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發展:成為土豪,種田築基。
第125章 應該的平靜和不應該的平靜6

在明朝末年,無論是湖廣地區還是河南地區,都屬於文風不盛的地區,雖然兩地都不像江南地區那樣,在科舉考試上的競爭那麼激烈。但是,如果沒有相應的家庭背景和官場支持,想要完全憑藉自己的能力,從秀才考上舉人,那也不是什麼太容易的事情。
但是,作為讀書人,看著書里和材料中大量使用的「聖人之言」和「學界共識」作為理論支撐的論據;面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理論的完美自洽。他們甚至覺得,很多他們覺得很不舒服的,比如把荀子說的「性惡」學說,也就是人類的本性,等同於動物性的達爾文進化論思想,他們都很難拿出一個有效的說法來進行反駁。
王書輝的思想,是在「總百家,而成一論」,這成了三個年輕讀書人的共同認識。
在王書輝的這個時空中,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都才二十來歲,剛剛費盡了力氣取得了秀才功名。
用了幾天的時間,仔細的閱讀和研究了兩本基本理論書籍和復興會的綱領性文件之後,三個人都在第一時間里,不約而同的產生了一種王書輝「所謀甚大」的想法。
三個人都是那種沒怎麼離開過自己家鄉的年輕讀書人。對於王府鎮整齊的城市規劃,統一的服裝服飾,和王府鎮的人充滿了秩序和紀律的行動,都充滿了驚奇。
至於王書輝在一切書稿和材料中都在強調的「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決定人類社會的進程」的唯物史觀。在祖先們從「茹毛飲血」到「刀耕火種」的事實面前,在那些上古先賢們像工程師一樣,發明創造了人工取火方式、建造房屋、發明漁網、燒制陶器、創造文字等的普遍成就的現實面前,更讓他們覺得,這種觀點合理自洽的不容反駁。
當然了,把他們送到別的地方禍害別的國家,或許也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這種思想道德的認同和階級本能的https://www.hetubook.com.com衝突,在他們與王書輝見面之前,一直是他們主要的思想狀況。
說起來可能有些不太恰當。但是,相比較起來,做了漢奸的範文程、洪承疇等人物,肯定要比號稱忠臣的史可法、錢謙益等人有成就的多。
凡是那些講究「平時袖手談心性,臨危一死報君王」,標榜氣節清名的心學、理學之臣,根本就沒有一個,能夠在任何一個方面真真正正的做成什麼事情,有什麼建樹的。
復興會下屬的王府鎮,現在總人口已經達到了兩萬人左右了。這種人口規模,在王書輝看來還沒有一所省級的普通本科大學的人多。但是,在古代社會裡,這就是一個下縣的總人口的規模了。顧君恩三人,都為王府鎮的規模感到驚訝。
但是,他們對於復興會的「復興井田,土地公有」為土地政策,以《萬物一統律》和《萬世歸一律》為指導思想。推崇「隆禮尊賢而王,重法愛民而霸」的「禮」「法」思想的思想綱領,他們卻從他們自己天然的、下意識的階級本能上,覺得非常的不舒服。
對於他們三個人來說,唯物主義的思想,無論是辯證唯物主義還是歷史唯物主義,雖然有很多細節上的思想和主張他們不太同意。但是,看完了王書輝的思想之後,他們在認識上也產生了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
特別是他們在王書輝在外地的指示同意后,參觀了復興軍的日常訓練、實彈射擊和模擬演習之後,他們甚至產生了一種毛骨悚然的感覺。
牛金星在看完了所有的材料之後,就對自己老鄉,在旅途中建立了親密關係的宋獻策說,「貴人恐怕是法墨之徒。」
