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解放:平定亂世,先定北方。
第345章 劉二慫的勞改生涯6

「天命要我們接受當官的人,有錢的人欺負。世道讓我們這些窮人受苦受難。當官兒的收走我們的糧食和銀子,有錢人逼著我們上繳那麼多的田租。我們老百姓不是餓死就是被累死。這些事情,都說明這個天命有問題,這個世道不公平。」
畢竟,即使這批勞改人員在服役結束后可能不會再在這裏生活了,可是這個一萬人規模的營地,仍舊可以用作其他的用途。
聽了王書輝說的「復興黨和老百姓一條心」,劉二慫不知道怎麼回事,心裏面突然竄出一股邪火來。即使他知道自己應該老老實實的低調從事隱藏身份,可是這股邪火還是直衝他的大腦,讓他冷哼了一聲。
劉二慫在他所在的班裡是個沉默寡言的人。
其實,那些看起來有點兒缺心眼兒,嘴很快,愛嚷嚷的傢伙,可不是沒有心眼兒的。就以李大嘴來說吧,他就不是那種真的缺心眼兒的人。李大嘴原是商南縣城裡的一個廚子。作為一個市井中人,他比普通的農家人心眼兒要活泛的多。所以他聽了王書輝說的「復興黨和老百姓一條心」的話是根本就不相信https://m.hetubook•com•com的。
王書輝的這種要和天底下所有的上等人為敵的宣言,讓劉二慫這個實實在在的造反者都感到恐懼異常了。
但是同樣的這句「你不相信王先生說的話嗎」,如果是不正常的語氣,大聲的用反問的語氣嚷嚷出來的話,那就是李大嘴在質問劉二慫為什麼不相信王書輝說的話。
「我們復興黨和老百姓一條心,那就是因為我們復興黨的人,都是大家這樣的窮苦出身的人。我們復興黨人就是要給我們這些窮苦人做主,就是要打破這箇舊世界,建立一個全天下的窮苦人,人人都能吃飽穿暖,人人都能平安太平的新世道的人!」
對於老百姓來說,王書輝的這些話真的有些過於驚世駭俗了。聽了王書輝的這些話,別說是這些普通百姓出身的勞改人員了,就是劉二慫這個和張獻忠一起造反,聽過不少忽悠,見過不少世面的人都愣住了。
一個人沉默寡言,每天還因為想著心事總是皺著眉頭,這樣的人會被別人當成是個固執的傢伙。
劉二慫不是沒聽過張和*圖*書獻忠鼓動大家造反的話。可是那些話也不過是搶吃搶喝搶娘們之類的,都是基於造反者個人利益的鼓動。可是像王書輝說的這些話,像王書輝這種想要改天換地,建立一個所有老百姓都受益的新世道的話,真的把劉二慫這個造反者驚駭的夠嗆。
他知道作為基層的軍官一個小頭目,其實在戰場上的生存率是很低的。能不能在刀光劍影里保留下來一條性命,那完全是需要依靠自己的部下的。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劉二慫才對自己的手下比較好,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他才沒有像其他被人揪出來的那些小頭目一樣,被自己的手下舉報。
王書輝和本班的勞改人員談話的時候,劉二慫就坐在角落裡。雖然他表現的好像並不怎麼積極和熱絡,可是他還是豎著耳朵,仔仔細細的聽著王大個子這個復興黨的人和大家聊天。
復興黨的勞改營就在軍營旁邊不遠的地方。因為復興軍的西北第一軍團的駐地在西平鎮,而且西平鎮因為地理位置的原因,很可能會成為復興軍的一個軍事基地,所以勞改營的建設完全是按照標準軍營的m•hetubook.com.com形式建設的。
復興黨在安排分配勞改人員的時候,是按照年齡段進行打亂分配的。也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再加上劉二慫本來在當小頭目的時候,就對手底下的流民非常的溫和體貼,所以他才能一直以來都沒暴露出自己的身份。
在食堂這樣寬闊的地方,原本八十個人里的一個人發出什麼聲音是不怎麼顯眼的。但是劉二慫身邊有個叫做李大嘴的傢伙。這個小子是個嘴快好事兒的傢伙,他聽到劉二慫的冷哼聲之後立即嚷嚷了起來:
王書輝自己在現代社會裡都能被現實弄得一肚子戾氣。那麼古代的老百姓對於許諾和宣傳有質疑就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語言這個東西很有意思。同樣的話,用不同的語氣不同的形式說出來就有不同的意思。
劉二慫被李大嘴突然的嚷嚷嚇了一跳。等到他發現不管是王書輝還是其他的一個班的勞改都望向自己的時候,心裡頭一萬頭神獸奔過。他恨不得立即捏住李大嘴的脖子,要了這個多嘴多舌的混蛋的命。
王書輝對於劉二慫的反應到沒有什麼其他的想法。其實不要說直接的受著hetubook.com.com統治階級殘酷剝削和掠奪的封建農業時代里的被統治階級了。就是在現代社會,都不需要官府說話,就是有人幫著官府說話,都會被大家嘲笑和叱罵。
「我和大家說了,我們既不是官府,也不是造反者。我們是一群革命者。什麼叫做革命者?那就是要革天命,換世道的人。」
因為這樣的原因,勞改營的營房建設就不是那種使用標準的鐵架和木板的臨時性的板房,而是實實在在的紅磚紅瓦的磚瓦房。
要知道,就是他這樣的造反者,就是像張獻忠這樣的有雄心有抱負的造反者頭子,也從來沒有說出過這樣的話來過。
和八十個人聊天交流,肯定不能在宿舍里了。所以王書輝在和大家講話的時候,是在勞改營的第三食堂里。
劉二慫並不是大家想象的那種性情固執不合群的人。他現在之所以表現的沉默寡言,那是希望自己能夠用這種辦法保持自己的低調。
「劉二慫,你不相信王先生說的話嗎!」
比如說這句「你不相信王先生說的話嗎」。如果用平常的語氣,小聲的用疑問的形式問出來,那就是李大嘴在問劉二慫對王書輝說的話和-圖-書是怎麼想的。
在榆林鎮活了一輩子,在邊關戰場上折騰了四五年,劉二慫早就積累了深厚的戰場經驗。他在張獻忠的隊伍里,之所以對自己手下的流民非常溫和關心,那完全是因為劉二慫在戰場上總結出了一套經驗。
像王書輝這樣公然的說出上位者和老百姓一條心的話來,其實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是沒有人會相信的。所以他倒是覺得劉二慫的反應算是比較平和的了。
不過劉二慫搞不清楚復興黨的路數,看到過去在張獻忠的隊伍里當過頭目的人很多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出於怕被牽連的恐懼,所以他才極盡全力的在勞改營里隱藏自己的身份。
「我們復興黨人,就是要和這個天命作對,就是要和這個世道作對。我們就是要把當官兒的打倒在地,把有錢人打倒在地,把這個天命革掉,把這個世道換掉。」
只不過,有心眼兒的李大嘴像一切城市貧民一樣,有點小市民的小聰明。他畏懼王書輝先生和復興黨的雙重身份,自然不敢直接對王書輝的話表達出質疑來。剛好,他的耳朵很尖聽到了劉二慫的冷哼聲。他就藉著這樣一個機會把事情鬧開來了。
上一頁