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發展:成為土豪,種田築基。
第80章 大練兵4

顧國樟雖然心裏不相信,王師尊真像那些教導員宣傳的,是要給天下的窮苦人做主的。可是,看到上千的礦奴,不過半個多月的日子,就被訓練成能夠排成隊列越野跑步;幾十人的方陣在石頭垃圾的干擾下,一絲不苟的行進;每個人都能寫出四五十個簡字,用大食數碼算一百以內的加減法之後,他就已經知道:造反這件事情,在王師尊的手中,絕對是勝算極大的。顧國樟在這個時候就決定,他要在王師尊的造反大業中出人頭地。
心中默默的背著《步兵手冊》和《基礎指揮手冊》對照自己的指揮過程的顧國樟,命令士兵們開始打掃戰場。
在基礎訓練結束之後,顧國樟輕鬆的通過考核。之後,他又在後面的考核中脫穎而出,居然當上了唯一一個不是王書輝原來手下出身的排長。
到了這裏,就是和顧國樟原來一起幹活的組員,一個腦子不太靈光的叫二愣子的傻小子也明白了:想要永遠過這樣的好日子,大家就得給王師尊大老爺賣命。
在顧國樟看來,造反不過是弄個由頭讓大家賣命罷了。偏偏這個王師尊,一句造反的話也不說。說的不過是練武強身,讀書明理的話。可是,顧國樟清楚的知道,只要大家按著這位王師尊的話做下去,造反那就是唯一的道路。
顧國樟覺得新主家的用心真真的是相當的險惡。先是讓大家訴苦,造成大家對於自己悲慘境遇的思考。之後又開什麼動員宣傳會。也不直接說直接講,反而是引著大家去思考,為什麼自己會受苦會遭罪。結果,大家就都自然而然的就找出了根由,自然而然的把仇恨對準了官府、地主、老財這些有錢有勢仗勢欺人的人身上。
他知道,六七年的時間已hetubook.com.com經過去了,自己那個秀才的名頭十有八九已經被仇家弄掉了。更何況,即使秀才的身份還在,這次買這些礦工的新主家也是仁義心腸的人,他也不想暴露自己曾經是個年輕秀才的身份。在他看來,一個秀才當了六年的奴工,這種經歷,完全是一種讀書人的羞恥。這種恥辱,他是寧肯死,也不願暴露出來了。
顧國樟不知道王書輝是怎麼看待自己這個脫穎而出的新人的。不過,在之後的大練兵中,發現王師尊的勢力已經滲透到三十多個鄉村,一聲令下就能召集起一千多個受過基本訓練的青壯勞力的時候。顧國樟知道,想要在這個團體中取得更高的地位,實現自己向朝廷復讎的目標,自己就要全身心的努力。
在顧國樟看來,這個訴苦會的時機掌握的很不錯。訴苦會早不開玩不開,偏偏是在大家開始過上難以想像的好日子之後才開。他以為,新主家開這個訴苦會,就是個憶苦思甜的目的。過去大家過的生不如死,現在大家吃白米豬肉,穿新衣新褲,住的也是紅磚紅瓦的大房子。過去的苦和如今的甜一對比,不過是新主家讓大家記住自己的好,收買人心的手段罷了。
不過是一個知府之子對他的嫉妒,就將他這個年紀輕輕前途無量的少年秀才,打落到了地獄之中。得知真相之後的顧國樟,先是把滿腔仇恨對準知府之子的身上。不過,苦難的日子一步步的教育他,讓他的仇恨目標也從知府之子身上轉移到知府身上,又從知府身上轉移到朝廷的身上。
顧國樟是在被賣到煤礦上三年之後,才得知自己遭難的真相的。因為他那一組人活乾的好,人死的最少。負責監看他們那組www.hetubook.com•com的監工,對他稍微親近一些。就是從那個監工口中,他得知了自己被賣的真相。
不過,在來到王府鎮之前,顧國樟就已經變成了一個沉默寡言心如鐵石的人了。在做礦奴的六年時間里,死在他手中的人也有六七個。這些人有的是和他爭搶口糧,有的是和他有矛盾,有的是想欺侮他。這些人或者被他半夜裡用井繩勒死,或者是被他推下礦坑摔死。反正,為了生存下去,對於殺人,他已經完全不在乎了。
作為一個普通的礦工被賣到王府鎮之後,顧國樟嚴守自己是個秀才的秘密,一直也沒有暴露自己的身份。
六年下來,活下去成了他唯一的奢望。一個人一旦變得實事求是了,就會爆發出巨大的主觀能動性來。六年的礦奴生涯,把顧國樟這個「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文弱書生,改造成了一個組織能力強,在奴工中威信也很大的「筐頭」。不過,他心裏的郁恨之情,一直被他深深的埋藏在心底。
可是,讓顧國樟佩服的是,教導員卻沒有直接說出保衛王大老爺就是保衛大家自己的話。反而是在礦工的選拔結束之後,王書輝登台和大家說了一番話,「所謂靠山山倒,靠海海乾。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爹親娘親不如自己親。我不求大家感激我的照顧,只求大家有保衛自己過好日子的能耐。」
直到消毒和恢復工作結束之後,大營開始對礦工進行選拔,教導員們開始對新來的礦工們進行思想教育的時候。顧國樟才敏銳的發現,自己鹹魚翻身的日子來了。
在這之後,宣傳動員的工作就直接指明,這天底下顧念天下窮兄弟的,只有王師尊大老爺一個人。只有王師尊大老爺,才能給大家這樣的好和圖書日子。天底下的窮兄弟,只有在王師尊大老爺的庇護下,才能不受欺不受辱。