滿清蠻族的入侵屠殺對中國造成的損失更大,還是南明政權自己內鬥對中國造成的損失更大,這個問題值得好好研究一下。至少從唯物主義的觀hetubook.com.com點上看,內因才是決定事物發展的主要因素。明王朝的滅亡,肯定是內因在起主要作用的。這個內因是什麼,難道不是不言而喻的么。
如果不是深知廉價的勞動力,對於工業的發展有著多麼重要的意義。王書輝甚至想不到,這些人除了作為肥料肥沃土地之外,還有什麼其他的作用了。
因為家就是湖北的,三人中顧君恩是最先達到王府鎮的。不久之後,身在河南的宋獻策和牛金星就在司馬峰的帶領下,到了王府鎮。
不過,他們三個都是那種從小就在鄉間讀書生活,非常了解目前的中國,到處遍布的地主豪強的「大院子」堡壘現狀的人物。所以,雖然驚訝于王書輝在王府鎮建設了令人驚訝的超級「大院子」堡壘,但是他們仍然覺得,這是一種普遍存在的,被朝廷默許的現實。
可是,在隨後的到復興會的基地村中進行考察參觀的活動中,他們又不得不承認,復興會的土地政策對於百姓來說,是有實實在在的好處的。
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都是那種比較務實的人物。他們現在還不太覺得自己是什麼不得了的天才人物。突然得到一位皇室宗親的青睞,被一個郡主儀賓招納。他們一方面覺得有些奇怪,另一方面,還是心中有點小小的竊喜的。
不管這觀點有多麼滑稽,在民族主義者看來有多麼的離譜。但是,對於了解歷史的王書輝而言,無論是滿清手下的漢奸文人,還是南明手下的內訌文人,他都不準備吸收一個。
不過,隨著他們對王書輝思想理論認識的不斷深入,隨著他們對復興會的農場、養殖場、各種工廠和軍隊的參觀考察,他們倒是有種步步驚心的感覺。
他們對於王書輝的認識,已經從「王儀賓所謀甚大」逐漸的上升到了「王儀賓有造反自立之心」的階段了。
明清兩代的讀書人,真的能夠做出點實和_圖_書在的事情,真正的能夠有所成就的。要不就是本身就出身於社會底層,要不就是有很豐富的底層社會的經驗。
在王書輝的計劃里,這些人除了死亡之外,就是接受勞動改造的下場。或者在西伯利亞伐木,或者在黃土高坡種樹,王書輝早就決定了他們的命運了。
材料還是那些材料,內容還是那些內容,事例還是那些事例。但是,披著荀子的外皮,打著荀子的牌子,使用了辯證唯物主義思想和歷史唯物主義思想為骨架,進行解釋和論斷的《萬物一統律》和《萬世歸一律》,給三個年輕的讀書人帶來了巨大的震撼。
特別是復興會「復興井田,土地公有」的土地國有制主張。這個主張讓他們沒辦法在明面上進行反駁(儒家嚮往三代之治,認為井田制是理想的土地制度)的同時,又因為他們本身就是地主階級,而使他們從本能上感到了一種粗暴的冒犯。
畢竟,作為封建社意識形態主流的程朱理學,也在強調「存天理,滅人慾」。如果人類的本性不是惡劣的,低級的,那麼為什麼還吵吵著要「滅人慾」呢。
更主要的是,在王書輝看來,這三個人作為封建讀書人,作為封建統治階級的一份子,他們參与農民起義的行為,有點可以說成是他們對自己階級的背叛。王書輝認為,他們參与農民起義的行為,至少是要對封建統治階層進行重新洗牌,是一種追求變化的表現。
同樣讀書很快,已經看完了所有的材料,準備開始看第二遍的顧君恩則說道,「在下倒是覺得王儀賓志向甚偉。單是這兩部大作,雖然言辭粗鄙,文字不堪入目了些。但是,其言卻有總百家而成一論的意思。」
住在接待所同一樓層里的三個人,在思想受到衝擊之後,自然而然的要相互討論他們的想法。
無論是顧君恩、宋獻策還是牛金星,他們對於王書輝和復興會的思想主張,都認hetubook•com•com同其中大部分的內容。
更進一步說,所有的封建文人,在追求做事和追求做人方面,只要偏重於做事的,別管實際上他們是不是真的做了些有意義的事情。但是,至少他們還能做些事情。凡是偏重於做人的,往往就是那種被後世人看成是笑柄的蠢蛋人物。
