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發展:成為土豪,種田築基。
第129章 「怎麼做」和「為什麼」2

第一,是要保證性格軟弱,沒有黨派派系的荊州知府張宏,能夠長期的坐在荊州府知府的位置上,便於復興會的控制。
比如說,對於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來說,王書輝的做法就非常的霸道。在半個月左右的時間里,王書輝已經把他們為復興會效力所需要的全部外部條件完成了。
那麼,只要花錢到位的話,一個內地衛所的指揮使職務,雖然號稱是三品的官職,但是因為是武官,也是很好辦到的(要不然苗偉常這個書童是怎麼當上的)。
雖然已經知道自己上了賊船了。但是,聽到復興會的勢力直接和荊州地區最高武裝力量發生直接衝突,新任的顧參事、宋參事和牛參事,仍舊表現的目瞪口呆。
宋獻策也對這個想法表示贊同,他更進一步的建議道:「主公,在下以為,我們不僅要幫助張宏解決他現在面臨的爛攤子,更要通過這個機會,插手整個荊州府事務。」
實際上,王書輝最看好的,是李自成的另一個謀士李岩。要不是因為李岩他爹現在還沒有因為勾結魏忠賢而被下獄,還是大明朝的巡撫高官。他本人仍舊是個風生水起,人生得意的官二代的話,王書輝早就招攬他了。
一想到自己將能夠成為勢力強大,在事實上已經割據整個枝江縣的復興會組織,在官方方面的代表,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三人,都有種躊躇滿志,想要大幹一場的興奮感。
在他們簽下了為期十年的工作合同后,王書輝覺得可以有選擇的使用他們了。反正等到七八年之後,整個中國北方就會變得一片大亂了。
看到王書輝又點了點頭,宋獻策介面道:「就現在的情形看,雖然我們和荊州衛發生了武裝衝突,但是,荊州衛官軍也是在沒有朝廷令旨的情況下私自出兵的。這麼一來,在朝廷方面,錯處就不在我們身上,而且,從法理上講,我們還可以請王爺上書朝廷,責問荊州府方面的責任。」
特別是宋獻策這個傢伙的那個,拿下荊州衛指揮使官m•hetubook•com.com位,給復興軍找個名正言順的名頭的主意。更是不能不說是個神來之筆。
一方面他們現在有種破罐子破摔,認命了感覺。另一方面,能夠成為一個實力強大的組織的方面負責人,對於他們這些年輕人來說,還是很興奮的。
雖然目前還沒有招納到李岩,但是從實用性的角度而言,從三個人對突髮狀況和現實的接受上看,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三人,表現的還算不錯。
王書輝對顧君恩參事的敏銳感到很欣慰,他對跟著他進了辦公室的三人說道,「三位參事同志,和官府打交道的任務,正好要落到你們頭上。說說你們的想法。」
王書輝在復興會內部成立了一個新的,名字叫做「參事委員會」的機構。專門用來容納那些,不是復興會正式會員,但是卻有條件的為王書輝和復興會工作的土著人員。
要知道,如果復興會掌握了官軍的名義。那麼,復興會就可以在即將到來的明末亂世中,直接參与很多關鍵性的衝突。甚至於,復興軍可以直接參与到對滿清蠻族和農民起義的直接戰爭中去。這對於復興會吸納人口方面,有著巨大的促進作用。
「在下以為,最好能夠活動關係,把苗偉常的荊州衛指揮使的官職拿到我們手中。這樣一來,不僅荊州衛下屬的幾十萬畝良田,可以變成我們復興會的囊中之物,又可以為我們復興會的部隊,找一個名正言順的名頭。」
「要知道,按照朝廷體制,一個衛所的兵員可是近六千人。只要拿下荊州衛指揮使的官職,不僅三千多個復興軍有了名頭,我們更可以繼續擴軍,讓我們復興軍的實力進一步擴大。」
要知道,一千多個兵強馬壯的官匪聯軍,這可是在整個湖廣地區都有具有巨大威懾力的武裝力量了。而這樣「強大」的武裝力量,居然被複興會的「鄉兵」(民兵組織)輕鬆的擊潰了。
價值觀和方法論的完全不同,價值觀和方法論的全面領和*圖*書先和進步,這才是王書輝不僅完全不同於古代人,而且完全不同於一切其他的穿越者的根本原因。更進一步的說,這也是王書輝無論在現代社會還是在古代時空里,都顯得有點格格不入的原因。
