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發展:成為土豪,種田築基。
第109章 第一次反圍剿2

第二個,則是一個非著名的學者,或者說非專業的政治經濟研究者,著名的網路寫手虹貓寫的小說。他在書中,很清晰的論述了中國封建制度,那就是:中國的封建制度的本質,是一種權力封建。
但是,自天啟皇爺坐了龍庭之後,他的老大駱思恭的處境越來越糟糕了。本來錦衣衛大頭目這種位置,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更何況,據他聽說,內廷里勢力很大的魏公公,對駱大人好像特別的不滿。
從主動和被動方面講,實話實說,王書輝知道,自己才是主動的那一方。因為在原本的歷史時空里,人家地主老財和官員貴族等封建制度的利益既得集團,根本就是好好的繼續在後來的中國存在了好幾百年,繼續禍禍了中國好幾百年。直到秉持著先進的資本主義制度的列強們,用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兵工產品,轟碎了封建統者千秋萬代的迷夢。
現代社會的研究者,在對比東西方封建制度兩者的時候發現,中國在確立了科舉制度之後,中國社會就進入了一種,至少能夠維持兩百年以上穩定期的穩定時代。而西方國家在封建時代里,幾乎是沒有一時一刻是平靜的。封建主之間的戰爭和攻伐,無時不刻的在西方世界里上演。
按照王書輝自己的理解,馬克思說的那個封建制度,指的是地盤的分封。也就是那種土地分封,那種每個封建貴族都擁有一小塊土地。在這塊土地上,他們可以稱王稱霸,自己關起們來做土皇帝,普遍性的享有「初夜權」等各種狗屁權力的那種封建。
可是,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大一統中央王朝的建立,把「封國」變成了「郡縣」。馬克思說的那種封建制度,在中國就開始處於一種模糊不清的狀況了。從秦始皇開始,無論是哪個統一了中國的封建王朝,都是在不遺餘力的消滅馬克思說的那種封建制度的。
實際上,很難說王書輝是某種主義的堅定信仰者。他就是想要工業化,就是想要建立一個工業的中國。正是因為這個原因,王書輝自然而然https://m.hetubook.com.com的,就選擇了他所知道的最符合中國國情的,已經被歷史證明是正確的意識形態,並用這種意識形態,建立起複興會這個照虎畫貓的組織的。
面對這麼一個非常光棍,非常流氓的人物,包慧贊怎麼可能不忌憚呢。
在王書輝的有意引導下,復興會會員們自身覺得,在復興會與一切反動勢力的矛盾鬥爭中,復興會是無辜的,高尚的,像天使一樣善良純潔的。地主老財和各種官員們對復興會的進攻,是一種對方主動進行的挑釁行為。一起矛盾,都是他們主動挑起的。
實際上在上門之前,包慧贊就已經定下了策略了。那就是想法設法把對付王書輝的領導工作交給苗偉常來干。
因為他知道,所有針對中國工業化的反動勢力,或早或晚的都會對自己的所作所為反應過來。在這之後,他和復興會就要面對層出不窮的各種進攻。
作為一個對歷史有一定研究的人,王書輝覺得,馬克思說的那種封建制度,倒是和中國的春秋戰國時代很接近。
這就是他無時不刻的推動復興會的工業建設,無時不刻的推動復興會的思想建設,無時不刻的推動復興會的軍事建設的原因。
但是,地方的錦衣衛則沒有這樣的威勢。他們長期駐紮在地方,因為錦衣衛的特殊屬性,不能夠和地方勢力相結合,受到當地勢力的天然排斥。這就使他們只能被動的接受上級錦衣衛的命令行事。因為地方勢力的盤根錯節,沒有什麼直接靠山的錦衣衛,在地方上的活動,實際上是有諸多的阻礙的。所以,包慧贊是不怎麼願意參和到地方勢力的衝突中的。
雖然對於造反的事情,錦衣衛才是專業對口的。但是,包慧贊本人根本就不相信一個郡王的女婿會造反。