受過基本教育的人,想要在一群文盲里脫穎而出,那是要多容易有多容易。顧國樟不僅在識字上比別人塊,在算術上比別人靈,就是在訓練當中,因為對於口令的理解比別人更輕鬆更明白,這也讓他在訓練上,比其他的礦奴出身的普通士兵更出色。
教導員對礦工的教育是什麼,就是再簡單不過的開展訴苦會的活動。
身為讀書人的顧國樟,心裏不能不佩服這個王師尊,不能不敬仰這位王大老爺。同樣是想要造反,和史書里的那些揭竿而起的強盜豪強比起來,王大老爺簡直像個聖徒一樣。一句讓大家賣命的話也沒有,上千的青壯就感激的五體投地。不僅每天苦練武藝,這些大字不識一個的礦奴,還真正的讀起書,算起數來了。
規矩就是規矩。顧國樟知道,自己現在需要做的,就是遵守規矩和做出成績。他現在抓緊一切時間來背書,正是因為他清楚的知道,王師尊一手組建的復興會,馬上就要進行大考核,開始招納人員了。
隨後,礦工就變成了軍隊。每天白天訓練,晚上學習。教導員在訓練的過程反覆只強調一個道理,「不想被人欺負,不想過窮苦的日子,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武藝,能依靠的只有自己掌握的文化。」就這樣,無論是練兵習武,還是讀書算術,這些事情都和「不被欺負過和好日子」緊緊聯繫在了一起。
直到訴苦會結束之後,宣傳動員工作開展起來的時候,顧國樟才明白,自己的這個新主家,那個所謂的王府的儀賓,十有八九是要聚攏人心揭竿造反的。
顧國樟作為一個讀書人,又經受了六年時間的地獄般的生活,他和圖書對於人心是怎麼回事,真的是了解的不能再了解了。那個所謂的王師尊手下的這些教導員,讓大家訴苦。苦是每個人都有的,隨著思想樸實的礦工們上台訴苦,他們的悲慘遭遇自然得到大家的共鳴。這個時候,顧國樟也只不過覺得,新主家真的是很會收買人心而已。
顧國樟清楚的知道,在「七步走」的軍事原則下,在「敵情偵查」、「戰場設定」、「遠程打擊」、「近戰殺傷」、「救治傷員」、「防疫清場」、「總結經驗」這七個步驟里,他只需要對「敵情偵查」、「戰場設定」、「遠程打擊」、「近戰殺傷」這前面四個步驟負責。至於後面的「救治傷員」、「防疫清場」、「總結經驗」這三個步驟,自然有醫療長、參謀和教導長去負責。
原本,不少王書輝的老部下,對這個身份不明的年輕礦奴心裏不託底。不少人都建議王書輝,不要輕信這個背起《萬物一統律》和《萬世歸一律》,比原來教導營的教導員們還要順溜的年輕人。可是王書輝覺得無所謂。
看到本排的參謀已經和偵查員押著活口去審訊了。顧國樟又看了看正在對士兵們說著話的教導長。轉身走到一顆大樹旁邊,拿出《數學基礎》開始看了起來。
在王書輝看來,這個叫顧國樟的年輕人,很可能是這個時代的讀書人的出身。封建文人固然是很難改造的。可是,像顧國樟這樣,被拋棄到暗無天日的礦坑裡,過了六七年非人生說的讀書人,他只會比普通人更憎恨現有的朝廷,更仇視目前的政府。因為既得利益者的上層生活和社會最底層生活的鮮明對比,只會讓這個原本是體制內的讀書人,更加瘋狂的仇恨現在的世道。
因為生活在現代二十多年的王書輝知道和-圖-書。在現代社會裡,罵政府,罵執政黨最凶的,甚至於敢於,在現實中敢於操作顛覆性的陰謀的人,往往是那些利益既得集團內部的競爭失敗者們。
和那些普通農戶出身的礦奴不同,讀過書中過秀才的顧國樟,在自己的礦奴生涯中清醒的意識到:自己的礦奴生涯之所以受苦受難,不是自己的命不好,而是皇帝老兒派來的礦監和本地官府、大戶們相勾結的結果。六年的礦奴生涯,讓他明確的認識到,自己的不幸完全是這個世道造成的。
顧國樟並不是個喜歡攬權多事的人。他清楚地知道,想要在團體里脫穎而出,就必須按照王師尊的規矩,一絲不苟的去做。
顧國樟正在用望遠鏡觀看戰場形勢。當看到最後一個正在逃跑的土匪,也被士兵用長槍戳死之後,他放下瞭望遠鏡,輕輕嘆了口氣。他覺得這個剿匪的工作實在太簡單了,甚至有些浪費時間。看來,真的像教導長說的那樣,總部是要用這些土匪給士兵們見見血。
顧國樟知道,只不過過了六年的苦日子,自己這個讀了十幾年聖賢書有功名的秀才,就覺得造反有理有據了。那麼可以想見,那些過了一輩子苦日子的窮苦礦奴,對於造反會不會有什麼心理壓力了。
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巨大的。六年生不如死的礦奴生涯,極大的改變了顧國樟。原來在煤礦的時候,他每天想的,只是多吃一口飯,多睡一會兒覺,多喘一口氣,這麼幾個能夠活下去的簡單事情。
初到王府鎮的時候,顧國樟並沒有像那些普通的礦工那樣,因為過上了那種難以想像的,甚至是超出了這個時代很多小地主生活的好日子,而歡欣鼓舞。他畢竟是讀過書受過教育的人,對於這種有違常理的事情,他一直是十分警惕的。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