顧君恩還詳細的向王書輝解釋了做出這份計劃的目的。
對於王書輝來說,剛剛好,無論是錢還是關係,都不是他所缺少的東西。
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對形勢的分析和掌握,不能不說是非常準確的。特別是他們不僅解決了復興會面臨的問題,還能夠充分的發揮主觀能動性,反守為攻。不僅解決了復興會的難題,還進一步的為復興會擴大勢力,滲透整個荊州地區,進行了鋪墊。
要知道,從後世的記載上看,出身於官宦家庭的李岩,無論是從見識,還是從能力上,都全面超越李自成的其他謀士。
聽著王書輝「參事同志」這樣對於古人來說非常古怪的稱呼,看著王書輝身邊無時不刻在緊跟著的,記錄他的一切談話的書記處書記人員。滿身不舒服,十分不適應的顧君恩三人仍舊堅持履行自己的職責。
「主公(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一起琢磨出來的對王書輝的稱呼),我看復興會諸位同志,好像都對官府方面的反應沒有任何的討論。衛所士兵損失一層,衛所指揮使和錦衣衛千戶死的不明不白,荊州府方面不可能沒有任何反應的。按照朝廷體制,這可不是什麼小事情。日後要是朝廷追究下來,我們復興會如何應對才好?」
而宋獻策心裏,則是一方面有讀書人從賊的不安感,另一方面,也為自己獲得了大展拳腳的機會,感到躍躍欲試。
王書輝聽著一直困擾著他的怎麼解決這次事件的後遺症的問題,被三個讀書人三句兩句的就解決了。一方面,心中不禁對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的能力感到讚賞。另一方面,他也深刻的認識到,封建讀書人好像天生的就對權力鬥爭、培養實力方面,有著先天的靈感。
顧君恩搖了搖頭,對王書hetubook.com.com輝說道:「主公,在下以為,要是想要保證我們復興會的勢力擴張能夠被官府方面默許的話,我們不僅不能主動的把這個簍子捅出去,還要幫助荊州府方面遮掩才行。不然,這麼大的事情爆發起來的話,朝廷就是再怎麼遲鈍,對於這樣類似造反的大事件,也要派出要員詳查。這是不利於我們復興會的勢力擴張的。」
「到時候,要是我們能夠發揮王府的影響力,幫荊州知府張宏保住位置的話。張宏不僅要對我們復興會現在的擴張保持默許,就是以後我們有什麼舉動,他也要睜隻眼閉隻眼了。」
第二,是要為苗偉常和包慧贊的奇怪舉動,特別是為他們的突然死亡,找出一個合情合理的原因。邪教作亂,這是個很好的借口。這能夠給復興會的「反擊」行動,披上一層合法性和正義性外衣。
這和講究「名不正則言不順」,特彆強調「為什麼」的古代人,在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都完全的不同。
看來反封建是個需要長期堅持的事業啊。
倒是王書輝的老婆朱微妏的那些舅舅們。隨便花點錢給他們在南京買個國子監監生的名頭。再花點錢,在南京兵部弄些軍中任職的履歷(這一點很容易,南京守備太監接受了枝江王府大量的賄賂)。
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就是參事會的第一批正式成員。他們的級別等同於復興會常委會常委。有和常委會常委一樣的,查看復興會的所有文件和資料的資格。同時,他們也可以參加復興會常委會的一切會議。除了沒有投票權之外,他們在所有的會義上都有建議權和發言權。
作為一個穿越者,作為一個具有科學思想體系的穿越者,王書輝和一切古代人的根本區別就在於,他不僅在實際工作中貫徹「怎麼做」的工作方法,而且,他在對一切事物的認識上,也集中在研究「怎麼做(到的)」的客觀規律方面。
王書輝對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的表現感到非常的滿意。他立即就把復興會目前掌握的,www.hetubook.com.com通過給南北兩京的大太監們送禮建立的良好關係,和王書輝以枝江王府的名義,長期的給皇帝進貢,跟幾代帝王建立的密切關係,詳細的介紹給了三個參事。