想明白了利害關係,重新從容鎮定起來的苗偉常,立即就恢復了墮落的封建官員的本來面目。面對錦衣衛荊州千戶所千戶包慧贊的質問,精通官場太極之道的苗偉常,立刻就對包慧贊展開了反擊。
「我老苗不過是個吃和-圖-書糧的破落戶,管的也不過是荊州衛這一畝三分地里,一群軍漢的事情。有沒有人造反,什麼人造反,這等事情不正是你包大人領著的錦衣衛的職責么。說起來你包大人作為錦衣衛,荊州府上下的事情,不都應該是你包大人一清二楚的么,您老人家怎麼還跑到我家來興師問罪來了!」
而且,據包慧贊了解,王書輝在掙錢上表現的也非常的霸道。荊州南部各縣,不少商家都是被王書輝弄出來的枝江商盟給擠垮了的。特別是在私鹽買賣上,這傢伙非常的狂妄,不給任何人面子。凡是敢於和他作對的,無論什麼人都是死路一條。
實際上,從東漢到兩晉,馬克思說的那種封建制度,不斷的被孝廉推舉制度、九品中正制度消解。雖然在兩晉時代,封建門閥勢力表現出一定的馬克思說的那種封建制度的特徵來。但是,兩晉滅亡之後重新建立了統一的中央王朝的隋帝國,正式的確立了科舉考試製度。
一個世襲錦衣衛千戶的誘惑,包慧贊是無法抵擋的。
但是,王書輝知道,從現實的角度講,從自己的穿越者身份上講,他一點也不奇怪封建制度極其衍生物,那些地主老財,官員讀書人們會仇恨自己,想要消滅自己。因為自己搞的這一整套東西,無論是土地革命,還是土地革命的目的,中國的工業化。都是在絕對意義上,主動的,對封建制度以及與封建制度相關的一切,發起衝鋒的。
等到了東漢末年,什麼劉虞、劉表、劉璋之類正經的漢室宗親,基本上都是些魚腩人物。還沒怎麼露頭呢,就被賣草鞋的大耳賊,說謊話的曹阿瞞,和混血人種碧眼兒給碾壓的不見蹤影了。
他雖不知道這就是一種權力分封。但是他也知道,在小主人張天祿被殺,張家在荊州的土地被占的那一刻開始。想要繼續維持自己榮華富貴的日子,就必須和王書輝拼個你死我活了。
第一,地方錦衣衛和京師錦衣衛之間的勢力和實力差距是巨大的。在京師,只要有上面的一句話,都不用皇帝親自下令,只要是司hetubook.com.com禮監派個小太監傳句話,那麼抄家滅族的事情,錦衣衛做的那是雷厲風行的。因為錦衣衛那是天子親軍,只要有皇帝的授意,不管是直接的旨意還是通過司禮監也就是內廷的暗示,錦衣衛都可以利用皇帝的權力延遞,採取一切手段完成工作。
王書輝一直認為,老馬對封建制度的定義和中國的事實對不太上。
虹貓提出,中國在科舉制度被建立起來,並成為國家最主要的官員選拔制度之後,馬克思說的土地分封就被徹底的消滅了。隨之建立起來的,是全新的,權力分封的新制度。他指出,從從此之後,「權力決定了對生產資料的所有權的掌握。誰能獲得權力,法理上來自於皇帝的政治權力,如何進行層層讓渡,這就成了中國封建政治制度的核心內容。」
就在幾百里之外的荊州府,荊州衛指揮使苗偉常的家中,最先反應過來的一小撮反動勢力,就正在醞釀著對復興會的第一次大圍剿。
可是,王書輝也明確的知道,中國長達兩千年的封建時代,絕對也是封建主義的社會,採用的社會制度也絕對是封建社會制度。可是,中國的封建,絕不是馬克思說的那種封建。中國的封建到底是什麼樣的封建呢。這是王書輝以前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王書輝清楚的知道,在中國的封建制度進入頂峰期的明清時代里。中國的封建制度的實質就是權力分封。在奉行權力分封的明王朝,王書輝毅然決然的掀起土地革命,這就是對封建制度的赤羅羅的直接挑戰。這就是對的明王朝權力分封的所有利益既得者,一切的地主、富農、土豪、劣紳、秀才、舉人、進士、文官、武官、王爺、勛貴,發出了最直接最直白的挑戰。
王書輝則完全是在理性上明確的知道,他要進行的工業化,他要推動的中國的社會進步,與封建中國的一切都是格格不入,全面對立的。
幾次接觸下來,張問達那裡還是不怎麼熱情。直到三天前,京師張府的管家親自給他帶了一封信和幾句指示。張大尚書表示,只要包慧贊能夠和*圖*書把王書輝給弄倒,最好是能夠給他定個造反的罪名抓起來,那麼,他老人家就會接受包慧贊的投靠。張問達承諾,只要他把事情辦成了,他不僅會保住包慧贊現在的職位,更會把他這個千戶活動成世襲的。
