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解放:平定亂世,先定北方。
第331章 農民起義的進步與落後6

畢竟從整體趨勢上講,民族侵略軍和農民造反軍都是從一個比較惡劣的現狀,向著一個可能美好的結果去努力的過程。所以這兩方勢力都處於一種上升的趨勢。
從三個軍事勢力的組成普通戰士來看的話。政府軍和造反軍一樣,都是由長期勞作的普通農民出身的戰士組成的。侵略軍要好一些。長期在深山老林的惡劣環境里漁獵的后金女金民族身上的野蠻性還比較強烈。而在科技水平不存在絕對的壓倒性優勢的封建農業社會裡,這種落後文明的野蠻性是一種比較正面的優勢。
不過從作戰方式的角度來看的話,除了像秦良玉的白桿兵,盧象升的天雄軍這樣的有著一定的充分訓練的部隊以外,三者的作戰方式基本相同。都是那種核心部隊在後,炮灰部隊在前,核心部隊驅趕著炮灰部隊衝擊對方陣地之後根據結果進行作戰的方式。
從作戰的意志上講,政府軍的目的為了維護明王朝的封建統治。但是受盡剝削和壓迫的明軍戰士,對此並不認同。所以政府軍m.hetubook.com•com方面的作戰意志比較低弱。
張獻忠當過捕快,在大明朝的正規軍事單位邊軍里當過兵不假,可是別說他這樣的普通小兵了,就是正經八百的大明朝官軍的軍官,其實都沒有什麼像樣的軍事素質可言了。
實際上,因為盤踞在封建統治階級中的既得利益集團本身瘋狂的通過破壞和掠奪國家利益的手段為自己謀利,所以明面上處於優勢地位的政府軍方面,其實是處於一種劣勢地位的。
所以單從這一點來看,無論是大明朝的政府軍,還是后金女真的民族侵略軍,或者是農民造反者領導的農民造反軍,這三支爭奪中國統治權的勢力,對於任何一個普通中國百姓來說,都是最純粹的,直接危害著他們生命安全的,徹底的敵人。
只不過,無論是政府軍、侵略軍還是造反軍,三者的炮灰部隊都是普通的中國老百姓組成的。政府軍通過強征的手段驅趕老百姓。造反軍通過裹挾的手段驅趕老百信。而侵略軍則是通過掠奪人和*圖*書口的手段驅趕老百姓。
農民造反軍前期的狀況是一種官逼民反的涉及每個造反者的生存問題的絕望意識,後期的狀況則是王朝爭霸的巨大野心的影響,所以李自成等人領導的農民造反軍的作戰意識也比較強烈。
至於作為炮灰,被裹挾而來驅趕在前的那上萬人的老百姓,他們手裡能有個木棒之類的東西就不錯了。大部分人都是兩手空空一臉絕望的朝著復興軍的陣地踉蹌著前進的。
前邊的炮灰百姓剛剛開始前進,還沒等作為壓陣的張獻忠的那三千騎兵開始動作呢,張獻忠就聽到一種他從來沒聽過的聲音從復興軍的陣地上傳來過來。
正是出於這方面的原因,復興黨在很早以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就已經明確了三者作為人民的敵人都是復興黨的敵人和打擊消滅的對象了。只不過,在王書輝看來,再怎麼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不如現實給人帶來的教育震撼人心。
可以這麼說,從萬曆末期開始,大明朝就已經沒有經過正規訓練產生https://m•hetubook.com•com的部隊了。像戚家軍那樣有系統的訓練方法和專門的作戰戰術的正規軍,在如今的大明朝幾乎都是找不到的。
也就是說,張獻忠這樣大名鼎鼎的造反軍首領的軍事素質,其實也就是那種經驗豐富的土匪的水平。他的部隊現在的狀態,基本上也就是那三千個核心部隊有馬匹和簡單的刀劍之類的武器。別說火槍、鎧甲這種對他們來說都非常高大上的東西了,就是長槍和弓箭這樣簡單的武器,這三千人也只不過是能夠勉強做到人手一個。
直到讓人那讓人難以置信的,恐怖的,奪人心神的巨大爆炸,突然間出現在壓陣的騎兵部隊里,無數的人體和馬匹就在張獻忠不遠處,被複興軍發射的爆炸后的炮彈撕得粉碎的時候,張獻忠還沒有反應過來到底發生了什麼。
在明朝末年的封建爭霸戰爭中主要有三個主角。他們分別是:明王朝的政府軍;后金女真的民族侵略軍;李自成等造反者領導的農民造反軍。
看著張獻忠在一陣迷糊之後,就開始按照hetubook.com.com老辦法以三千人左右的核心騎兵,驅趕著他在附近州縣裹挾的近萬百姓前來衝擊復興軍西北第一軍團的陣地的時候,王書輝已經開始在心裏琢磨起怎麼更好的利用這次機會,對復興黨上下進行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具體方法了。
后金女真驅趕百姓當炮灰的同時,在遼東搞屠殺,進關之後又在全國各地搞屠殺。政府軍和造反軍在中原地區長時間大規模的進行作戰,除了大量的消耗了老百姓組成的幾萬十幾萬和幾十萬的炮灰之外,也嚴重的破壞中國北方的農業生產,使得大量的老百姓死於飢荒。
從戰略目標上講,三者的目標都是中國的封建統治權力。
明朝末年的政府軍的水平,除了個別一兩支軍隊是那種經過專門訓練的職業化軍隊以外,其他的軍隊其實和土匪的水平也是不相上下的。
說起來,之所以中國的人口在明末清初從兩億人上下急速減少到一億人左右,和這三大勢力的作戰方法是有著直接的關係的。
民族侵略軍的目的,在客觀上為了后金女真民族開拓民族生存的www•hetubook.com.com空間。因為這一目的關係著整個后金女真民族的整體利益,所以除了八旗統領之間有著一定的矛盾,但是在民族生存空間這個大目標下,民族侵略軍上下比較團結,作戰意志比較強烈。
就說明末軍閥中勢力最大的「賊將軍」左良玉吧。他那號稱幾十萬的軍隊,其實都是和農民造反軍一樣,都是裹挾而來的百姓組成的。和經驗比較豐富的土匪相比,他都比不了。
不過,從軍事裝備上來說,雖然面對侵略軍和造反軍,明王朝的政府軍具有代差級的優勢,可是因為走向沒落的封建王朝的統治階級的腐朽和落後,這種軍備代差根本就不能作為一種優勢而存在。
而明王朝的政府軍,則是在一種本來就不太美好的狀況下,要維護這種不可能更加美好的現狀的狀況。所以政府軍方面面對的是一種下降的趨勢。
復興軍的戰士們本身就有很多出身於流民的。他們對於農民造反軍的反動性質的認識並不是非常深刻。張獻忠這支農民造反軍的突然出現,其實是一次非常好的給復興黨上下樹立一個反面教材的機會。
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