因為有錢,因為有關係,一個分軍區的司令長官,隨隨便便的就可以當上。是不是覺得封建社會很腐敗的同時,又覺得有點熟悉感呢。
在正式履職之後,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就參加了一次復興會常委會的例會。在這次例會上,他們了解到了被複興會命名為「第一次反圍剿」的,也就是針對詹家寨和荊州衛的抗擊的軍事行動。
就是在他還沒有參加農民起義的時候,他就在自己的家鄉,自發的用自己家的家產對災民進行了賑濟。而且,在他加入農民起義的陣營后,他為李自成出了很多行之有效的主意。「開城門迎闖王,闖王來了不納糧」的宣傳策略,就是李岩的手筆。
牛金星這麼多天下來,已經基本了解了復興會的工作風格,他直截了當的對王書輝說道,「主公,我們復興會在目前階段還沒有直接扯旗造反的計劃,是不是這樣的。」
在這種多管齊下,思想動員和家人安置全方位出擊,拉人上賊船的手段下,充分認識到現實的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都有種無可奈何走投無路,除了投靠王書輝別無選擇的感覺。
一方面,他們對於復興會對政府官軍的進攻,表現出的那種隨意和滿不在乎感到驚訝。另一方面,他們對復興會的真正實力,也有了進一步的認識。
先是通過贈送金錢,滿足他們的經濟需求。之後,又把自己的思想和復興會的綱領全面詳細的介紹給了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來三人。在這之後,又從「後方」穩定的角度,把他們直系家人全部接到王府鎮安置。最後,王書輝有向他們展示了大明王朝走向天下大亂的總趨勢,並讓他們通過對復興會的考察參觀,了解到復興會可以在亂世中產生巨大影響的實際力量。
作為一個社會學研究者,王書輝對於李岩的這個宣傳策和_圖_書略是非常欣賞的。
等到王書輝安排復興會常委會的工作人員,給三個人介紹和解釋,什麼叫工作合同,什麼叫做勞動保障制度的之後,被迫在「工(效)作(忠)合(文)同(件)」上籤上名字,按上手印的顧君恩和牛金星,都在心裏大罵王書輝是個奸詐的活曹操。
呵呵……
對於舊文人的使用,王書輝沒有毛老人家那種偉闊的心胸和駕馭的自信。實際上,毛老人家最後也發現,舊文人除了拽社會進步和國家工業化的後腿之外,沒有任何的作用。最後才痛下殺手的。
根據復興會搜集和掌握的各方面材料。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做出了一份,通過內廷的關係,保留荊州知府張宏的職位;給苗偉常和包慧贊,扣上一頂和最近幾年非常活躍的「聞香教」,「關係密切」,意圖造反,所以才進攻藩王的屎盆子;通過賄賂內廷和給目前的兵部尚書王在晉送禮的手段,給朱由梓的某個舅哥,活動荊州衛指揮使的官職的計劃。
會議結束后,顧君恩在王書輝的辦公室里,提出了一個復興會常委會裡,沒有一個人想過的問題。
看到王書輝點了點頭,他繼續說道:「既然如此,我們就要想辦法和官府方面保持一個平靜的關係。至少要做到,讓荊州府方面默許我們復興會的勢力擴張。這一點是不會錯的吧。」
而王書輝出於在復興會事業發展的前期,需要與官府方面打交道的需要,才不得不「從矬子里拔大個兒」,招攬了在以後會參加農民起義的顧君恩、宋獻策和牛金星三人。
第三,王書輝因為是在朝廷里掛了名的,幾代帝王都恨欣賞的郡主儀賓。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他是不能擔任實際職務的。
牛金星同意顧君恩的想法,他對王書輝說道:「主公,顧參事所言極是。現在的情況是,荊州府方面面對這麼大的簍子,肯定已經是焦頭爛額了。在這個時候,如果我們能夠保持安靜,並把我們相安無事的態度表露給荊州府,那麼,能夠逃過一劫的荊州府,肯定要承我們的情。」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