包慧贊的話,讓苗偉常害怕的同時,也變得堅定從容了起來。他雖然沒有王書輝的那種對封建制度是「權力分封」的明確認識。但是,他也知道,自己的一切,全都是從自己的主人、少爺、現任吏部尚書張問達那裡來的。
王書輝知道,自己和這個時代的一切封建制度的利益既得集團,是一個不死不休的關係。所以,他在殺人上,在放火上,表現的都無比堅定。他在對工業的建設上,在對復興會的思想建設上,在對復興軍的軍事建設上,表現的非常緊張。
直到他接觸到了兩個人的想法之後,才豁然開朗。第一個是王書輝在讀大學時看到的一本新聞傳播學學者,陳力丹教授的書。他在那本書里的一篇文章中,論述中國的媒體的權力問題。他指出,中國的傳媒絕對不是什麼第四權力,他們的權力是一種來自政府的延遞性權力。
這一讓西方的啟蒙思想家們垂涎三尺,嚮往無比的文官選拔制度,從根本上,把馬克思說的那種墮落噁心,一無是處的「初夜權」式封建制度,消滅在了中國的大地之上。
可是,即使包慧贊再怎麼忌憚,他也這次也必須硬著頭皮和王書輝做對了。和書僮出身半路出家的苗偉常不同,包慧贊出身一個世襲的錦衣衛人家。他家幾輩子當錦衣衛,到了他這一代因為機緣巧合,結識了錦衣衛總頭目駱思恭。就靠著這麼一點兒機緣,包慧贊才從一個普通錦衣衛小旗,升格成了千戶的。
第三,包慧贊對於王書輝是個什麼樣的人,也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據他的了解,王書輝仗著以西洋寶鏡和西洋水晶進貢,換來的三代帝王的寵信,在枝江縣地界上是非常肆無忌憚的。他先是弄死了枝江大戶,在官場上很有名的馬松華,把他全家弄了個滅門,之後就仗著勢力佔了馬家在枝江的土地。
https://m•hetubook•com.com第二,錦衣衛荊州千戶所上面可沒有行省一級的錦衣衛組織。錦衣衛荊州千戶所的上級是南京錦衣衛。南京錦衣衛可是在南京守備太監的直接管轄下的。包慧贊畢竟是個錦衣衛千戶,他可是非常清楚,枝江郡王和南京守備太監的關係是非常良好的。
當然了,從業務上講,給一個和皇帝八竿子打不著的郡王女婿,安排個造反的罪名,這對於錦衣衛來說,真的不算什麼了不起的事情。可是,包慧贊還是對這件事情非常的忌憚的。原因也很簡答。
王書輝可不是他的學生弟子們,那些年輕的流民草根社會底層出身的復興會會員們。他們只是感性的認識到封建制度的代表們,那些地主老財土豪劣紳,以及官員乃至朝廷,敵視他們,憎恨他們,想要消滅他們。
陳力丹教授的「權力延遞」的思想,給王書輝對於中國封建制度的認識,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漢王朝統治者,走的是先滅異姓王,再滅同姓王的路子。從史實上看,你別看劉秀是王族出身,但是實際上他就是個草根屌絲。在西漢末年的天下紛爭里,都沒個正經八百的劉姓王爺,能夠露面的。
科舉制度的建立,把封建土地所有制,也就是土地私有制這一制度的根本性矛盾,在封建制度本身能夠允許的情況下,進行了最大的壓制和消解。從此之後,中國開始了兩三百年一循環的封建王朝的興亡更替。
在這種情況下,包慧贊的千戶位置也變得岌岌可危了。經歷了萬曆朝的包慧贊認為,現在大明朝的天下是文官的天下,只有像自己的大頭目駱思恭那樣,有了文官做靠山,才能把武官當的高枕無憂。一直在湖廣當差的包慧贊就把自己投靠的目標,定位到了當過湖廣巡撫的現任吏部天官張問達的身上。
就這樣,即使再怎麼忌憚王書輝,他也毅然決然的決定參合進來了。
因為,只有工業化,只有具有工業化配套思想的先進組織,只有用工業化武裝了的復興革命軍。才能摧枯拉朽的摧毀一切自己的敵人,也就是那些,權力分封的封建制度和這種封建制度的所有衍生物。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