大聲彙報道。
沃沮王輕輕搖了搖頭,並沒有多說什麼。
「哦,將軍麾下的五百精銳已經進入北岸,此話當真?」
沃沮王心一橫,正色道:「就算損失再大,也要拖住高句麗主力大軍,爾等要相信王將軍,他們會突襲高句麗背後,並徹底擊潰高句麗大軍的。」
「快跑啊!快跑啊!」大部分沃沮將士完全不聽沃沮王的號令,慌亂的向浮橋方向奔去,而浮橋上還有大量的士兵正在向北岸湧來,m.hetubook•com•com如此,就形成了對沖,並讓很多沃沮將士落入冰冷刺骨的馬訾水之中。
沃沮王自然明白自己麾下的大軍不是高句麗兵馬的對手,獨自進入馬訾水北岸,勢必會遭到高句麗大軍的全力進攻,從而損失慘重。
「不會的,本王相信王將軍,王將軍是大晉名將,他一定有辦法擊潰高句麗大軍,我們現在已經沒有更好的選擇了,必須相信王將軍,諸位立即呵令麾下兒郎,準備迎敵,一定不能讓高句麗大軍殺入南岸。」沃沮王肯定的說道。
「是啊!大王,這個完全可以與晉軍主將商議的,畢竟,只有我們沃沮搭建的浮橋沒有遭受阻礙。」又一名心腹說道。
「大王,浮橋已經搭建完畢。」就在這時,傳來了浮橋搭至馬訾水對岸的消息。
「將軍,沃沮王求見。」一名親兵通報道。
當然,在混亂的戰場上,大部分的騎兵只看到了正前方的沃沮盾陣,而對於盾陣後面的馬訾水,他們卻沒有留心,進而快速衝殺過去,準備擊破沃沮盾陣,將沃沮大軍徹底擊垮。
「大王,就我們嗎?晉軍與三韓兵馬是否與我軍一同橫渡?」部將關心的問道。
沃沮王自然找不到戰勝高句麗大軍的辦法,想了片刻,無奈的搖了搖頭。
「穩住陣腳,穩住陣腳,都不要亂。」沃沮王聲嘶力竭的喊道。
而就在沃沮六路大軍準備匯合的時候,埋伏在岸邊不足二里的高句麗大軍突然殺了出來。並以迅猛的速度撲向沃沮大軍。
沃沮王聞言,渾身不由自主的哆嗦了一下,隨即點頭道:「小王相信將軍的決策,我們一定可以戰勝高句麗,浮橋快要搭建完畢了,小王這就親率大軍殺向對岸,與高句麗大軍血戰,為將軍爭取破敵的時間。」
在沃沮王的命令下,數百沃沮精銳立即擺好了死守的陣型,前面兩排盾牌兵排成了兩層盾陣,後面的弓弩兵立即向衝過來的高句麗騎兵發射箭矢「https://m.hetubook.com.com嘶嘶嘶……」沃沮士兵發射的箭矢射中了高句麗騎兵座下的戰馬,掀起了一陣嘶鳴。
沃沮王轉身離開王猛的中軍大帳,返回自己的大帳,並立即下令道:「全軍立即集結,準備橫渡浮橋。」
很快,沃沮王親自統領麾下的三萬兵馬,順著六座浮橋,浩浩蕩蕩的向馬訾水北岸奔去。
沃沮王僅僅興奮了片刻。又道:「即便將軍麾下的五百精銳進入北岸,但高句麗大軍也甚為善戰,且兵馬眾多,只怕是杯水車薪啊!」說完仍舊異常的憂慮。
麾下眾部將聞令,只得領命而去,不過,面對兇悍衝來的高句麗騎兵,他們所能做的只有依託岸邊防禦,並在高句麗騎兵沖至身前的時候突然閃開,讓高句麗的騎兵連人帶馬跌入冰冷刺骨的馬訾水之中。
高尚嘴角笑了笑,看向這名部將,正色道:「此戰我軍獲勝幾率極大,但也不排除會出現意外情況,所以,大營需要一支足夠強悍的兵馬留守,同時,也可以隨時增援各方。你明白嗎?」
沃沮王聞言,輕輕點了點頭,站起身來,蹙眉道:「好吧!本王這就前往晉軍主將的大帳,與他商量這件事情。」說完走出自己的大帳,向王猛的大帳方向走去。
眾部將聞言,皆默然不語,事情既然已經到了這個份上,他們必須勇敢的衝上去,並戰勝高句麗大軍。
看著沃沮王走向王猛的中軍大帳,眾沃沮將領的心裏全都七上八下的,王猛的答應與否直接關係到他們沃沮大軍的命運,他們不得不緊張。
「將軍,別的將士都有任務,我們大營留守的五千兵馬乾什麼,難道就老老實實的呆在大營。看別人立功嗎?」一名留守的部將有些不滿的說道。
「大王,我們還是撤了吧!否則,將士們會損失慘重的。」又一名部將焦急的說道。
不過,高句麗的六路大軍皆有三千之眾,兵馬比較充足,些許的損失絲毫不會阻礙他們繼續向前發起衝擊。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