而且,除了牛金星最後的表現有些齷齪,投降了滿清之外。顧君恩和宋獻策表現的都比較正直。至少他們兩個比絕大多數的明朝和清朝大臣,都表現的有氣節的多的多。
而另一方面,無論是忠於滿清的漢奸文人,還是忠於南明的內訌文人,他們都是在竭力的維護已經完全腐朽,完全的腐爛了的,死水一灘的封建統治階級的原樣。從清朝的歷史上我們可以看到,野蠻落後的半奴隸制度的八旗和僵化愚昧的漢族地主們結合起來之後,是一副什麼樣的令人作嘔的模樣了。
至少從老百姓的角度而言,範文程和洪承疇是在有意識的殺老百姓,而史可法錢謙益等人,是在無意識的讓老百姓被殺。即使是沒有滿清蠻族的進攻,南明自己內部,就在那些所謂忠臣的領導下,互相殺了起來了。
不過,王書輝對這三個人是比較關心的。在離開之前,他已經命令復興會常委會負責接待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三人。他讓留在總部主持工作的陳封,向他們三個介紹復興會的思想,把《萬物一統律》和《萬世歸一律》,以及介紹復興會的組織綱領的相關文件,交給三人閱讀研究。
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都是身處底層社會,非常了解實際社會的實際情況,腦子清醒的年輕人。作為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重要人物,他們的眼界和思路,都是非常開放和清醒的。
顧君恩的話得到了牛金星和宋獻策的肯定。他們都覺得王書輝和復興會的思想上,雖然罩著一層尊崇荀子,推崇復興「井田」的外衣,但是他們都覺得王書輝和和圖書復興會的思想,從根本上和目前作為主流思想的心學理學,都有根本的不同。隱隱約約之間,他們覺得王書輝的思想,是在根本上反對目前的主流意識形態的。
總之,正是出於這樣的認知,王書輝才會要求司馬峰幫助自己招攬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對於這三個人,他是準備給予觀察使用的。
宋獻策讀書比較慢,他還在看《萬世歸一律》這本書。他回答牛金星道:「愚以為,王儀賓還是儒家弟子,不過就是在思路上比較偏重荀子之論。」
他們把王書輝看成是那種勢力龐大的地方豪強。但是,單說一個王府鎮已經完工的用水泥混凝土建成的「高大」的棱堡式城牆,就讓他們嘆為觀止同時,心裏有些不舒服的想起,孔夫子「墮三都」的典故來。
顧君恩三人到達王府鎮的時候,王書輝不在總部。他正領著復興軍的第一營在袁家畈駐紮,準備迎擊前來攻擊復興會的官匪聯軍呢。
看著復興軍密集整齊、如指臂使的隊列訓練;看著天天進行的,硝煙四起、威力驚人的步槍密集射擊的實彈訓練;再看到,原來招攬自己的司馬峰大官人,一船一船的往王府鎮倒騰著各地的難民流民。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都產生了一種上了賊船,進了賊窩的後悔感。
倒是在明末農民造反者中,無論是顧君恩,還是宋獻策,或者是牛金星,這三個人在歷史上的表現都可圈可點。至少對於王書輝來說,他們三個還有點類似於演義小說里的張良、蕭何,諸葛、司馬之類的人物的樣子。
這種感覺,在司馬峰把他們的家小全都送到了王府鎮,復興會立馬就給他們的家人安排了高標準的生活條件之後,達到了頂峰階段。一時間,他們都有種想要跑到衙門去出首告密的衝動。
不過,在他們在復興會幹部的帶領下,像遊逛自家花園一樣,到枝江縣縣衙進行了拜訪之後,他們就產生了一種有些絕望的感覺。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